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输出端密封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9159发布日期:2019-09-20 21:43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变速箱输出端密封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箱的装配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变速箱的输输出端密封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现有的上传动箱与变速箱进行装配时,需现场将上传动箱的各零件一一现场组装,具体如下:先将输入结构的输入齿轮套在变速箱输出轴上,并通过变速箱输出轴的轴端部的锁紧螺母将输入齿轮轴承、输入齿轮、输入齿轮轴承座等装配在变速箱输出轴上,然后,再将输入齿轮轴承座装配在上传动箱体上,最后在上传动箱体内一一组装输出结构。

不仅上传动箱自身的结构需现场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装配,而且上传动箱与变速箱的装配,也需现场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装配,这就导致现场装配的工序既多,时间又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节省现场装配时间、装卸便捷的变速箱输出端密封连接结构。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变速箱输出端密封连接结构,包括:变速箱输出端壳体、设于所述变速箱输出端壳体上且适配于变速箱输出轴的变速箱轴承,还包括盖合于所述变速箱轴承上且一侧连接所述变速箱输出端壳体的变速箱密封端盖,位于所述变速箱密封端盖内且限定所述变速箱轴承的外圈轴向位置的变速箱轴承外圈挡圈,密封所述变速箱轴承处的润滑油的唇形密封圈;所述变速箱密封端盖上开有供变速箱输出轴穿过的盖孔,所述盖孔内设置所述唇形密封圈。

所述变速箱密封端盖一侧通过相适配的紧配结构连接所述变速箱输出端壳体;和/或

所述变速箱密封端盖一侧通过相适配的凸缘和凹槽装配在所述变速箱输出端壳体上;和/或

所述变速箱密封端盖端部形成的凸缘嵌入所述变速箱输出端壳体上开设的凹槽内;和/或所述凸缘形成有倒角;和/或

所述变速箱密封端盖另一侧外盖壁上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O型密封圈;和/或

所述变速箱密封端盖外套有输入齿轮轴承座,所述输入齿轮轴承座用于连接所述变速箱输出端壳体和上传动箱壳体;和/或所述输入齿轮轴承座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变速箱输出端壳体,且所述紧固件的安装位置对应形成有装卸空间,即所述变速箱输出端壳体和上传动箱壳体连接在一起时能装卸所述紧固件的装卸空间;

所述唇形密封圈上的油槽开口朝向所述变速箱输出端壳体内部或外部。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案装配时,只需将变速箱输出轴伸入上传动箱的输入齿轮内以传动连接该输入齿轮,上传动箱的输入齿轮轴承座的一端与变速箱紧固在一起,即可装在变速箱上。反之,即可完成拆卸。这样,上传动箱与变速箱的装卸都得以简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关于变速箱、上传动箱的输入结构及输出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关于变速箱及上传动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关于上传动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关于变速箱与上传动箱传动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关于变速箱与上传动箱传动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关于上传动箱的输出处相关结构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关于上传动箱的输出处相关结构的示意图二。

图中:

变速箱10、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安装位置111、变速箱输出轴12、变速箱轴承13、变速箱密封端盖14、变速箱轴承外圈挡圈15、唇形密封圈16;

上传动箱20、上传动箱壳体21;

独立装配式输入结构30、输入齿轮轴承座31、外圈定位台阶311、输入齿轮32、输入锥齿体321、输入齿轮管322、输入齿轮轴承33、输入齿轮锁紧螺母34;

独立装配式输出结构40、输出齿轮轴承座41、外圈定位台阶411、输出齿轮42、输出齿轮轴承43、输出齿轮锁紧螺母44、输出轴45、输出轴密封端盖46;

轴套51、唇形密封圈52、沉积油槽5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7所示,本案主要涉及模块化装配的变速箱10及上传动箱20。模块化装配的变速箱及上传动箱,其主要包括传动连接的变速箱10和独立装配式上传动箱(以下简称上传动箱)。

变速箱10主要包括变速箱箱体,及以能转动方式装配在变速箱箱体上且传动连接的变速箱输入结构和变速箱输出结构。本案主要针对变速箱输出端密封连接结构进行了改进,涉及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其他采用现有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上传动箱20主要包括上传动箱壳体21、输入结构和输出结构。其中,输入结构和输出结构可分别采用独立装配式输入结构30、独立装配式输出结构40。独立装配式输入结构30和独立装配式输出结构40各自装配完成后,再装配在上传动箱壳体21上,独立装配式输入结构30和独立装配式输出结构40的旋转轴线相互垂直,且独立装配式输入结构30和独立装配式输出结构40传动啮合,从而实现动力输出。独立装配式输入结构30通过花键或其他类似结构装配在变速箱输出轴12上,且随变速箱输出轴12一起运转。

实施例一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变速箱输出端密封连接结构主要包括: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设于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上且适配于变速箱输出轴12的变速箱轴承13、盖合于变速箱轴承13上且一侧连接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的变速箱密封端盖14、位于变速箱密封端盖14内且限定变速箱轴承13的外圈轴向位置的变速箱轴承外圈挡圈15、密封变速箱轴承13处的润滑油的唇形密封圈16。变速箱密封端盖14上开有供变速箱输出轴12穿过的盖孔,盖孔内设置唇形密封圈16。

较佳地,变速箱输出端密封连接结构,还可采用以下任一方案或各方案的任意组合:

1、变速箱密封端盖14一侧通过相适配的紧配结构连接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

2、变速箱密封端盖14一侧通过相适配的凸缘和凹槽装配在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上。

3、变速箱密封端盖14端部形成的凸缘嵌入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上开设的凹槽内;和/或凸缘形成有倒角。

4、变速箱密封端盖14另一侧外盖壁上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有O型密封圈。

5、变速箱密封端盖14外套有输入齿轮轴承座31,输入齿轮轴承座31用于连接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和上传动箱壳体21;和/或输入齿轮轴承座31通过紧固件连接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且紧固件的安装位置111对应形成有装卸空间,即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和上传动箱壳体21连接在一起时能装卸紧固件的装卸空间。

较佳地,紧固件采用相适配的螺栓和螺孔、螺栓和螺母等,如图5所示,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向外突出,并突出于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的其他部位、突出于上传动箱壳体21的其他部位,从而构成突出的安装位置111,并在安装位置111上设置适配于螺栓的螺孔。由于安装位置111较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的其他部位、上传动箱壳体21的其他部位更向外突出,从而构成足够的装卸空间,只需稍侧一下扳手等装卸工具,即可拆装螺栓,将输入齿轮轴承座31从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上拆下来。

6、唇形密封圈16上的油槽开口朝向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内部或外部,这样可限制变速箱内的润滑油倒灌入上传动箱内,或上传动箱内的润滑油灌入变速箱内,确保变速箱内和上传动箱分别有足够的润滑油。

采用本实施例的变速箱输出端密封连接结构,装配时,只需将上传动箱的输入结构套在变速箱输出轴12上,再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将上传动箱的输入齿轮轴承座31装配在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上即可。当然,这里的上传动箱可以是完全装配在一起的成品上传动箱,也可以是未装配完整的,仅是上传动箱的输入结构,这两种情形,都可如上操作,装配在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上。

拆卸时,也很便捷,直接拆除上述螺栓等紧固件,即可将成品上传动箱、上传动箱的输入结构从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上拆下来。

实施例二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独立装配式上传动箱输入结构30主要包括输入齿轮轴承座31、输入齿轮32、输入齿轮轴承33、输入齿轮锁紧螺母34,输入齿轮轴承33采用两个。

输入齿轮轴承座31的两端开口,且该两端开口边缘分别设有法兰,一端的法兰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装配在上传动箱壳体21的输入口处,另一端的法兰也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对应装配在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的端面处。

输入齿轮32主要包括连接在一起的输入锥齿体321和输入齿轮管322,输入锥齿体321和输入齿轮管322可采用一体式或分体式结构。输入齿轮管322外套设两个输入齿轮轴承33后,再通过相适配的内外螺纹连接输入齿轮锁紧螺母34。

装配时,两个输入齿轮轴承33分别从输入齿轮轴承座31两端的开口进入输入齿轮轴承座31内,且两个输入齿轮轴承33的外圈相邻的端面通过输入齿轮轴承座31上凸设的外圈定位台阶311定位,远离输入锥齿体321的输入齿轮轴承33的端面上设置输入齿轮锁紧螺母34。由于外圈定位台阶311位于两个输入齿轮轴承33之间,当旋紧输入齿轮锁紧螺母34,在输入齿轮锁紧螺母34和输入锥齿体321的紧紧夹持下,使两个输入齿轮轴承33的内圈都靠向输入齿轮轴承座31上凸设的外圈定位台阶311紧固。这样,输入齿轮轴承座31、输入齿轮、输入齿轮轴承33、输入齿轮锁紧螺母34就紧紧装配一起构成一个整体,形成独立装配式输入结构30。输入齿轮管322通过花键或其他类似结构装配在变速箱输出轴12上,且随变速箱输出轴12一起运转,实现上传动箱的动力输入。

较佳地,本案还可采用以下各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两个输入齿轮轴承33的内圈之间设有调整片;两个输入齿轮管322上套设的输入齿轮轴承33分别采用圆锥滚子轴承;输入齿轮传动连接变速箱输出轴12,也就是说,变速箱输出轴12从输入齿轮管322伸入输入锥齿体321内,且变速箱输出轴12通过花键传动连接输入齿轮。

采用本实施例,独立装配式输入结构30自身装配在一起构成一体,装配时,只需将输入齿轮轴承座31的一端与上传动箱壳体21紧固在一起,即可装在上传动箱上。变速箱输出轴12传动连接输入齿轮,输入齿轮轴承座31的另一端采用如实施例一所述结构与变速箱紧固在一起,即可装在变速箱上。这样,不仅上传动箱的现场组装不必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现场装配,极大地简化了上传动箱现场装配工序、节省了现场装配时间;而且上传动箱与变速箱的装配也同样得以简化,也不必先将输入结构传动连接变速箱输出轴12后再现场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装配上传动箱。而且采用本案的上传动箱,在与变速箱装配前,还可对上传动箱进行整体性能测试。

采用本实施例的独立装配式上传动箱输入结构30,不仅上传动箱的装配更便捷,其与变速箱的装配也更便捷,而且还可进行相应的运行测试、调试,提高独立装配式输入结构30的整体性能,提高独立装配式上传动箱输入结构30与变速箱的装配性能,提高独立装配式输入结构30与独立装配式输出结构40的装配性能。

实施例三

如图1、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独立装配式上传动箱输出结构40主要包括输出齿轮轴承座41、输出齿轮42、输出轴45、输出齿轮轴承43、输出齿轮锁紧螺母44,输出齿轮轴承43采用两个。

输出齿轮轴承座41的两端开口,且该一端开口边缘设有法兰,该法兰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装配在上传动箱壳体21的输出口处。

输出齿轮42采用与输入锥齿体321相适配的锥齿结构,输出齿轮42与输出轴45连接在一起,可采用一体式或分体式结构。

输出轴套51设两个输出齿轮轴承43后,通过相适配的内外螺纹螺设输出齿轮锁紧螺母44。

装配时,两个输出齿轮轴承43分别从输出齿轮轴承座41两端的开口进入输出齿轮轴承座41内,且两个输出齿轮轴承43的外圈相邻的端面通过输出齿轮轴承座41上凸设的外圈定位台阶411定位。当旋紧输出齿轮锁紧螺母44,输出齿轮锁紧螺母44使两个输出齿轮轴承43的内圈靠向输出齿轮轴承座41上凸设的外圈定位台阶411紧固。输出齿轮轴承座41设置在上传动箱壳体21的输出口处,远离输出齿轮的输出齿轮轴承43的外圈通过输出轴密封端盖46紧固,输出轴密封端盖46装配在输出齿轮轴承座41上。这样,输出齿轮轴承座41、输出齿轮、输出轴、输出齿轮轴承43、输出齿轮锁紧螺母44就紧紧装配一起构成一个整体,形成独立装配式输出结构40。装配时,只需将独立装配式输出结构40装配在上传动箱壳体21上,再在输出轴上套设输出轴密封端盖46,输出轴密封端盖46再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装配在上传动箱壳体21上即可完成装配。

运转时,输入齿轮和输出轴的旋转轴线相互垂直,锥齿结构的输入齿轮传动啮合输出齿轮,从而带动输出轴旋转,输出轴从输出轴密封端盖46中伸出形成动力输出。

较佳地,两个输出齿轮轴承43的内圈之间设有调整片,两个输出齿轮的输出齿轮轴承43分别采用圆锥滚子轴承。上传动箱壳体21的顶部开有观察孔,观察孔盖有孔盖,通过观察孔可观察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

采用本实施例的独立装配式输出结构40,其自身装配在一起构成一体,装配时,只需将输出齿轮轴承座41的一端与上传动箱壳体21紧固在一起,即可装在上传动箱上,且实现独立装配式输入结构30和独立装配式输出结构40之间的传动啮合。这样,上传动箱的现场组装不必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现场装配,极大地简化了上传动箱现场装配工序、节省了现场装配时间。而且也可提高独立装配式输出结构40与独立装配式输入结构30装配性能,采用本案的上传动箱,在与变速箱装配前,还可对上传动箱进行整体性能测试。

实施例四

上述实施中关于上传动箱的结构均可采用本实施例中的上传动箱输出端密封润滑结构。

如图1、图6和图7所示,上传动箱输出端密封润滑结构主要包括输出齿轮、输出轴、输出齿轮轴承座41和输出齿轮轴承43。

输出齿轮装配在输出轴上,两者可采用一体式或分体式结构。输出齿轮轴承座41设在上传动箱壳体21的底部,输出齿轮轴承座41中装配输出齿轮轴承43。

输出轴竖向设置,其套设两个输出齿轮轴承43后依次套设有轴套51、输出齿轮锁紧螺母44和唇形密封圈52,唇形密封圈52通过卡环装配在输出轴密封端盖46内,输出轴密封端盖46盖合在输出齿轮轴承座41上并与输出齿轮轴承座41装配在一起,输出齿轮轴承座41装配在上传动箱壳体21上,输出轴的轴端部伸出输出轴密封端盖46形成动力输出。

较佳地,轴套51呈双环型,具有内壁和外壁,通过输出齿轮锁紧螺母44,使轴套51的内壁抵在输出齿轮轴承43的内圈上。

其中,输出齿轮轴承座41、轴套51、输出齿轮锁紧螺母44、唇形密封圈52、输出轴密封端盖46中的任一个或任两个以上形成上下承接的沉积油槽53。这里的沉积油槽53是指形成具有两侧槽壁和底槽壁的凹槽,或者仅有一侧槽壁和底槽壁的缺口槽。沉积油槽53的两侧槽壁可以高度相同,也可一侧槽壁高,一侧槽壁低。上下承接可以是上下相邻的两个沉积油槽53的位置高低错落形成的从上至下的溢流、沉积,从该侧槽壁形成溢流的可称之为溢流槽壁;也可以是,上下相邻的两个沉积油槽53紧紧贴在一起,从而其中一个沉积油槽53可省去一个侧槽壁,从而构成缺口槽,如图7中输出轴密封端盖46上低位的沉积油槽53。

由于在轴套51、输出齿轮锁紧螺母44、唇形密封圈52上分别设置沉积油槽53,轴套51、输出齿轮锁紧螺母44、唇形密封圈52可分别采用双环型结构、蝶形结构等类似结构。

较佳地,上传动箱输出端密封润滑结构还可采用下述任一结构:

1、如下结构分别设置有沉积油槽53,从而形成如下四级沉积的承接顺序:轴套51上的沉积油槽53、输出轴密封端盖46上的沉积油槽53、输出轴密封端盖46上的另一沉积油槽53、唇形密封圈52上的沉积油槽53。

2、如下结构分别设置有沉积油槽53,从而形成如下三级沉积的承接顺序:轴套51上的沉积油槽53、输出轴密封端盖46上的沉积油槽53、输出轴密封端盖46上的另一沉积油槽53。

3、如下结构分别设置有沉积油槽53,从而形成如下三级沉积的承接顺序:轴套51上的沉积油槽53、输出轴密封端盖46上的沉积油槽53、唇形密封圈52上的沉积油槽53。

4、如下结构分别设置有沉积油槽53,从而形成如下两级沉积的承接顺序:轴套51上的沉积油槽53与输出轴密封端盖46上的沉积油槽53、输出轴密封端盖46上的另一沉积油槽53、唇形密封圈52上的沉积油槽53中的任一沉积油槽53形成两级沉积的承接顺序;或者输出轴密封端盖46上高位的沉积油槽53与输出轴密封端盖46上低位的沉积油槽53、唇形密封圈52上的沉积油槽53中的任一沉积油槽53形成两级沉积的承接顺序。

这里的几级沉积是指,经过一个沉积油槽53的溢流,即完成一级沉积。

较佳地,轴套51上的沉积油槽53、输出轴密封端盖46上高位的沉积油槽53、唇形密封圈52上的沉积油槽53分别呈凹槽状。输出轴密封端盖46上的低位的沉积油槽53衔接唇形密封圈52的外圈壁,且唇形密封圈52的外圈壁构成沉积油槽53的溢流槽壁。这里的高位、低位是指当沉积油槽53上下设置时,上面的沉积油槽53即高位的,下面的沉积油槽53即低位的。

沉积油槽53内设有收集颗粒屑的粒屑收集结构。粒屑收集结构采用收集金属屑的磁化片。另外,沉积油槽53也可开设排渣口,该排渣口处堵有堵块。

采用本实施例的上传动箱输出端密封润滑结构,在输出轴密封端盖46上设置两个高低错开的沉积油槽53,也就是说,一个沉积油槽53位于上面,一个沉积油槽53位于下面。唇形密封圈52也采用两个,两个唇形密封圈52上下紧贴设一起,一个位于上面,一个位于下面,且两个唇形密封圈52的沉积油槽53的开口均朝上设置。

润滑油具体形成如下的承接和溢流顺序:通过输入齿轮、输入齿轮轴承33、输出齿轮、输出齿轮轴承43等落到轴套51的沉积油槽53内;轴套51的沉积油槽53内的润滑油通过其外侧的溢流槽壁向外溢流,并向下落入输出轴密封端盖46上面的沉积油槽53内;输出轴密封端盖46上面的沉积油槽53内的润滑油通过其内侧的溢流槽壁向外溢流,并向下落入输出轴密封端盖46下面的沉积油槽53内;输出轴密封端盖46下面的沉积油槽53内的润滑油通过上面的唇形密封圈52外侧的溢流槽壁溢流至该唇形密封圈52内的沉积油槽53内。

经过上述四级、三级、两级的溢流、沉积,最终可非常理想地阻止润滑油内的颗粒杂质磨损唇形密封圈52。最终通过磁化片或排渣口,排除金属颗粒杂质、其他颗粒杂质,磁化片可通过观察孔更换。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