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0777发布日期:2020-07-04 01:14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水龙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龙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控制装系统的水龙头装置。



背景技术:

水阀被普遍应用于生活,水阀用于控制水管的出水状态。水阀被安装于水管的出水端,通过改变水阀状态以控制水管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或者控制水管出水量的大小。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经常在使用后忘记调节水阀处于关闭状态,使得水管内的水一直处于流出状态进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杂质颗粒,如果水阀长时间处于未使用状态或者水阀的使用年限过长,杂质颗粒将沉淀粘附在水阀的内壁,这种现象一方面影响水阀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将对水造成污染,影响使用者的饮用安全。

随着使用者健康意识的增强,为保证使用者饮水安全,净水装置被广泛使用,净水装置用于过滤水中的杂质和对人体有害物质。经过净水装置净化后的水在连接于水阀,以供使用者使用,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水阀仅仅用于控制水管的使用状态,使用者无法获取水阀的使用参数,比如水阀的内部的清洁度、净水装置的使用状态,而且使用者也无法了解净化器的是否需要被更换。目前急需一种智能化的水阀,便于使用者直观了解水阀的使用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势在于其提供一水龙头装置,其中所述水龙头装置被操作时,所述水龙头装置得以对水进行净化作用,所述水龙头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水龙头装置不会对水进行净化过程,从而使得使用和净化同步,即随用随净化。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水龙头装置,其中使用者藉由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水龙头装置的使用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水龙头装置,其中使用者藉由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查看所述水龙头装置的使用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水龙头装置,其中所述水龙头装置被操作时,形成一触发信号以驱动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水龙头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控制系统处于休眠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水龙头装置,其中所述水龙头装置具有一显示屏幕,以便于通过触摸方式控制所述水龙头装置的使用,并查看所述水龙头装置的使用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水龙头装置,其中所述水龙头装置连续使用时间超过一预设值,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水龙头装置处于停止使用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水龙头装置,其中所述水龙头装置具有自动冲刷功能,所述控制系统监测并自动冲刷所述水龙头装置的内部,以保持所述水龙头装置的内部清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水龙头装置,其中所述水龙头装置处于使用状态超过一预设时间,所述控制系统自动冲刷所述水龙头装置的内部,以保持所述水龙头装置的内部清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水龙头装置,其中所述水龙头装置具有漏水保护功能,所述控制系统监测所述水龙头装置是否处于漏水状态,当所述水龙头装置处于漏水状态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发送一报警信号于使用者,并控制所述水龙头装置处于停水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水龙头装置,其中所述水龙头装置具有净化功能,所述控制系统得以监测一净化装置的使用情况,并将使用数据反馈于使用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水龙头装置,其中所述净水装置的至少一净化件的使用状态得以被显示,并所述净化件无法有效起到净化效率时,所述控制系统将信息反馈于使用者,以提醒及时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水龙头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系统的一显示模块的显示亮度得以根据使用需求被调节,以减少所述水龙头装置电能的损耗。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水龙头装置,其中藉由一操作件控制所述水龙头装置被操作时,一第一控制件电连于一第二控制件以驱动所述控制系统处于使用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势和特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和装置的组合得以实现。

依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前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和优势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水龙头装置,其包括一阀体和一控制系统,所述阀体机构包括一基座组件和一水阀组件;所述水阀组件被安装于所述基座组件,所述控制系统被设置于所述阀体机构,所述基座组件连通于所述水管,调节所述水阀组件与所述基座组件的相对位置以控制所述水龙头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或停止状态,所述水龙头装置被操作时,所述控制系统被触发以用检测所述阀体机构的工作状态,所述水龙头装置处于停止状态时,所述控制系统处于休眠状态。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阀体机构包括至少一净水组件,所述净水组件连通于所述水阀组件,并所述控制系统可通信地电连于所述净水组件,所述水龙头装置被操作时,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净水组件处于净化状态;所述水龙头装置处于停止状态时,所述控制系统无法驱动所述净水组件处于净化状态。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水阀组件包括一出水件、一进水件以及一驱动件,所述出水件、所述进水件以及所述驱动件分别被安装于所述基座组件,所述出水件和所述进水件藉由所述驱动件相互连通。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包括一阀体和一操作件,所述阀体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组件,所述操作件轴连于所述阀体,藉由所述操作件以调节所述阀体的一进水端和一出水端分别与所述进水件和所述出水件的一端部的相对位置,进而所述驱动件用于控制所述水龙头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组件包括一第一基座和一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基座,所述控制系统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基座,所述第二基座连通于所述水管。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一触发组件和一控制组件,所述触发组件和所述控制组件分别被设置于所述基座组件,所述触发组件电连于所述控制组件,所述操作件控制所述水龙头装置被操作时,所述触发组件形成一触发信号并传输于所述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检测和控制所述水龙头装置的使用状态。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触发组件包括一第一触发件和一第二触发件,所述第一触发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所述第二触发件被设置于所述操作件,所述第一触发件可通信地电连于所述第二触发件,所述操控件控制所述水龙头装置被操作时,所述第一触发件和所述第二触发件形成所述触发信号。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一显示模块和一触屏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和所述触屏模块分别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基座,并所述显示模块电连于所述触屏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查看所述水龙头装置的使用状态数据,所述触屏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水龙头装置的使用状态。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一强停模块,所述强停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水龙头装置的使用状态,所述水阀组件处于出水状态超过一预设时间,所述强停模块控制所述水龙头装置处于停止状态。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一冲洗模块,所述冲洗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基座组件内部的清洁度并进行冲洗过程。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控制组件包括一漏水保护模块,所述漏水保护模块用于监测所述水龙头装置的漏水情况和控制所述水龙头装置的使用状态。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块包括一使用状态显示模块和一净化器状态显示模块,所述使用状态显示模块和所述净化器状态显示模块用于查看所述水龙头装置和所述净水组件的使用状态。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块包括一亮度调节模块,所述亮度调节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显示模块的亮度变化。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冲洗模块包括一监测模块和一判断模块,所述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基座组件内部的清洁度,并将监测数据反馈于所述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控制对所述水龙头装置进行冲洗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水龙头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水龙头装置爆炸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水龙头装置剖视图。

图4a和4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水龙头装置使用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水龙头装置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如图1到图3所示的一种水龙头装置,所述水龙头装置包括一阀体单元10和一控制系统20,所述阀体单元10连接于一水管,通过控制所述阀体单元10的使用状态,以使所述阀体单元10处于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当所述阀体单元10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水管内的水从所述阀体单元10排出;当所述阀体单元10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水无法从所述阀体单元10排出。所述控制系统20被设置于所述阀体单元10,当所述阀体单元10被操作时,所述控制系统20用于监测所述阀体单元10的使用状态,当所述阀体单元10未被操作时,所述控制系统20处于休眠状态,以减少所述控制系统20的能耗。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阀体单元10对水具有净化功能,以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有害颗粒,以确保使用者的饮用水安全。现有技术的净化装置都是先将水进行净化过程,净化后的水会被存储于一容器内,以便于使用者持续饮用,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在于,净化后的水长时间处于存储过程仍然会造成净化水的污染,造成饮用安全性。而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控制系统20用于控制所述阀体单元10对水的净化过程,当所述阀体单元10被操作时,所述控制系统20控制所述阀体单元10进行净化过程,当所述阀体单元10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控制系统20不会驱动所述阀体单元10对水进行净化过程。因此,所述控制系统20得以控制所述阀体单元10对水的净化过程,以确保使用者饮用的水时刻都处于净化后的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阀体单元10包括一基座组件11和一水阀组件12,所述基座组件11用于连接所述水管,所述水阀组件12被安装于所述基座组件11,通过操作所述水阀组件12的不同状态以控制所述阀体单元10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所述水龙头装置通过所述基座组件11被安装于不同的安装位置。熟知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得以理解为,所述基座组件11和所述水阀组件12的外观形状不作为本

技术实现要素:
的限制,所述基座组件11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以使得所述水管稳固连接于所述水管,以防止水从所述基座组件11和所述水管的连接间隙泄露。进一步地,所述水阀组件12与所述基座组件11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所述水阀组件12或所述基座组件11的更换或维修,以使所述水龙头装置被安装于不同的所述水管。所述基座组件11的尺寸得以适配于所述水管,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组件11的连接端尺寸得以根据所述水管的尺寸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组件11包括一第一基座111和一第二基座112,所述水阀组件12和所述水管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基座111,所述第二基座112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111,所述第二基座112以增强所述水管和所述第一基座111的连接稳定性。所述水管和所述水阀组件12通过所述第一基座111相互连通,所述水阀组件12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水管连通于所述水阀组件12,所述水管内的水进入到所述水阀组件12,以使所述阀体单元10处于使用状态;当所述水阀组件12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水管断开于所述水阀组件12,所述水管内的水无法流通于所述水阀组件12,所述阀体单元10处于关闭状态。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座111具有一安装室1111和一腔体1112,所述水阀组件12包括一出水件121、一进水件122以及一驱动件123,所述出水件121和所述进水件122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111,并所述第一出水件121和所述进水件122的一端部分别延伸于所述安装室1111,所述第一出水件121与所述进水件122安装于所述第一基座111的位置分别相对应。所述驱动件123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室1111,根据所述驱动件123位于所述安装室1111不同位置以控制所述出水件121与所述进水件122之间的连通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驱动件123包括一阀体1231和一操作件1232,所述阀体1231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室1111,所述操作件1232被轴连于所述阀体1231的一端部,并所述操作件1232位于所述第一基座111的一侧边,对所述操作件提供一作用力,以改变所述阀体1231位于所述安装室1111的位置变化。优选地,所述操作件1232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轴连于所述阀体1231,但熟知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得以理解为,所述操作件1232与所述阀体1231的连接方式不作为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限制,所述操作件1232得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连接于所述阀体1231,例如卡合结构或一体成型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阀体1231具有一进水端12311、一出水端12312以及一溶液腔12313,所述进水端12311和所述出水端12312分别连通于所述溶液腔12313,并且所述进水端12311和所述出水端12312在所述阀体1231的位置相对应。换而言之,所述进水端12311和所述出水端12312位于所述阀体1231的同一竖直方向上,当所述操作件1232与所述第一基座111呈竖直的平行方向时,所述进水端12311和所述出水端12312的方向垂直于所述出水件121和所述进水件122的连接端,进而所述进水端12311和所述出水端12312相互不连通,所述阀体1231阻隔所述进水件121内的水流向所述出水件122。当所述操作件1232与所述第一基座111呈垂直方向时,所述进水端12311和所述出水端12312的方向竖直于所述出水件121和所述进水件122的连接端,进而所述进水端12311连通于所述进水件121,所述出水端12312连通于所述出水件121,以实现所述进水件121和所述出水件122分别与所述阀体1231的连通,所述进水件121的水得以流向所述出水件122,以便于使用。

在一个所述阀体1231的变形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端12311和所述出水端12312位于所述阀体123的位置不对应,但所述进水端12311和所述出水端12312位于所述阀体123的两不同侧面,即水从所述进水端12311进入到所述溶液腔12313然后从所述出水端12312流出。所述进水件121相对于所述进水端12311,所述出水件122相对于所述出水端12312,所述阀体1231的位置变化时,所述进水件121连通于所述进水端12311,所述出水件122连通于所述出水端12312时,所述阀体机构10处于使用状态。当所述阀体1231的位置变化时,所述进水件121不对应于所述进水端12311,所述出水件122不对应于所述出水端12312时,所述阀体机构10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水管内的水无法进入到所述阀体机构10。

熟知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得以理解为,所述操作件1232与所述基座组件11的安装位置和处于控制状态时与所述第一基座111的相对位置不作为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限制,所述操控件1232用于控制所述进水端12311和所述出水端12312分别与所述出水件121和所述进水件122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机构包括至少一净水组件13,所述净水组件13分别连通于所述进水件122,并所述净水组件13可通信地电连于所述控制系统20,所述控制系统20用于控制所述净水组件13的工作状态。所述操作件1232控制所述阀体1231在所述安装室1111内发生相对位置状态变化时,所述阀体机构10处于使用状态,所述控制系统20控制所述净水组件13处于净化状态;所述操作件1232就控制所述阀体1231在所述安装室1111的相对位置改变时,所述阀体机构10处于停止状态,所述控制系统20不会驱动所述净水组件13对水的净化过程。

优选地,所述净水组件13具有多个净化器,所述净水组件13对水进行净化过程中,所述水流经所述净化器以过滤净化水中的杂质和有害颗粒。所述净化器得以并联或串联的方式组合形成所述净水组件13的净化结构,所述净化器的组合方式不作为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限制,当其中所述控制系统20监测任意一个所述净化器的净化效率降低时,得以更换所述净化器以保持所述净水组件13的净化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控制系统20包括一触发组件21和一控制组件22,所述触发组件21和所述控制组件22分别被安装于所述腔体1112,所述触发组件21电连于所述控制组件22以控制所述控制组件22对所述水龙头装置的控制状态。当所述水龙头装置10被操作时,所述触发组件21形成一触发信号,所述触发信号传输于所述控制组件22以使所述控制系统20处于工作状态;当所述水龙头装置10未被操作时,所述触发组件21无法形成所述触发信号,所述控制系统20处于待机状态,以减少所述控制系统20的电能损耗。

进一步地,所述触发组件21包括至少一第一触发件211和至少一第二触发件212,所述第一触发件211可通信地电连于所述第二触发件212,并所述第一触发件211和/或所述第二触发件212电连于所述控制组件22,所述触发组件21形成所述触发信号并反馈于所述控制组件22,所述控制组件22得以控制所述水龙头装置的工作状态。所述第一触发件211和所述第二触发件212分别被设置于所述阀体机构10,并所述第一触发件211和所述第二触发件212之间具有一定预设距离,当所述第一触发件211和所述第二触发件212处于碰触状态或两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预设距离时,所述第一触发件211和所述第二触发件212形成所述触发信号;当所述第一触发件211和所述第二触发件212之间的距离超过所述预设距离时,所述第一触发件211和所述第二触发件212无法形成所述触发信号。

优选地,所述第一触发件211被设置于所述操作件1232,所述第二触发件212被设置于所述基座组件11,当所述操作件1232相对于所述基座组件11呈竖直状态时,所述触发组件21无法形成所述触发信号,即所述操作件1232相对于所述基座组件11呈水平状态时,所述第一触发件211远离于所述第二触发件212,进而无法形成触发信号。所述第一触发件211和所述第二触发件212为一磁控开关或一磁铁,当所述第一触发件211靠近所述第二触发件212时形成所述触发信号,但熟知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得以理解为所述第一触发件211和所述第二触发件212的种类和安装于所述阀体机构10的位置不作为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控制组件22包括一显示模块221和一触屏模块222,所述显示模块221和所述触屏模块222分别被安装于所述基座组件11,其中所述显示模块222可通信地电连于所述触屏模块222。使用者藉由所述显示模块222查看所述水龙头装置的使用状态,例如所述水龙头装置的出水量、所述净水组件13的使用状态、所述阀体机构10内部的清洁度等。使用者藉由所述触屏模块222控制所述控制系统20,例如所述显示模块22显示亮度、显示内容或实现对所述水龙头装置的控制内容。所述显示模块221和所述触屏模块22得以根据所述触发组件21形成所述触发信号后被激活处于工作状态,或者所述显示模块221和所述触屏模块222实时处于待机状态,以便于使用者实时操作所述控制组件22以控制所述水阀状态的工作状态,即所述显示模块221和所述触屏模块2222的工作状态不会受所述触发组件21的影响,所述水龙头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或停止状态时,所述显示模块221和所述触屏模块222都能处于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块221包括一使用状态显示模块2211和一净化器状态显示模块2212,所述使用状态显示模块2211电连于所述阀体机构10,以用于监测所述阀体机构10的使用数据,所述使用数据得以理解为所述阀体机构10处于使用状态或关闭状态,或者所述水阀组件12的出水量或者所述基座组件11内部的清洁度等所述水龙头装置的使用状态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块221包括一亮度调节模块2213,所述亮度调节模块2213电连于所述显示模块221,所述亮度调节模块2213用于控制所述显示模块221的显示亮度,以减少所述显示模块221的电能损耗。当所述显示模块221未被触发或者在一定预设时间内没有触发所述显示模块221被操作时,所述显示模块221处于休眠状态,降低亮度的显示;当所述显示模块221被操作时,所述亮度调节模块2213控制所述显示模块221处于亮屏状态,并可以根据自身使用习惯对所述显示模块221的显示亮度进行调节。所述亮度调节模块2213具有记忆功能,即所述显示模块221处于亮屏状态时,得以预先达到被初次设定的亮度。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块221包括一净化器选择模块2214,所述净化器选择模块2214电连于所述触屏模块222,通过触摸所述触屏模块222上的所述净化器选择模块2214控制所述净水组件13的使用状态。当所述净化器使用模块2212显示所述净化器的净化效果无法达到预设效果时,得以选择所述净化器处于停止工作状态,选用其他所述净化器进行净化过程。所述净水组件13得以被配置不同数量和不同型号的所述净化器,分别对所述净化器进行编号,所述净化器的使用状态被显示于所述显示模块2211,用于通过控制编号进行不同净化器使用状态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控制组件22包括一强停模块223,所述强停模块223电连于所述阀体机构10,以用于检测和控制所述阀体机构10的使用状态。所述强停模块223检测所述水阀组件12一直处于出水状态超过一定预设时间,所述强停模块223自动切断所述水阀组件12的出水状态,进行自动保护状态,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或者对阀体机构10长时间处于使用状态而损坏。所述强停模块223监测所述水阀组件12处于出水状态的时间啊得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设定,当所述强停模块223控制所述阀体机构10处于停止状态后,需重新对所述控制系统20进行开关操作以解除所述强停模块223对所述阀体机构10的锁定。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控制组件22包括一冲洗模块224,所述冲洗模块224电连于所述阀体机构10的一冲洗件,所述冲洗模块224监测所述阀体机构10内部的清洁度,并所述冲洗模块224得以控制所述冲洗件对所述阀体机构10进行冲洗作用,以清洁所述腔体1112的污垢杂质。所述水龙头装置处于冲洗模式时,所述水龙头装置得以保持冲洗状态至一定预设时间,期间使用者无法控制所述水龙头装置处于出水状态,只有当所述冲洗状态完成后所述水龙头装置被重新使用。或者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操作所述冲洗模块224时,所述水龙头装置首先停止出水状态进入冲洗模式,直到冲洗模式结束后所述水龙头装置重新被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冲洗模块224包括一监测模块2241和一判断模块2242,所述监测模块2241电连于所述阀体机构10,以用于监测所述阀体机构10内部,所述判断模块2242电连于所述监测模块2241,所述监测模块2241监测数据反馈于所述判断模块2242,所述判断模块2242判断是否需对所述阀体机构10进行冲洗过程。所述判断模块2242得以根据的使用需求设定不同的判断标准,所述监测模块2241的监测数据达到所述判断标准时,所述冲洗模块224对所述阀体机构10进行冲洗过程。更进一步地时,所述冲洗模块224处于冲洗状态的时间得以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进行设定,以增加所述冲洗功能的实用性。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冲洗模块224持续冲洗的时间得以根据所述监测模块2241监测所述阀体机构10内部的杂质污染程度进行判断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控制系统20包括一漏水保护模块225,所述漏水保护模块225用于监测所述阀体机构10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漏水现象,并将监测数据反馈于所述显示模块221并对进行警示作用。所述水龙头装置被连通于所述水管后,所述水龙头装置由于安装问题或使用问题将发生漏水现象,所述漏水保护模块225得以实时监测所述水龙头装置,以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当所述漏水保护模块225监测所述阀体机构10出现漏水现象时,所述控制系统20得以发生警报信号以提醒进行维修。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控制系统20包括一阀体监测模块226,所述阀体监测模块226电连于所述净水组件13,以监测所述净水组件13内所述阀体的使用状态,并且所述阀体监测模块226对所述阀体的监测数据显示于所述显示模块221,以便于直接了解各所述净化器的使用状态。所述阀体监测模块226得以根据所述阀体不同的使用情况进行不同颜色的分类标注,以便于更方便读取监测数据。当通过所述阀体监测模块226了解所述阀体的使用时间和剩余使用时间后,得以藉由所述净化器使用选择模块2214进行所述净化器的选择使用。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龙头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水龙头装置被连接于所述水管,藉由所述操作件1232控制所述阀体机构10的使用状态,操控所述操作件1232从相对于所述基座组件11竖直状态改变为水平状态时,所述水阀组件12与所述水管形成水通路,所述出水件121处于出水使用中。当时所述水龙头装置10处于出水状态时,此时所述第一控制件211电连于所述第二控制件212,以使所述控制系统20处于触发状态,所述控制系统20用于显示所述水龙头装置的工作参数以及藉由所述触屏模块222相对应地控制所述水龙头装置的使用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控制系统20一功能用于监测和显示所述净水组件13的使用状态,并根据监测数据对不同所述净化器的选择使用,以确保所述水龙头装置的净化效率。所述显示模块221得以显示各所述净化器的使用寿命,以提醒进行更换维修。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控制系统20的另一功能在于所述水龙头装置具有强停功能,当所述水龙头装置被使用的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时,所述强停模块223控制所述阀体机构10处于停止工作状态,以保护所述水龙头装置的使用。一旦所述强停模块223使用强停功能,需重新对所述水龙头装置进行通断电的过程,以恢复所述水龙头装置的正常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控制系统20的另一功能在于所述水龙头装置具有监测内部清洁度和自动冲洗功能。所述冲洗模块224用于监测所述基座组件11的内部的杂质或污垢情况,所述基座组件11内部的杂质呈达到一定程度,所述冲洗模块224自动对所述腔体1112进行冲洗过程,以确保所述水龙头装置的清洁。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控制系统20的另一功能在于对所述水龙头装置的漏水保护,所述漏水保护模块225得以实时监测所述水龙头装置的漏水情况,一旦所述漏水保护模块225监测所述水龙头装置处于漏水状态,所述漏水保护模块225得以向发出漏水预警,或者自动控制所述水龙头装置处于停止状态。

如图4a和图4b所示的一种水龙头装置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保持一阀体机构10处于出水的使用状态;和

(b)形成一控制系统20的触发信号,以对所述阀体机构10的使用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方法(b)中,显示至少一净化器的使用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方法(b)进一步包括:(b.1)调节一显示模块221的显示亮度,藉由一触屏模块222调节所述控制系统20的显示亮度,以满足不同环境和的使用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方法(b)进一步包括:(b.2)冲洗一基座组件11的内部,以保持所述阀体机构10的清洁度,保持所述水龙头装置的使用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方法(b)进一步包括:(b3.1)监测所述水龙头装置的使用时间:和(b.31)控制所述水龙头装置处于停止状态,所述控制系统20得以监测所述水龙头装置的使用时间,当所述水龙头装置的使用时间超过一预设值,控制所述水龙头装置处于停止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方法(b)进一步包括:(b.4)监测至少一净化器的使用状态,并将监测数据反馈于,以便于了解所述净化器的净化效率和使用寿命。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方法(b.4)进一步包括:(b.41)显示所述净化器的使用数据;和(b.42)控制不同所述净化器的工作状态,所述显示模块221用于显示不同所述净化器的净化率和剩余使用寿命,得以根据所述显示参数对不同所述净化器的工作状态进行选择,以确保水龙头装置对水的净化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会明白附图中所示的和以上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而不是限制。

由此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目的可被充分有效完成。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功能和结构原理的该实施例已被充分说明和描述,且本实用新型不受基于这些实施例原理基础上的改变的限制。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涵盖在附属权利要求书要求范围和精神之内的所有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