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调节孔径的螺杆、螺母防松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77245发布日期:2019-11-19 22:10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调节孔径的螺杆、螺母防松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母,尤其涉及一种能调节孔径的螺杆、螺母防松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螺杆、螺母,一般情况是批量生产,不会针对每一枚螺杆实际尺寸,再特制与之完全匹配的螺母,所以在实际制造、使用过程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差,它们在拧合时,螺纹之间会存在缝隙,是不能100%吻合,只能是局部吻合。螺纹之间的啮合主要是依靠螺母拧紧固定物所产生的纵向(轴向)的反作用力,使螺纹之间产生顶压作用,其受力特点:一是螺杆与螺母之间存在较大的缝隙;二是受力不均,主要集中在第1、2道螺纹上,极易局部变形,从而整体逐渐受损;三是螺纹的受力面积有限,往往局限在上道螺纹的下侧面与下道螺纹的上侧面之间;四是螺母所能承受的拧力有限,常常为了提升摩擦阻力以防松,拧得过紧直接致使螺纹破坏,以上种种因素,螺纹的啮合很难牢固到永不松动。

但在现代生活、生产中,有许多设备,如火车、发电机、发动机、振动锤等,在工作中会生产巨大震动,固定物、螺杆、螺母之间会作快速地无规律的纵向、横向相对位移,生产巨大的破坏力,逐级破坏啮合之中的螺纹,最终致使松动,为使不松动,必须增加松动时的阻力,来阻止螺纹松动。

为了防松,中、外科技人员做过大量实践,但均局限在螺母的改进上,譬如,现在中国、日本乃至德国等国家普遍采用的日本哈德洛克工业株式会社的永不松动的“hardlock螺母”。其也仅是借助楔子的原理,利用2个偏心螺母解决了易松动的问题,但对于螺纹不均匀受力问题(楔子周边压力特别大),还是不能有效解决,反复使用容易造成局部损坏,且生产工艺杂复,结构虽然十分简单,但生产难度很大,许多企业“望物兴叹”。为解决现有防松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调节孔径的螺母、螺杆防松组合,不但对螺母进行改造,还对螺杆及固定物均提出全新的创新,一是提升了螺纹紧密程度,增大了受力和受力面积,大大增大了松动时的摩擦力,二是使螺纹更均匀受力,有效分解振动所产生的破坏力,三是螺杆直径上、下不等大,上大下小,阻挡螺母由下向上进行松动,四是设置在螺杆部分的若干凹缺口,可以有效阻挡螺纹之间相对位移,防止螺母旋绕松动,五是锁定固定物、螺杆、螺母,减少震动时他们之间的横向位移,从源头上减轻震动的破坏力,六是对生产设备、工艺要求不高,制作简单。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调节孔径的螺杆、螺母防松组合装置,其不但提高了拧紧螺杆的紧密程度和松动阻力,还可以使螺纹更均匀受力,同时对生产设备、工艺要求不高,制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能调节孔径的螺杆、螺母防松组合装置,包括防松螺杆、固定物、垫片、防松螺母;所述防松螺母与防松螺杆螺纹连接,所述防松螺杆内置于所述固定物的圆孔内;所述垫片设置于防松螺母与固定物之间,所述固定物上表面设有若干个小凸起,所述防松螺杆包括螺杆、调径塞;所述螺杆上端开设有螺杆锥形孔;所述调径塞内置于螺杆锥形孔内;所述防松螺母包括螺母身、螺母头、内置螺母;所述螺杆外侧螺纹与螺母身内侧螺纹螺纹连接,所述与内置螺母连接处的螺杆外侧螺纹顶部上设有若个干凹缺口;所述螺母身的内侧螺纹底部开设有若干个凹孔,所述螺母身内侧螺纹底部设有金属丝线。

优选地,所述螺杆锥形孔偏离螺杆中心轴,所述螺杆锥形孔上部呈圆筒形,下部呈漏斗形,螺杆锥形孔下部直径由上至下逐渐递减;

所述调径塞上部呈圆柱形,与螺杆锥形孔上部吻合,调径塞下部呈漏斗形,与螺杆锥形孔下部吻合。

所述螺杆锥形孔上部设置有螺纹,所述调径塞上部部分设置有螺纹,所述螺杆锥形孔上部与调径塞上部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螺杆锥形孔上部呈漏斗形,下部呈圆筒形;螺杆锥形孔上部直径由上至下逐渐递减;

所述调径塞上部呈漏斗形,与螺杆锥形孔上部吻合,调径塞下部呈圆柱形,与螺杆锥形孔下部吻合;

所述螺杆锥形孔下部内侧设置有螺纹,所述调径塞下部外侧设置有螺纹,所述螺杆锥形孔下部与调径塞下部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螺杆锥形孔末端设置有螺杆通孔,所述螺杆锥形孔与所述螺杆通孔连通,所述螺杆通孔呈圆筒形,所述螺杆通孔出口处设置有斜坡式卡挡;

所述调径塞下端设置有调径塞尖顶端,所述调径塞尖顶端末端位置设有若干防滑凹槽,所述调径塞尖顶端穿过螺杆通孔,经斜坡式卡挡的单侧用力下,弯曲伸出螺杆通孔。

优选地,还包括锁定剂;所述固定物的圆孔内侧开设有喇叭口,沿喇叭口周边,垫片下方的位置设置有若干小凸起,实际上也就是固定物表面设置的小凸起;所述锁定剂设置于所述喇叭口处。

优选地,所述螺母身与所述螺母头通过螺母头上的螺母身梯形滑槽活动连接;所述螺母身外侧设置有调径环,所述调径环与所述螺母身螺纹连接;所述螺母头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内置螺母内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内置螺母与所述螺母头通过螺母头凹槽壁上的内置螺母梯形滑槽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螺杆锥形孔壁、螺母身均纵向设置有4条伸缩裂缝,分别将螺杆锥形孔壁、螺母身切割成四部分;螺杆锥形孔壁的4条伸缩裂缝所在的4个平面相交于螺杆锥形孔内;螺母身的4条伸缩裂缝所在的4个平面相交于螺母身中心轴。其中,伸缩裂缝保持适当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螺杆的外侧螺纹以及与螺杆外侧螺纹连接的螺母身、螺母头、内置螺母螺纹的形状均为梯形。

优选地,所述锁定剂为半流体状的凝固剂。

优选地,所述内置螺母的材质为延展性较好的材料,如铝铜等。

优选地,所述螺杆头部的一侧设置有锚固钉,所述螺杆与锚固钉为一体设置。

优选地,所述金属丝线具有延展性。

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径环往里拧紧,会挤压螺母身向螺杆靠拢,从而提升它们之间的螺纹紧密程度;螺杆锥形孔下部呈漏斗形,直径由上至下逐渐递减,调径塞在挤入的过程中,会挤压螺杆锥形孔壁向外扩大,从而提升他们间的螺纹紧密程度;伸缩裂缝是调节螺杆直径和螺母身孔径的前提,调径塞和调径环通过调节他们伸缩裂缝的缝隙大小,达到调节螺杆直径和螺母身孔径的大小之目的;螺纹随着紧密程度的提升,它们的接触面由传统情况的1个面变成上、下2个面,这样面积就会大大增加;螺纹之间的力除了通常情况的拧力外,还有来自他们两侧的调径环、调径塞的挤压力,螺纹之间的受力会大大增加;螺杆的外侧螺纹以及与螺杆外侧螺纹连接的螺母身、螺母头、内置螺母等构件的螺纹的形状均为梯形,作用在于能防止、消除螺纹尖顶单点受力,把压力全部分解到螺纹的侧面上,增加摩擦面积。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置螺母为延展性材料,在压力下会妥协性形变,把力进行分解、传递;调径塞挤压螺杆锥形孔壁向外扩大,会使螺杆上大下小,其上部的紧密程度比下部要高,同时还产生向下的趋势,从而提升上部受力情况;

(3)在调径塞挤入螺杆锥形孔后,螺杆直径上、下不等大,上大下小,阻挡螺母由下向上进行松动;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与内置螺母连接的螺杆外侧螺纹上设有若干凹缺口,内置螺母由延展性较好的材料制成,在压力下,会被挤压入凹缺口内,可以有效阻挡螺纹之间相对转动,防止螺母旋绕松动;

(5)利用锁定剂锁定固定物、螺杆、螺母,减少震动时他们之间的横向位移,从源头上减轻震动的强度;

(6)调径塞挤压入偏离螺杆中心轴的螺杆锥形孔后,会促使这部分的螺杆变形为椭圆结构,会阻挡圆形螺母向上向外旋转松动;调径塞的尖顶端穿过螺杆通孔,在出口处受斜坡式卡挡的挤压作用下,弯曲变形会扣压螺杆底面或插入固定物,同时螺杆通孔出口处的斜坡式卡挡还会卡住调径塞尖顶端上的防滑凹槽。

(7)固定物表面设置有若干小凸起,拧紧后会与垫片的下底面形成锁定,同时垫片的上顶面还会与内置螺母梯形滑槽形成锁定,这样防松螺母就与固定物形成锁定。

(8)在螺杆头部的一侧设置有锚固钉,在螺杆紧固后打入垫片,可进一步加固。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能调节孔径的螺杆、螺母防松组合对生产设备、工艺要求不高,制作简单。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杆外侧螺纹顶部上设有若个干凹缺口;螺母身的内侧螺纹底部开设有若干个凹孔,并在螺母身内侧螺纹底部设有呈丝线状且具有延展性的金属丝线,当螺母身钮紧后,金属丝线会被挤入凹缺口和凹孔,起到防止松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能调节孔径的螺杆、螺母防松组合装置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实施例的能调节孔径的螺杆、螺母防松组合装置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实施例的能调节孔径的螺杆、螺母防松组合装置剖面图;

附图中标记的具体含义如下:

1:螺母头;2:螺母身;3:内置螺母;4:调径环;5:固定物;6:螺杆;7:锁定剂;8:内置螺母梯形滑槽;9:螺母身梯形滑槽;10:螺杆锥形孔;11:调径塞;12:调径塞尖顶端;13:螺杆通孔;14:斜坡式卡挡;15:垫片;16:锚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能调节孔径的螺杆、螺母防松组合装置,包括防松螺杆、防松螺母、固定物5、垫片15;防松螺母与防松螺杆螺纹连接,防松螺杆内置于固定物5的圆孔内;垫片15设置于防松螺母与固定物5之间,固定物5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小凸起,防松螺杆包括螺杆6、调径塞4;螺杆6上端开设有螺杆锥形孔10;调径塞4内置于螺杆锥形孔10内。调径塞4与螺杆锥形孔10形状大小吻合,防松螺母包括螺母身2、螺母头1、内置螺母3;螺杆6外侧螺纹与螺母身2内侧螺纹螺纹连接,与内置螺母3连接处的螺杆6外侧螺纹顶部上设有若个干凹缺口;螺母身2的内侧螺纹底部开设有若干个凹孔,螺母身2内侧螺纹底部设有金属丝线。并在螺母身2内侧螺纹底部设有呈丝线状且具有延展性的金属丝线,当螺母身2钮紧后,金属丝线会被挤入凹缺口和凹孔,起到防止松动。

其中,螺杆锥形孔10偏离螺杆6中心轴,螺杆锥形孔10上部呈圆筒形,下部呈漏斗形,螺杆锥形孔10下部直径由上至下逐渐递减;调径塞11在挤入的过程中,会挤压螺杆锥形孔10壁向外扩大,从而提升与螺母间的螺纹紧密程度;调径塞11上部呈圆柱形,与螺杆锥形孔10上部吻合,调径塞11下部呈漏斗形,与螺杆锥形孔10下部吻合,同时调径塞11挤压入偏离螺杆6中心轴的螺杆锥形孔10后,会促使这部分的螺杆6变形为椭圆结构,会阻挡圆形螺母向上向外旋转松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杆锥形孔10上部内侧设置有螺纹,调径塞11上部外侧部分设置有螺纹,螺纹的高度比螺杆锥形孔10上部要短,螺杆锥形孔10上部与调径塞11上部螺纹连接。

其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杆锥形孔10末端设置有螺杆通孔13,螺杆锥形孔10与螺杆通孔13连通,螺杆通孔13呈圆筒形,螺杆通孔13出口处设置有斜坡式卡挡14;

调径塞11下端设置有调径塞尖顶端12,调径塞尖顶端12末端位置设有若干防滑凹槽,调径塞尖顶端12穿过螺杆通孔13,在出口处受斜坡式卡挡14的挤压作用下,弯曲变形会扣压螺杆6底面或插入固定物5,同时螺杆通孔13出口处的斜坡式卡挡14还会卡住调径塞尖顶端12上的防滑凹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松组合装置还包括锁定剂7;其中,锁定剂7为半流体状的凝固剂。锁定剂7设置于喇叭口处,固定物的圆孔内侧开设有喇叭口,沿喇叭口周边,垫片15下方的位置设置有若干防松小凸起,实际上也是固定物5上表面设置的小凸起,拧紧后会与垫片15的下底面形成锁定,同时垫片15的上顶面还会与内置螺母梯形滑槽8形成锁定,这样防松螺母就与固定物5形成锁定,同时利用锁定剂7锁定固定物5、螺杆6、螺母,减少震动时他们之间的横向位移,从源头上减轻震动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螺母身2与所述螺母头1通过螺母头1上的螺母身梯形滑槽9活动连接;所述螺母身2外侧设置有调径环4,所述调径环4与所述螺母身2螺纹连接;所述螺母头1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内置螺母3内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内置螺母3与所述螺母头1通过螺母头凹槽壁上的内置螺母梯形滑槽8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杆锥形孔10壁、螺母身2均纵向设置有4条伸缩裂缝,分别将螺杆锥形孔10壁、螺母身2切割成四部分;螺杆锥形孔10壁的4条伸缩裂缝所在的4个平面相交于螺杆锥形孔10内;螺母身2的4条伸缩裂缝所在的4个平面相交于螺母身2中心轴,伸缩裂缝是调节螺杆6直径和螺母身2孔径的前提,调径塞11和调径环4通过自身的进退来挤压、调节他们伸缩裂缝的缝隙大小,以达到调节螺杆6直径和螺母身2孔径的大小之目的。

其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杆6的外侧螺纹以及与螺杆6外侧螺纹连接的螺母身2、螺母头1、内置螺母3螺纹的形状均为梯形,作用在于能防止、消除螺纹尖顶单点受力,把压力全部分解到螺纹的侧面上,增加摩擦面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能调节孔径的螺杆、螺母防松组合装置的使用方法:

第一步,把螺杆6放进固定物5的圆孔内,调整好位置,圆孔内壁开设的喇叭口注入锁定剂7;同时放上垫片15。

第二,调松螺母身2外侧的调径环4,使螺母身2的孔径最大,而后把防松螺母套拧在防松螺杆上,此后再根据螺母身2与防松螺杆的松紧程度,拧紧调径环4,利用调径环4调节(缩小)螺母身2的孔径,与防松螺杆紧密吻合,注意不要拧太紧。

第三步,旋转、拧紧螺母头1;因为螺母身2和内置螺母3均通过滑槽与螺母头1连接在一起,所以此时会带动整个防松螺母对物体(固定物5)进行紧固。

第四步,调径塞11旋拧入螺杆锥形孔10内,把螺杆6上端的直径扩大,同时把这部分螺杆6由圆形变为椭圆形。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能调节孔径的螺杆、螺母防松组合装置,包括防松螺杆、固定物5、垫片15;防松螺杆内置于固定物5的圆孔内;垫片16设置于防松螺母与固定物5之间,固定物5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小凸起,防松螺杆包括螺杆6、调径塞11;螺杆6上端开设有螺杆锥形孔10;调径塞11内置于螺杆锥形孔10内,调径塞11与螺杆锥形孔10形状大小相匹配。

其中,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螺杆锥形孔11偏离螺杆中心轴,螺杆锥形,10上部呈圆筒形,下部呈漏斗形,螺杆锥形孔10下部直径由上至下逐渐递减;调径塞11上部呈圆柱形,与螺杆锥形孔10上部吻合,调径塞11下部呈漏斗形,与螺杆锥形孔10下部吻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杆锥形孔10上部内侧设置有螺纹,调径塞11上部外侧部分设置有螺纹,螺纹的高度比螺杆锥形孔10上部要短,螺杆锥形孔10上部与调径塞11上部螺纹连接。事实上,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螺杆锥形孔10与调径塞11的形状还可为其他任何形状,只要调径塞11与螺杆锥形孔10形状大小相匹配即可。

本实施例中的螺杆锥形孔10末端设置有螺杆通孔13,螺杆锥形孔10与螺杆通孔13连通,螺杆通孔13呈圆筒形,螺杆通孔13出口处设置有斜坡式卡挡14;调径塞11下端设置有调径塞尖顶端12,调径塞尖顶端12末端位置设有若干防滑凹槽,调径塞尖顶端12穿过螺杆通孔13,在出口处受斜坡式卡挡14的挤压作用下,弯曲变形会扣压螺杆6底面或插入固定物5,同时螺杆通13出口处的斜坡式卡挡14还会卡住调径塞尖顶端12上的防滑凹槽。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防松组合装置还包括防松螺母、锁定剂7;其中,锁定剂7为半流体状的凝固剂。防松螺母与防松螺杆螺纹连接,锁定剂7设置于喇叭口处,固定物5的圆孔内侧开设有喇叭口,沿喇叭口周边,垫片15下方的位置设置有若干防松小凸起。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防松螺母包括螺母身2、螺母头1、内置螺母3;螺母身2与螺母头1通过螺母头1上的螺母身梯形滑槽9活动连接;螺母2外侧设置有调径环4,调径环4与螺母身2螺纹连接;螺母头1内部开设有凹槽,内置螺母3内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内置螺母3与所述螺母头1通过螺母头1凹槽壁上的内置螺母梯形滑槽8活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螺杆锥形孔10壁、螺母身2均纵向设置有4条伸缩裂缝,分别将螺杆锥形孔10壁、螺母身2切割成四部分;螺杆锥形孔10壁的4条伸缩裂缝所在的4个平面相交于螺杆锥形孔内;螺母身2的4条伸缩裂缝所在的4个平面相交于螺母身2中心轴,伸缩裂缝是调节螺杆6直径和螺母身2孔径的前提,调径塞11和调径环4通过自身的进退来挤压、调节他们伸缩裂缝的缝隙大小,以达到调节螺杆6直径和螺母身2孔径的大小之目的。

其中,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螺杆的外侧螺纹以及与螺杆外侧螺纹连接的螺母身2、螺母头1、内置螺母3螺纹的形状均为梯形。

其中,与内置螺母3连接处的螺杆6外侧螺纹上设有若干凹缺口,内置螺母3由铜制成,在压力下,会被挤压入凹缺口内,可以有效阻挡螺纹之间相对转动,防止螺母旋绕松动。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一种能调节孔径的螺杆、螺母防松组合装置,包括防松螺杆、固定物5、垫片15;防松螺杆内置于所述固定物5的圆孔内;垫片15设置于防松螺杆头部与固定物5之间,固定物5表面设有若干个小凸起,拧紧后会与垫片15的下底面形成锁定,防松螺杆包括螺杆6、调径塞11;螺杆6上端开设有螺杆锥形孔10;调径塞11内置于螺杆锥形孔10内。其中,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螺杆头部的一侧上设置有锚固钉16,螺杆6与锚固钉16为一体设置,

其中,螺杆锥形孔10偏离螺杆中心轴,螺杆锥形孔10上部呈圆筒形,下部呈漏斗形,螺杆锥形孔下部直径由上至下逐渐递减;调径塞11上部呈圆柱形,与螺杆锥形孔10上部吻合,调径塞11下部呈漏斗形,与螺杆锥形孔10下部吻合。螺杆锥形孔10上部内侧设置有螺纹,所述调径塞11上部外侧部分设置有螺纹,螺杆锥形孔10上部与调径塞11上部螺纹连接。

上文所述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不是用以限制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的各种变化均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