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油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56192发布日期:2020-01-10 16:23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油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封,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油封。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发动机所使用的高速旋转油封实现密封的原理是利用橡胶的高弹性,使油封唇口对轴有一个较大径向抱紧力,使油封的唇缘始终紧贴于轴的表面,并保持该抱紧力,来实现密封。因此,在唇口与旋转轴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产生以下缺陷一是加速唇口与轴的磨损,降低油封寿命;二是产生较大的摩擦温升和摩擦力矩,消耗额外的功力;而为了提高耐磨性和寿命,一般只能采用更换的橡胶材料,比如有丁晴胶提升为氟橡胶甚至更好的复合材料,但成本却大大提高;同时,按照上述原理设计的油封,还受到安装偏心和轴跳动量的限制,必须在提高零部件的制造和装配精度下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油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利用擒纵结合、疏而不漏的设计理念在油封上设计两道密封,在第一道密闭式密封失效时第二道开放式密封启用,实现永不漏油的“密封”,另外由于第二道开放式密封的存在,也大大降低了对油封的密闭式密封制造的要求,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油封,包括油封本体,所述的油封本体为端面设有u形槽的环形结构,油封本体上形成有用以抱紧在转轴上的内环和用以配合安装在轴孔内的外环,所述的u形槽的槽底上开设有回油孔;所述的u形槽的槽底外侧面上一体形成有能盖住上述回油孔且不妨碍油封本体装配在转轴上的盖体,该盖体的底壁与u形槽的槽底之间形成有与回油孔连通的集油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盖体呈圆形,盖体的底壁上设有与内环同轴设置的孔洞,该孔洞的孔径大于内环的内孔径。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盖体呈圆形结构,盖体的底壁上设有不妨碍油封本体装配在转轴上且偏心设置的孔洞。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盖体呈劣弧形。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内环的内圆面上均至少设置有一道凸起的圆环状的密封唇;所述的内环的外圆面上设置有一条环状弹簧安装槽,该环状弹簧安装槽中安装有起紧箍作用的弹簧;所述的外环和u形槽的槽底的内部镶嵌有金属骨架。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内环的内圆面上设置有用以与转轴相接触并起密封作用的防尘唇。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油封,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具备两道密封,第一道是通过油封内环抱紧在转轴实现密闭式密封,第二道是通过回油孔与集油槽构成的二次回流“密封”结构实现开放式密封,当第一道密封失效时漏出的油进入到集油槽内并自回油孔回油,进行二次预防,进而实现永久性“密封”的目的,且由于二次回流“密封”结构的存在降低了对安装偏心和轴跳动量要求,降低了对油封密封要求,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油封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油封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油封实施例2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油封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u形槽;1-1回油孔;2、内环;2-1、密封唇;2-2、防尘唇;3、外环;4、盖体;4-1、孔洞;5、集油槽;6、弹簧;7、金属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油封,包括油封本体,油封本体为端面设有u形槽1的环形结构,油封本体上形成有用以抱紧在转轴上的内环2和用以配合安装在轴孔内的外环3,内环2的内圆面上均至少设置有一道凸起的圆环状的密封唇2-1;内环2的外圆面上设置有一条环状弹簧安装槽,该环状弹簧安装槽中安装有起紧箍作用的弹簧6;内环2的内圆面上设置有用以与转轴相接触并起密封作用的防尘唇2-2;外环3和u形槽1的的槽底的内部镶嵌有金属骨架7;u形槽1的槽底上开设有回油孔1-1;u形槽1的槽底外侧面上一体形成有能盖住上述回油孔1-1且不妨碍油封本体装配在转轴上的盖体4,该盖体4的底壁与u形槽1的槽底之间形成有与回油孔1-1连通的集油槽5,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具备两道密封,第一道是通过油封内环抱紧在转轴实现密闭式密封,第二道是通过回油孔与集油槽构成的二次回流“密封”结构实现开放式密封,当第一道密封失效时漏出的油进入到集油槽内并自回油孔回油,进行二次预防,进而实现永久性“密封”的目的,且由于二次回流“密封”结构的存在降低了对安装偏心和轴跳动量要求,降低了对油封密封要求,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本实施例中盖体4呈圆形,盖体4的底壁上设有与内环2同轴设置的孔洞4-1,该孔洞4-1的孔径大于内环2的内孔径,而为了使得回流更为及时,将回油孔1-1设于集油槽5中存油部分的最底处,以便油一进入集油槽5中存油部分即可自回油孔1-1流出。

实施例2

结合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油封的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盖体4呈圆形结构,盖体4的底壁上设有不妨碍油封本体装配在转轴上且偏心设置的孔洞4-1,在保证二次回流“密封”结构正常工作的同时节约制造材料。

实施例3

结合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油封的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盖体4呈劣弧形,在保证二次回流“密封”结构正常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地节约制造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油封,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利用擒纵结合、疏而不漏的设计理念在油封上设计两道密封,在第一道密闭式密封失效时第二道开放式密封启用,实现永不漏油的“密封”,另外由于第二道开放式密封的存在,也大大降低了对油封的密闭式密封制造的要求,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