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滑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93666发布日期:2020-09-29 18:01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线性滑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与线性滑轨有关,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电路的通路及断路来判定是否有异常的移位的线性滑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显示美国专利(us7178981b2)有关线性滑轨的其中一图式,并具有导轨1、滑设于导轨1上的滑座2、两分别设置于滑座2两端的端盖3(图中显示设置于滑座的一端表示)、及穿设于各端盖3的传感器4。上述设计的特色利用传感器4穿设于端盖3上,当线性滑轨于作动时能侦测位移阻力的变化以预防端盖的异常状况。

现有的两个端盖3都须设置传感器4,由于其结构复杂造成配件数量增加,进而凸显出拆换工序复杂与维护成本提高的缺陷,如此,会耗费多于的成本在线性滑轨上,且现有的线性滑轨的端盖3整体刚性较高,无法提供实时性地诊断,甚至会出现失效等问题,进而让传感器4功能降低,在线性滑轨完全失能前,容易造成读取不精准且无法实时性地诊断,依然会带来端盖3毁损的情形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滑轨,除了能显著提升精准性与实时性之外,更简化配置的构件组成,并能同时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

为了达成前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线性滑轨,包含:

轨道,所述轨道的外周面具有两相对的外滚动沟;滑块,具有第一端面、相对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二端面及贯穿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的滑槽,所述滑块以所述滑槽能滑移地设于所述轨道,所述滑槽的槽壁具有两相对的内滚动沟,所述滑块的内滚动沟对应于所述轨道的外滚动沟而与所述轨道的外滚动沟形成负荷通道,所述滑块更具有两相对的非负荷通道,各所述非负荷通道贯穿所述滑块的第一端面与所述滑块的第二端面;第一端盖,设于所述滑块的第一端面,并具有两相对的第一回流槽,两所述第一回流槽分别衔接所述负荷通道与所述非负荷通道的一端;第二端盖,具有设于所述滑块的第二端面的盖体及设于所述盖体内且具有两相对的第二回流槽的回流组件,两所述第二回流槽分别衔接所述负荷通道与所述非负荷通道另一端,使得所述负荷通道、所述非负荷通道、所述第一回流槽及所述第二回流槽共同形成循环通道,所述盖体具有两第一电极部及两分别连接两所述第一电极部的第一连接部,所述回流组件更具有两分别接触两所述第一电极部且形成通路的第二电极部及两分别连接两所述第二电极部的第二连接部;多个滚动件,设于两所述循环通道内;以及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二端盖的盖体内,并具有供两所述第一连接部与两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的处理模块,当两所述第二电极部分离两所述第一电极部形成断路时,所述电路板的处理模块输出异常讯号。

较佳地,各所述第二电极部具有第二电接点,各所述第一电极部具有第一电接面,各所述第二电接点与各所述第一电接面为点接触。

较佳地,所述电路板的处理模块包含两微处理器及两讯号传输单元,两所述微处理器分别连接两所述讯号传输单元、两所述第一连接部与两所述第二连接部。

另外,为了达成前述目的,本发明另外提供的一种线性滑轨,包含:

轨道,所述轨道的外周面具有两相对的外滚动沟;滑块,具有第一端面、相对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二端面及贯穿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的滑槽,所述滑块以所述滑槽能滑移地设于所述轨道,所述滑槽的槽壁具有两相对的内滚动沟,所述滑块的内滚动沟对应于所述轨道的外滚动沟而与所述轨道的外滚动沟形成负荷通道,所述滑块更具有两相对的非负荷通道,各所述非负荷通道贯穿所述滑块的第一端面与所述滑块的第二端面;第一端盖,设于所述滑块的第一端面,并具有两相对的第一回流槽,两所述第一回流槽分别衔接所述负荷通道与所述非负荷通道的一端;第二端盖,具有设于所述滑块的第二端面的端盖体、供所述端盖体设置于一端的盖体及设于所述盖体内且具有两相对的第二回流槽的回流组件,两所述第二回流槽分别衔接所述负荷通道与所述非负荷通道另一端,使得所述负荷通道、所述非负荷通道、所述第一回流槽及所述第二回流槽共同形成循环通道,所述端盖体具有两第三电极部及两分别连接两所述第三电极部且穿设所述盖体的第三连接部,所述回流组件更具有两分别接触两所述第三电极部且形成通路的第二电极部及两分别连接两所述第二电极部的第二连接部;多个滚动件,设于两所述循环通道内;以及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二端盖的盖体内,并具有供两所述第三连接部与两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的处理模块,当两所述第二电极部分离两所述第三电极部形成断路时,所述电路板的处理模块输出异常讯号。

较佳地,各所述第二电极部具有第二电接面,各所述第三电极部具有第三电接面,各所述第二电接面与各所述第三电接面为面接触。

较佳地,所述电路板的处理模块包含两微处理器及两讯号传输单元,两所述微处理器分别连接两所述讯号传输单元、两所述第三连接部与两所述第二连接部。

又,为了达成前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线性滑轨,包含:

轨道,所述轨道的外周面具有两相对的外滚动沟;滑块,具有第一端面、相对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二端面及贯穿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的滑槽,所述滑块以所述滑槽能滑移地设于所述轨道,所述滑槽的槽壁具有两相对的内滚动沟,所述滑块的内滚动沟对应于所述轨道的外滚动沟而与所述轨道的外滚动沟形成负荷通道,所述滑块更具有两相对的非负荷通道,各所述非负荷通道贯穿所述滑块的第一端面与所述滑块的第二端面;两回流管组,分别穿设两所述非负荷通道,各所述回流管组的一端具有靠近所述滑块的第二端面的第四电极部、连接所述第四电极部的第四连接部、及贯穿两端的回流管通道;第一端盖,设于所述滑块的第一端面,并具有两相对的第一回流槽,两所述第一回流槽分别衔接所述负荷通道与所述回流管通道的一端;第二端盖,具有设于所述滑块的第二端面且供两所述第四连接部穿设的盖体及设于所述盖体内且具有两相对的第二回流槽的回流组件,两所述第二回流槽分别衔接所述负荷通道与所述回流管通道另一端,使得所述负荷通道、所述回流管通道、所述第一回流槽及所述第二回流槽共同形成循环信道,所述回流组件更具有两分别接触两所述第四电极部且形成通路的第二电极部及两分别连接两所述第二电极部的第二连接部;多个滚动件,设于两所述回流管通道内;以及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二端盖的盖体内,并具有供两所述第四连接部与两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的处理模块,当两所述第二电极部分离两所述第四电极部形成断路时,所述电路板的处理模块输出异常讯号。

较佳地,各所述第二电极部具有第二电接面,各所述第四电极部具有第四电接面,各所述第二电接面与各所述第四电接面为面接触。

较佳地,所述电路板的处理模块包含两微处理器及两讯号传输单元,两所述微处理器分别连接两所述讯号传输单元、两所述第四连接部与两所述第二连接部。

较佳地,各所述回流管组包含具有所述第四连接部的第一回流管、及连接所述第一回流管的第二回流管。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电路诊断的线性滑轨,其主要利用电路的通路及断路来判定所述回流组件是否有异常的移位,当断路时可实时地输出所述异常讯号,相较于现有技术的结构,本发明于滑块的一端配置即可实施,可减少配件的组装数量与降低组装工时,同时又具备了精准与实时性的诊断,无须高深算法,在线性滑轨完全失能前,能达到实时提醒的作用,如此,能提早知道线性滑轨的使用寿命,以避免停机造成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美国专利(us7178981b2)有关线性滑轨的其中一图式。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放大图(一),显示通路。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放大图(二),显示断路。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立体分解图。

附图中符号标记说明:

现有技术:

导轨1滑座2

端盖3传感器4

本发明:

轨道20外滚动沟21

滑块30第一端面31

第二端面32滑槽33

内滚动沟34非负荷通道35

负荷通道40第一端盖50

第一回流槽51第二端盖60、100、130

盖体61、102、131第一电极部611

第一电接面6111第一连接部612

回流组件62、103、132第二回流槽621、1031、1321

第二电极部622、1032、1322第二电接点6221

第二连接部623、1033、1323第二电接面1034、1324

密封片63、104、133滚动件80

电路板90、110、140处理模块91、111、141

微处理器911、112、142讯号传输单元912、113、143

电源模块913、114、144端盖体101

第三电极部1011第三连接部1012

第三电接面1013回流管组120

第四电极部121第四电接面1211

第四连接部122回流管通道123

第一回流管124第二回流管1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说明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实施例一:

如图2至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线性滑轨,包含:

轨道20呈刚性体,轨道20的外周面具有两相对的外滚动沟21。

滑块30,具有第一端面31、相对第一端面31的第二端面32及贯穿第一端面31与第二端面32的滑槽33,滑块30以滑槽33能滑移地设于轨道20,滑槽33的槽壁具有两相对的内滚动沟34,滑块30的内滚动沟34对应于轨道20的外滚动沟21而与轨道20的外滚动沟21形成负荷通道40,滑块30更具有两相对的非负荷通道35,各非负荷通道35贯穿滑块30的第一端面31与滑块30的第二端面32。

第一端盖50,设于滑块30第一端面31,并具有两相对的第一回流槽51,两第一回流槽51分别衔接负荷通道40与非负荷通道35的一端。

由于轨道20、滑块30以及第一端盖50的组装方式皆为现有技术,且其作动方式与现有技术相同,亦非本案的创作重点,因此对于该等构件(指轨道20、滑块30以及第一端盖50)的详细结构、组装方式与作动方式不再详述。

第二端盖60,具有设于滑块30的第二端面32的盖体61、设于盖体61内且具有两相对的第二回流槽621的回流组件62及遮盖回流组件62且设于盖体61背对滑块30的端面的密封片63,盖体61位于回流组件62与第二端面32之间,两第二回流槽621分别衔接负荷通道40与非负荷通道35另一端,使得负荷通道40、非负荷通道35、第一回流槽51及第二回流槽621共同形成循环通道,盖体61具有两第一电极部611及两分别连接两第一电极部611的第一连接部612,各第一电极部611具有第一电接面6111,回流组件62更具有两分别接触两第一电极部611且形成通路的第二电极部622及两分别连接两第二电极部622的第二连接部623,各第二电极部622具有第二电接点6221,各第二电接点6221与各第一电接面6111为点接触。

多个滚动件80,设于两循环通道内;本实施例中,多滚动件80以滚珠为例。

电路板90,设于第二端盖60的盖体61内,并具有供两第一连接部612与两第二连接部623连接的处理模块91,当多个滚动件80冲击两第二回流槽621,促使两第二电极部622分离两第一电极部611形成断路时,电路板90的处理模块91输出一常讯号;本实施例中,电路板90的处理模块91包含两微处理器911、两讯号传输单元912及电源模块913,两微处理器911分别连接两讯号传输单元912、两第一连接部612与两第二连接部623,电源模块913连接讯号传输单元912;本实施例中,微处理器911包含运算单元(cpu)、记忆单元(ram和rom)以及模拟转数字单元。讯号传输单元912于目前实施态样以线路连接外部计算机为例,但不以此为限制,亦可包含wi-fi芯片和蓝牙芯片等无线连接。

以上所述即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各主要构件的结构及其组态说明。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放大图(一)。于常态下各第二电接点6221与各第一电接面6111为点接触进而保持通路状态,显示线性滑轨为正常。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放大图(二)。当线性滑轨滑移阻力异常推动该回流组件62,如滑块30在失能过程中,多滚动件80会发生不顺以及推挤撞击,促使两第二电极部622分离两第一电极部611形成断路,显示线性滑轨为异常。

因此,本发明利用电路的通路及断路来判定回流组件62的两第二电极部622是否有异常的移位,当断路时可实时地输出异常讯号,相较于现有技术的结构,由于本发明于滑块30的一端配置即可实施,可减少配件的组装数量与降低组装工时,同时又具备了精准与实时性的诊断,无须高深算法,在线性滑轨完全失能前,能达到实时提醒的作用,如此,能提早知道线性滑轨的使用寿命,以避免停机造成的损失。

实施例二:

如图3、图7所示,为了达成前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性滑轨,其同样由滑轨20、滑块30、第一端盖50及多个滚动件80所组成,由于实施例二的组态及功效相同于实施例一,故不再赘述,实施例二不同处在于:

第二端盖100,具有设于滑块30的第二端面32的端盖体101、供端盖体101设置于一端的盖体102、设于盖体102内且具有两相对的第二回流槽1031的回流组件103及遮盖回流组件103且设于盖体102背对滑块30的一端面的密封片104,更进一步来说,端盖体101位于盖体102及第二端面32的间,盖体102位于回流组件103及端盖体101的间,两第二回流槽1031分别衔接负荷通道40与非负荷通道35另一端,使得负荷通道40、非负荷通道35、第一回流槽51及第二回流槽1031共同形成循环通道,端盖体101具有两第三电极部1011及两分别连接两第三电极部1011且穿设盖体102的第三连接部1012,各第三电极部1011具有第三电接面1013,回流组件103更具有两分别接触两第三电极部1011且形成通路的第二电极部1032及两分别连接两第二电极部1032的第二连接部1033,各第二电极部1032具有第二电接面1034,各第二电接面1034与各第三电接面1013为面接触;以及电路板110,设于第二端盖100的盖体102内,并具有供两第三连接部1012与两第二连接部1033连接的处理模块111,当多个滚动件80冲击回流组件103的两第二回流槽1031,促使两第二电极部1032分离两第三电极部1011形成断路时,电路板110的处理模块111输出异常讯号;本实施例中,电路板110的处理模块111包含两微处理器112、两讯号传输单元113及电源模块114,两微处理器112分别连接两讯号传输单元113、两第三连接部1012与两第二连接部1033,电源模块114连接讯号传输单元113,也能达成与上述相同的功效。

实施例三:

如图3、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性滑轨,其同样由滑轨20、滑块30、第一端盖50及多个滚动件80所组成,由于实施例三的组态及功效相同于实施例一,故不再赘述,实施例三不同处在于:

两回流管组120,分别穿设两非负荷通道35,各回流管组120的一端具有靠近滑块30的第二端面32的第四电极部121、连接第四电极部121的第四连接部122、及贯穿两端的回流管通道123,各第四电极部121具有第四电接面1211,各回流管组120包含具有第四连接部122的第一回流管124、及连接第一回流管124的第二回流管125;第二端盖130,具有设于滑块30的第二端面32且供两第四连接部122穿设的盖体131、设于盖体131内且具有两相对的第二回流槽1321的回流组件132及遮盖回流组件132且设于盖体131背对滑块30的一端面的密封片133,两第二回流槽1321分别衔接负荷通道40与回流管通道123另一端,使得负荷通道40、回流管通道123、第一回流槽51及第二回流槽1321共同形成循环信道,回流组件132更具有两分别接触两第四电极部121且形成通路的第二电极部1322及两分别连接两第二电极部1322的第二连接部1323,各第二电极部1322具有第二电接面1324,各第二电接面1324与各第四电接面1211为面接触;多个滚动件80,设于两回流管通道123内;以及电路板140,设于第二端盖130的盖体131内,并具有供两第四连接部122与两第二连接部1323连接的处理模块141,当多个滚动件80冲击回流组件132的两第二回流槽1321,促使两第二电极部1322分离两第四电极部121形成断路时,电路板140的处理模块141输出异常讯号,电路板140的处理模块141包含两微处理器142、两讯号传输单元143及电源模块144,两微处理器142分别连接两讯号传输单元143、两第四连接部122与两第二连接部1323,电源模块144连接讯号传输单元143,也能达成与上述相同的功效。

综上所述,上述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皆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