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空散热偏心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23256发布日期:2020-02-28 07:25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空散热偏心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偏心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空散热偏心轴。



背景技术:

外圆与外圆的轴线平行而不重合的工件,称为偏心轴。偏心轴一般是通过偏心孔固定在电机旋转轴上,在电机启动时,做凸轮运动。因此广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泵等。在机械传动中,回转运动变为往复直线运动或往复直线运动变为回转运动,一般都是利用偏心零件来完成的。例如车床床头箱用偏心工件带动的润滑泵,汽车发动机中的曲轴等。为了方便调节轴与轴之间的中心距,偏心轴通常运用在平面连杆机构三角带传动中。一般的轴,只能带动工件自转,但是偏心轴,不但能传递自转,同时还能传递公转。

偏心轴通常是配合轴承工作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轴承设置在偏心轴上,而轴承与偏心轴的配合方式通常为过盈配合,本身装配过程就需要施加较大外力,同时,由于偏心轴与轴承之间还会存留空气,在组装过程中两者之间的空气会被压缩,导致轴承无法顺利的安装在偏心轴上。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偏心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空散热偏心轴,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排空散热偏心轴,包括第一轴体、第二轴体和第三轴体,所述第一轴体、所述第二轴体以及所述第三轴体依次连接连接且不同轴,所述第三轴体内具有第三轴腔,所述第三轴腔的内壁上设置有环状散热槽,所述第三轴体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三轴体的侧壁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轴体的外部与所述环状散热槽。

作为所述的排空散热偏心轴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环状散热槽设置在所述第三轴腔的轴线方向的中部位置。

作为所述的排空散热偏心轴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环状散热槽的宽度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作为所述的排空散热偏心轴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通孔由所述环状散热槽的底部沿径向方向向所述第三轴体的外壁延伸设置。

作为所述的排空散热偏心轴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通孔为锥形孔,所述锥形孔的直径由所述第三轴腔的侧壁至所述第三轴体的外壁方向逐渐增加。

作为所述的排空散热偏心轴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轴腔靠近所述第二轴体的端部设置有阶梯槽。

作为所述的排空散热偏心轴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轴体上设置有边槽分中圆。

作为所述的排空散热偏心轴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轴体、所述第二轴体所述第三轴体的直径依次增加。

作为所述的排空散热偏心轴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轴腔与所述第二轴体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工艺槽。

作为所述的排空散热偏心轴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轴体为凸轮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环状散热槽以及与所述环状散热槽连通的通孔,在安装轴承的过程中,轴承与第三轴腔内壁之间的空气会通过环状散热槽以及通孔被排挤出至第三轴腔的外部,从而降低第三轴腔内部的压力,从而使得轴承可以方便的安装至第三轴腔中;

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孔会将外部的空气带入到环状散热槽中,增加空气流通,实现散热。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排空散热偏心轴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排空散热偏心轴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轴体;2、第二轴体;3、第三轴体;4、第三轴腔;5、环状散热槽;6、通孔;7、阶梯槽;8、工艺槽;9、边槽分中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应作广义”、“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排空散热偏心轴,其包括第一轴体1、第二轴体2和第三轴体3,所述第一轴体1、所述第二轴体2以及所述第三轴体3依次连接连接且不同轴,所述第三轴体3内具有第三轴腔4,所述第三轴腔4的内壁上设置有环状散热槽5,所述第三轴体3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三轴体3的侧壁的通孔6,所述通孔6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轴体3的外部与所述环状散热槽5。

通过设置环状散热槽5以及与所述环状散热槽5连通的通孔6,在安装轴承的过程中,轴承与第三轴腔4内壁之间的空气会通过环状散热槽5以及通孔6被排挤出至第三轴腔4的外部,从而降低第三轴腔4内部的压力,从而使得轴承可以方便的安装至第三轴腔4中;

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孔6会将外部的空气带入到环状散热槽5中,增加空气流通,实现散热。

优选的,所述通孔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通孔6相对于所述环状散热槽5的轴线对称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环状散热槽5设置在所述第三轴腔4的轴线方向的中部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排空散热偏心轴,所述环状散热槽5的宽度大于所述通孔6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通孔6由所述环状散热槽5的底部沿径向方向向所述第三轴体3的外壁延伸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6为锥形孔,所述锥形孔的直径由所述第三轴腔4的侧壁至所述第三轴体3的外壁方向逐渐增加。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轴腔4靠近所述第二轴体2的端部设置有阶梯槽7。

作为所述排空散热偏心轴,所述第一轴体1上设置有边槽分中圆9。

所述第一轴体1、所述第二轴体2所述第三轴体3的直径依次增加。所述第三轴腔4与所述第二轴体2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工艺槽8。所述第三轴体3为凸轮轴。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