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溢流切断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9405发布日期:2019-10-08 22:56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溢流切断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体,尤其是一种适用于燃油箱内置式的溢流切断阀。



背景技术:

车辆油箱上通常安装溢流切断阀,也有称重力阀,其作用在于控制油箱内的压力保持在安全范围内;其次当给车辆油箱注满燃油后,溢流切断阀则自动关闭,以防油箱加油过量。更重要的是当油箱晃动时,溢流切断阀会阻止燃油流出。如2007年12月7日公开的专利号为200710191234.9的名称为“一种用于汽车燃油箱的重力阀”,包括阀体,在阀体内横向设置阀内盖,在阀内盖上、下分别设置上、下两个腔体,在上、下两个腔体内分别设置气体通道,在阀内盖上设置连通上、下两个腔体气体通道的阀口,在阀口上方布置阀球,其特征在于在下腔体的内底部,通过弹簧支撑一浮子,在浮子的上端一侧铰连接一阀门,所述阀门布置在阀口的下端面下方。但该结构的重力阀与垂直角度小于70度的情况下,阀球才离开阀口上端面,打开阀口,与阀口下端小通道相通,达到卸荷减压。若遇车辆翻倒,油箱位置发生180度改变时,使用该结构的重力阀与垂直角度大于70度,阀球就不能离开阀口上端面,不能打开阀口,此时油箱内高压不能有效卸荷减压,将引起爆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论油箱晃动或出现何角度改变,油箱内部产生多少气压都能充分有效排出气体的溢流切断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溢流切断阀,包括阀体,所述的阀体包括壳体、浮芯组件和保压组件,所述壳体包括一体设置的主壳体和侧壳体,所述的浮芯组件设置在主壳体内,所述保压组件设置在侧壳体内。所述侧壳体高度等于或者低于所述主壳体最高点。

所述的主壳体内设置有主腔,所述的侧壳体内设置有侧腔,所述的主腔与侧腔之间设置有分隔片,所述的浮芯组件设置在所述主腔内,所述保压组件设置在所述侧腔内。

所述的保压组件包括保压壳体和保压片,所述保压壳体上设有保压内腔;所述保压片置于所述保压内腔中;所述的保压壳体上设有连通所述保压内腔和所述主腔的主道气孔和辅道气孔,所述的保压片覆盖在所述的主道气孔上,所述的保压片上设置有对所述保压片施加弹性压力的保压弹簧。所述保压组件由传统的重力保压改为弹簧保压,克服了因汽车震动造成的保压不稳定因素。

所述的保压组件还包括保压盖板,所述的保压盖板固定在所述的保压壳体上,所述的保压盖板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的保压弹簧一端抵接在所述的保压盖板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的保压片上。

所述的保压片设有保压片主体和连接柱,所述保压弹簧套入所述连接柱上。

所述的保压壳体内壁设置一条以上凸筋;所述的保压片主体上设有与所述凸筋相应的凹槽,所述凸筋嵌入所述凹槽。

所述的浮芯组件包括浮芯、复位弹簧,所述壳体底部装有阀底盖,所述的复位弹簧设在所述阀底盖与所述的浮芯之间。

所述的浮芯设有环形内腔,在所述环形内腔壁上设置限位筋;所述阀底盖上设有凸起和进出气孔,所述复位弹簧一端套设在所述凸起上,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抵接在所述限位筋。

所述分隔片固定安装在所述浮芯上,所述分隔片边缘处设置凸起小圆弧筋。

优选地,分隔片为柔性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溢流切断阀由分隔片将阀体分主壳体与侧壳体,侧壳体内设置有保压组件,保压组件上设有主辅道气孔。当油箱低气压时,气体进入主腔通过辅道气孔将气体排出。当油箱高气压时,辅道气孔不能快速有效排出时,气体沿主道气孔顶开保压片将气体排出,此时主道气孔与辅道气孔同时排压。为此无论油箱如何晃动或出现何角度,油箱内部产生的气压都能充分通过主辅道气孔快速排出气体,提高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低压或负压时气体走向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高压时气体走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溢流切断阀,包括阀体1,所述的阀体1包括壳体3、浮芯组件40和保压组件50,所述的壳体3包括一体设置的主壳体4和侧壳体5。优选地侧壳体5 高度等于或者低于主壳体4最高点,将壳体3分为主壳体4与侧壳体5,缩短了阀体1的纵向尺寸。主壳体4内设置有主腔11,侧壳体5内设置有侧腔12,主腔11与侧腔12之间设置有分隔片6,浮芯组件40设置在主腔11内,保压组件50设置在侧腔12内。保压组件50 包括保压盖板7、保压壳体8、保压内腔80、保压弹簧9、保压片10,保压组件50的安装次序为保压片7置于保压内腔80中,再将保压弹簧9一端抵接住保压片10,保压弹簧9另一端抵接在保压盖板7上,最后将保压盖板7固定在保压壳体8上。保压盖板7上设置通气孔71,保压壳体8上设有连通保压内腔80和主腔11的主道气孔82和辅道气孔83,保压片 10覆盖在主道气孔82。因保压壳体8上设置有主辅道气孔,当油箱负压和低压时通过辅道气孔平衡气压;当油箱高压时,通过主辅道气孔共同排出气体。此保压组件由传统的重力保压改为弹簧保压,克服了因汽车震动造成的保压不稳定因素。

保压壳体8内壁设置一条以上凸筋81。例如当保压片被高压气体顶开时,气体沿凸筋81两壁与壳体8内壁的间隙排出。保压片10设有保压片主体100和连接柱101,保压弹簧9套入连接柱101上。

优选保压片主体100上设有与凸筋81相应的凹槽,凸筋81嵌入所凹槽中,这样凸筋81对保压片进行定位与上下移动的引导作用。同时在凸筋81与凹槽之间留有间隙,方便气体流动。

浮芯组件40包括浮芯41和复位弹簧42,壳体底部装有阀底盖2,阀底盖上设有凸起44和进出气孔43。浮芯41设有环形内腔,并在内腔壁上设置限位筋,复位弹簧42一端套设在凸起44上,另一端抵接住限位筋,分隔片6固定安装在浮芯41上,分隔片6优选为柔性体,例如橡胶。分隔片6形状与通道口形状相似,分隔片6边缘处设置凸起小圆弧筋 61,有利于分隔片的强度、平整度及密封弹性。因为当分隔片采用使用橡胶时,若太厚影响弯曲柔韧度和密封效果。

图3所示油箱内低气压或负气压时的气体走向路径。当油箱内低气压时,气体通过阀底盖上进出气孔进入主腔通过保压壳体上的辅道气孔沿保压盖板上通气孔排出气体。当油箱内负压时,进气路径为低气压气体的反向路径。

图4所示油箱内高气压时的气体走向路径。当油箱内高气压时,气体通过辅道气孔,同时将保压壳体上的主道气孔前的保压片顶开,气体沿凸筋两壁与壳体内壁的空间经保压盖板通气孔排出。

为此无论油箱晃动或油箱处于何角度,油箱内部产生多高气压,都能充分通过主辅气孔有效排出气体,平衡油箱内气压,提高行车安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