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28870发布日期:2019-08-27 19:2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换气扇的风门开闭用等的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可举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装置。该装置具备通过从电动机接受动力传递并绕轴旋转而进行相对于外部的动作的输出轴、进行所述电动机的旋转向所述输出轴的传递的切断及连接的离合器、执行所述离合器的切断和连接的动作的螺线管、收纳所述电动机、所述输出轴、所述离合器及所述螺线管的外壳。

在现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螺线管由三处的保持部(符号56的位置) 保持并固定于所述外壳上。具体而言,在所述螺线管的三处设置保持用的嵌合部,在所述外壳的三处设置保持用的被嵌合部,通过将螺线管的三处保持用的所述嵌合部嵌入外壳的三处保持用的所述被嵌合部的卡扣构造,所述螺线管被保持于所述外壳上。而且,在外壳内,为了取得与所述螺线管及所述电动机的电连接而设置的连接件被安装于设置在与所述保持部不同的场所的被安装部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4277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现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螺线管通过由三处保持部形成的卡扣构造保持于外壳上。因此,设于所述螺线管的三处的保持用的嵌合部和设于所述外壳的三处的保持用的被嵌合部的相互的位置需要以高的位置精度形成,以使两者无变形地嵌入。但是,以高的位置精度形成所述三处嵌合部和同样的三处被嵌合部并不容易。其结果是,所述三处嵌合部和三处被嵌合部有时以变形的状态嵌合,在这种情况下,成为施加了不合理的力的状态,存在保持部(嵌合部和被嵌合部)容易破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螺线管保持于外壳的保持部不容易破坏的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

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其具备:电动机;输出轴,所述输出轴通过从所述电动机接受动力传递并绕轴旋转而进行相对于外部的动作;离合器,所述离合器进行所述电动机的旋转向所述输出轴的传递的切断及连接;螺线管,所述螺线管执行所述离合器的切断和连接的动作;以及外壳,所述外壳收纳所述电动机、所述输出轴、所述离合器及所述螺线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一肋,所述第一肋相对于处于被保持于所述外壳的保持部的状态的所述螺线管设置在与所述保持部不同的位置,形成为对处于被保持状态的所述螺线管进行保持的其他保持部,所述第一肋安装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与所述螺线管的线圈的一端部电连接的第一连接部。

在此,所谓“对螺线管进行保持的其他保持部”中的“其他保持部”,是指将对所述“保持部”进行辅助的保持作为基本的作用的保持部。因此,“其他保持部”的保持力比所述“保持部”的保持力小,另外,保持构造也与卡扣构造不同,而是以仅仅是接触程度的构造为基本。

根据本方面,所述第一肋实现作为与所述“保持部”不同的“其他保持部”保持处于通过所述保持部保持于所述外壳上的状态的螺线管的作用。因此,通过设置这种其他保持部(第一肋),形成将螺线管保持于外壳的状态的所述保持部能够以所述“其他保持部(第一肋)”为前提进行设计,所以可以采用简单的构造。换言之,例如,可以采用在两处形成保持螺线管的保持部这样的简单的构造。由此,变形等不合理的力施加于将螺线管保持于外壳的保持部的风险减少,可获得所述保持部不易破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具备向所述电动机的线圈和所述螺线管的线圈供电的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

在具备所述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的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中,所述引线的一部分或其他连接用的引线有时在外壳内穿绕。根据本方面,因为可以将由所述第一肋的所述两用构造产生的空间用作所述引线在外壳内的配设场所,所以在具备引线的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中,可以实现装置整体的紧凑化。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压入安装于所述第一肋的构造。

根据本方面,因为所述第一连接件是压入安装于所述第一肋的构造,所以第一连接件的安装作业容易。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在第一~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为两处,所述其他保持部为一处。

根据本方面,因为所述保持部为两处,所以与现有的三处的保持部(卡扣构造)相比,所述螺线管向所述外壳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另外,因为所述其他保持部为一处,是对由所述保持部保持的状态的螺线管的保持,所以能够简化该构造,容易进行所述螺线管向所述外壳的安装作业。

本实用新型第五方面的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在第四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利用卡扣构造保持所述螺线管,所述其他保持部沿着处于被保持状态的所述螺线管的侧面配置。在此,所谓“卡扣构造”是指由在通过克服弹力进行按压而使所述弹力作用于被按压的位置的部分推压而保持于所述位置的构造。另外,所谓“沿着处于被保持状态的所述螺线管的侧面配置”中的“沿着配置”,不是所述卡扣构造那样的嵌合构造,而是指仅仅是接触程度的简单的构造。

根据本方面,保持部为两处的卡扣构造,所述其他保持部为一处且是沿着处于被保持状态的所述螺线管的侧面配置的构造。因此,与目前三处保持部(卡扣构造)相比,通过卡扣构造的两处“保持部”向所述外壳安装所述螺线管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而且,如上所述,“其他保持部”是只是沿着被牢固地保持的状态的螺线管的侧面配置的构造,所以容易进行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件安装在该“其他保持部”的设计,其制造也容易。

本实用新型第六方面的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在第五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由俯视时从两侧夹住保持所述螺线管的一对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构成,所述其他保持部位于与连结所述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的线形成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

根据本方面,所述保持部由从两侧夹住保持所述螺线管的一对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构成,所述其他保持部位于与连结所述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的线形成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因此,所述“其他保持部”即使是简单的沿着的构造,也能够通过该三处的相对配置按压保持所述螺线管。

本实用新型第七方面的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在第一~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设于与处于被保持状态的所述螺线管的线圈的一端部的位置对应的位置。

根据本方面,所述第一肋被设于与处于被保持状态的所述螺线管的线圈的一端部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因此,容易实现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的紧凑化。另外,因为所述螺线管的线圈的端部和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的距离变近,所以容易进行软钎焊作业。

本实用新型第八方面的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在第一~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被安装于所述第一肋上的状态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电连接有第一弹性开关片,在所述电动机的线圈的一端部,电连接有能够采取与所述第一弹性开关片相接的接通状态和不与所述第一弹性开关片相接的断开状态的第二弹性开关片,通过安装于所述输出轴上的开关凸轮进行所述第一弹性开关片和第二弹性开关片的接通状态和断开状态的切换,从而切换对所述电动机的通电及非通电。

根据本方面,通过安装于所述输出轴上的开关凸轮进行所述第一弹性开关片和第二弹性开关片的接通状态和断开状态的切换,从而切换对所述电动机的通电及非通电。由此,能够在形成必要的状态之后停止输出轴的旋转,可以容易地进行例如换气扇的风门开闭动作。

本实用新型第九方面的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在第一~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二肋,所述第二肋设置于引线的在所述外壳内穿绕的部分和处于被保持状态的所述螺线管的侧面之间。

根据本方面,所述第二肋设于所述引线的在所述外壳内穿绕的部分和处于被保持状态的所述螺线管的侧面之间。由此,即使引线在外壳内穿绕配设,也可以通过所述第二肋使所述引线不会与螺线管的卷绕于骨架壳体上的线圈部分接触,因此可以减少产生断线、短路等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第十方面的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在第九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在与所述引线的在外壳内穿绕的部分对应的位置具备在侧视时比被穿绕的所述引线的位置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所述引线的在外壳内穿绕的部分相对于所述突出部及所述第二肋配置于与所述螺线管相反侧的位置。

根据本方面,所述引线的在外壳内穿绕的部分相对于第一肋的所述突出部及第二肋被配置于与所述螺线管相反侧的位置。即,因为通过第一肋和第二肋双方对所述引线的穿绕进行导向,所以可以提高所述引线不与所述螺线管的卷绕于骨架壳体上的线圈部分接触的可靠性,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少产生断线、短路等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第十一方面的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在第九方面或第十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处于所述第二肋的与所述螺线管相反侧的位置的所述外壳内具有配置电气元件的场所。

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根据其性能等,有时在电路中设置电容器或电阻等电气元件。根据本方面,通过设置第二肋,可以实现所述紧凑化,可以有效利用通过该紧凑化而产生的空间,将其作为所述电气元件的设置场所。

本实用新型第十二方面的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在第一方面~第十一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具备滑轮和能够卷取在所述滑轮上及能够从所述滑轮放出的线材,所述电动机的动力被传递到所述输出轴来进行所述线材的卷取,通过与所述电动机的动力不同的动力进行所述线材的放出。在此,所谓“与电动机的动力不同的动力”,是指使弹力向放出方向作用的拉伸弹簧、或如换气扇的风门开闭等时的所述风门的自重等那样欲向初始位置复位的力。

根据本方面,例如通过将所述线材连接到换气扇的风门上,能够容易地实现所述风门的开闭。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2是表示同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拆下了外壳罩的状态的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同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拆下了外壳罩的状态的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同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拆下了外壳罩的状态的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的图3中的A-A剖视图。

图5是表示同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从图3的状态拆下了内在引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同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从图5的状态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了45°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同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的外壳本体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同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的外壳本体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同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将离合器设为接通状态时的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同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将离合器设为断开状态时的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同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配置追加的电气元件时的配置状态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同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的电路结构的一例的配线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2…电动机、2a…一端子(一端部:电动机线圈的)、2b…另一端子(另一端部:电动机线圈的)、3…转子轴、4a…小齿轮、5…磁铁、6…线圈、7a…一端部(螺线管线圈的)、7b…另一端部(螺线管线圈的)、8…齿轮组、9…输出轴、9a…小径轴部、9b…输出齿轮、9c…大径轴部、9d…安装轴部、10…开关机构、11…开关凸轮、11a…凸轮面、11b…凹部、12A…第一弹性开关片、12B…第二弹性开关片、13…滑轮、13a…连接部、14…线材、15…触点、20…离合器、21…导杆、22…上离合器体、22a…第一传递齿轮、22b…连接凸部、22c…凸台部、23…下离合器体、23a…输入齿轮、23b…连接凹部、24…压缩螺旋弹簧、25…第二传递齿轮、26…第三传递齿轮、27…第四传递齿轮、31…螺线管保持架、33…开关保持架、35…止动片、37…端子保持架、39…引线保持架、 40…引线保持架、41…第一连接点、42…第二连接点、43…连接点、50…螺线管、51…线圈、51a…铁芯、51b…骨架壳体、52…固定轭、52a…水平部、52b…垂直部、52c…摆动支点、52d…插入片、53…可动轭、53a…一端、53b…另一端、54…台阶部、54a…孔、56a…开口、61…第一外部连接端子、62…第二外部连接端子、71…内在引线、72…第一引线、73…第二引线、81…第一肋(其他保持部)、81b…突出部、82…第二肋、84…第一连接件、84a…本体部、84b…突出部、84c…第一连接部(槽状)、 86…第二连接件、86a…本体部、86b…突出部、86c…第二连接部(槽状)、 91…保持部(第一保持部)、92…保持部(第二保持部)、95…电容器(电气元件)、97…固定电阻器(电气元件)、100…外壳、101…外壳本体、 102…外壳罩、103…驱动部壳体、Z…轴方向、P1…连接位置、P2…切断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图示的实施方式为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首先,主要基于图1及图2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1的整体结构。接着,基于图2及图12对所述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1的电路结构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接着,基于图2~图8对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性结构的螺线管保持部的具体的结构进行说明,之后,基于图1、图2及图9、图10对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1的动作方式和螺线管保持部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接着,基于图11对配置追加的电气元件时的配置方式进行说明,最后,对于局部结构与所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其他实施方式,以与所述实施方式的差异为中心提及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1的结构。

(1)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的整体结构(参照图1及图2)

本实施方式的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1例如用于换气扇的风门的开闭动作等,基本结构具备: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2;输出轴9,其通过从上述电动机2接受动力传递而绕轴旋转,从而进行相对于外部的动作、例如换气扇的风门的开闭动作等;离合器20,其进行电动机2的旋转向输出轴9 的传递的切断及连接;螺线管50,其执行上述离合器20的切断和连接的动作;外壳100,其收纳电动机2、输出轴9、离合器20以及螺线管50。

<引线>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向电动机2的线圈6和螺线管50的线圈51供电的第一引线72和第二引线73。第一引线72其一端连接到供上述螺线管 50的线圈51的一端部7a电连接的第一连接件84的第一连接点41,并且从该第一连接点41引出到外壳100的外部。关于第一引线72和电动机2 的线圈6的一端部2a的连接,稍后描述。另外,如图2所示,具有供螺线管50的线圈51的另一端部7b电连接的第二连接部86c的第二连接件 86安装于外壳100内的对应的被安装部位。第二引线73与第二连接件86 的第二连接点42连接,并且从该第二连接点42引出到外壳100的外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存在于外壳100内的内在引线71。该内在引线71用于将电动机2的线圈6的一端部2a和第一引线72经由后述的开关机构10(弹性开关片12A、12B)电连接。即,内在引线71通过经由开关机构10(弹性开关片12A、12B)连接到第一连接件84而与第一引线72电连接。电动机2的线圈6的另一端部2b被直接连接到第二连接件86,从而与第二引线72电连接。

作为一个例子,外壳100具备上表面开放的大致矩形容器状的外壳本体101、闭塞该外壳101的开放的上表面的外壳罩102、配置于外壳本体101的下方且内部具备能够收纳电动机2、离合器20以及齿轮组8等的空间的驱动部壳体103而构成。在外壳本体101的内部,收纳有螺线管50 和开关机构10。

<螺线管>

螺线管50具备以沿着轴向Z的方式插入中心部的铁芯51a。基本结构为,在铁芯51a的周围具备:外周卷绕有线圈51且在轴向Z的两端具有凸缘部的骨架壳体51b、固定于骨架壳体51b的轴向Z的一端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为上端部)的作为一个例子形成L字形的固定轭52、经由摆动支点52c摆动自如地与固定轭52连接的、作为一个例子形成平板状的可动轭53。

其中,固定轭52具有固定于骨架壳体51b的一端部的水平部52a(图 9、图10)和从水平部52a的一端在图1中朝向下方延伸的垂直部52b(图 9、图10)。在垂直部52b的下端形成有插入片52d,该插入片52d插入从外壳本体101的底面立起的台阶部54(图9、图10)的孔54a内。另外,固定轭52的垂直部52b由省略了图示的支承部件支承。此外,在支承部件的下部形成有用于使可动轭53能够摆动的开口56a。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可动轭53是以摆动支点52c为中心进行摆动的部件。可动轭53被配置为,向螺线管50的铁芯51a侧延伸的一端53a的上表面面对螺线管50 的铁芯51a的下表面,向后述的离合器20侧延伸的另一端53b的下表面面对离合器20中的上离合器体22的上表面。

<开关机构>

另外,开关机构10的基本结构为,具备:在圆筒状的凸轮面11a(图 2)的一部分形成有凹部11b的开关凸轮11、与开关凸轮11的凸轮面11a 抵接的第一弹性开关片12A、通过与第一弹性开关12A接触而形成通电状态的第二弹性开关片12B。而且,开关凸轮11的驱动通过上述的输出轴9 的旋转来执行。另外,在第一弹性开关片12A和第二弹性开关片12B的前端部,单独设有由弯曲成U字状的部分和平板部构成的触点15A、15B。

<输出轴>

另外,输出轴9由如图1所示的阶梯轴状的部件构成。即,输出轴9 具备在下部内嵌于设置在驱动部壳体103上的轴承部的小径轴部9a;在其上部与齿轮组8的末端的第四传递齿轮27的小径齿轮啮合而获得动力的大径的输出齿轮9b;在其上部内嵌于设置在外壳本体101上的轴承部的大径轴部9c;在其上部的开关凸轮11;在其基部卡合的安装轴部9d。另外,在安装轴部9d,在开关凸轮11的上部安装有滑轮13。在滑轮13的外周固定线材14的一端部,并且,设有用于拉回滑轮13的未图示的弹簧或用于安装并排设置的未图示的其他线材等的连接部13a。此外,线材14的另一端部例如连结于换气扇的风门的操作端。

接着,对收纳于驱动部壳体103内的电动机2、离合器20以及齿轮组 8进行说明。电动机2具备转子轴3、转子支架4、磁铁5、线圈6。在转子支架4上形成有与设于接下来将描述的离合器20的下离合器体23中的大径的输入齿轮23a啮合的小齿轮4a。

<离合器>

离合器20具备:导杆21,其从驱动部壳体103沿铅垂方向立起;下离合器体23,其外嵌于导杆21的下部并旋转;上离合器体22,其位于下离合器体23的上方,外嵌于导杆21的上部并旋转,并且能够在与下离合器体23连接的连接位置P1(图9)和解除与下离合器体23的连接的切断位置P2(图10)之间沿轴向Z移动;压缩螺旋弹簧24,其压缩设置于下离合器体23和上离合器体22之间。另外,在下离合器体23上设有输入齿轮23a和连接凹部23b(图9、图10)。在上离合器体22上设有与连接凹部23b卡合的连接凸部22b(图9、图10)、形成齿轮组8的一部分的小径的第一传递齿轮22a、与可动轭53的另一端53b的下表面抵接的凸台部22c(图9、图10)。

另外,作为一个例子,齿轮组8具备设于上离合器体22的第一传递齿轮22a、具备与第一传递齿轮22a啮合的大径齿轮和小径齿轮的第二传递齿轮25、具备与第二传递齿轮25的小径齿轮啮合的大径齿轮和小径齿轮的第三传递齿轮26、具备与第三传递齿轮26的小径齿轮啮合的大径齿轮和小径齿轮的第四传递齿轮27这四个传递齿轮而构成。而且,通过第四传递齿轮27的小径齿轮与设于上述的输出轴9的大径的输出齿轮9b啮合,电动机2的旋转在被减速的状态下传递到输出轴9。

<外壳>

另外,作为一个例子,在外壳本体101的底面,具备卡扣构造的上述的两个保持部91、92(图2)、与这两个保持部91、92一体的螺线管保持架31、设置在螺线管保持架31附近的与两个保持部91、92不同的位置的作为其他保持部的第一肋81。另外,具备保持第一弹性开关片12A的第一开关保持架33A、保持第二弹性开关片12B的第二开关保持架33B、限制第二弹性开关片12B向第一弹性开关片12A侧的移动范围的止动片 35、保持电动机2的一端部2a的第一连接部保持架37A、保持电动机2 的另一端部2b的第二连接部保持架37B。另外,具备:第二肋82,其设于螺线管保持架31附近的与第一肋81不同的位置;引线保持架39,其保持一端连接在外壳本体101内,另一端被引出到外壳本体101外的第一引线72;引线保持架40,其保持同样地另一端被引出到外壳本体101外的第二引线73。

(2)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的电路结构(参照图2及图12)

接着,基于图2所示的具体的构造的俯视图和图12所示的配线图,说明这样构成的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1的电路结构的一个例子。如图12 的配线图所示,通过第一外部连接端子61、第一引线72、第一连接件84、螺线管50的线圈51、第二连接件86、第二引线74及第二外部连接端子的连接线,当电源被接通时,向螺线管50供电。由此,离合器20执行规定的动作。另一方面,如图12所示,位于第一连接件84和第二连接件86 之间的电动机2的线圈6经由第一弹性开关12A和第二弹性开关片12B 被连接,所以在电源接通状态下,在第一弹性开关12A和第二弹性开关片 12B的触点15A、15B接触时被供电,并且电动机旋转,但在触点15A、 15B变为非接触时被切断,电动机停止旋转。由此,在电源被接通的状态下,维持对螺线管50供电的状态不变,切换电动机2的旋转状态和停止状态。

基于图2的具体构造和图12的配线图,以电动机2的位置为起点,具体地说明电路构造。首先,电动机2的线圈6中的一端部2a在被第一连接部保持架37A覆盖的位置与一端子2a(在此,“一端子”使用与上述“一端部”相同的符号2a)连接。而且,内在引线71的一端连接到电动机2的一端子2a上。内在引线71的另一端在连接点43连接到第二弹性开关片12B。

另外,第二弹性开关片12B经由触点15B、15A连接到上述第一弹性开关12A并与第一连接件84上的第一连接点41相连。此外,第一引线 72从第一连接点41朝向处于外壳本体101的外部的第一外部连接端子61 延伸。另一方面,从第一连接点41经由第一连接件84的第一连接部84c 连接到螺线管50的线圈51的一端部7a。螺线管50的线圈51的另一端部 7b连接到第二连接部86c。

第二连接部86c经由第二连接件86连接到被第二连接部保持架37B 覆盖的供电动机2的线圈6中的另一端部2b连接的另一端子2b(在此,“另一端子”使用与上述“另一端部”相同的符号2b)。另外,在第二连接件86上还设有第二连接点42,第二引线73从第二连接点42朝向设于外壳本体101的外部的第二外部连接端子62延伸。

<第一肋>

如上所述,在外壳100上设有第一肋8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肋 81相对于处于被保持于外壳100的保持部91、92的状态的螺线管50,设于与这些保持部91、92不同的位置。该第一肋81是作为对上述被保持的状态的螺线管50进行保持的其他保持部的部件,且安装有具有与螺线管 50的线圈51的一端部7a电连接的第一连接部84c的第一连接件84。即,第一肋81是除了具有相对于处于由保持部91、92保持于外壳100的状态的螺线管50作为与“保持部91、92”不同的“其他保持部”进行保持的作用之外,还兼作用于安装与螺线管50的线圈51的一端部7a电连接的第一连接件84的安装部的构造。

在此,上述所谓“其他保持部”是指以对“保持部91、92”进行辅助的保持为基本作用的保持部。因此,“其他保持部”的保持力比“保持部 91、92”的保持力小,另外,保持构造也与卡扣构造不同,以仅仅是接触程度的构造为基本。

在所述现有的构造中,因为将上述保持部和上述被安装部位“分开”且设于“不同部位”,所以在实现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的紧凑化时成为妨碍。另外,在将上述螺线管的线圈的一端部和上述连接件进行软钎焊时,两者之间的分开距离与上述设于“不同部位”相应地加长。因此,要将螺线管的线圈延伸到上述连接件上的软钎焊的位置。在进行软钎焊时,需要保持两者的位置不使其错位,但上述延伸后的位置出现不稳定,存在软钎焊的作业性降低的问题。根据本实施例的构造,通过第一肋81的上述“两用构造”可容易地实现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1的紧凑化。另外,通过上述“两用构造”,螺线管50的线圈51的一端部7a和第一连接件84的第一连接部84c的距离变近,所以容易进行软钎焊作业。

(3)螺线管保持部的具体的构成(参照图2~图8)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肋81在与内在引线71和第一引线72的在外壳100内穿绕的部分对应的位置,具备在俯视时比上述穿绕的引线的位置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81b(图3)。而且,内在引线71和第一引线72的在外壳100内穿绕的部分相对于第一肋81的突出部81b及稍后将要描述的第二肋82配置于与螺线管50相反侧的位置。由此,因为通过第一肋81 和第二肋82双方引导引线71、72的穿绕,所以能够提高引线71、72不与卷绕于螺线管50的骨架壳体51b上的线圈51部分接触的可靠性。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产生断线和短路等的风险。

安装于第一肋81上的第一连接件84具备以水平状态配置的本体部 84a和从本体部84a在侧视时以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的突出部84b。而且,第一连接件84其本体部84a的下方的部分被压入安装于第一肋81的相应部位。在此,基于上述通过压入进行安装的具体的构造只要是将第一连接件84压入第一肋81的相应部位且不会脱落的构造即可,可以采用公知的压入构造。第一连接件84因为是被压入安装于第一肋81的构造,所以其安装作业很容易。

第二连接件86也具备以水平状态配置的本体部86a和从本体部86a 在侧视时以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的突出部86b。而且,在第一连接件84 的突出部84b形成有槽状的第一连接部84c。同样,在第二连接件86的突出部86b形成有槽状的第二连接部86c。螺线管50的线圈51的一端部7a 插入到形成于第一连接件84的突出部84b上的第一连接部84c的槽内,并在该状态下进行软钎焊。同样,螺线管50的线圈51的另一端部7b插入到形成于第二连接件86的突出部86b上的第二连接部86c的槽内,并在该状态进行软钎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保持部91、92设于两处,其他保持部81设于一处。而且,作为上述设于两处的保持部91、92,采用卡扣构造,该卡扣构造是由在通过克服弹力进行按压而使上述弹力作用于上述被按压的位置的部分推压而保持于上述位置的构造。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例子,作为其他保持部的第一肋81沿着由上述卡扣构造的保持部91、 92保持的状态的螺线管50的外侧面,以仅仅是接触程度的简单的保持构造进行配置。

这样,保持部91、92是两处卡扣构造,上述其他保持部是一处且沿着上述保持状态的螺线管50的侧面配置的构造。因此,与目前三处保持部(卡扣构造)相比,通过两处卡扣构造的保持部91、92向外壳100安装螺线管50的安装作业更容易。另外,作为“其他保持部”的第一肋81 是仅沿着如上所述被牢固地保持的状态的螺线管50的侧面配置的构造,所以容易进行在该第一肋81上安装第一连接件84时的设计,其制造也容易。通过该保持构造,变形等不合理的力施加于形成将螺线管50保持于外壳100的状态的保持部91、92和作为其他保持部的第一肋81上的风险减少。因此,在保持着螺线管50的状态下,保持部(保持部91、92及第一肋81)不易破坏。

另外,保持部91、92由一对在俯视时从两侧(图2的实施方式中为螺线管50的左右两侧面)夹住保持螺线管50的第一保持部91和第二保持部92构成。另一方面,上述其他保持部即第一肋81是位于与连结第一保持部91和第二保持部92的线形成的方向交叉的方向、本实施方式中为大致正交的方向的结构。通过该构造,作为第一肋81的上述“其他保持部”即使是简单地沿着螺线管50的侧面的构造,也可以通过三处(第一保持部91、第二保持部92和第一肋81)的相对配置有效地按压并保持螺线管50。

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有第一连接件84的第一肋81设于与上述被保持的状态的螺线管50的线圈51的一端部7a的位置对应的位置。而且,螺线管50的线圈51的一端部7a插入到第一连接件84的形成于突出部84b 的第一连接部84c的槽内,且在该状态下进行软钎焊。通过该构造,螺线管50的线圈51的端部7a和形成于第一连接件84的突出部84b上的槽状的第一连接部84c的距离变近,所以软钎焊作业变得容易。进而,容易实现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1的紧凑化。此外,第二连接件86设于与保持部 92不同的位置。具体而言,第二连接件86以存在于与上述被保持的状态的螺线管50的线圈51的另一端部7b的位置对应的位置的方式安装于外壳100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第一弹性开关片12A的基部电连接于被安装在第一肋81上的状态的第一连接件84。另外,可取得与第一弹性开关片相接的接通状态和不与第一弹性开关片相接的断开状态的第二弹性开关片12B电连接于电动机2的线圈6的一端部2a。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弹性开关片12B通过内在引线71与电动机2的线圈6的一端部2a连接。内在引线71经由连接点43电连接第二弹性开关片12B的基部。

另外,如上所述,第一弹性开关片12A和第二弹性开关片12B构成为可取得设于各自的前端部的触点15A和触点15B相接的接通状态、触点15A和触点15B分离而不相接的断开状态。而且,第一弹性开关片12A 和第二弹性开关12B的上述接通状态和断开状态的切换通过安装于输出轴9的安装轴部9d的开关凸轮11来执行。

具体而言,当开关凸轮11旋转并且形成第一弹性开关片12A的触点 15A与形成于开关凸轮11的凸轮面11a的一部分的凹部11b卡合的状态时,第一弹性开关片12A的触点15A向图2中顺时针方向转动凹部11b 的深度量。随之,第二弹性开关片12B也向同方向转动,但第二弹性开关片12B的触点15B与止动片35抵接,由此,进一步的转动被限制,所以触点15A、15B变成分离的状态,电动机2处于非通电状态。另一方面,在第一弹性开关片12A的触点15A与开关凸轮11的凸轮面11a抵接的状态下,如图2所示,第一弹性开关片12A的触点15A变成与第二弹性开关片12B的触点15B接触的状态,电动机2处于通电状态。

通过上述构造,能够通过安装于输出轴9上的开关凸轮11进行第一弹性开关片12A和第二弹性开关片12B的接通状态和断开状态的切换,从而切换对电动机2的通电及非通电。由此,能够在形成必要的状态之后停止输出轴9的旋转,容易地进行例如换气扇的风门开闭动作。

<第二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壳本体101上设有第二肋82。而且,该第二肋82被设置于内在引线71和第一引线72的在外壳100内穿绕的部分和由保持部91、92保持的状态的螺线管50的外侧面之间。由此,即使上述两根引线71、72在外壳100内穿绕配设,也能够通过第二肋82使两者分离,以使内在引线71和第一引线72不会与卷绕于螺线管50的骨架壳体51b上的线圈51的部分接触。因此能够减少内在引线71和第一引线 72产生断线或短路等的风险。

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1根据其性能等有时在电路中设置电容器或电阻等电气元件。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通过代替目前设置的第三个保持部的上述的结构和配置的第一肋81与上述的配置的第二肋82能够实现紧凑化,所以相应地在外壳100内产生新的空间。例如,如图11所示,因为外壳本体101的侧板内侧产生了新的空间,所以能够有效利用该空间,在成为第二肋82的与螺线管50相反侧的位置的外壳100内设置用于配置电容器95或固定电阻器97等其他电气元件的场所。由此,也能够对应为了防止电源启动时的浪涌电流等而内置有电容器95或固定电阻器97等的特殊规格的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1。

另外,虽然脱离了螺线管保持部的结构,但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1相对于输出轴9的安装轴部9d设有滑轮13。在滑轮13上安装有能够卷取在滑轮13上及从滑轮13放出的线材14。而且,线材14向滑轮13的卷取例如可以通过将电动机2的动力经由离合器20 和齿轮组8传递给输出轴9而执行。另一方面,线材14从滑轮13的放出可以通过与电动机2的动力不同的动力执行。在此,所谓“与电动机2的动力不同的动力”,作为一个例子,可举出以使弹力向放出线材14的放出方向作用的方式配设的拉伸弹簧、或利用换气扇的风门的自重等的欲复位到初始位置的力。

(4)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的动作方式(参照图1、图2及图9、图10) 其次,将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1的动作方式分为(A)离合器的连接和切断、(B)向输出轴的动力传递、(C)开关机构接通、断开动作、(D)线材的卷取和放出进行说明。

(A)离合器的连接和切断(参照图9及图10)

离合器20的连接和切断由螺线管50执行。即,在将离合器20设为连接状态的情况下,电流流过螺线管50的线圈51,如图9所示,使铁芯 51a的下表面吸附可动轭53的一端53a的上表面。由此,可动轭53以摆动支点52c为中心,图9中向顺时针方向摆动,克服压缩螺旋弹簧24的弹力向下方按压与可动轭53的另一端53b的下表面抵接的上离合器体22 的凸台部22c。接着,如图9所示,上离合器体22的连接凸部22b与下离合器体23的连接凹部23b卡合,离合器20形成连接状态。

另一方面,在将离合器20设为切断状态的情况下,在螺线管50的线圈51中流动的电流停止,如图10所示,解除可动轭53的一端53a的上表面对铁芯51a的下表面的吸附。在该状态下,通过压缩螺旋弹簧24的弹力将上离合器体22向上方推起,解除上离合器体22的连接凸部22b和下离合器体23的连接凹部23b的卡合,离合器20形成切断状态。

(B)向输出轴的动力传递(参照图1)

当电源被供给到电动机2时,转子支架4开始旋转。接着,动力从形成于转子支架4的小齿轮4a传递到形成于上述下离合器体23的输入齿轮 23a,下离合器体23开始旋转。接着,在离合器20为连接状态的情况下,下离合器体23的旋转经由连接凹部23b和连接凸部22b传递到上离合器体22,使上离合器体22旋转。另一方面,在离合器20为切断状态的情况下,仅下离合器体23空转,下离合器体23的旋转不会传递到上离合器体 22。

当连接状态的离合器20的上离合器体22旋转时,动力从形成于上离合器体22的小径的第一传递齿轮22a经由构成齿轮组8的第二传递齿轮 25、第三传递齿轮26、第四传递齿轮27传递,旋转从第四传递齿轮27 的小径齿轮经由设于输出轴9的大径的输出齿轮9b传递给输出轴9,输出轴9以通过上述齿轮组8进行了减速的转速旋转。

(C)开关机构的接通、断开动作(参照图2)

当输出轴9旋转时,其旋转从安装轴部9d传递到开关机构10的开关凸轮11而使开关凸轮11旋转。如图2所示,在第一弹性开关片12A的触点15A与开关凸轮11的凸轮面11a抵接的状态下,触点15A和触点15B 变成接触的状态。由此,第一弹性开关片12A和第二弹性开关片12B成为接通状态,电动机2处于通电状态。

另一方面,当开关凸轮11旋转并且第一弹性开关片12A的触点15A 嵌入开关凸轮11的凹部11b时,第一弹性开关片12A的触点15A和第二弹性开关片12B的触点15B变成分离的状态。由此,第一弹性开关片12A 和第二弹性开关片12B成为断开状态,电动机2处于非通电状态。

(D)线材卷取和放出(参照图1)

当输出轴9旋转时,安装于输出轴9的安装轴部9d的滑轮13例如向卷取线材14的方向旋转,执行线材14的卷取。另一方面,当停止向滑轮 13的动力传递时,例如,一端卡止于滑轮13的连接部13a的未图示的拉伸弹簧等的弹力起作用,滑轮13向反方向旋转,执行线材14的放出。

(5)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的作用、效果(参照图1及图11)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1,通过采用代替目前设置的三处卡扣构造的保持部的同时具有简易的保持功能和端子(第一连接件)的安装功能的第一肋81,能够确保螺线管50的必要的保持力,同时,使软钎焊作业等变得容易,且也容易实现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1的紧凑化。

另外,通过采用具有上述两个功能的第一肋81,在外壳100内的空间上形成富裕,从而内在引线71和第一引线72的穿绕变得容易。进而,通过采用第二肋82和设于第一肋81的突出部84b,能够减少在外壳100内穿绕配设的内在引线71和第一引线72与螺线管50的线圈51接触而产生断线、或者短路的风险。另外,通过采用设于外壳本体101的两个端子保持架37A、37B,能够有效地抑制在电动机2的一端子2a和另一端子2b 这两处的软钎焊作业中产生的焊锡的滴流落到电路配设部分。

[其他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1基本上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但不用说,不脱离本申请实用新型的宗旨的范围内也可以进行局部结构的变更或省略等。

例如,本实用新型的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1不限于应用于换气扇的风门开闭,也可以适用于具有同样的技术问题的各种用途的带离合器的驱动装置。另外,第一肋81和第二肋82的形状和大小也不限于图示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使用的螺线管50的形状、大小或者安装位置、安装角度等适当变更。

另外,对于为了防止螺线管50的线圈51和引线71、72的接触而设置的第二肋82,也可以置换为设于螺线管50或外壳本体101上的以绝缘为目的的罩状的部件或卡状的部件或者突起状的部件等,或者通过在螺线管50的线圈51和引线71、72之间配置绝缘膜等而将两者隔开。

例如,作为换气扇的风门开闭用等,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作安装于壳体内的狭窄的场所的驱动装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