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贴合仪表始端减振装置及全贴合仪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1359发布日期:2019-07-19 23:0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全贴合仪表始端减振装置及全贴合仪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尤其是全贴合仪表始端减振装置及全贴合仪表。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仪表是用于显示设备运行状态和/或各种运行参数的工具,其种类繁多,功能多样,在各行各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附图1所示的含有液晶显示屏的工程机械仪表,其包括组合成一体的上盖02和后盖04,上盖02与压板05配合形成放置全贴合液晶显示组件03的卡槽,全贴合液晶显示组件03通过液晶减振套06固定于卡槽中,上盖02上设置有与全贴合液晶显示组件03保持间隙的有机玻璃盖板01;

而在全贴合仪表结构中,显示组件与盖板玻璃贴合,此时,由于上盖的震动通过有机玻璃盖板没有进行缓冲直接传递给全贴合液晶显示组件,液晶减振套06根本无法发挥减振作用,对全贴合液晶显示组件没有有效的减振措施以进行保护。

并且现有的全贴合仪表在进行减振设计时,往往是在振动传递到仪表的壳体上之后再设计相应的减振结构,这种后端的减振设计方式由于振动与液晶显示模组距离较近,因此减振设计的减振效果要求更高,增加了设计难度。

因此,为了便于全贴合仪表的实现,在振动传递到后盖04前进行振动的缓冲从而对显示组件进行保护成为可以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全贴合仪表始端减振装置及全贴合仪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全贴合仪表始端减振装置,包括下壳体,还包括

安装板,具有与用于安装全贴合仪表始端减振装置的安装台连接的结构;

所述安装板通过包裹其外周的弹性减振体与所述壳体组装成一体,所述弹性减振体固定在所述壳体中且其xyz三个维度的位置均固定以通过其包裹安装板的区域的弹力对安装板传递到其上的振动进行缓冲。

优选的,所述全贴合仪表始端减振装置中,所述下壳体具有与所述弹性减振体的外轮廓一致的定位槽。

优选的,所述全贴合仪表始端减振装置中,所述安装板的侧壁具有环形的凸檐,所述弹性减振体具有包裹所述凸檐的包裹部。

优选的,所述全贴合仪表始端减振装置中,所述弹性减振体为硅胶垫。

优选的,所述全贴合仪表始端减振装置中,所述弹性减振体通过压板及螺钉与所述下壳体固定。

优选的,所述全贴合仪表始端减振装置中,所述压板朝向所述弹性减振体的端面上形成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处形成有连接孔,所述安装板具有与所述突出部匹配的避让缺口,所述弹性减振体上具有与所述突出部匹配的定位缺口,所述定位缺口处形成有与所述连接孔匹配的孔。

全贴合仪表,包括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设置于上述的全贴合仪表始端减振装置上。

优选的,所述的全贴合仪表中,所述显示组件包括触摸屏。

优选的,所述的全贴合仪表中,所述显示组件通过上壳与所述下壳体组装为一体,且所述上壳与下壳体之间设置有减振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的全贴合仪表中,所述显示组件通过密封减振组件与所述下壳体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本方案设计精巧,结构简单,在安装板和下壳体之间设置弹性减振套,能够有效的将安装板收到的振动通过弹性减振套进行缓冲,极大的减少了传递到所述下壳体上的振动量,有效的在振动传递的初始阶段将振动影响进行控制,从而为全贴合仪表方案的实现提供了可行的减振措施,保证了方案的顺利实现。

本方案的弹性减振体对所述安装板进行包覆,既保证了减振效果和固定效果,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实现密封组装,提高防水防尘等级。

本方案的结构,采用螺钉连接,并采用定位槽定位,组装、拆卸方便,便于进行维修更换,操作便利。

本方案的结构,便于在多种产品上应用,应用范围广,便于推广应用。

本方案全贴合显示屏,结合后续的减振结构,能够进一步实现减振,改善了减振效果。

本方案的液晶显示组件,集成了触摸功能,同时采用曲面屏,全与外壳的结构配合,从而保证了侧面的平滑性,并且无需帽檐结构,具有更大的屏占比,具有更佳的人机交互性和功能性,充分改善了用户的体验感。

本方案的玻璃盖板采用钢化玻璃,有效的保证了屏幕的防碰防撞性能,改善了监视器的结构稳定性。

特殊的密封减振组件一方面能够利用发泡硅胶和硅胶干固后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有效的实现振动的缓冲,同时乳胶状的硅胶密封性更好,有效的提升了ip防护等级;同时密封减振组件易于成型,便于批量加工,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组装状态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螺钉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全贴合仪表的局部剖视图(图中未显示出下壳体背面的减震结构);

图6是本发明中的全贴合仪表的背面局部视图及分解图(图中未显示出安装板区域的结构);

图7是本发明的玻璃盖板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密封减振组件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全贴合仪表的第二实施例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揭示的全贴合仪表始端减振装置进行阐述,如附图2、附图3所示,其包括

下壳体1;

安装板2,具有与用于安装全贴合仪表始端减振装置的安装台连接的结构;

所述安装板2通过包裹其外周的弹性减振体3与所述壳体1组装成一体,所述弹性减振体3固定在所述壳体1中且其xyz三个维度的位置(即前后左右上下位置)均固定以通过其包裹安装板的区域的弹力对安装板2传递到其上的振动进行缓冲。

其中,如附图2所示,所述下壳体1用于安装显示组件,其可以是已知的各种材料制作而成的各种形状的外壳结构,如附体1所示,其包括形成一槽状的主体12,所述主体12的底板13上形成有矩形孔14,所述底板13的底部形成有与所述矩形孔14位置对应的凸台15,所述凸台15上形成有与所述矩形孔14形状一致且共心的孔,并且所述孔的面积大于所述矩形孔14的面积,从而,如附图3所示,所述底板13与所述凸台15形成用于固定所述弹性减振体3的定位槽11,所述定位槽11的形状与所述弹性减振体3的外轮廓一致,因此,在组装时,可以快速的实现弹性减振体3的定位。

所述弹形减振体3可以是各种具有形变能力的材质制作而成,例如各种软塑料、橡胶、金属弹片等,优选为硅胶,其一方面用于将安装板2组装到所述下壳体1上,并通过自身的形变能力将安装板2收到的振动进行缓冲,从而减小传递到所述下壳体1的振动,另一方面,其能够有效避免其与安装板2及下壳体1之间的缝隙,提高防尘、防水能力。

如附图2所示,所述弹性减振体3整体为矩形环状,其框体的内壁处凹设形成有卡槽33,所述卡槽33所在的区域即为包裹部31,所述安装板2的侧壁具有环形的凸檐21,所述凸檐21嵌入到所述弹性减振体3的卡槽33中,从而两者实现连接。

进一步,为了将与所述弹性减振体3连接的安装板2与所述下壳体1组装并发挥所述弹性减振体3的减振作用,将所述弹性减振体3与所述下壳体1连接在一起,如附图2、附图3所示,具体是通过压板4及螺钉5将所述下壳体与所述弹性减振体3固定。

详细来说,如附图2所示,所述压板4呈现为矩形环状体,其朝向所述弹性减振体3的端面上形成有突出部41,所述突出部41优选为六个且分布于所述压板4的四个边框上,所述突出部41处形成有连接孔42,所述连接孔42优选为沉孔,所述安装板2具有与所述突出部41匹配的避让缺口22,从而便于所述突出部41与所述弹性减振体3接触,同时所述弹性减振体3上具有与所述突出部41匹配的定位缺口32,所述定位缺口32处形成有与所述连接孔42匹配的孔34,所述下壳体1上形成有与所述孔34共轴的螺孔16。

组装时,将所述安装板2卡接到所述弹性减振体3上,然后将所述弹性减振体3置于所述下壳体1上的定位槽中,接着将所述压板4压在所述弹性减振体3上,并通过一组螺钉连接到所述下壳体1上的螺孔中,接着将所述安装板2与安装台连接,工作时,安装台的振动通过安装板传递到所述弹性减振体3,此时所述弹性减振体3包围了整个安装板2的四周区域,即安装板2架设在弹性减振体3上,并且所述下壳体1约束了弹性减振体3前后左右四个自由度,压板4通过螺钉5的挤压弹性约束了硅胶垫圈上下两个自由度,利用弹性减振体3的弹性产生的形变,从而使安装板2具有一定的活动自由度,很好的释放和减弱了传递给下壳体1的振动。

并且,如附图4所示,所述螺钉5包括螺钉本体51,所述螺钉本体51的螺帽部511外周套装有弹性套52,所述弹性套52同样优选为硅胶套,所述弹性套52的顶部具有与所述螺栓本体的十字口或一字口区域对应的避让孔521,并且,所述螺帽部511的侧壁5111为台阶状,并且其与所述弹性套52贴合的面的局部或全部位置形成有锯齿512,所述弹性套52的内壁具有与所述螺帽部511的锯齿匹配的结构,锯齿的结构能够增加弹性套52和本体51之间的密封性。

在螺钉5连接后,一方面,可以通过弹性套52的形变起到一定的减振作用,从而保证螺钉5紧固的牢靠性,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对连接孔42进行密封,改善组装后整体结构的密封性,有利于提高防水防尘等级;并且所述螺钉的表面还可以涂布有防腐涂层,从而可以延长使用寿命,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全贴合仪表,如附图5、附图6所示,包括显示组件6,所述显示组件6设置于上述的全贴合仪表始端减振装置的下壳体1上。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附图5所示,所述显示组件6包括玻璃盖板61,所述玻璃盖板61的背面通过光学胶层662贴附有液晶屏63,优选的,所述玻璃盖板61为2.5d玻璃盖板,其顶角位置为曲面611,从而新的设计可以具有更加优美的外观;同时,所述下壳体1的侧壁19为斜面,所述玻璃盖板61的侧面612与所述侧壁19平齐,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屏占比,有效的克服了传统设计帽檐导致的问题;当然所述下壳体1的侧壁19也可以是平面;所述光学胶层662优选为ocr胶水。

进一步,由于玻璃盖板61外露于下壳体1外部,因此为了避免其边角区域受外力导致损坏,所述玻璃盖板61优选为钢化玻璃盖板,优选,如附图7所示,所述钢化玻璃盖板61包括钢化玻璃基层611及位于其上的硬度强化层612。

所述钢化玻璃基层611是在常规钢化玻璃原料中加入酸洗改性玻璃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moo3加工得到,其中,酸洗改性玻璃纤维是通过酸洗对已有的玻璃纤维进行改性强化,其具有高强度、高韧性、拉伸强度高、弹性系数高、吸水性小、不燃耐候等特性,从而能够有效的抵抗外界的冲击和环境侵害;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可以进一步强化酸洗改性玻璃纤维的耐磨性、刚性、耐热性、耐药品性、电气性能和耐候性,同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可以有效的增加钢化玻璃内部分子之间的粘结力,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在高温或者低温时,可以给应力发生突变的钢化玻璃充足的应变空间,有效的防止钢化玻璃出现因为应力增加、挤压等发生自爆的现象;moo3可以增加钢化玻璃的自身硬度,从而可以有效的改善钢化玻璃的强度和硬度,并且有效的改善了钢化玻璃基层611的防爆性能。

详细来看,所述钢化玻璃基层包括如下原料成分,按份量计:

二氧化硅40-6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8~12份、酸洗改性玻璃纤维4-8、三氧化钼0.6-0.8份、碳化硅5-10份、分散剂1-2份、硼砂4-10份、五水硫酸铜4-8份、丙二醇2-6份、铝矾土6-10份、二氧化钛4-10份、硝酸铬4-10份、高锰酸钾4-10份、氢氧化钡4-6份、硅酸钾4-10份、三氧化二铝4-8份、氧化铋4-9份。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硅4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8份、酸洗改性玻璃纤维6、三氧化钼0.7份、碳化硅6份、分散剂1.5份、硼砂9份、五水硫酸铜6份、丙二醇3份、铝矾土8份、二氧化钛4-10份、硝酸铬4-10份、高锰酸钾4-10份、氢氧化钡4-6份、硅酸钾7份、三氧化二铝6份、氧化铋5份。

所述硬度强化层612优选为moo3,可以通过已知的各种技术制备,例如通过溅射的方式得到,此处为已知技术不再赘述,其可使得表面硬度达到9h,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能够很好的防止表面划伤。同时,研究发现,硬度强化层612使得盖板玻璃的抗压强度比已有的提高50-100mpa,落球冲击实验的落球的跌落高度提高了10cm,具有很好的抗摔性能。

进一步,如附图7所示,所述硬度强化层612的表面还可以包覆有防爆膜613,所述防爆膜613包括高透膜层6131,所述高透膜层通过光学胶层6132与所述硬度强化层612贴附,并且,所述光学胶层6132上形成有网状的槽6133,从而可以在贴附时将气体从槽中排出避免气泡产生,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玻璃盖板61也可以没有硬度强化层,而直接设置所述防爆膜。

更进一步,随着人们对监控器的功能要求越来越多,尤其是人机交互的要求,而传统的显示组件6仅有显示功能,已经难以满足现有的使用要求,对应的,如附图5所示,所述显示组件6还包括位于所述玻璃盖板61和液晶屏63之间的触摸屏传感单元64,此处触摸屏传感单元64为已知技术不作赘述,所述触摸屏传感单元64的一面通过透光胶层65连接所述玻璃盖板61,其另一面通过所述光学胶层662连接所述液晶屏63,所述透光胶层65优选为oca固体胶。

同时,为了对所述触摸屏传感单元64进行保护,如附图5所示,所述触摸屏传感单元64包覆于所述光学胶层662和透光胶层65围合的空间中,同时,所述液晶屏63及触摸屏传感单元64均与所述玻璃盖板61粘接固定,从而可以保证整个显示组件6的结构稳定性。

所述显示模组6通过密封减振组件3连接所述下壳体1,如附图5、附图6、附图8所示,所述密封减振组件3包括发泡硅胶橡胶腰线圈91及硅橡胶减振密封圈92,所述下壳体1上形成有与所述发泡硅橡胶腰线圈91匹配的卡槽917,所述卡槽917近似为乙字形,所述发泡硅胶橡胶腰线圈91具有与所述卡槽917匹配的形状,从而所述发泡硅橡胶腰线圈91能够有效的卡接在卡槽中,并且,所述发泡硅橡胶腰线圈91还可以通过胶水、双面胶等进一步加强固定;如附图8所示,所述发泡硅橡胶腰线圈91外露的表面具有与所述硅胶橡胶密封圈92的侧壁9261贴合的平面911及与所述硅胶橡胶密封圈92的底面922贴合的台阶面912,所述硅橡胶减振密封圈92的侧壁921为一斜面,并且,其宽度大于所述台阶面912的宽度,所述密封减振组件3可以通过胶水与所述盖板玻璃61连接。

所述硅橡胶减振密封圈92优选为乳胶状硅橡胶,如附图5所示,进一步为了对所述硅橡胶减振密封圈92进行支撑,所述下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硅橡胶减振密封圈92的支撑台18,所述硅橡胶减振密封圈92还可以与所述支撑台18和发泡硅橡胶腰线圈91通过胶水或其他具有粘性的物质粘接。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附图9所示,所述显示组件6通过上壳7与所述下壳体1组装为一体,且所述上壳7与下壳体1之间设置有减振密封圈8,所述显示组件6的玻璃盖板61可以通过胶水等固定在所述上壳7上,所述玻璃盖板61的下部设置有液晶触摸模块62,所述液晶触摸模块62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相同,此处不作赘述。

本发明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