一种三脚架的挡位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6069发布日期:2019-07-31 19:52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脚架的挡位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摄像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三脚架的挡位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三脚架是用来稳定照相机以达到某些摄影效果,三脚架的定位非常重要。照片拍摄的往往都离不开三脚架的帮助,比如星轨拍摄、流水拍摄、夜景拍摄、微距拍摄等方面。三脚架的作用无论是对于业余用户还是专业用户都不可忽视的,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能稳定照相机,以达到某种摄影效果。拍摄需要更长的曝光时间时,要想相机不抖动,则需要三脚架的帮助。所以,选择三脚架的第一个要素就是稳定性。现有技术中用于拍片摄影的三脚架的中心柱和支撑脚之间一般设置有可调节的用于固定三脚架支撑脚位置的固定机构,上述固定机构一般包括一角度控制板和角度卡位结构,在变换三脚架支撑脚的角度时,需要向外拔拉角度控制板,将支撑脚旋转至所选择的挡位后再将角度控制板卡入角度卡位结构的卡位才能实现三脚架支撑脚的角度变换,这种结构在操作时不够便捷,也做不到迅速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能够迅速调节的三脚架挡位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脚架的挡位调节装置,包括:角度卡位结构,固定设置在三脚架的中心柱上,所述角度卡位结构上枢接有支撑脚;角度控制结构,设置在角度卡位结构和支撑脚之间,所述角度控制结构能够契合上述角度卡位结构的卡位以锁定支撑脚的撑开角度;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控制结构还包括一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能够带动角度控制结构自动复位。

进一步,角度控制结构包括活动设置在支撑脚上的角度控制板,所述角度控制板能够远离角度卡位结构以松开支撑脚或抵靠于角度卡位结构上以锁紧支撑脚,所述复位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角度控制板和支撑脚之间并用于驱使角度控制板做复位运动的弹性件。

再进一步,所述支撑脚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弹性件的安装槽,弹性件能够在安装槽内运动。

再进一步,所述弹性件包括一弹簧。

进一步,所述角度控制板下端部设置有延伸至安装槽内并抵靠在弹性件上的隔挡部,所述隔挡部能够顶紧所述弹性件。

进一步,所述角度控制板上还设置有限制角度控制板运动位置的限位机构。

再进一步,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撑脚上的限位柱,所述角度控制板上开设有能够与限位柱匹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能够通过限位柱限制角度控制板的运动位置。

进一步,角度控制板设置有能够契合上述角度卡位结构的卡位的结合部,结合部能够与上述角度卡位结构的卡位结合锁定支撑脚的撑开角度。

再进一步,所述角度控制板包括一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上设置有连续的呈波浪形的凸起,所述弧形面能够很好地贴合人来的手指,所述提起能够增大接触摩擦力。

进一步,所述角度卡位结构包括至少三块沿中心柱轴心间隔设置的卡位块,每一个卡位块上至少设置有三个卡位。

再进一步,所有卡位块沿中心柱轴心均匀分布。

再进一步,所述卡位呈弧形齿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带有复位机构的挡位调节装置,使得在调节三脚架支撑脚角度时,不再需要繁琐地向外拔拉角度控制板,将支撑脚旋转至所选择的挡位后再将角度控制板卡入卡位,只需要将角度控制板向外推离挡位并将支撑脚旋转至所需挡位后松开手,角度控制板便通过复位机构自动锁定支撑脚的撑开角度,整个过程可单手完成,操作便捷,并且能够做到迅速调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安装有挡位调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复位机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安装有挡位调节装置的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4,一种三脚架的挡位调节装置,包括:角度卡位结构2,固定设置在三脚架的中心柱1上,所述角度卡位结构2 上枢接有支撑脚8;角度控制结构,设置在角度卡位结构2和支撑脚8之间,所述角度控制结构能够契合上述角度卡位结构2 的卡位以锁定支撑脚8的撑开角度;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控制结构还包括一复位机构。优选地,所述支撑脚8通过一内壁设置有螺纹的套筒4和两组螺栓组件枢接于角度卡位结构2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选用销钉将支撑脚8枢接于角度卡位机构2上。

进一步,所述角度控制结构包括活动设置在支撑脚8上的角度控制板7,所述角度控制板7能够远离角度卡位结构2以松开支撑脚8或抵靠于角度卡位结构2上以锁紧支撑脚8,所述复位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角度控制板7和支撑脚8之间并用于驱使角度控制板7做复位运动的弹性件5。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两组弹性件5,进一步优选,本实用新型的弹性件5 包括一弹簧,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5可以为弹片。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带有复位机构的挡位调节装置,使得在调节三脚架的支撑脚8的角度时,不再需要繁琐地向外拔拉角度控制板7,将支撑脚旋转至所选择的挡位后再将角度控制板卡入卡位,只需要将角度控制板向外推离挡位并将支撑脚旋转至所需挡位后松开手,角度控制板便会通过复位机构自动锁定支撑脚的撑开角度,整个过程可单手完成,操作便捷,并且能够做到迅速调节。

进一步,所述支撑脚8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弹性件5的安装槽81,弹性件5能够在安装槽81内运动。

再进一步,所述角度控制板7下端部设置有延伸至安装槽 81内并抵靠在弹性件5上的隔挡部3。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隔挡部包括一销柱,所述角度控制板7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销柱3 的孔位。当然,销柱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隔挡部可以为与角度控制板7一体成型的挡板,弹性件5的一端抵靠在安装槽81侧壁上,另一端抵靠在隔挡部以使弹性件5能够通过隔挡部驱动角度控制板7相对支撑脚8做复位运动,而不再需要人为操作使角度控制板7复位。

进一步,所述角度控制板7上还设置有限制其运动位置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撑脚8上的限位柱 6,所述角度控制板7上开设有能够与限位柱6相匹配的限位槽 71,所述限位槽能够通过限位柱限制角度控制板的运动位置。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槽71包括一“U”型槽,所述角度控制板7能够通过限位柱的作用沿“U”型槽的长度方向运动。

进一步,所述角度控制板7上设置有能够契合上述角度卡位结构2的卡位的结合部72,结合部72与能够与卡位结合锁定支撑脚8的撑开角度。

再进一步,所述角度控制板7包括一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上设置有连续的呈波浪形的凸起,所述弧形面能够很好地贴合人来的手指,所述提起能够增大接触摩擦力。

进一步,所述角度卡位结构2包括至少三块绕中心柱1圆心间隔设置的卡位块21,每一个卡位块21上至少设置有三个卡位。

再进一步,所有卡位块绕中心柱1圆心均匀分布。

再进一步,所述卡位呈弧形齿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