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攻防滑螺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9749发布日期:2019-10-13 00:38阅读:10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攻防滑螺丝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丝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攻防滑螺丝。



背景技术:

自攻螺丝一般是指尖头的,粗牙的,质地较硬的木螺丝,也有铝合金、塑料的。自攻螺丝用于非金属或较软的金属,不用打底孔和攻丝,自攻螺丝是尖头的。

中国专利CN204729435U公开了一种自攻防滑螺丝,包括螺杆,螺杆的内部中空,螺杆的外部沿螺杆长度方向布满螺牙,螺杆的一端带有十字槽,螺杆的另一端为平端或锥端,螺牙的螺距不相等。该自攻防滑螺丝可以很好地对橡胶或木质产品进行固定,不等距的螺牙使固定的部件不会滑牙,简单实用。

然而,不等距的螺牙虽然可以逐渐增大锁紧力,但是同时也会增加螺丝旋转的阻力。这是由于螺牙距离变大,导致螺丝旋转同样的圈数却要攻入更长的距离,上述情况容易导致螺丝无法顺利攻入预定的位置而造成固定失败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针对上述情况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自攻防滑螺丝,所述自攻防滑螺丝包括:基座、螺杆和螺牙,所示螺杆的上端与所述基座的下端形成固定,所述螺牙环绕所述螺杆的侧壁螺旋延伸,所述螺牙的螺距自所述基座起逐渐减小,所述螺牙的外侧具有刀刃,所述刀刃的圆角自所述基座起逐渐增大。

进一步,所述螺牙具有两个刀刃,分别为上刀刃和下刀刃,所述上刀刃与所述下刀刃相互平行,所述上刀刃的圆角自所述基座起逐渐增大,所述下刀刃的圆角不变。

进一步,所述基座具有主体,所述主体呈圆柱体形状,所述主体的上表面凹陷有锁槽。

进一步,所述锁槽为六角槽。

进一步,所述主体的侧壁环绕有外凸环,所述外凸环位于靠近所述主体上表面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主体的下表面凸起有多个防滑纹。

进一步,多个防滑纹环绕所述螺杆呈圆周阵列的方式排列。

进一步,所述螺杆具有连接部和尾部,所述连接部呈圆柱体形状,所述尾部呈锥形,所述连接部的上端与所述基座的下端形成固定,所述连接部的下端与所述尾部形成固定,所述螺牙环绕所述连接部的侧壁螺旋延伸。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具有上述结构的自攻防滑螺丝不仅可以起到有效的防滑作用,避免滑牙的情况,而且还可以防止自攻防滑螺丝收到的阻力增大,保证锁螺丝的流畅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涉及的自攻防滑螺丝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涉及的自攻防滑螺丝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涉及的自攻防滑螺丝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攻防滑螺丝,如图1所示,自攻防滑螺丝包括:基座1、螺杆2和螺牙3,螺杆2的上端与基座1的下端形成固定,螺牙3环绕螺杆2的侧壁螺旋延伸。在自攻防滑螺丝使用过程中,基座1用于与锁螺丝工具接合,螺杆2用于插入待固定的物体中,螺牙3在物体中形成内螺纹,并且与内螺纹啮合。

如图2所示,基座1具有主体11,主体11呈圆柱体形状。主体11的上表面凹陷有锁槽12,锁槽12用于与锁螺丝工具接合。在本实施例中,锁槽12为六角槽,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锁槽12也可以为十字槽或三角槽。主体11的侧壁环绕有外凸环13,外凸环13位于靠近主体11上表面的位置,外凸环13可以方便用户握持自攻防滑螺丝以及调整自攻防滑螺丝的朝向。主体11的下表面凸起有多个防滑纹14,防滑纹14可以防止自攻防滑螺丝出现打滑的现象,而且用户不必安装防滑垫片,节省成本。在本实施例中,多个防滑纹14环绕螺杆2呈圆周阵列的方式排列。

螺杆2具有连接部21和尾部22,连接部21呈圆柱体形状,尾部22呈锥形。连接部21的上端与基座1的下端形成固定,连接部21的下端与尾部22形成固定,螺牙3环绕连接部21的侧壁螺旋延伸。锥形的尾部22可以使螺杆2更容易插入物体中。

螺牙3的螺距D自基座1起逐渐减小,螺牙3的外侧具有刀刃,刀刃的圆角θ自基座1起逐渐增大。基座1越接近物体时,螺距D越大,螺牙3与物体之间的啮合力度更大,从而起到有效的防滑作用。基座1越接近物体时,刀刃的圆角θ越小,即刀刃越锋利,从而有效地防止自攻的阻力增大。

可见,具有上述结构的自攻防滑螺丝不仅可以起到有效的防滑作用,避免滑牙的情况,而且还可以防止自攻防滑螺丝收到的阻力增大,保证锁螺丝的流畅性。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自攻防滑螺丝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螺牙3具有两个刀刃,分别为上刀刃31和下刀刃32,上刀刃31与下刀刃32相互平行,上刀刃31的圆角θ自基座1起逐渐增大,下刀刃32的圆角θ不变。这种设置可以螺牙3的抗压强度,避免上刀刃31在自攻过程中被折断。

特别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