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关即停出水装置、龙头和淋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37824发布日期:2019-09-11 22:30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即关即停出水装置、龙头和淋浴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卫浴领域,具体涉及即关即停出水装置、龙头和淋浴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水龙头通水后,龙头内部的空气逐渐被水流排出,最终实现龙头出水。现有的带弯管的厨房龙头、洗面盆龙头或太阳花洒,关水后,会有余水流出,并且由于龙头出水端装设有起泡器或花洒,往往排除余水的过程还非常缓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即关即停出水装置及应用该即关即停出水装置的龙头和淋浴器,以避免在关水后,仍有大量余水流出的情况发生。

为达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即关即停出水装置,包括出水件,其设有具上弯段的出水通道,所述上弯段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和启闭组件,其附接于所述出水件,并启闭所述排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启闭组件包括:排气接头,其与出水件固接,其内形成连通排气口的排气通道;和顶帽,其侧壁与排气接头螺接,侧壁上还开设有排气孔;顶帽相对排气接头处于第一位置,排气通道被密封;顶帽相对排气接头处于第二位置,排气通道连通所述排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启闭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相对顶帽固接,顶帽相对排气接头处于第一位置,第一密封件密封所述排气通道的端面;顶帽相对排气接头处于第二位置,第一密封件远离排气通道端面。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启闭组件包括堵塞件,所述堵塞件可分离地堵塞所述排气口。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启闭组件包括:阀体,其与出水件固接并设有内腔;所述内腔连通所述排气口,其第一端壁设有出气孔;堵头:其沿垂直于第一端壁的方向相对阀体滑动,以封堵或远离所述出气孔;和弹性件,其一端顶抵堵头,另一端顶抵与所述第一端壁相对的第二端壁。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包括:阀壳,其与出水件固接;阀座,其与阀壳密封螺接,其一端形成所述第一端壁,其另一端开口供堵头和弹性件置入;和阀盖,其与阀座密封固接,并形成所述第二端壁。

龙头,所述龙头采用上述的即关即停出水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件的出水端装设有起泡器。

淋浴器,所述淋浴器采用上述的即关即停出水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件的出水端装设有花洒。

经过大量的实验和探究,申请人发现,现有的带弯管的厨房龙头、洗面盆龙头或太阳花洒,关水后会有余水流出的原因在于空气比水轻,出水管内的空气被水排挤出龙头时,总是向上运动的,然而,带弯管的出水管如图1所示,通水后无法将所有空气排挤出龙头,总会有一段空气堆积在弯管的顶部。当龙头关闭后,出水管末端的余水在弯管顶部的空气作用下,会部分流出出水管,直至与大气压建立平衡,从而形成余水流出的情况。

而采用本申请批露的技术方案后,会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在龙头或淋浴器打开过程中,通过出水件上弯段的顶部的排气口排出空气,再关闭排气口,即可避免出水件上弯段空气储积,从而避免在关水后,仍有余水流出的情况。当然,正常使用状态下,只需一次排气,即可避免余水流出的情况。

采用排气接头和顶帽螺接的技术方案,通过拧松顶帽即可排气,拧紧顶帽即可关闭排气口,使用方便,容易控制,操作简单。

采用堵塞件可分离地封堵排气口,外观简洁,结构简单,节省成本。

采用堵头封堵的单向阀结构,通过按压堵头实现排气,隐藏性较好,客户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简要介绍所需要使用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带上弯段的出水件关水后产生余水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即关即停出水装置实施例一立体分解图;

图3为即关即停出水装置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即关即停出水装置实施例一使用状态示意图之一;

图5为即关即停出水装置实施例一使用状态示意图之二;

图6为即关即停出水装置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7为即关即停出水装置实施例三立体分解图;

图8为即关即停出水装置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图9为龙头实施例立体图;

图10为淋浴器实施例立体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出水件1;出水通道11;出水端12;上弯段13;排气口14;启闭组件2;排气接头21;排气通道211;第一密封件22;顶帽23;排气孔231;堵塞件24;阀体25;阀壳251;阀座252;阀盖253;内腔254;过气孔255;第一端壁256;出气孔257;第二端壁258;堵头26;堵杆261;堵杆孔2611;第二密封件262;弹性件27;花洒3;龙头100;淋浴器200。

具体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而不是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为“包含但不限于”。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上弯段”是指出水通道中向上弯曲呈倒u形的一段。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即关即停出水装置实施例一

即关即停出水装置实施例一参见图2至图5。

如图所示,即关即停出水装置实施例一包括出水件1和启闭组件2。

其中,出水件1设有具上弯段13的出水通道11,出水件1的一端还设有出水端12;上弯段13的顶部还开设有排气口14。

启闭组件2附接于出水件1上,用于启闭排气口14。在本实施例中,启闭组件2包括排气接头21、第一密封件22和顶帽23。

排气接头21呈管状,内部设有排气通道211,排气接头21管外壁下部插入排气口14中,并与出水件1的管壁焊接或以其他方式密封地固接,由此,排气通道211连通排气口14。排气接头21管外壁上部设有外螺纹。

顶帽23呈筒状。其筒壁开设有排气孔231,排气孔231直径远小于出水件1的出水端12的直径,顶帽23的筒内壁设有内螺纹,用于与排气接头21管外壁上部的外螺纹螺接。

第一密封件22为密封垫,第一密封件22固接于顶帽23的筒底。

具体使用时,参见图4,如图4所示,出水件1出水时,由于存在上弯段13,因此空气会储积于上弯段13的顶部,此时,拧松顶帽23,使顶帽23相对排气接头21上升,直至第一密封件22远离排气通道211的端面,且排气通道211与排气孔231连通,此时,受水压作用,储积于上弯段13顶部的空气从排气口14经排气通道211和排气孔231排出,直至排气孔231冒水,表征空气已经排尽。此时,如图5所示,拧紧顶帽23,使顶帽23相对排气接头21下降,直至第一密封件22顶抵排气通道211的端面,从而密封排气通道211。此后,正常使用过程中,由于上弯段13不再储积空气,因此一旦关水,受大气压力作用,出水端12不会再有余水滴落,从而实现即关即停的效果。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采用排气接头21和顶帽23螺接的技术方案,通过拧松顶帽23即可排气,拧紧顶帽23即可关闭排气口14,使用方便,容易控制,操作简单。

即关即停出水装置实施例二

即关即停出水装置实施例二参见图6。

如图6所示,即关即停出水装置实施例二包括出水件1和启闭组件2。

其中,出水件1与实施例一中的出水件1并无不同。

启闭组件2在实施例二中包括堵塞件24。堵塞件24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软胶材质,其具体形状呈一具缩颈的近似扁圆体,具体而言,其由连为一体的上部、中部和下部组成,中部的直径小于上部和下部的直径,上部直径又大于下部直径。堵塞件24可分离地堵塞排气口14。在堵塞件24堵塞排气口14时,只需将堵塞件24塞入排气口14,由于堵塞件24能够变形,因此,其下部会进入出水通道11,其中部与出气口14处的出水件1的管壁配合,而上部由于直径较大则会阻止堵塞件24掉入出水通道11。欲要让堵塞件24与排气口14分离,只需将堵塞件24抠出,使其不再堵塞排气口14即可。采用本方案是有利的,这是因为在出水通道内水压较大时,堵塞件24的下部受水压影响会发生变形,从而更紧密地贴靠排气口14周围管内壁,从而实现对水的密封。

同样,具体使用时,出水通道11出水时,抠出堵塞件24,让上弯段内储积的空气释放,水会从排气口14流出,再将堵塞件24压入排气口14中,正常使用时,由于上弯段13不再储积空气,因此一旦关水,受大气压力作用,出水端12不会再有余水滴落,从而实现即关即停的效果。

采用堵塞件24可分离地封堵排气口14,外观简洁,结构简单,节省成本。

即关即停出水装置实施例三

即关即停出水装置实施例三参见图7和图8。

如图所示,即关即停出水装置实施例三包括出水件1和启闭组件2。

其中,出水件1与实施例一中的出水件1并无不同,在此不再重复。

实施例三中,启闭组件2包括阀体25、堵头26和弹性件27。

阀体25包括阀壳251、阀座252和阀盖253。

其中,阀壳251呈管形,其外壁与出水件1排气口14的管壁焊接,其内壁设有内螺纹。阀座252呈一端开口的筒形,其外壁设有外螺纹,并与阀壳251的内壁螺接,同时还通过密封圈密封。阀座252筒形的筒底壁设有出气孔257,筒壁上设有过气孔255,过气孔255与出水通道11连通,并位于上弯段13的顶部,阀座252筒形的开口端用于置入堵头26和弹性件27。阀盖253盖设于阀座252的开口端并焊接。由阀座252设有出气孔257的筒底壁和阀盖253朝向阀座252的内壁之间共同形成内腔254,内腔254通过过气孔255连通筒出水通道。我们将内腔中设有出气孔257的壁定义为第一端壁256,将与内腔中与第一端壁相对的阀盖253的内壁定义为第二端壁258。

堵头26包括堵杆261和第二密封件262,堵杆261包括一具缩颈的头部和与头部连为一体的杆部,其中头部的端面上设有按压孔2611。第二密封件262采用密封圈,置于头部的缩颈内。堵头26以头部朝向出气孔257的姿态从阀座252的开口端伸入内腔255中。通过堵头26相对阀座252沿垂直于第一端壁256的方向滑动,第二密封件262封堵或远离出气孔257。

弹性件27采用复位弹簧,其套设于堵头26的杆部,一端顶抵堵头26的头部,另一端顶抵第二端壁258。

具体使用时,出水通道11出水时,用针状物按压堵头26的按压孔2611,使堵头26相对阀体25滑动,使第二密封件262远离出气孔257,从而让上弯段13内储留的空气从过气孔255,经内腔254和出气孔257排出,直至有水流出出气孔257,再放开堵头26,堵头26受弹性件27的复位弹性力作用,封堵出气孔257,从而可以正常使用。在正常使用时,由于上弯段13不再储积空气,因此一旦关水,受大气压力作用,出水端12不会再有余水滴落,从而实现即关即停的效果。

采用上述堵头26封堵的单向阀结构,通过按压堵头26实现排气,隐藏性较好,客户操作简单。

龙头实施例

参见图9,图9示出了龙头实施例中的龙头100,其采用了上述即关即停出水装置实施例一中的即关即停出水装置,其中,出水件1的出水端12装设有起泡器。装设起泡器后,关水时,水有更大的表面张力,受大气压作用更不易滴落。

淋浴器实施例

参见图10,图10示出了淋浴器实施例中的淋浴器200,其采用了上述即关即停出水装置实施例一中的即关即停出水装置,其中,出水件1的出水端12装设有花洒,装设花洒后,关水时,水有更大的表面张力,受大气压作用更不易滴落。

当然,上述即关即停出水装置不仅可以用于龙头和淋浴器,也可以用于任何具有上弯段的出水装置,以避免空气储留于上弯段,从而实现即关即停的效果。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发明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