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重减震功能的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7757发布日期:2019-06-29 01:11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双重减震功能的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双重减震功能的减震器。



背景技术:

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电动车,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

现在市场采用传统的减震器,有时候减震方面比较灵敏,缓冲效果较大而造成的驾驶人的不舒服。因此,需要一种具有双重减震功能的减震器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重减震功能的减震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减震器,有时候减震方面比较灵敏,缓冲效果较大而造成的驾驶人的不舒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双重减震功能的减震器,包括固定块、第一连接块、第二压缩弹簧和第二连接块,所述固定块内壁设置有滑道,且固定块内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设置有第一凸缘,且第一凸缘卡合在滑道内,同时支撑架上端通过第一压缩弹簧与固定块内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设置在支撑架内侧,且支撑架外侧设置有螺母,同时连接柱贯穿螺母、支撑架和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下端设置有第二凸缘,且第二凸缘下端设置有第一支柱,同时第一支柱内设置有第二支柱,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套在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外侧,且第二支柱下端设置有第三凸缘,同时第三凸缘通过第二压缩弹簧与第二凸缘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设置在第三凸缘下端。

优选的,所述滑道与第一凸缘构成滑动机构,且第一凸缘关于支撑架中轴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呈“[”形,且支撑架长度大于第一连接块外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均呈圆环形,且第一连接块尺寸和第二连接块尺寸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构成伸缩结构,且第一支柱长度小于第二支柱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柱纵向中轴线与第二连接块横向中轴线相互垂直,且第二支柱纵向中轴线与第一支柱纵向中轴线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双重减震功能的减震器,

(1)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第二支柱和第一支柱,当电动车受到震动时,在第二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使第二支柱慢慢的缩回第一支柱内,起到减震的效果;

(2)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支撑架和第一凸缘,在减震过程中,在第一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使支撑架上的第一凸缘在滑道上移动,起到二次减震的作用,在较小的震动时,第一压缩弹簧吸收一部分震动载荷,由于第一压缩弹簧弹性系数大于第二压缩弹簧,所以使电动车震动幅度减小,避免了震动幅度较大而造成驾驶人不舒服的现象;

(3)设置有螺母和连接柱,拧下螺母,抽出连接柱,便于将支撑架与第一连接块分离,从而能够方便将第一支柱以及与第一支柱相连的部件进行更换,达到便于更换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块、滑道、支撑架和第一凸缘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块,2、滑道,3、支撑架,4、第一凸缘,5、第一压缩弹簧,6、第一连接块,7、螺母,8、连接柱,9、第二凸缘,10、第一支柱,11、第二支柱,12、第三凸缘,13、第二压缩弹簧,14、第二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若该文中出现电器元件等,则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同时若文中出现电机、水泵、输料泵和液压缸等,则其均为现有已知设备。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双重减震功能的减震器,包括固定块1、滑道2、支撑架3、第一凸缘4、第一压缩弹簧5、第一连接块6、螺母7、连接柱8、第二凸缘9、第一支柱10、第二支柱11、第三凸缘12、第二压缩弹簧13和第二连接块14,固定块1内壁设置有滑道2,且固定块1内侧设置有支撑架3,支撑架3上端设置有第一凸缘4,且第一凸缘4卡合在滑道2内,同时支撑架3上端通过第一压缩弹簧5与固定块1内顶部相连接,第一连接块6设置在支撑架3内侧,且支撑架3外侧设置有螺母7,同时连接柱8贯穿螺母7、支撑架3和第一连接块6,第一连接块6下端设置有第二凸缘9,且第二凸缘9下端设置有第一支柱10,同时第一支柱10内设置有第二支柱11,第二压缩弹簧13套在第一支柱10和第二支柱11外侧,且第二支柱11下端设置有第三凸缘12,同时第三凸缘12通过第二压缩弹簧13与第二凸缘9相连接,第二连接块14设置在第三凸缘12下端。

本例的滑道2与第一凸缘4构成滑动机构,且第一凸缘4关于支撑架3中轴线对称分布,第一凸缘4在滑道2内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支撑架3移动。

支撑架3呈“[”形,且支撑架3长度大于第一连接块6外径,支撑架3通过连接柱8带动下端的第一连接块6以及第一连接块6连接的部件整体移动,起到二次减震的目的。

第一连接块6和第二连接块14均呈圆环形,且第一连接块6尺寸和第二连接块14尺寸相等,以便于将第二连接块14套在电动车心轴上,将连接柱8穿过第一连接块6和支撑架3,达到便于安装的目的。

第一支柱10与第二支柱11构成伸缩结构,且第一支柱10长度小于第二支柱11长度,在第二压缩弹簧13的作用下,使第二支柱11来回收缩在第一支柱10内,起到减震的目的。

第二支柱11纵向中轴线与第二连接块14横向中轴线相互垂直,且第二支柱11纵向中轴线与第一支柱10纵向中轴线重合,使减震器在工作时,始终受到一种方向的力,提高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具有双重减震功能的减震器时,先将第三凸缘12下方的第二连接块14安装在电动车心轴上,因为固定块1已经固定在电动车上,所以将第一连接块6放置在支撑架3之间,随后用连接柱8穿过支撑架3和第一连接块6,拧紧连接柱8两端的螺母7,达到便于安装减震器的目的,在电动车行驶过程中,当电动车颠簸时,先是在第二压缩弹簧13的作用下,使第二支柱11来回收缩在第一支柱10内,起到主要缓冲效果,同时在第一压缩弹簧5的作用下,使支撑架3两端的第一凸缘4在滑道2内上下移动,起到辅助缓冲的效果,起到二次减震的目的,由于第一压缩弹簧5弹性系数大于第二压缩弹簧13,在缓冲中吸收了一部分震动载荷,但是形变量较小,相比之下,震动幅度较小了一些,避免了震动幅度较大而造成驾驶人不舒服的现象,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