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结构以及带有固定结构的凹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72115发布日期:2021-07-16 16:41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固定结构以及带有固定结构的凹槽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结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了减振圈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2.诸多支架需要安装在发动机舱中,并通过固定结构固定至发动机结构。发动机舱通常处于振动状态,而常规的支架固定结构没有减振设计,因此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因此,需要一种减振固定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定结构以及带有固定结构的凹槽。
4.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固定结构包括:
5.固定部,该固定部为中空固定部并且具有高度,并且其内表面沿周向设有凸缘;
6.减振圈,该减振圈由柔性材料制成并且具有厚度,并且其外表面沿周向设有凹槽。以该凹槽为界,将减振圈划分为上半部和下半部;以及
7.底座,该底座的安装面上设有装配孔,固定部通过螺钉穿过固定部以及减振圈的中空部分并紧固于装配孔从而安装到底座的安装面,其中,
8.在紧固状态下,减振圈的凹槽与固定部的凸缘嵌合,并且减振圈的下半部超出固定部与安装面直接接触,从而使得固定部不与安装面直接接触,进而固定部不会与底座接触而产生振动以及噪音。
9.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固定结构还包括刚性环,该刚性环沿径向设置在减振圈与螺钉之间,其可以在螺钉将柔性减振圈紧固至底座的状态下保护减振圈不受螺钉扭力的破坏。并且在紧固状态下,刚性环的下端不从减振圈的下半部伸出,从而避免刚性环与底座接触而产生振动和噪音。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紧固状态下,刚性环的上端不从减振圈的上半部伸出,从而使得螺钉能够将减振圈以及固定部固定至底座。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的中空部分为环形,以更好地容纳减振圈。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刚性环由金属制成。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减振圈由橡胶制成。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和底座由刚性材料制成。
15.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是线槽的一部分,并且底座是车身钣金,其中固定结构通过固定部将线槽固定至车身钣金。
16.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带有固定结构的线槽包括:
17.承载部分,该承载部分用于承载线束;
18.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被配置成用于固定至车身钣金,该车身钣金的安装面上设有装配孔,固定结构包括:
19.固定部,该固定部为中空固定部并且具有高度,并且其内表面沿周向设有凸缘;
20.减振圈,该减振圈由柔性材料制成并且具有厚度,并且其外表面沿周向设有凹槽。以该凹槽为界,将减振圈划分为上半部和下半部;以及
21.螺钉,该螺钉被配置成用于穿过固定部以及减振圈的中空部分并且紧固于装配孔,从而将固定部安装到车身钣金的安装面,
22.在固定结构被固定于车身钣金的紧固状态下,
23.减振圈的凹槽与固定部的凸缘嵌合,并且减振圈的下半部超出固定部与安装面直接接触,从而使得固定部不与安装面直接接触,进而固定部不会与车身钣金接触而产生振动以及噪音。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线槽还包括刚性环,该刚性环沿径向设置在减振圈与螺钉之间,其可以在螺钉将柔性减振圈紧固至车身钣金的状态下保护减振圈不受螺钉扭力的破坏。并且在紧固状态下,刚性环的下端不从减振圈的下半部伸出,从而避免刚性环与车身钣金接触而产生振动和噪音。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简单地介绍,下文描述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
26.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示例减振固定结构的分解视图;
27.图2是根据实施例的示例减振固定结构的上视图;
28.图3是根据实施例的紧固状态下的示例减振固定结构沿图2中示出的a-a线的截面图;
29.图4是根据实施例的图3中的示例减振固定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表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3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轴向”、“径向”、“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以及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以及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或相对重要性。
32.此外,除非明确说明,术语“附接”、“安装”、“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依照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含义。
33.本发明中的固定结构利用固定部120、减振圈122、螺钉124以及底座5之间的配合来实现具有减振功能的固定结构。
34.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示例减振固定结构的分解视图。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减振固定结构包括固定部120、减振圈122、螺钉124以及底座5。固定部120为中空固定部,是需要被固定至底座5的组件的一部分。在本实施例中,该组件可以为线槽1,并且底座5例如可以是车身钣金。固定结构通过固定部120将线槽1固定至车身钣金,下文将进一步阐释其固定原
理。固定部120的中空部分例如可以为环形,以更好地容纳减振圈122的一部分。固定部120以及底座5例如可以由刚性材料制成。
35.此外,中空的固定部120在其内表面沿周向设有凸缘1200,用于与减振圈122进行嵌合。减振圈122可以由柔性材料、例如橡胶制成,并且减振圈122具有一定的厚度以及中空部分。沿着减振圈122的外表面周向地设有凹槽1220,用于与固定部120的凸缘1200嵌合。以该凹槽1220为边界,减振圈122大致被分为上半部与下半部。
36.图2是根据实施例的示例减振固定结构的上视图。图3是根据实施例的紧固状态下的示例减振固定结构沿图2中示出的a-a线的截面图。图4是根据实施例的图3中的示例减振固定结构的局部放大图。现将结合图2-图4,对本发明的减振固定结构进行进一步阐释。
37.参考图3和图4,底座5的安装面54上设有装配孔52,固定部120通过使螺钉124穿过固定部120以及减振圈122的中空部分并紧固于装配孔52,从而安装至底座5的安装面54。
38.在紧固状态下,减振圈122与固定部120之间通过凹槽1220与凸缘1200的嵌合以实现相互配合,从而能防止固定部120脱落。此外,固定部120以及底座5由刚性材料制成并且减振圈122由柔性材料制成,因此能通过柔性材料与刚性材料之间的配合使固定效果更加稳固。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1220与凸缘1200的嵌合例如可以在装配时通过人工挤压或机器冲压实现。
39.如图3所示,即使在紧固状态下,减振圈122的下半部也超出固定部120的下端,来与底座5上的安装面54直接接触。由此,固定部120不会与底座5直接接触。因此,底座5的振动不会直接传递到固定部120,而被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减振圈122吸收,从而能够实现减振效果,也减少了由振动所产生的噪声。
40.参考图3和图4,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减振固定结构可以进一步包括刚性环126。刚性环126例如可以由金属制成,沿径向设置在减振圈122与螺钉124之间,其可以在螺钉124将柔性减振圈122紧固至底座5的状态下保护减振圈122不受螺钉124扭力的破坏。并且在紧固状态下,刚性环126的下端不从减振圈122的下半部伸出。因此能防止刚性环126因为与振动的底座5直接接触而产生噪音。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紧固状态下,刚性环126的上端不会从减振圈122的上半部伸出。因此螺钉124能够更好地将减振圈122以及固定部120固定至底座5。
41.作为本公开的一个示例布置,参考图1,提供了一种带有固定结构的线槽,包括承载部分10和固定结构12。其中,承载部分10为槽状,用于承载线束。固定结构12被配置成用于固定至车身钣金,该车身钣金的安装面54上设有装配孔52。并且固定结构12包括固定部120、减振圈122以及螺钉124。固定部120与承载部分10相连,从而使得固定结构12与承载部分10相连。并且固定部120具有高度,且其内表面周向地设有凸缘1200。减振圈122由柔性材料制成并且具有厚度,并且其外表面周向地设有凹槽1220,以该凹槽1220为界,减振圈122被划分为上半部和下半部。通过凸缘1200与凹槽1220之间的嵌入配合,固定部120得以容纳减振圈122的一部分。螺钉124被配置成用于穿过固定部120以及减振圈122的中空部分并紧固于装配孔52,从而将固定部120安装至车身钣金的安装面54。
42.在该紧固状态下,减振圈122与固定部120之间通过凹槽1220与凸缘1200的嵌合以实现相互配合,从而能防止固定部120从车身钣金脱落。
43.如图3所示,在该紧固状态下,减振圈122的下半部超出固定部120的下端,来与车
身钣金上的安装面54直接接触。由此,固定部120不会与车身钣金直接接触。因此,车身钣金的振动不会直接传递到固定部120,而被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减振圈122吸收,从而能够实现减振效果,也减少了由振动所产生的噪声。
44.参考图3和图4,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固定结构12可以进一步包括刚性环126。该刚性环126沿径向设置在减振圈122与螺钉124之间,其可以在螺钉124将柔性减振圈122紧固至车身钣金的状态下保护减振圈122不受螺钉124扭力的破坏。并且在紧固状态下,刚性环126的下端不从减振圈122的下半部伸出。因此能防止刚性环126因为与振动的车身钣金直接接触而产生噪音。
45.应理解,本公开描述的实施例仅为示例,不限于应用于发动机舱,能够应用于任何固定结构来达到减振效果。
46.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进行限定。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任何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