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摩擦块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92006发布日期:2019-07-06 10:49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噪摩擦块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降噪摩擦块总成。



背景技术:

摩擦块总成是汽车制动系统关键部件之一,如图1所示,摩擦块总成由背板101、摩擦层102及设置在背板101背面上的消音片103构成。摩擦块总成与制动盘摩擦过程中会产生尖锐刺耳的噪音,目前主要依靠特定阻尼特性的消音片103来消减制动噪音,因此消音片的消音范围和消音效果有限;同时制动噪音产生原因很多,其中一种为制动过程中,摩擦块和制动盘接触后两者共振产生的噪音,现有的消音片103对这种共振产生的噪音的消减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种降噪摩擦块总成,以提升摩擦块总成的降噪性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降噪摩擦块总成,包括背板、安装在所述背板的正面上的摩擦层以及安装在所述背板的背面上的消音片,所述消音片的正面面向所述背板,所述消音片的背面上覆盖并粘贴有第一阻尼消音层,所述背板的下侧面上覆盖并粘贴有第二阻尼消音层和/或所述背板的上侧面上覆盖并粘贴有第三阻尼消音层。

进一步,所述消音片通过铆钉铆接在所述背板上,所述第一阻尼消音层上设有与所述铆钉相对应的避让孔。

进一步,所述第一阻尼消音层、所述第二阻尼消音层和所述第三阻尼消音层均由橡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第一阻尼消音层、所述第二阻尼消音层和所述第三阻尼消音层的厚度均为0.5mm。

进一步,所述背板的左侧面的上部设有向左凸出的左支耳,所述背板的右侧面的上部设有向右凸出的右支耳。

进一步,所述背板的左侧面、所述背板的右侧面、所述左支耳和所述右支耳上均不设置阻尼消音层。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摩擦块总成的基础上增设第一阻尼消音层、第二阻尼消音层和第三阻尼消音层,并合理布置第一阻尼消音层、第二阻尼消音层和第三阻尼消音层的位置,能够提升摩擦块总成的降噪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摩擦块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降噪摩擦块总成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降噪摩擦块总成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1—背板;2—摩擦层;3—消音片;4—铆钉;5—支耳;6—第一阻尼消音层;7—第二阻尼消音层;8—第三阻尼消音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降噪摩擦块总成,包括背板1、安装在背板1的正面上的摩擦层2以及安装在背板1的背面上的消音片3,背板1由正面、背面、上侧面、下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所围成,消音片3的正面面向背板1,消音片3的背面上覆盖并粘贴有第一阻尼消音层6,背板1的下侧面上覆盖并粘贴有第二阻尼消音层7和/或背板1的上侧面上覆盖并粘贴有第三阻尼消音层8,粘贴可以用胶水来实现。作为一种优选,第一阻尼消音层6完全覆盖消音片3的背面。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消音片3通过铆钉4铆接在背板1上,第一阻尼消音层6上设有与铆钉4相对应的避让孔。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阻尼消音层6、第二阻尼消音层7和第三阻尼消音层8均由橡胶材料制成。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阻尼消音层6、第二阻尼消音层7和第三阻尼消音层8的厚度均为0.5mm。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背板1上设有两个支耳5以方便安装定位,两个支耳5分别为背板1的左侧面的上部设有向左凸出的左支耳,背板1的右侧面的上部设有向右凸出的右支耳。进一步,背板1的左侧面、背板1的右侧面、左支耳和右支耳上均不设置阻尼消音层。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摩擦块总成的基础上增设第一阻尼消音层6、第二阻尼消音层7和第三阻尼消音层8,并合理布置第一阻尼消音层6、第二阻尼消音层7和第三阻尼消音层8的位置,能够提升摩擦块总成的降噪性能。通过合理布置第一阻尼消音层6、第二阻尼消音层7和第三阻尼消音层8的位置、厚度和材质,能够消减摩擦块和制动盘接触后两者共振产生的噪音,进一步提升摩擦块总成的降噪性能。

例如在实际验证时,采用特瑞堡集团(TRELLEBORG)所生产的特瑞堡RGMC2-42-01型号的产品来制成第一阻尼消音层6、第二阻尼消音层7和第三阻尼消音层8,第一阻尼消音层6、第二阻尼消音层7和第三阻尼消音层8的厚度均为0.5mm,并且该产品具有自粘性能,方便粘贴,此时降噪摩擦块总成能够消减2000HZ-3000HZ频率段噪音,以消减摩擦块和制动盘接触后两者共振产生的噪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