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滑动防震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5235发布日期:2019-09-06 21:03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十字滑动防震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滑动防震平台,尤指一种十字滑动防震平台。



背景技术:

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一旦地震的强度到达一定程度时,往往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而其造成财产损失主因是建筑物倒塌及家具重物倾倒,即使建筑物没有倒塌,一旦屋内陈设物品的架柜倾倒时,除会造成屋内人员受架柜、物品造成压伤、砸伤的身体伤害以外,另许多陈设品或高价艺品亦有面临损毁之灾,为此,现今地震带的建筑物、机具或高价商品的陈列厨柜都会在底部实施防震装置。

已知的一种十字防震平台,例如在先提出专利申请的十字滑台(如中国台湾专利TWM500786及中国专利CN204551785U所示),其主要具有一滑座本体,滑动地设置在该滑座本体上面与下面的两个导轨,分别设置在该滑座本体与该两个导轨之间的保持器,及装设于每个保持器的多个滚柱;借此利用多个平行排列的滚柱支承在滑座本体与各导轨的负荷面之间,而多个平行或交叉排列的滚柱支承在滑座本体与各导轨的两侧之间,使滑座本体与两个导轨能够直线滑移,进而抵销地震的摇晃力量,确保建筑物或其他物体的安全。

然而上述的十字滑台的滚柱及滚珠并非循环滚动的技术,因此其行程可能受到限制;再者,若要将滚柱及滚珠改变成循环滚动的模式,如何保持滚柱彼此之间不会发生相互碰撞干扰与摩擦的情况,同时还要克服机械切削加工的困难性,为棘手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十字滑动防震平台,进而达到滚子能够无限循环滚动,滚子之间不会相互碰撞干扰,以及制造与组装简易等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十字滑动防震平台,其较佳技术方案包含:两个相结合在一起的滑动单元,每个滑动单元具有一滑动导引件,及一滑动地结合在该滑动导引件的滑动件,该两个滑动单元其中的一个该滑动件能够朝向X轴水平方向往复滑动,该两个滑动单元其中的另一个该滑动件能够朝向Y轴水平方向往复滑动;该滑动导引件具有一水平设置的基座,多个环绕地排列该基座上面与下面之间并进行循环滚动的垂向支撑滚子,及两组设置在该基座上面的两侧边的侧向导引装置;该侧向导引装置具有一循环器,与多个排列设置在该循环器进行循环滚动的侧向支撑滚子;该滑动件为直条状构件或直板状构件,该滑动件滑动地结合在该基座上面,该垂向支撑滚子抵靠在该滑动件的一底面进行循环滚动导引,该侧向支撑滚子抵靠在该滑动件的两侧边进行循环滚动导引。

上述十字滑动防震平台中,该垂向支撑滚子为圆形的滚柱,每个滚柱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转轴;及该滑动导引件还具有两个链条,该两个链条分别链合每个滚柱两端的转轴。

上述十字滑动防震平台中,该基座上面及下面分别设有一延伸到其两端的第一滚子支撑面,该基座两端分别设有一连接上面及下面的该第一滚子支撑面的导引圆弧面;及该垂向支撑滚子环绕地排列该基座上面与下面的第一滚子支撑面与两端的该导引圆弧面。

上述十字滑动防震平台中,该基座上面及下面分别设有一延伸到其两端的滚子沟槽,该滚子沟槽的底面构成该第一滚子支撑面。

上述十字滑动防震平台中,该基座的两端分别结合有一内循环导块,该内循环导块具有连接该第一滚子支撑面的该导引圆弧面。

上述十字滑动防震平台中,该滑动导引件的基座的两端分别组合一保护盖,该保护盖覆盖住位于该基座两端的垂向支撑滚子。

上述十字滑动防震平台中,该两个滑动单元的滑动导引件的基座的底面相结合在一起。

上述十字滑动防震平台中,该基座的上面及下面的两个侧边分别突出一直轨条,该直轨条的侧面具有一连通两端的负荷轨道;及该侧向导引装置的循环器结合在该直轨条,该侧向支撑滚子滚动通过该负荷轨道。

上述十字滑动防震平台中,该侧向导引装置的循环器具有两个盖体及一保持器,所述两个盖体相对应组合且为塑料成型,且所述保持器由钢丝构成;每个盖体相对应的组合面分别凹设有一无负荷轨道及一保持器固定沟,该无负荷轨道的两端呈弯曲状并连接于该负荷轨道,该侧向支撑滚子排列在该无负荷轨道及该负荷轨道;该保持器延伸通过该负荷轨道以拦住该侧向支撑滚子,该保持器的两端并嵌合于该一保持器固定沟。

上述十字滑动防震平台中,该侧向支撑滚子为球形的滚珠。

本实用新型十字滑动防震平台能够固定在建筑物的基柱、机具、厨柜或其他物品的下面,使十字滑动防震平台能够朝向X轴及Y轴水平方向往复滑动,进而抵销地震发生时的摇晃力。本实用新型的滑动导引件使其垂向支撑滚子及侧向支撑滚子形成循环滚动的构造,因此具有较大的行程。且本实用新型垂向支撑滚子的两侧可再实施链条链合,使各垂向支撑滚子保持平行,能够避免滚动时发生相互碰撞或干扰的情况。另外,该侧向导引装置采用可分离的构造组装在该基座上面的两侧边,其材质与制程与该基座不同,不必整个滑动导引件都用金属加工方式,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并达到制造与组装简易等功效。

附图说明

以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滑动导引件与两个滑动件分离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两个相同的滑动导引件彼此分离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X轴方向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Y轴方向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滑动导引件各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侧向导引装置各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两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两较佳实施例的滑动导引件与两个滑动件分离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两较佳实施例的保护盖分离状态的分解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两较佳实施例两个相同的滑动导引件彼此分离的分解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X轴方向剖面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

10a、10b 滑动单元;1a、1b 滑动导引件;11 基座;111 第一滚子支撑面;

112 滚子沟槽;113 导引圆弧面;114 内循环导块;115 保护盖;

116 直轨条;117 负荷轨道;118 外循环导块;12 垂向支撑滚子;

121 转轴;13 侧向导引装置;131 循环器;132 侧向支撑滚子;

133 盖体;134 保持器;135 无负荷轨道;136 保持器固定沟;

14 链条;2a、2b 滑动件;21 滚子沟槽;X X轴方向;Y Y轴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十字滑动防震平台第一较佳实施例,其一种应用在承载建筑物基柱、机具、厨柜或其他物品的防震装置,其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包含:两组相同构造并相结合在一起的滑动单元10a、10b,每个滑动单元10a、10b具有一滑动导引件1a、1b,及一滑动地结合在该滑动导引件1a、1b的滑动件2a、2b;当该两组滑动单元10a、10b的滑动导引件1a、1b的底面呈90°交错相结合在一起时,使该两组滑动单元10a、10b其中的一个该滑动件2a能够朝向X轴水平方向往复滑动,该两组滑动单元10a、10b其中的另一个该滑动件2b能够朝向Y轴水平方向往复滑动;借此,本实用新型用于承载建筑物基柱等物时,能够通过X轴水平方向及Y轴水平方向的滑动,用于抵消地震时各方向的摇晃力量,防止地震的摇晃力传递到其承载的建筑物基柱、精密机具、厨柜等物,进而达到防震、隔震的功能。

特别是,参阅图3所示,上述该两组滑动单元10a、10b的滑动导引件1a、1b与滑动件2a、2b为相同的构造,只是将两个滑动导引件1a、1b的底面呈90°交错相结合在一起,进而使两个滑动件2a、2b呈X轴、Y轴交错方向往复滑动。再阅图6所示,该滑动导引件1a、1b分别具有一水平设置的基座11,多个环绕地排列在该基座11上面与下面之间形成一排并进行循环滚动的垂向支撑滚子12,及两组设置在该基座11上面的两侧边的侧向导引装置13;该两组滑动单元10a、10b的基座11为90°方向交叉设置,并使两个基座11的底面相结合在一起,进而使上方的该滑动导引件1a的垂向支撑滚子12呈X轴水平方向滑动(如图2及图4所示),而下方的该滑动导引件1b的垂向支撑滚子12呈Y轴水平方向滑动(如图2及图5所示)。再参阅图6所示,该侧向导引装置13分别具有一循环器131,与多个排列设置在该循环器131进行循环滚动的侧向支撑滚子132。而上述该滑动件2a、2b为直条或直板构件,该滑动件2a、2b滑动地结合在每个基座11,使该垂向支撑滚子12分别抵靠在该滑动件2a、2b的一底面进行循环滚动导引,该侧向支撑滚子132则抵靠在该滑动件2a、2b的两侧边的滚子沟槽21进行循环滚动导引,借此使该滑动件2a能够朝向X轴水平方向往复滑动,另一个该滑动件2b能够朝向Y轴水平方向往复滑动。

参阅图6所示,上述该垂向支撑滚子12以至少排列成一排并环绕该基座11上面与下面之间为必要,较佳的可实施成图式所示的三排或两排构造。且该垂向支撑滚子12较佳的实施例为圆形的滚柱,每一滚柱都能对该滑动件2a、2b产生线支撑作用,起到更大的垂向负荷性能。而为了保持每个垂向支撑滚子12的间距,避免滚动时相碰撞干扰,本实用新型还在每个滚柱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转轴121,另外还分别实施有两个链条14,使该两个链条14分别链合每个滚柱两端的转轴121,借此通过链条14使各排的垂向支撑滚子12彼此之间保持平行,防止各滚子12在滚动过程中相互碰撞干涉。

参阅图6所示,上述该基座11较佳的实施例之一,可分别在其上面及下面设有一延伸到其两端的第一滚子支撑面111,具体的可在该基座111面及下面分别设有一延伸到其两端的滚子沟槽112,应用该滚子沟槽112的底面构成该第一滚子支撑面111。而该基座11两端分别设有一连接上面及下面的该第一滚子支撑面111的导引圆弧面113。借此,将上述该垂向支撑滚子12环绕地排列该基座11上面与下面的第一滚子支撑面111与两端的该导引圆弧面113,通过该导引圆弧面113导引作用,使该垂向支撑滚子12循环滚动。其中,该导引圆弧面112较佳的实施例之一,在该基座11的两端对应滚子沟槽112的位置分别应用螺丝锁附有一内循环导块114,该内循环导块114具有连接该第一滚子支撑面111的该导引圆弧面113。再者,上述该基座11的两端可再分别组合一保护盖115,该保护盖115覆盖住位于该基座11两端的垂向支撑滚子12。

再参阅图4、图5、图6及图7所示,为了在该基座11上面组装该侧向导引装置13,同时降低该侧向导引装置13的成本与增进其制造与组装简易性,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将上述该基座11实施为金属加工制成的矩形块体,除加工出上述该第一滚子支撑面111与滚子沟槽112等结构,并在该基座11的上面及下面的两侧边分别加工成突出的一直轨条116,该直轨条116的侧面具有一连通两端的负荷轨道117。而上述该侧向导引装置13的循环器131可为塑料射出成型所制成,其具有两个相对应组合且为塑料成型的盖体133,及一钢丝所构成的保持器134;每个盖体133相对应的组合面分别凹设有一无负荷轨道135及一保持器固定沟136;该无负荷轨道135的两端呈弯曲状并连接于该负荷轨道117,上述该侧向支撑滚子132则排列在该无负荷轨道135及该负荷轨道117,使该侧向支撑滚子132滚动通过该负荷轨道117;再者,上述该侧向支撑滚子132为球形的滚珠,而该保持器134使其钢丝延伸通过该负荷轨道117以拦住该侧向支撑滚子132,该保持器134的两端并嵌合于该一保持器固定沟136;借此,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塑料射出成型的该循环器131降低成本,并增进其制造与组装简易性,而该基座11的直轨条116的负荷轨道117为金属材质,能够保持其承受负荷的机械性能。

再参阅图8至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十字滑动防震平台第两较佳实施例,其较佳的实施例同样具有两组相同构造并相结合在一起的滑动单元10a、10b,每个滑动单元10a、10b同样具有一滑动导引件1a、1b,及一滑动地结合在该滑动导引件1a、1b的滑动件2a、2b,使其中的一个该滑动件2a能够朝向X轴水平方向往复滑动,该两组滑动单元10a、10b其中的另一个该滑动件2b能够朝向Y轴水平方向往复滑动,且其构造基本上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主要为滑动导引件1a、1b的每个垂向支撑滚子12之间没有设置上述的链条14,使其构造较为精简,但是同样能够与侧向导引装置13一起导引滑动件2a、2b分别朝向X轴水平方向与Y轴水平方向往复滑动。由于本实施例中没有上述的链条14进行导引,因此该基座11两端分别再设有连通该第一滚子支撑面111与滚子沟槽112的一外循环端块118(如图11及图12所示),使外循环端块118与该内循环端块114相对应,构成垂向支撑滚子12回转的路径,达到无限循环的功能。另外,第两实施例中的保护盖115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形状构造不同,但是其作用、目的与功能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保护盖115相同。

本实用新型十字滑动防震平台使用时,通过在下方的该滑动件2b固定在地面或其他基础的上面,而上方的滑动件2a固定在建筑物的基柱、机具、厨柜或其他物品的下面,如此使十字滑动防震平台能够朝向X轴及Y轴水平方向往复滑动,进而抵销地震发生时的摇晃力。本实用新型的滑动导引件1a、1b使其垂向支撑滚子12及侧向支撑滚子132形成循环滚动的构造,因此具有较大的行程;垂向支撑滚子12的两侧可再实施链条14链合,使各垂向支撑滚子12保持平行,能够避免滚动时发生相互碰撞或干扰的情况。另外,该侧向导引装置13采用可分离的构造组装在该基座11上面的两侧边,其材质与制程与该基座11不同,不必整个滑动导引件1a、1b都用金属加工方式,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并达到制造与组装简易等功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