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复合玻纤的多层结构PTFE截止阀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8229发布日期:2019-06-29 01:14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复合玻纤的多层结构PTFE截止阀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截止阀密封圈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基于复合玻纤的多层结构PTFE截止阀密封圈。



背景技术:

截止阀又称截门阀,属于强制密封式阀门,所以在阀门关闭时,必须向阀瓣施加压力,以强制密封面不泄漏,截止阀密封圈是安装在密封圈内用来保证截止阀连接处密闭性的一种密封垫圈。

现有的PTFE截止阀密封圈虽然具备性能稳定、耐腐蚀、耐酸碱等优良性能,但同时也存在着密封性能一般、机械性能低,抗冲性较差等缺点,这些缺点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PTFE截止阀密封圈在市场上的流行,基于这种现况,亟需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抗冲性强的PTFE截止阀密封圈,以促进PTFE截止阀密封圈在密封圈领域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基于复合玻纤的多层结构PTFE截止阀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复合玻纤的多层结构PTFE截止阀密封圈,包括依次设置的载体层、第一胶水层、缓冲层、第二胶水层及保护层共五层结构,其中所述载体层为纯PTFE,所述第一胶水层和第二胶水层均为树脂胶,所述缓冲层是聚氨酯薄膜层,所述保护层是玻纤复合的PTFE层,所述缓冲层通过第一胶水层粘合在载体层上,所述保护层通过第二胶水层粘合在缓冲层上。

优选的,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50~150um。

优选的,所述第一胶水层和第二胶水层的厚度均为7~15um。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50~200u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玻纤复合的PTFE截止阀密封圈设置载体层、第一胶水层、缓冲层、第二胶水层和保护层的五层结构不仅能极大程度上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利用为玻纤复合PTFE的保护层保证了玻纤复合的PTFE截止阀密封圈的密封性能,利用为聚氨酯薄膜的缓冲层可以起到一个缓冲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复合玻纤的多层结构PTFE截止阀密封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复合玻纤的多层结构PTFE截止阀密封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载体层;2、第一胶水层;3、缓冲层;4、第二胶水层;5、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复合玻纤的多层结构PTFE截止阀密封圈,包括依次设置的载体层1、第一胶水层2、缓冲层3、第二胶水层4及保护层5共五层结构,其中载体层1为纯PTFE,第一胶水层2和第二胶水层4均为树脂胶,缓冲层3是聚氨酯薄膜层,保护层5是玻纤复合的PTFE层,缓冲层3通过第一胶水层2粘合在载体层1上,所述保护层5通过第二胶水层4粘合在缓冲层3上,并且纯PTFE材料的临界压力在27.5MPa左右,PTFE材料的压缩强度随压制压力的升高而减小;压缩模量随所压制压力的升高而增加,纯PTFE材料的载体层1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为树脂胶材质的第一胶水层2和第二胶水层4具有防水、耐油,耐强酸强碱的特点,为聚氨脂薄膜层的缓冲层3具有机械性能优良,刚性、硬度及韧性高,耐穿刺,耐摩擦,耐高温和低温,耐化学药品性、耐油性、气密性和保香性良好的特点,保护层5是玻纤复合的PTFE层集中了玻璃纤维的高强低伸、耐高温、耐腐蚀等优点和PTFE薄膜的表面光滑、憎水透气、化学稳定性好等优良特性。

进一步的,缓冲层3的厚度为50~150um。

进一步的,第一胶水层2和第二胶水层4的厚度均为7~15um。

进一步的,保护层5的厚度为50~200um。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混合搅拌:将聚四氟乙烯和玻纤按照一定的比例倒入混合机中进行均匀搅拌,模压成型:将混合均匀的混合料加入模具的模腔内,在压力为50MPa,温度为23-28℃的成型条件下进行预成型工艺,保压时间为5min左右,烧结:将预成型坯体放入烧结炉进行加热,通过热传导使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自凝聚成一定形状成品,烧结炉的温度一般控制在300℃-370℃,保温时间一般控制在10h左右,升、降温速率一般控制在70℃/h-90℃,机械加工:将烧结好的成品根据所需的规格和尺寸进行机械加工,得到所需玻纤复合的PTFE薄膜即保护层5,奈钠处理:将玻纤复合的PTFE薄膜和纯PTFE表面进行奈钠处理提高其表面活化,镀层处理:奈钠处理后,将纯PTFE的载体层1通过第一胶水层2胶合为聚氨脂薄膜的缓冲层3,缓冲层3通过第二胶水层4和保护层5胶合在一起。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