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部件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03305发布日期:2019-12-24 20:29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承部件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部件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轴承部件是离心泵的重要部件之一,主要包括轴承盖、轴承体、轴瓦、甩油环、冷却风扇、轴承端盖、风扇罩、排汽装置等。其中轴承是轴承部件中一种重要零部件,设置在轴承体和轴承形成的整体的内部。轴承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在轴承运行过程中,轴承转速及载荷会导致轴承摩擦生热,如果热量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散发,将会引起轴承内部的温度升高,温度过高会导致轴承内部零件表面灼伤甚至相互胶合、咬死而早期报废,所以轴承散热效果带来的轴承温度是一个重要的机械指标。怎样增加轴承盖和轴承体散热面积来加快轴承部件的散热速度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散热面积大,散热迅速的轴承散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轴承部件散热结构,包括轴承盖和轴承体,在轴承盖外壁设有第一散热筋,所述第一散热筋沿轴向设置且均匀分布在轴承盖外壁的圆周表面;在轴承体外壁设有第二散热筋,所述第二散热筋沿轴向设置且均匀分布在轴承体外壁的圆周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散热筋中的部分第二散热筋背离轴承密封端盖方向沿轴承体外侧延伸且延伸至轴承体外侧端面,该部分第二散热筋为长筋,其余部分第二散热筋为短筋;所述长筋和短筋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散热筋所在部分对应的轴承体的截面为半椭圆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轴承盖和轴承体外壁设有散热筋,极大的增加了散热面积,从而有利于轴承散热,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筋均沿轴向设置的,这样在对散热筋加工过程中加工更加方便。

3、本实用新型的轴承体的主体结构为半椭圆形结构,不但可以加大了轴承体的储油量,减少换油周期,而且还增大腔室面积,更有利于散热。

4、在风扇强制冷却结构下,长短结构轴向布置的散热筋与风扇气流的方向一致,更有利于气体在散热筋板导向下的流动,极大提升了散热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其中:1-轴承盖;2-轴承体;3-第一散热筋;4-长筋;5-短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一种轴承部件散热结构,包括轴承盖1和轴承体2,其中图1中位于上方的是轴承盖1,位于下方的为轴承体2,在轴承盖1外壁设有第一散热筋3,所述第一散热筋3沿轴向设置且均匀分布在轴承盖1外壁的圆周表面;在轴承体2外壁设有第二散热筋,所述第二散热筋沿轴向设置且均匀分布在轴承体2外壁的圆周表面。第一散热筋和第二散热筋均沿轴向设置且均匀分布在对应的轴承盖和轴承体的圆周表面,当轴承部件为风扇冷却的轴承部件时,可导流空气轴向流动,强化散热效果,另第一散热筋和第二散热筋不是沿圆周设置均匀分布在对应的轴承盖和轴承体的圆周表面,这是因为在加工散热筋的过程中,沿轴向加工散热筋比沿圆周加工散热筋更加方便。从图2可以看出,在轴承盖正上方没有设置第一散热筋,主要是因为在由于那里要装仪表、装排气装置,为加工部位。

所述第二散热筋中的部分第二散热筋背离轴承密封端盖方向沿轴承体2外侧延伸且延伸至轴承体2外侧端面,该部分第二散热筋为长筋4,其余部分第二散热筋为短筋5;所述长筋4和短筋5间隔设置。这里进一步增加了散热面积,同时因为轴承体外侧端面面积较小,如果第二散热筋都延伸至轴承体外侧端面,位于外侧端面的散热筋要么靠得太近,要么交汇在一起,无法起到导流功能,这样散热效果还不好,所以这里将长筋和短筋间隔设置。

第二散热筋所在部分对应的轴承体2的截面为半椭圆形结构,所述半椭圆形的两端点间的线段为椭圆形的短轴。这样轴承体所在的半椭圆为长轴对应的半椭圆,不但可以加大了轴承体的储油量,减少换油周期,而且还增大腔室面积,更有利于散热。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是为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和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