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气动单向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9592发布日期:2019-09-20 21:47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气动单向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气动单向阀。



背景技术:

单向阀是用来控制流体介质单向流动的元件,它可以实现流体介质从元件的一方向流向另一方向,并能阻止另一方向的流体介质回流至前一方向。气动单向阀是控制气体介质单向流动的控制阀,其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目前的单向阀大多采用弹簧压紧阀芯的结构形式,来实现流体介质的单向流动。但在气动系统中,通常系统工作压力较低,采用弹簧结构的单向阀时,系统需要一直克服弹簧阻力来保证单向阀的开启,由此将会造成很大的能量损耗,对整个压力不高的气动系统来说,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更甚者,当系统压力过低时,导致单向阀无法打开的现象出现。并且,弹簧结构的单向阀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维护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气动单向阀能量损耗大、制造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气动单向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气动单向阀,其中:包括进气管、橡胶垫阀芯和出气管;在位于进气管的排气端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在位于出气管的进气端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相连通,所述橡胶垫阀芯设在进气管内螺纹的底孔端面处,并且通过进气管和出气管将橡胶垫阀芯压紧;所述橡胶垫阀芯由外固定圈和内活动圈组成,所述外固定圈和内活动圈通过桥型结构的方式连接,在所述外固定圈和内活动圈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进气管的内螺纹与出气管的外螺纹位于进气管与出气管的连接部分,并且进气管与出气管连接部分的外径大于进气管与出气管的其它部分。

优选地,所述橡胶垫阀芯为厚度为1mm的圆形橡胶垫。

优选地,所述外固定圈的外直径与进气管的内螺纹直径相同。

优选地,所述内活动圈的直径大于进气管的排气口的直径,且小于相邻的出气管的进气口的直径,

与传统的弹簧结构的气动单向阀相比,本实用新型在进气管和出气管之间安装有新设计的橡胶垫阀芯,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开启压力小,密封性能更好,可广范应用于气动系统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橡胶垫阀芯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新型气动单向阀,其中:包括进气管1、橡胶垫阀芯3和出气管2;所述橡胶垫阀芯3为厚度为1mm的圆形橡胶垫。在位于进气管1的排气端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在位于出气管2的进气端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进气管1和出气管2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相连通,所述橡胶垫阀芯3设在进气管1内螺纹的底孔端面处,并且通过进气管1和出气管2将橡胶垫阀芯3压紧;所述橡胶垫阀芯3由外固定圈31和内活动圈32组成,所述外固定圈31和内活动圈32通过桥型结构的方式连接,在所述外固定圈31和内活动圈32之间留有间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1的内螺纹与出气管2的外螺纹位于进气管与出气管的连接部分,并且进气管与出气管连接部分的外径大于进气管与出气管的其它部分。所述外固定圈31的外直径与进气管1的内螺纹直径相同,可有效防止橡胶垫阀芯3在进气管2内出现偏置现象;所述内活动圈32的直径大于进气管1的排气口的直径,且小于相邻的出气管2的进气口的直径,从而可阻碍内活动圈32向进气管1的排气口的方向打开,但可向出气管2的进气口方向打开。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情况如下:在气动系统中,当进气管1端的压力高于出气管2端的压力时,气体介质通过进气管1的进气端进入气体单向阀内,流经橡胶垫阀芯3时,由于压差的作用,内活动圈32将向出气管2的出气端受力,同时由于内活动圈32在出气管2一侧没有阻碍,导致内活动圈32将向出气管2的方向打开,从而使进气管1与出气管2相连通,于是气体介质可经过橡胶垫阀芯3顺利进入出气管2内,并经出气管2流入下一工作元件内,实现单向阀进气管1的气体向出气管2方向流动。

当气动系统中,出气管2端的压力高于进气管1端的压力时,由于压差的作用,内活动圈32将向进气管1的方向受力,但内活动圈32由于进气管1的阻碍,导致内活动圈32被出气管2内的高压流体介质压紧在进气管1的内螺纹底孔端面上,使内活动圈32无法开启,导致进气管1与出气管2不能连通,从而气体介质不能经橡胶垫阀芯3流入进气管1内,从而可实现气体介质由进气管1向出气管2的单向流动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