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主轴承环形双迷宫多唇弹簧蓄能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39829发布日期:2019-12-17 21:28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电主轴承环形双迷宫多唇弹簧蓄能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流体状润滑脂从被密封装置密封的轴承内腔中泄漏,也防止外界粉尘、水、盐雾进入轴承内腔的风电主轴承环形双迷宫多唇弹簧蓄能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在风电主轴承在实际运行中,主轴承内、外套圈之间密封装置的密封性能无法保证长时间的密封功能,出现漏脂现象。增加了风机的维护成本,恶化工作环境,增大环境清理工作量。因此更有效的主轴承的密封装置,不但可以实现减少风机的维护成本,改善工作环境,减少环境清理工作量,而且还能提高主轴承的滚道腔内压力和润滑脂对轴承的润滑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风电主轴承环形双迷宫多唇弹簧蓄能密封装置,它能够实现风电主轴承滚道腔得到有效密封,减少风机的维护成本,改善工作环境,减少环境清理工作量,提高主轴承的滚道腔内压力和润滑脂对轴承的润滑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主轴承环形双迷宫多唇弹簧蓄能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圈及弹簧蓄能橡胶基体,所述的弹簧蓄能橡胶基体为环形结构,用于固定安装在主轴承内圈上;所述的密封圈的内孔与弹簧蓄能橡胶基体的外圆胶联为一体,密封圈的外圆上设有接触唇及若干斜角迷宫唇,接触唇用于与主轴承外圈的内壁接触,斜角迷宫唇用于与主轴承外圈内壁上的密封槽配合形成迷宫结构。

上述的电主轴承环形双迷宫多唇弹簧蓄能密封装置中,所述的密封圈外圆上设有两个斜角迷宫唇,所述的接触唇位于两个斜角迷宫唇之间。

上述的电主轴承环形双迷宫多唇弹簧蓄能密封装置中,所述的斜角迷宫唇采用氢化丁腈橡胶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弹簧蓄能橡胶基体安装在主轴承内圈上,密封圈的斜角迷宫唇深入主轴承外圈内壁上的密封槽形成的迷宫结构,接触唇与主轴承外圈内壁接触。主轴承腔内的流体状润滑脂流经左侧迷宫结构,降低流体状润滑脂的压力和通过量,降低接触唇与主轴承外圈内径接触形成的闭合面的流体状润滑脂的压力,使接触唇与主轴承外圈内径接触形成的闭合面,能够阻止流体状润滑脂的通过接触唇与主轴承外圈内壁接触形成的闭合面。右侧的迷宫结构,进一步阻止通过接触唇与旋转主轴承外圈内径接触形成的闭合面的流体状润滑脂并防止外部粉尘、水、盐雾进入轴承内腔。从而起到在旋转状态下阻断外部空间与主轴承内部的通道。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且能够实现主轴承内、外套圈之间的良好密封,使主轴承内、外套圈之间保证长时间的密封性能,减少漏脂现象,且能降低风机的维护成本,改善工作环境,减少环境清理工作量,而且还能提高主轴承的滚道腔内压力和润滑脂对轴承的润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安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密封圈及弹簧蓄能橡胶基体4,所述的弹簧蓄能橡胶基体4为环形结构,用于固定安装在主轴承内圈上。所述的密封圈的内孔与弹簧蓄能橡胶基体4的外圆胶联为一体,密封圈的外圆上设有接触唇2及斜角迷宫唇1和斜角迷宫唇3,接触唇2用于与主轴承外圈的内壁接触,斜角迷宫唇1和斜角迷宫唇3用于与主轴承外圈内壁上的密封槽配合形成迷宫结构。所述的接触唇位于两个斜角迷宫唇之间。斜角迷宫唇1和斜角迷宫唇3采用氢化丁腈橡胶(hnbr)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弹簧蓄能橡胶基体安装在主轴承内圈上,密封圈的斜角迷宫唇深入主轴承外圈内壁上的密封槽形成的迷宫结构,接触唇与主轴承外圈内壁接触。主轴承腔内的流体状润滑脂流经左侧迷宫结构,降低流体状润滑脂的压力和通过量,降低接触唇与主轴承外圈内径接触形成的闭合面的流体状润滑脂的压力,使接触唇与主轴承外圈内径接触形成的闭合面,能够阻止流体状润滑脂的通过接触唇与主轴承外圈内壁接触形成的闭合面。右侧的迷宫结构,进一步阻止通过接触唇与旋转主轴承外圈内径接触形成的闭合面的流体状润滑脂并防止外部粉尘、水、盐雾进入轴承内腔。从而起到在旋转状态下阻断外部空间与主轴承内部的通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