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保温软管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21266发布日期:2020-05-29 14:1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轻质保温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层、增强层以及外保护层,所述增强层由纤维长丝经过合股加捻以及织造制成,所述内层和外保护层均由塑料共混物在同一模具内挤出成型制成,所述塑料共混物按质量分数计由10-30%的中空玻璃微珠和70-90%的塑料原料共混组成;所述塑料原料的各个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为:65-70份的聚乙烯、30-35份的聚四氟乙烯、13-18份的环氧树脂、3-7份的色母粒、8-11份的填充剂、3-8份的抗氧化剂、2-5份的紫外线吸收剂、2-7份的光稳定剂、1-4份的增韧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保温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玻璃微珠采用h25s中空玻璃微珠、h25hs中空玻璃微珠或h27中空玻璃微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保温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稳定剂采用光稳定剂944、光稳定剂622、光稳定剂770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保温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采用mbs增韧剂、cpe增韧剂、acr增韧剂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混合物。

5.一种轻质保温软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先将纤维长丝经过合股加捻处理,然后将其织造形成增强层;

s2、将塑料原料搅拌配色均匀后,加入中空玻璃微珠,共混均匀后,经过挤出、造粒,形成塑料共混物颗粒;

s3、将塑料共混物颗粒和增强层在同一模具内挤出成型,增强层的外侧形成外保护层,增强层的内侧形成内层,经过性能检验合格后,即为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轻质保温软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原料的各个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具体为:65份的聚乙烯、30份的聚四氟乙烯、13份的环氧树脂、3份的色母粒、8份的填充剂、3份的抗氧化剂、2份的紫外线吸收剂、2份的光稳定剂、1份的增韧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轻质保温软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原料的各个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具体为:70份的聚乙烯、35份的聚四氟乙烯、18份的环氧树脂、7份的色母粒、11份的填充剂、8份的抗氧化剂、5份的紫外线吸收剂、7份的光稳定剂、4份的增韧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轻质保温软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原料的各个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具体为:68份的聚乙烯、33份的聚四氟乙烯、15份的环氧树脂、5份的色母粒、9份的填充剂、7份的抗氧化剂、3份的紫外线吸收剂、5份的光稳定剂、3份的增韧剂。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保温软管及其制造方法,其中,轻质保温软管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层、增强层以及外保护层,所述增强层由纤维长丝经过合股加捻以及织造制成,所述内层和外保护层均由塑料共混物在同一模具内挤出成型制成,所述塑料共混物按质量分数计由10‑30%的中空玻璃微珠和70‑90%的塑料原料共混组成;所述塑料原料的各个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为:65‑70份的聚乙烯、30‑35份的聚四氟乙烯、13‑18份的环氧树脂、3‑7份的色母粒、8‑11份的填充剂、3‑8份的抗氧化剂、2‑5份的紫外线吸收剂、2‑7份的光稳定剂、1‑4份的增韧剂。在本发明中,中空玻璃微珠的加入,不仅大大提高了软管本身的保温性能,还能降低软管整体的重量,解决天气寒冷输油变稠的问题和输水结冰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黄裕中;王金马;卞冬明;陈军;朱亚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裕软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9
技术公布日:2020.05.2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