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力流体输送管及流体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91252发布日期:2019-10-15 21:53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力流体输送管及流体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输送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是一种流体输送管及流体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流体的输送是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极为广泛的输送形式,例如空气的抽离或泵送,具体可以表现在吸尘器等电器的应用;例如水的抽离和泵送,具体可以表现在高楼自然水等供水系统的应用,甚至于在消防、市政排污、矿井作业、海底油田开采、隧道作业、油气管道输送等领域都有所应用。而现有的驱动流体从而达到流体输送的方式一般采用机械泵的方式,即采用泵与输送管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流体的输送,具体地将泵的输出或输入端与输送管的一端连通,通过泵的压缩或者抽吸作用使得输送管内产生压差进而使得流体在管路内流动。但是这一现有的流体输送方式其负载力较差,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工业生产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应用环境的不足:

1)、部分吸尘管较长的家用吸尘器,在风机功率额定的情况下,由于吸尘管较长,因此从风机到吸嘴之间的压力衰减较大,从而导致吸嘴部分的吸力小,最终表现为吸尘效果差。

2)、高楼供水目前采用的是在地面上设置增压水泵,通过增大水压达到对较高楼层用户的供水,但是越高层的用户其自然水管的水压必然越小,随着未来城市建设过程中楼层的进一步增加无疑会对高层用水产生挑战。另外,较大的水流增压过程不仅需要增压水泵满足大功率需求,而且管路的抗压性能要求也要相应提高,这无疑增加了设备成本并且安全性和可靠性也较差。

3)、应用于高楼灭火的举高喷射消防车,其一般通过折叠臂将喷枪(也叫遥感消防炮)举高,然后进行高楼灭火,但是其灭火介质以水为例需要从消防车或消防栓上供水输送至高空,因此随着高度的提升其水压必然相应降低,这是制约举高喷射消防车灭火高度的重要因素。

4)、在矿采行业,对于矿井下的排水以及换气供氧是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保障,是安全生产的首要考虑因素。现有的矿井的排水和供氧都是采用大型的风机和水泵进行作业,其功率较低,随着矿井深度的增加在水泵功率恒定的情况下其排水能力将会持续降低。

因此针对这一现有技术的不足,急需提供一种可以使得流体的输送得以高效稳定的输送方法和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流体输送管,其输送功率大且结构简单可靠。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流体输送管,它包括中空的管体,至少由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构成的直驱电机,所述定子组件设于管体内且与管体固定连接,所述转子组件转动配合于定子组件内,所述定子组件通过设于管体上的接线端子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以使得通电的定子组件产生驱使转子组件转动的磁场,所述管体内设有用于驱使管体内的流体流动的叶片,所述的叶片与转子组件连接且随转子组件转动。

上述第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首先,管体内自带了驱动电机,因此无需额外的外界驱动机构,结构简单可靠,其次,多个管体之间可以依序拼接构成较长的管路,并且由于每个管体内都带有直驱电机因此管体内的流体不会随着管路的加长而流动速率产生衰减,因此对于流体的驱动效果好,适用于长距离传输,最后,通过由于每个管体内的直驱电机都是独立的,因此单个直驱电机发生故障后并不会影响整个输送管路的运行,因此由这一流体输送管构建的输送网络稳定性好。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家用吸尘器,其吸尘效果好。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家用吸尘器,它包括流体输送管,流体输送管的一端与吸嘴连通,流体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机壳内的尘桶连通,所述流体输送管上的接线端子与机壳内的电源电连接。

上述第二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首先,吸尘器管路自带直驱电机,因此吸尘效果好,其次,在满足吸尘效果的基础上可以省去吸尘器原有的风机,因此吸尘器主体的尺寸更加小巧,重量更轻,最后,通过吸尘管路内置的直驱电机驱动,省去吸尘器原有的风机,因此重心下移到吸尘管路上,用于手持吸尘器对底面进行吸尘操作时更加省力。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楼供水系统,其不会随着楼层增高而导致水压降低,因此供水更加平稳,对于增压设备和管路的性能要求低。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楼供水系统,它包括多根流体输送管,全部的流体输送管沿自身长度方向依序拼接,其中的第一根流体输送管与供水主管连通,各流体输送管上的接线端子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上述第三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首先,供水的动力来源是各流体输送管内置的直驱电机转动产生的动力,而不是依靠底部管路的高压形成的驱动,因此管内的水流输送过程不会随着楼层的增高而变缓慢,其次,可以根据实际楼层和各层用水量的需要进行管路的增减,而无需考虑负载过大对于增压水泵的影响,因此安装过程简单可靠,管路搭建过程快速。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其特征在于: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举高喷射消防车,其喷射高度更高,喷枪喷出的流体流速不会随着高度增加而衰减,因此对于高层灭火效果好。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举高喷射消防车,它包括车辆主体、举高伸缩臂和喷枪,所述举高伸缩臂安装于车辆主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举高喷射消防车还包括多根流体输送管,全部的流体输送管沿自身长度方向依序拼接,其中的第一个根流体输送管的前端与喷枪连通,最后一根流体输送管与车辆主体上的供水接头连通,所述喷枪架设在所述举高伸缩臂的顶部。

上述第四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首先,举高喷射消防车上的水管采用本专利的流体输送管后,由于流体输送管自带有直驱电机,因此水流在增高的过程中被逐级加速加压,因此喷枪口喷射出的流体的流速可以得到有效的保障,不会随着折叠臂的抬升而导致水压下降,其次,根据实际火灾的高度可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就对管路进行拼接,因此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最后即使个别流体输送管内的直驱电机发生故障也并不会影响整体水流的供给,因此灭火过程可靠性高,同时在事后维修过程中可以单独更换故障段的流体输送管而不用整个管路更换,因此维修成本低。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第五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矿井用的排气排水系统,其不会随着矿井深度的加深而导致排水排气能力的衰减。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矿井用的排气排水系统,它包括多根流体输送管,任意相邻的两个流体输送管之间沿自身长度方向连接,以使得全部的流体输送管相互连通构建形成管道网,所述管道网的进口端伸入至井坑内,所述管道网的出口端延伸至井坑外。

上述第五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首先,流体输送管本身自带有直驱电机,因此不用外置水泵或者气泵,其次,可以依据矿井的结构和深度的不同自由的增减流体输送管,因此通用性强,最后,由于流体输送管是通过自身的直驱电机进行流体的驱动,即流体在经过每一根流体输送管内均得到驱动,因此不管矿井的深度如何增加,管体内的流体的流速不会产生衰减,因此整体的排气排水效果好。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第六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楼灭火用的飞行器,其可以通过飞行器将灭火用的消防管提升至着火楼层,达到快速灭火效果。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楼灭火用的飞行器,它包括飞行器和用于输送阻燃介质的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包括多根流体输送管,所述流体输送管的管体的部分或全部为软管,任意相邻两个流体输送管之间均通过管接头拼接以使得全部的流体输送管依序连通,所述输送管道的下端与阻燃介质供应器连通,所述输送管道的上端安装于飞行器上。

上述第六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首先,通过飞行器的爬升可以将消防管道,也就是由多根流体输送管拼接形成的输送管道的前端提升到着火楼层外,由此飞行器的负载仅仅在于消防管自身的重量以及消防管内阻燃介质的重量,因此较常规云梯支架的重量轻,提升高度高,同时不受到常规消防车辆臂长的限制,因此可以极大的满足高楼灭火的需求,其次,流体输送管的部分或者全部采用软管材质,因此流体输送管对于飞行器的限制小,可以使得飞行器在较大范围内活动,满足不同的灭火需求。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第气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楼灭火用的飞行器,其可以通过飞行器自身携带灭火用的阻燃介质,由此可以对于高楼火源进行近距离的喷射灭火,其灭火效果好。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楼灭火用的飞行器,它包括飞行器和上述的流体输送管,所述飞行器上设有暂存箱,所述流体输送管的一端与暂存箱连通,流体输送管的另一端安装有消防喷枪。

上述第六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首先,通过飞行器的自由活动可以近距离的靠近高楼的着火位置,因此可以完成近距离的灭火,灭火效果好。其次,飞行器自带火灭设备和灭火用的阻燃介质,因此不用底面提供输送管路,因此飞行器响应速度快,可以在接到火情的第一时间进行灭火。最后,通过流体输送管可以替代原有的泵送设备,因此设备本身的重量轻,在飞行器负载量恒定的情况下可以大大提高阻燃介质的携带量。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体输送管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流体输送管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流体输送管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流体输送管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流体输送管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的流体输送管的等轴示意图。

图8为图5所示的流体输送管的左视示意图。

图9是带有流体输送管的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带有流体输送管的高楼供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带有流体输送管的消防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带有流体输送管的矿井用排水排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带有流体输送管的油田开采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带有流体输送管的灭火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管体,1.1、安装槽,1.2、连接管,1.3、软管,1.4、导线,2、直驱电机,2.1、定子组件,2.2、转子组件,2.3、机壳,3、接线端子,3.1、第一端子,3.2、第二端子,4、叶片,5、管接头;

601、吸嘴,602、机壳,603、尘桶;

701、供水主管;

801、车辆主体,802、举高伸缩臂,803、喷枪,804、供水接头;

901、井坑;

1001、油气输送通道,1002、油气接收设备,1003、待开采区域;

1101、飞行器,1102、输送管道,1103、阻燃介质供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流体输送管及各流体输送系统。

流体输送管之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输送管,它包括如图1所示的中空的管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由定子组件2.1和转子组件2.2构成的直驱电机2,当然直驱电机2还包括有绕组,铁芯,支架等,但上述结构均属于直驱电机常规的部件,而本专利申请整体技术方案的改进点也并非在于直驱电机本身的性能提升故此就不对直驱电机2的常规具体组成部件一一列举。所述定子组件2.1设于管体1内且与管体1固定连接,所述转子组件2.2转动配合于定子组件2.1内,所述定子组件2.1通过设于管体1上的接线端子3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以使得处于通电状态的定子组件2.1能够产生驱使转子组件2.2转动的磁场,具体地所述接线端子3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且所述接线端子3通过导线1.4与管体1内的直驱电机2电连接,所述导线1.4优选的内置于管体1的管壁内。所述管体1内设有用于驱使管体1内的流体流动的叶片4,所述的叶片4与转子组件2.2连接且随转子组件2.2转动。上述的叶片4在各领域中由于介质的不同因此名称也各不相同,例如传输液体的叶片一般称之为叶轮,传输空气的叶片一般称之为风页或叶片,其中优选的可以是离心式叶片,另外传输气液混合或者带有固体颗粒的悬浊液的涡轮等等,故此本专利中的这一叶片4泛指通过自身绕管体1的周向转动而带动管体内的介质流动的驱动部件。

作为优选,在同一个管体1内可以设有一个或者多个直驱电机2,当然各个直驱电机2上均各自设有叶片4。

流体输送管之实施例二:

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区别在于:所述管体1的进水端的管口上设有管接头5。

作为优选,所述管体1的进水端和出水端的管口上均设有管接头5,且出水端上的管接头5与相邻的另一个管体1进水端上的管接头5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管接头5可以是一进多出的多通接头,例如一进两出的三通接头或一进三出的四通接头,也可以是多进一出的多通接头,例如两进一出的三通接头或三进一出的四通接头。

当然上述的管接头5优选采用国标的通用管接头,以便于与外部的接头连通,例如与水龙头连通、与接头转换器连通。

流体输送管之实施例三:

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区别在于:所述的管接头5为快速接头。

流体输送管之实施例四:

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区别在于:所述管体1的内侧壁上内凹形成安装槽1.1,所述定子组件2.1嵌装在安装槽1.1内。

流体输送管之实施例五:

基本结构与实施例四相同,区别在于:所述定子组件2.1和转子组件2.2均位于安装槽1.1内,所述叶片4的固定端经安装槽1.1的槽口与转子组件2.2连接。定子组件2.1和转子组件2.2均隐藏在安装槽1.1内,可以避免在管体1内形成凸起,从而减少管体1内流体流动的阻力。

流体输送管之实施例六:

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区别在于:所述的叶片4为多个,且全部的叶片4沿管体1的周向排布。

流体输送管之实施例七:

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区别在于:所述接线端子3设于管体1的端部。将接线端子3设置在端部的目的在于当多个流体输送管沿轴向拼接形成整根长管时在相邻两个管体1相互拼接的过程中同步使得两个管体1端部上的两个对应的接线端子3同步插接,由此完成两个相邻管体1内导线的电连接,从而减少额外的电连接的步骤,提高装配效率。当然本专利并不排除所述接线端子可以是外露在管体1外侧壁上的接线端子(图中未示出)或者嵌入到管体1的外侧壁上(图中未示出)。

流体输送管之实施例八:

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七相同,区别在于:所述管体1的两端均设有接线端子3,且所述管体1任意端部的接线端子3与相邻的另一个管体1上所对应的接线端子3相配合,以使得任意相邻的两个管体1沿自身长度方向拼接时两个管体1之间的直驱电机2电连接。当然,正如上文中所述的本产品的流体输送管一般不单独使用,其较多的使用环境是多根本产品的流体输送管沿自身长度方向依序拼接,因此为了在对管体1进行拼接的过程中同步完成电连接,因此任意的管体1的两端均设置接线端子3,所述接线端子3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管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端子3.1和第二端子3.2,由此以便于与相邻的管体1进行电连接。但是不可否认的,当全部的流体输送管拼接完成后第一根管体的前端上的接线端子3以及管接头存在闲置的可能,而最后一根管体上的接线端子往往需要跟电源插座去连接。因此只有一端上设有管接头和接线端子的管体1一般作为第一根管体使用。

流体输送管之实施例九:

如图5所示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区别在于:所述的管体1包括硬质的连接管1.2和软管1.3,所述连接管1.2位于软管1.3的中间位置且与软管1.3连通,所述直驱电机2安装于连接管1.2内。

流体输送管之实施例十:

图6所示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区别在于:所述的管体1为软管,所述直驱电机2安装于软管内。具体地所述直驱电机2包括机壳2.3,所述机壳2.3的外侧壁与软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流体输送管之实施例十一:

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区别在于:所述的管体1为软管,管体1的至少一个端部设有管接头5,所述直驱电机2安装于管接头5内。具体地管接头5的内壁上设有容置凹槽,直驱电机2安装在容置凹槽内。

流体输送管之实施例十二:

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区别在于:所述的管体1包括硬质连接管和软管,该硬质连接管的一端与软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直驱电机2安装于硬质连接管内。

优选地,所述硬质连接管上设有管接头5,或者所述硬质连接管与管接头5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直驱电机2安装于硬质连接管内或管接头5内。

流体输送管之实施例十三:

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区别在于:如图1-4所示的所述管体1为硬质材料制成的管件,例如pvc管、pp管、金属管、混凝土预成型管。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的,所述管体1的管内壁上内凹形成安装槽1.1,所述直驱电机安装于所述的安装槽1.1内。

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管体1的两端带有管接头5,所述管接头5呈大体环形结构,所述直驱电机集成于管接头5上,具体地所述管接头5的内侧壁上设有容置凹槽,直驱电机安装于容置凹槽内,且所述直驱电机上的叶片位于管接头5的通道内。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端子也集成在管接头5上且与直驱电机间隔设置并电连接,所述管接头5与管体之间固定连接。

流体输送管之实施例十四:

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区别在于:上述的流体可以是气体——例如空气、氧气、天然气),液体——例如水、各类溶液,气液混合物——例如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胶体,阻燃泡沫,甚至于带有固体颗粒的混合物——例如混凝土等,故此本专利中的流体泛指任意可以在管体内流动的介质。

流体输送管应用于家用吸尘器之实施例一:

如图9所示,其包括上述流体输送管的基本结构,区别在于:包括至少一根如上述的流体输送管,流体输送管的一端与吸嘴601连通,流体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机壳602内的尘桶603连通,所述流体输送管上的接线端子3与机壳602内的电源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流体输送管为多根,多根流体输送管沿长度方向依序拼接构成整根吸尘管,吸尘管的上端与机壳602内的尘桶603连通,吸尘管的下端与吸嘴601连通。

由于采用带有直驱电机的流体输送管代替常规吸尘器的吸尘管,因此可以省去了吸尘器的电机,至少可以降低吸尘器的电机功率,因此整体吸尘器的重量会大大降低。并且由于吸尘的过程在多根流体输送管内逐级增速,因此吸尘效果。最后由于带有灰尘的气体是在流体输送管内叶片的推动作用下进入尘桶,因此即使尘桶过滤网堵塞也不会造成电机负载变大导致的电机损坏的情况,其较常规吸尘器的吸力更强,可靠性更高。

流体输送管应用于家用吸尘器之实施例二:

基本结构与家用吸尘器之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所述流体输送管为两个及两个以上,全部的流体输送管沿自身长度方向依序拼接构成整根吸尘管,吸尘管的上端与机壳602内的尘桶603连通也就是第一根流体输送管的前端与吸嘴601连通,吸尘管的下端与吸嘴601连通也就是最后一根输送管的后端与机壳602内的尘桶603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吸尘管内的各流体输送管之间均通过接线端子3电连接,并且吸嘴601上的用电部件以及吸尘管内的各直驱电机均与机壳602内的电源电连接。

流体输送管应用于高楼供水系统之实施例一:

如图10所示,其包括上述流体输送管的基本结构,区别在于:包括多根如上述的流体输送管,全部的流体输送管沿自身长度方向依序拼接,其中的第一根流体输送管与供水主管701连通,各流体输送管上的接线端子3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具体地第一根流体输送管前端的接线端子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第二根流体输送管前端的接线端子与第一根流体输送管后端的接线端子电连接,以此类推使得全部流体输送管均通电。

流体输送管应用于举高喷射消防车之实施例一:

如图11所示,其包括上述流体输送管的基本结构,区别在于:包括车辆主体801、举高伸缩臂802和喷枪803,所述举高伸缩臂802安装于车辆主体80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举高喷射消防车还包括多根流体输送管,全部的流体输送管沿自身长度方向依序拼接,其中的第一个根流体输送管的前端与喷枪803连通,最后一根流体输送管与车辆主体801上的供水接头804连通,所述喷枪803架设在所述举高伸缩臂802的顶部。

流体输送管应用于矿井用的排气排水系统之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其包括上述流体输送管的基本结构,区别在于:包括多根流体输送管,任意相邻的两个流体输送管之间沿自身长度方向连接,以使得全部的流体输送管相互连通构建形成管道网络,所述管道网络的进口端伸入至井坑901内,所述管道网络的出口端延伸至井坑901外。

所述的管道网络是指相邻的两个流体输送管之间通过管接头连通,或者多个流体输送管之间通过多通接头连通以使得全部的流体输送管均彼此连通,由此形成相互流体输送管之间均连通的输送通道,这一输送通道定义为管道网络。所述管道网络可以有多个进口,气体或液体通过各自对应的进口端进入管道网络,并且通过管道网络输送至地面上,当然位于地面上的出口端也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反向的气体或液体从位于地面上的出口端进入通过管道网络输送至井坑901内也是可行的。

现有的矿井内的气和液的输送只能是通过排入空气,例如通过设置于矿井外的空气泵将外部新鲜空气泵送至矿井内。

流体输送管应用于液化燃料的远距离输送网络之实施例一:

其包括用于供给液化燃料的供给端和用于接收液化燃料的受让端,所述供给端和受让端之间设有若干流体输送管,且全部的流体输送管沿自身长度方向依序拼接构建形成用于输送液化燃料的燃料输送通道,所述燃料输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供给端和受让端连通。

上述的供给端是指用于提供液化燃料的输出设备,例如液化燃料生产设备的输出端,或者液化燃料公司的储存设备的输出端。相反的,上述的受让端是指用于接收液化燃料的接收设备,例如小区各用户的燃具。当然上述的供给端和受让端只是相对的概念,只要存在燃料的远距离转移就存在输出和接收。

文中所述的远距离一般是指夸城市或跨地区的传输,一般计量单位都是千米。

流体输送管应用于油田开采用的油气输送管之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其包括多根流体输送管,所述流体输送管的管体的部分或全部为软管,且管体的两端均设有管接头,直驱电机安装于管体内或集成于任一管接头上,任意相邻两个流体输送管沿自身长度方向拼接以使得全部的流体输送管构成油气输送通道1001,所述油气输送通道1001的上端与油气接收设备1002连通,油气输送通道1001的下端延伸至待开采区域1003。

所述油气输送通道1001中任意相邻两个流体输送管的管体1端部均设有管接头和接线端子,各接线端子分别与各自管体1内的直驱电机2电连接,且所述接线端子与相邻的另一个管体1上所对应的接线端子相配合,任意相邻两个流体输送管之间通过管接头可拆式连接。

流体输送管应用于高楼灭火用的飞行器之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其包括飞行器1101和用于输送呈流体状的阻燃介质(例如阻燃泡沫、水)的输送管道1102,所述输送管道1102包括多根流体输送管,所述流体输送管的管体1的部分或全部为软管,任意相邻两个流体输送管之间均通过管接头连接以使得全部的流体输送管依序连通,所述输送管道1102的下端与阻燃介质供应器1103连通或者伸入到阻燃介质的储存容器内,所述输送管道1102的上端安装于飞行器1101上,各流体输送管内均设有用于带动流体输送管内阻燃介质流动的直驱电机,所述直驱电机与流体输送管上的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接线端子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上述的阻燃介质供应器1103是指提供阻燃介质的设备,例如消防水车,消防栓。

上述的阻燃介质储存容器可以是人造的储存设备,例如储液箱,也可以是天然形成的,例如河流、湖泊,由此使得输送管道1102的下端浸没在河流或湖泊内,在直驱电机的驱动下抽取水流供给灭火使用。

本专利中之所以将管体1限定为部分或者全部为软管,其目的在于使得飞行器可以带动输送管道1102正常的爬升,同时飞行器1101可以调整输送管道1102上端的位置,即通过飞行器1101控制喷射方向,达到灭火效果。显然,若采用硬质的管材则在高空区域无法有效的调整喷射方向。当然,现有技术中也有将软管作为灭火的消防管,但是现有技术中都是在底面上通过增压水泵将水流泵送出去,但是这一常规的灭火方式无法满足高楼灭火的需求,其原因在于底面水泵的泵送高度有限,且高度越高水压越小。当然,现有技术中也有考虑到直接在直升机上安装水泵和水枪,但是由于直升机需要随时调整位置,因此只能够采用软管,但是利用水泵抽取水流时所述软管的管壁受到负压力将会收缩闭合,故此常规的采用抽吸方式的水泵是无法直接采用普通软管的。这也是高楼消防领域中目前尚未有采用飞行器携带水泵进行灭火的原因之一。

流体输送管应用于高楼灭火用的飞行器之实施例二:

其基本结构与飞行器之实施例一相同,区别在于:所述流体输送管内的直驱电机2位于管体1的中间位置且与管体1固定连接。

流体输送管应用于高楼灭火用的飞行器之实施例三:

其基本结构与飞行器之实施例一相同,区别在于:所述流体输送管的两端均设有管接头5,任意相邻两个流体输送管均通过相对应的两个管接头5可拆式连接,所述流体输送管内的直驱电机2安装于管体1上的任一管接头5上。

流体输送管应用于高楼灭火用的飞行器之实施例四:

其基本结构与飞行器之实施例三相同,区别在于:所述管接头5的内侧壁上内凹形成环形凹槽,直驱电机2嵌装在环形凹槽内。

流体输送管应用于高楼灭火用的飞行器之实施例五:

其基本结构与飞行器之实施例一相同,区别在于:所述流体输送管的两端均设有接线端子3,所述接线端子3与管体1内的直驱电机2电连接且所述接线端子3与相邻流体输送管上的接线端子3相配合。

流体输送管应用于高楼灭火用的飞行器之实施例六:

其基本结构与飞行器之实施例五相同,区别在于:所述飞行器与靠近飞行器的流体输送管内的直驱电机电连接,所述飞行器和各流体输送管内的直驱电机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当然不排除所述飞行器带有备用蓄电池,以使得飞行器可以在断电情况下持续续航。

优选的,上述各实施例中的飞行器可以是指小型的无人飞行器,也可以是消防用的直升机。若采用直升机则各流体输送管可以通过直升机提供电源,即将直升机作为外部电源供给流体输送管电能,由此满足无地面电源的情况下的消防需求。

流体输送管应用于高楼灭火用的第二种飞行器之实施例一:

飞行器1101和上述的流体输送管,所述飞行器1101上设有暂存箱(图中未示出),所述流体输送管的一端与暂存箱连通,流体输送管的另一端安装有消防喷枪。

作为优选所示的流体输送管一般采用硬质管,由此通过流体输送管内直驱电机的驱动使得暂存箱内的阻燃介质喷射至高楼的着火位置。所示的阻燃介质一般多采用水、阻燃泡沫。当然所述阻燃介质采用液体时,所述流体输送管与暂存箱的连接处的位置位于暂存箱靠近箱底位置。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阅读上述说明后,各种变化和修正无疑将显而易见。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应看作是涵盖本发明的真实意图和范围的全部变化和修正。在权利要求书范围内任何和所有等价的范围与内容,都应认为仍属本发明的意图和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