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锁的壳体及其侧向锁付拉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13034发布日期:2020-04-17 17:15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紧锁的壳体及其侧向锁付拉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壳体紧密连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紧锁的壳体及其侧向锁付拉紧机构。



背景技术:

产品的壳体不仅可以保护产品的内部结构免受破坏,而且壳体还可以起到美化外观的作用;市面上的一些功放产品,其壳体一般包括带有开口结构的外壳主体以及用于封住该开口结构的封盖,其中,封盖主要是通过紧固件锁付在外壳主体的开口结构上。

然而,一些厂商,出于美观或者封盖过厚难以锁付等原因,一般会将紧固件的锁付位置设置在外壳主体的外侧面,但是这种侧面锁付的方式只能将封盖简单地固定在开口结构上,无法进一步地给封盖提供一个朝向外壳主体的拉力,使得封盖与外壳主体无法有效紧锁,不利于产品的紧密配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一种紧锁的壳体及其侧向锁付拉紧机构,以解决现有壳体的侧向锁付方式无法满足产品紧密配合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侧向锁付拉紧机构,其适用于带有开口结构的外壳主体与封盖之间的紧密连接,所述侧向锁付拉紧机构包括紧固件、限位结构,以及插接块和锁块;

所述插接块连接于所述封盖朝向所述外壳主体的一侧,其用于插接到所述外壳主体的开口结构内;而且,所述插接块还设置有供所述锁块朝向所述外壳主体内侧面来回滑动的滑槽;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通孔以及限位斜面槽;所述限位斜面槽设置于所述外壳主体的内侧面上,所述限位通孔设置于所述外壳主体的侧壁上;

所述锁块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滑槽内,且所述锁块朝向所述外壳主体的内侧面的一侧设有斜面凸台,所述斜面凸台与所述限位斜面槽相匹配;

所述锁块还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紧固件从所述外壳主体的外侧面穿过所述限位通孔,并与所述锁块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可选的,所述锁块的侧面设置有限位部,所述滑槽与所述锁块的形状匹配,所述限位部限制所述锁块与所述封盖之间的相对位移。

可选的,所述锁块为“t型”构件,所述锁块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所述限位部;所述滑槽为“t型槽。

可选的,所述限位部由所述锁块的侧面向外延伸形成。

可选的,所述紧固件为螺栓或螺丝。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紧锁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封盖,以及带有开口结构的外壳主体;所述壳体还至少包括一上述的侧向锁付拉紧机构。

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两所述的侧向锁付拉紧机构,两所述侧向锁付拉紧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向锁付拉紧机构,其结构简单、功能可靠;壳体利用本侧向锁付拉紧机构可实现外壳主体与封盖之间的紧密配合,在外壳主体内侧面的限位斜面槽的限位作用下,当紧固件拧入螺纹孔时,锁块的斜面凸台沿着斜面滑动,从而推动插接块进一步深入外壳主体的开口结构,插接块带动封盖向外壳主体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封盖和外壳主体相互紧靠,实现了两零件相互拉紧的目的,解决了现有壳体的侧向锁付方式无法满足产品紧密配合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向锁付拉紧机构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锁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

11、外壳主体;111、开口结构;12、封盖;

21、紧固件;22、限位结构;221、限位通孔;222、限位斜面槽;23、插接块;231、滑槽;24、锁块;241、斜面凸台;242、螺纹孔;243、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此外,术语“长”“短”“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展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此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进行操作,以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如图,壳体包括一具有开口结构111的外壳主体11,一用于封住该开口结构111的封盖12;且该壳体还包括至少一个侧向锁付拉紧机构,该侧向锁付拉紧机构用于实现外壳主体11和封盖12之间的紧密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该侧向锁付拉紧机构的数量可根据具体需求而定,其可以设置于壳体的任意一侧;壳体可以是长方体、圆柱体等形状,其只要是采用侧向锁付方式进行连接的,都可以用到本实施例中的侧向锁付拉紧机构;

于本实施例中,壳体包括两的侧向锁付拉紧机构,两侧向锁付拉紧机构分别设置于壳体的相对两侧;两侧向锁付拉紧机构可使封盖12与外壳主体11之间的受力更均匀,有利于结构稳定;

具体的,该侧向锁付拉紧机构包括紧固件21、限位结构22,以及插接块23和锁块24;其中,紧固件21为螺栓或螺丝等一些带有外螺纹的工件,限位结构22设置于外壳主体11上,插接块23和锁块24相互配合且设置于封盖12朝向外壳主体11的一侧;

请参阅1至3图,插接块23连接于封盖12朝向外壳主体11的一侧,其用于插接到外壳主体11的开口结构111内;而且,插接块23还设置有供锁块24朝向外壳主体11内侧面来回滑动的滑槽231;需要说明的是,锁块24沿着滑槽231朝向外壳主体11的内侧面来回滑动时,锁块24不会与封盖12发生相对位移,可以理解为锁块24不能脱离插接块23的滑槽231,即锁块24会与封盖12同时远离或靠近外壳主体11;

请参阅图3和图4,限位结构22包括限位通孔221以及限位斜面槽222;具体的,限位斜面槽222设置于外壳主体11的内侧面上,限位通孔221设置于外壳主体11的侧壁上;

锁块24可移动地设置于滑槽231内,且锁块24朝向外壳主体11的内侧面的一侧设有斜面凸台241,斜面凸台241与限位斜面槽222相匹配;

锁块24还设置有螺纹孔242;紧固件21从外壳主体11的外侧面穿过限位通孔221,并与锁块24的螺纹孔242螺纹连接。

请参阅图5,在实际装配过程中,锁块24先组装到封盖12的插接块23的滑槽231内,且锁块24设有斜面凸台241的一侧向外;随后封盖12的插接块23带着锁块24一起组装到外壳主体11的开口结构111内;接着将紧固件21从外壳主体11的外侧面穿过限位通孔221,并拧入到锁块24的螺纹孔242中;拧入紧固件21直到紧固件21碰到外壳主体11的外侧面,外壳主体11和封盖12达到初步连接,此时,锁块24与外壳主体11的内侧面有一定间隙,继续旋转紧固件21使锁块24向外壳主体11的内侧面移动,锁块24的斜面凸台241抵触限位斜面槽222使封盖12向外壳主体11的方向移动、靠紧。

可见,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侧向锁付拉紧机构,其结构简单、功能可靠;壳体利用本侧向锁付拉紧机构可实现外壳主体11与封盖12之间的紧密配合,在外壳主体11内侧面的限位斜面槽222的限位作用下,当紧固件21拧入螺纹孔242时,锁块24的斜面凸台241沿着斜面滑动,从而推动插接块23进一步深入外壳主体11的开口结构111,插接块23带动封盖12向外壳主体11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封盖12和外壳主体11相互紧靠,实现了两零件相互拉紧的目的,解决了现有壳体的侧向锁付方式无法满足产品紧密配合的技术问题。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应被限制于此,本侧向锁付拉紧机构还包括: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6,锁块24的侧面设置有限位部243;滑槽231与锁块24的形状匹配;限位部243限制锁块24与封盖12之间的相对位移;具体的,限位部243由锁块24的侧面向外延伸形成;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限位部243为横向设置,其可以使锁块24卡接在滑槽231内,锁块24通过限位部243带动插接块23,进而带动封盖12远离或靠近外壳主体11。

进一步的,锁块24为“t型”构件,锁块24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限位部243;滑槽231为“t型槽。可以理解的是,两个对称设置限位部243,可以使锁块24向插接块23施加的力更均匀,有利于结构的稳定运作。

进一步的,限位斜面槽222的倾斜面与外壳主体11的内侧面之间的夹角为40~50°;夹角在该范围内可以使斜面凸台241与限位斜面槽222之间的配合更顺畅,便于斜面凸台241滑进限位斜面槽222,有利于封盖12与外壳主体11之间的紧密配合。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