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式卡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7294发布日期:2019-09-17 19:56阅读:4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式卡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拆卸式卡扣,具体适用于优化卡扣结构,使卡扣能够重复利用。



背景技术:

塑料卡扣是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装配的连接件。卡扣自身具有导向和固定结构,通过自身弹性变形,当施加超过一定的外力即可锁紧和分离。卡扣的优点是拆装操作方便,无需借助其他工具。但是由于部分内饰护板因维修需求而需要反复拆卸。而现有塑料卡扣拆卸力较大(150N左右),拔出后卡子倒刺会损坏,导致紧固效果降低,多次拆装后会造成固定失效。在用户自行维修拆卸时由于没用可替换的新卡子,增加了用户自行维护的难度。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 102782341A,公告日为2012年11月14日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卡扣。该卡扣具有轴体和主体,主体具有头部并且具备通过从该头部侧压入的上述轴体并利用弹性变形从而扩开的脚部。轴体具有因上述压入而与脚部的被抵接部抵接的第一抵接部、和比该第一抵接部位于压入后方侧的第二抵接部,在利用第一抵接部使脚部的一部分扩开后,通过进一步压入轴体从而使脚部的其他部分扩开。虽然该发明能够通过手推安装胀紧,但其仍存在以下缺陷:

该发明的卡扣不易拆卸,为一次性使用零件,在用户自行维修拆卸时由于没有可替换的新卡子,增加了用户自行维护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卡扣不易拆卸、不能重复使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方便拆卸、能够重复使用的可拆卸式卡扣。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可拆卸式卡扣,包括子扣和母扣,所述子扣设置于母扣的中部,所述母扣包括顶帽,所述顶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至少三个胀紧卡,所述胀紧卡沿顶帽中部的子扣安装孔设置;

所述子扣包括扣头、卡胀部和按压部,所述扣头的顶部通过卡胀部与按压部的底部相连接。

所述扣头呈倒置的圆锥状;

所述卡胀部的中部开设有环形卡槽,所述卡胀部上从扣头处到环形卡槽处截面积逐渐增大,卡胀部上从环形卡槽处到按压部处截面积逐渐减小;

所述卡胀部与按压部之间形成有复位环槽,所述按压部与子扣安装孔插入配合,所述按压部的顶部为圆形平面。

所述至少三个胀紧卡中部形成有卡紧孔道,所述卡胀部的侧部与卡紧孔道插入配合,所述环形卡槽与胀紧卡的底部卡头限位配合,所述复位环槽与胀紧卡的底部卡头限位配合,所述环形卡槽的截面的最小直径比卡紧孔道的直径小3-6毫米,所述复位环槽截面的最小直径小于胀紧卡的底部卡头围成圆孔的直径,所述卡胀部底部截面的最小直径小于胀紧卡的底部卡头围成圆孔的直径。

所述子扣上还设置有定位卡板,所述定位卡板的数目与胀紧卡的数目相等,所述定位卡板均布于子扣侧部的圆周上,定位卡板的底部与扣头的顶面相连接,所述定位卡板的侧部分别与卡胀部和按压部的侧部相连接。

所述定位卡板设置于相邻两胀紧卡的间隙处,所述子扣通过定位卡板与胀紧卡限位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式卡扣中的卡胀部中间粗两头细,在卡扣位于初始状态时胀紧卡的卡头位于扣头、卡胀部之间,胀紧卡为自然状态,此时胀紧卡易于穿过安装孔;卡胀部中间设置有环形卡槽,下压按压部使胀紧卡的卡头卡紧于环形卡槽内,此时胀紧卡为胀紧状态,使饰板卡紧固定;继续下压按压部,胀紧卡的卡头在复位环槽内回复自然状态,此时胀紧卡可以从安装孔中取出,将卡扣取出后反向按压子扣使卡扣复位。因此,本设计的卡扣结构设计合理、便于拆卸,用户可反复使用。

2、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式卡扣中定位卡板的结构与胀紧卡相配合,在避免卡扣的径向旋转的同时,有效加强了子扣的机械强度。因此,本设计机械强度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胀紧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复位状态示意图。

图中:子扣1、扣头11、卡胀部12、按压部13、环形卡槽14、复位环槽15、定位卡板16、母扣2、顶帽21、胀紧卡22、子扣安装孔23、卡紧孔道2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4,一种可拆卸式卡扣,包括子扣1和母扣2,所述子扣1设置于母扣2的中部,所述母扣2包括顶帽21,所述顶帽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至少三个胀紧卡22,所述胀紧卡22沿顶帽21中部的子扣安装孔23设置;

所述子扣1包括扣头11、卡胀部12和按压部13,所述扣头11的顶部通过卡胀部12与按压部13的底部相连接。

所述扣头11呈倒置的圆锥状;

所述卡胀部12的中部开设有环形卡槽14,所述卡胀部12上从扣头11处到环形卡槽14处截面积逐渐增大,卡胀部12上从环形卡槽14处到按压部13处截面积逐渐减小;

所述卡胀部12与按压部13之间形成有复位环槽15,所述按压部13与子扣安装孔23插入配合,所述按压部13的顶部为圆形平面。

所述至少三个胀紧卡22中部形成有卡紧孔道24,所述卡胀部12的侧部与卡紧孔道24插入配合,所述环形卡槽14与胀紧卡22的底部卡头限位配合,所述复位环槽15与胀紧卡22的底部卡头限位配合,所述环形卡槽14的截面的最小直径比卡紧孔道24的直径小3-6毫米,所述复位环槽15截面的最小直径小于胀紧卡22的底部卡头围成圆孔的直径,所述卡胀部12底部截面的最小直径小于胀紧卡22的底部卡头围成圆孔的直径。

所述子扣1上还设置有定位卡板16,所述定位卡板16的数目与胀紧卡22的数目相等,所述定位卡板16均布于子扣1侧部的圆周上,定位卡板16的底部与扣头11的顶面相连接,所述定位卡板16的侧部分别与卡胀部12和按压部13的侧部相连接。

所述定位卡板16设置于相邻两胀紧卡22的间隙处,所述子扣1通过定位卡板16与胀紧卡22限位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如下:

卡紧孔道24为胀紧卡22在自然状态下其中部形成的孔道。

实施例1:

一种可拆卸式卡扣,包括子扣1和母扣2,所述子扣1设置于母扣2的中部,所述母扣2包括顶帽21,所述顶帽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至少三个胀紧卡22,所述胀紧卡22沿顶帽21中部的子扣安装孔23设置;所述子扣1包括扣头11、卡胀部12和按压部13,所述扣头11的顶部通过卡胀部12与按压部13的底部相连接;所述至少三个胀紧卡22中部形成有卡紧孔道24,所述卡胀部12的侧部与卡紧孔道24插入配合,所述环形卡槽14与胀紧卡22的底部卡头限位配合,所述复位环槽15与胀紧卡22的底部卡头限位配合,所述环形卡槽14的截面的最小直径比卡紧孔道24的直径小3-6毫米,所述复位环槽15截面的最小直径小于胀紧卡22的底部卡头围成圆孔的直径,所述卡胀部12底部截面的最小直径小于胀紧卡22的底部卡头围成圆孔的直径。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扣头11呈倒置的圆锥状;所述卡胀部12的中部开设有环形卡槽14,所述卡胀部12上从扣头11处到环形卡槽14处截面积逐渐增大,卡胀部12上从环形卡槽14处到按压部13处截面积逐渐减小; 所述卡胀部12与按压部13之间形成有复位环槽15,所述按压部13与子扣安装孔23插入配合,所述按压部13的顶部为圆形平面。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子扣1上还设置有定位卡板16,所述定位卡板16的数目与胀紧卡22的数目相等,所述定位卡板16均布于子扣1侧部的圆周上,定位卡板16的底部与扣头11的顶面相连接,所述定位卡板16的侧部分别与卡胀部12和按压部13的侧部相连接;所述定位卡板16设置于相邻两胀紧卡22的间隙处,所述子扣1通过定位卡板16与胀紧卡22限位配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