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87646发布日期:2020-03-13 06:29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而在水利工程当中也需要应用到水利管道,来进行高低处或者调水时水流转移,并且在进行水利管道安装时也必须用到连接装置来进行稳固,但是现有技术在斜坡处安装该水利管道时无法有效的进行稳固,并且在进行每节水利管道连接时的密闭效果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连接装置,以解决无法有效的在斜坡处进行安装稳固该水利管道,并且在进行每节水利管道连接时的密闭效果不足的问题,达到可有效提高在斜坡处安装该水利管道后的稳固力,并且大大提高在进行每节水利管道连接时的密闭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连接装置,包括上连管、下连管、密闭装置和稳固装置,所述密闭装置上下两部分别设置有上连管和下连管,并且上连管和下连管均与密闭装置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稳固装置上部与密闭装置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密闭装置由上连接环、插环、密封环、下连接环、插槽、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孔和第二固定件组成,所述上连接环底端外围与插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环设置于上连接环外表面上部进行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环顶端面外围设置有插槽,所述插环通过间隙配合方式与插槽内壁插接,所述第一固定孔均设置于插环和下连接环前端,所述第一固定件与第一固定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孔分别设置于上连接环和下连接环顶底两端,所述第二固定件与第二固定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上连管设置于上连接环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稳固装置由放置板、靠板、第三固定件和固定桩组成,所述放置板前端下部设置有靠板,并且靠板与放置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件贯穿靠板顶底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桩贯穿放置板顶底两端上部,并且放置板与固定桩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件与密闭装置中下部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插环外表面下部与插槽内壁相互嵌合,并且插环外表面下部与插槽内壁嵌合的缝隙宽度为3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有四个,并且第二固定件分别等距分布在上连接环和下连接环顶底两端面外围。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板顶端面与靠板底端面相互平行,并且放置板顶端面与靠板底端面均光滑。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桩设置有三根,并且固定桩等距分布在放置板顶端面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环外表面中部由上至下呈扩张状,并且密封环外表面中部光滑。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板顶端面中部设置有槽口,并且槽口内壁与上连接环和下连接环外表面中部相互嵌合。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环的材质为橡胶。

进一步的,所述插环的材质为不锈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无法有效的在斜坡处进行安装稳固该水利管道的问题,通过在密闭装置底端设置稳固装置,经过放置板放置而靠板和第三固定件在密闭装置处进行连接稳固,经过固定桩插入斜坡处进行稳固,达到了可有效提高在斜坡处安装该水利管道后稳固力的有益效果。

2)、为解决在进行每节水利管道连接时的密闭效果不足的问题,通过在上连管和下连管之间设置密闭装置,经过上连接环底端面的插环与下连接环顶端面的插槽进行插接,并由第一固定件进行稳固,而插环外表面上部设置的密封环对插槽缝隙进行密闭,再由第二固定件对上连接环和下连接环进行连接,提高其之间的贴合度,达到了大大提高在进行每节水利管道连接时的密闭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稳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密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密闭装置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连管-1、下连管-2、密闭装置-3、稳固装置-4、上连接环-31、插环-32、密封环-33、下连接环-34、插槽-35、第一固定孔-36、第一固定件-37、第二固定孔-38、第二固定件-39、放置板-41、靠板-42、第三固定件-43、固定桩-4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连接装置:包括上连管1、下连管2、密闭装置3和稳固装置4,密闭装置3上下两部分别设置有上连管1和下连管2,并且上连管1和下连管2均与密闭装置3进行固定连接,稳固装置4上部与密闭装置3进行固定连接,密闭装置3由上连接环31、插环32、密封环33、下连接环34、插槽35、第一固定孔36、第一固定件37、第二固定孔38和第二固定件39组成,上连接环31底端外围与插环32进行固定连接,密封环33设置于上连接环31外表面上部进行固定连接,下连接环34顶端面外围设置有插槽35,插环32通过间隙配合方式与插槽35内壁插接,第一固定孔36均设置于插环32和下连接环34前端,第一固定件37与第一固定孔36内壁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孔38分别设置于上连接环31和下连接环34顶底两端,第二固定件39与第二固定孔38内壁固定连接,上连管1设置于上连接环31顶端固定连接,稳固装置4由放置板41、靠板42、第三固定件43和固定桩44组成,放置板41前端下部设置有靠板42,并且靠板42与放置板41固定连接,第三固定件43贯穿靠板42顶底两端固定连接,固定桩44贯穿放置板41顶底两端上部,并且放置板41与固定桩44固定连接,第三固定件43与密闭装置3中下部进行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插环32外表面下部与插槽35内壁相互嵌合,并且插环32外表面下部与插槽35内壁嵌合的缝隙宽度为3mm,提供移动空间,便于安装。

其中,所述第二固定件39设置有四个,并且第二固定件39分别等距分布在上连接环31和下连接环34顶底两端面外围,提供力均衡,提高稳固力。

其中,所述放置板41顶端面与靠板42底端面相互平行,并且放置板41顶端面与靠板42底端面均光滑,增大了接触面积,提高稳定性。

其中,所述固定桩44设置有三根,并且固定桩44等距分布在放置板41顶端面上部,增加固定数量,防止松动。

其中,所述密封环33外表面中部由上至下呈扩张状,并且密封环33外表面中部光滑,便于位置契合,提高密闭效果。

其中,所述放置板41顶端面中部设置有槽口,并且槽口内壁与上连接环31和下连接环34外表面中部相互嵌合,提高契合度,加大安装的稳定能力。

其中,所述密封环33的材质为橡胶,耐用,便宜。

其中,所述插环32的材质为不锈钢,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

本专利所述的插环32的材质为不锈钢,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钢种;所述的密封环33的材质为橡胶,是指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

工作原理:首先,将该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连接装置取出并放置在合适的位置,然后,事先将稳固装置4安装在将要进行安装水利管道的斜坡处,经过固定桩44插入斜坡处进行稳固,将该安装密闭装置3后的水利管道进行移动至稳固装置4处,之后,通过在上连管1和下连管2之间设置的密闭装置3,经过上连接环31底端面的插环32与下连接环34顶端面的插槽35进行插接,而第一固定孔36设置在插环32和下连管2处,使得由第一固定件37对第一固定孔36进行连接达到稳固,而插环32外表面上部设置的密封环33对插槽35缝隙进行密闭,而密封环33外表面中部由上至下呈扩张状,并且密封环33外表面中部光滑,便于位置契合,提高密闭效果,再由第二固定件39对上连接环31和下连接环34的第二固定孔38进行连接,提高其之间的贴合度,达到了大大提高在进行每节水利管道连接时的密闭的有益效果,最后,将该水利管道通过在密闭装置3底端设置稳固装置4,经过放置板41放置而靠板42和第三固定件43在密闭装置3处进行连接稳固,达到了可有效提高在斜坡处安装该水利管道后稳固力的有益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