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环保监测装置主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0656发布日期:2019-07-10 10:14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移动式环保监测装置主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视频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环保监测装置主体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日趋牢固。根据相关规定,在垃圾焚烧厂、垃圾回收站、大气环境监测点等环保重点场所,需要配备PM2.5、臭氧等气体传感报送装置,以便公众及时了解污染物浓度。然而,上述气体传感报送装置绝大部分时间处于自动化运行状态,一方面不需要人工干预而减轻运维人员的负担。然而,在另一方面,客观上也存在上述气体传感报送装置容易受到人为干扰,甚至严重影响报送信息的准确性。

因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气体传感报送装置重检测、轻防护的实际情况,在现有的气体传感报送装置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补强安全防护措施,克服缺少外围监控解决方案的缺陷。一旦发生疑似人为干扰事件,能够多角度地灵活提供辅助追查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移动式环保监测装置主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式环保监测装置主体结构包括多个监测单体,每个监测单体包括支撑组件和与支撑组件活动连接的摄像模组,其中:

所述摄像模组包括外壳体和承托架,所述承托架的上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用于内嵌外壳体的凹槽,所述承托架的上表面与外壳体的外表面相互接触并且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转动支架、固定支架和定位销轴,所述承托架的下表面与转动支架的上表面相互接触并且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支架的下端通过定位销轴与固定支架的上端轴连接,所述定位销轴的两端同时设有与定位销轴螺纹连接的定位螺母。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支撑臂和支撑座,所述支撑臂的一端末端与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末端内接于支撑座并且与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进一步通过紧固螺母与墙体螺纹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水平加强件,所述水平加强件沿支撑臂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水平加强件的远离固定支架的末端内接于支撑座并且与支撑座固定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竖直加强件,所述竖直加强件沿支撑臂的高度方向设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承托架与外壳体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移动式环保监测装置主体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多个监测单体,以便各个监测单体的摄像模组的摄像范围相互交叉组成范围较广的录像区域。同时,摄像模组能够相对于支撑组件转动,以便进一步拓宽录像区域。通过设置水平加强件和竖直加强件,进一步分散摄像模组在支撑臂末端产生的重力作用力,尽量减少支撑组件的形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部分电气接线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部分电气接线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部分电气接线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10-监测单体;20-摄像模组;21-外壳体;22-承托架;30-支撑组件;31-转动支架;32-固定支架;33-定位螺母;34-支撑臂;35-支撑座;36-紧固螺母;37-水平加强件;38-竖直加强件;100-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环保监测装置主体结构,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附图的图1至图5,图1示出了所述移动式环保监测装置主体结构的部分结构,图2示出了所述移动式环保监测装置主体结构的整体结构,图3至图5分别示出了所述移动式环保监测装置主体结构的电气接线拓扑。

优选地,所述移动式环保监测装置主体结构安装于墙体100,所述移动式环保监测装置主体结构包括多个监测单体10,每个监测单体10包括支撑组件30和与支撑组件30活动连接的摄像模组20,其中:

所述摄像模组20包括外壳体21和承托架22,所述承托架22的上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用于内嵌外壳体21的凹槽,所述承托架22的上表面与外壳体21的外表面相互接触并且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组件30包括转动支架31、固定支架32和定位销轴(图中未示出),所述承托架22的下表面与转动支架31的上表面相互接触并且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支架31的下端通过定位销轴与固定支架32的上端轴连接,所述定位销轴的两端同时设有与定位销轴螺纹连接的定位螺母33,以便转动支架31(转动支架31同时带动摄像模组20)相对于固定支架32俯仰转动,当受控转动到合适的角度后,即可通过拧紧定位螺母33予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30还包括支撑臂34和支撑座35,所述支撑臂34的一端末端与固定支架3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臂34的另一端末端内接于支撑座35并且与支撑座35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35进一步通过紧固螺母36与墙体100螺纹连接。其中,通过设置支撑臂34将摄像模组20自重产生的(接近)竖直方向的作用力传导为支撑臂34的水平方向。同时,通过设置支撑座35,将上述重力作用力和支撑组件30自重产生的作用力进一步通过传导至墙体100,以便将监测单体10牢固地安装在墙体100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30还包括水平加强件37,所述水平加强件37沿支撑臂34(一侧)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水平加强件37的远离固定支架32的末端内接于支撑座35并且与支撑座35固定连接。其中,通过设置水平加强件37,进一步分散摄像模组20在支撑臂34的远离支撑座35的末端产生的重力作用力,尽量减少支撑组件30的形变。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30还包括竖直加强件38,所述竖直加强件38沿支撑臂34(另一侧)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竖直加强件38位于(支撑臂34)靠近支撑座35的一侧。其中,通过设置竖直加强件38,进一步加强支撑臂34与支撑座35的接合处的连接强度,尽量减少支撑组件30的形变。

优选地,所述承托架22(的上表面)与外壳体21(的外表面)优选采用焊接连接。

值得一提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注意,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移动式环保监测装置主体结构”的“移动式”,应被理解为由多个监测单体10的摄像模组20的摄像范围相互交叉组成范围较广的录像区域,以便在较广的录像区域内跟随监测主体的行动而灵活移动,进而提供所需的录像信息。同时,每个监测单体10的摄像模组20还可相对于支撑组件30转动连接,以便进一步拓宽录像区域。同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注意,所述摄像模组20内置的具体摄像配置(例如,光学摄像头/红外摄像头)、多个监测单体10之间的电气接线方式(可参考附图的图3至图5)等采用常规的现有技术即可,并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设计要点,也不应被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请求保护的技术范围。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