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93586发布日期:2020-03-17 14:14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龙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龙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感应的水龙头一般都是纯冷水出水,很少带有调温功能;又或者,将电磁阀开关结构与常规阀芯相结合实现出水水路的调温。由于阀芯成本较高,且占用空间较大,导致龙头外形不美观、不简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龙头结构,其克服了背景技术的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龙头结构,它包括:

龙头本体,其设有冷水进水通道、热水进水通道、混合腔、混合出水通道,混合腔与冷水进水通道和热水进水通道相接通;

电磁阀,其安装在混合腔内以控制混合腔与混合出水通道的通断;

至少一调温件,其活动装接在龙头本体且其末端能伸入冷水进水通道或热水进水通道,通过调整调温件伸入冷水进水通道或热水进水通道的长度以控制该进水通道的进水流量进而控制混合出水通道的水温。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龙头本体设有与冷水进水通道或热水进水通道相接通的活动腔,所述调温件活动装接在活动腔内且调温件末端穿过活动腔伸入冷水进水通道或热水进水通道内。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调温件包括调温本体,调温本体外周设有外螺纹;所述活动腔内壁设有内螺纹,通过内外螺纹的螺接配合以将调温本体与活动腔活动连接。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调温本体之中心轴线和与其接通的一段冷水进水通道或热水进水通道之中心轴线相垂直布置。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活动腔外侧设有防止调温件从活动腔脱出的限位件。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活动腔内设有第一台阶面,所述调温本体外周设有第二台阶面,当第二台阶面抵靠在第一台阶面以对调温本体进行限位。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调温件外侧设有能与扳手或螺丝刀相配合的传动槽。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调温件个数设有两个,龙头本体设有两个活动腔且两个活动腔分别与冷水进水通道和热水进水通道相接通,两个调温件分别活动装接在两个活动腔内。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一种龙头结构还包括开关调温阀芯,龙头本体还设有装配腔,开关调温阀芯安装在装配腔内,该阀芯设有冷水进口、热水进口、混合出口,冷水进水与冷水进水通道相接通,热水进口与热水进水通道相接通,混合出口与混合出水通道相接通。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一种龙头结构还包括把手,该把手活动安装在龙头本体且传动连接开关调温阀芯。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冷水进水通道或和热水进水通道内设置有单向阀。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调整调温件伸入冷水进水通道或热水进水通道的长度以控制该进水通道的进水流量进而控制混合出水通道的水温,该种调温方式不仅操作简单,且调温件尺寸可以设置的较小,仅占用龙头本体较小空间,与现有的采用普通阀芯进行调温的结构相比,具有明显的结构优势,可以使得整个一种龙头结构尺寸可以更加小巧,外形更加美观,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2.通过内外螺纹的螺接配合以将调温本体与活动腔活动连接,使得调温本体与活动腔的装配更加简单,且调温本体的调节更加方便。

3.调温本体之中心轴线和与其接通的一段冷水进水通道或热水进水通道之中心轴线相垂直布置,保证调温本体移动较小的长度便能较快的缩小冷水进水通道或热水进水通道的尺寸。

4.调温件外侧设有能与扳手或螺丝刀相配合的传动槽,通过扳手或螺丝刀与传动槽的传动配合以转动调温件进而调整调温件伸入进水通道的长度,调节方便。

5.一种龙头结构还包括开关调温阀芯,该开关调温阀芯与电磁阀均能独立的调节水温,二者互不影响,当其中一个损坏时可通过另外一个进行替代使用,使得该一种龙头结构的调温结构更加多样。

6.冷水进水通道或和热水进水通道内设置有单向阀,防止冷水或热水串水,有效的稳定出水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龙头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龙头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龙头本体的结构图。

图4绘示了一种龙头结构的剖视示意图之一,可以看出冷水进水通道与调温件的装配状态。

图5绘示了一种龙头结构的剖视示意图之二,可以看出冷水进水通道与调温件的装配状态。

图6绘示了一种龙头结构的剖视示意图之三,可以看出热水进水通道与调温件的装配状态。

图7绘示了一种龙头结构的剖视示意图之四,可以看出热水进水通道与调温件的装配状态。

图8绘示了一种龙头结构的剖视示意图之五,可以看出混合腔与混合出水通道的接通状态。

图9绘示了一种龙头结构的剖视示意图之六,可以看出两个活动腔的位置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至图9,一种龙头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龙头结构,它包括龙头本体10、电磁阀20、至少一调温件。

龙头本体10,其设有冷水进水通道、热水进水通道、混合腔11、混合出水通道12,混合腔11与冷水进水通道和热水进水通道相接通。如图4所示,冷水进水通道包括总冷水进水通道111和与总冷水进水通道111接通的两个分冷水进水通道112、113;如图6所示,热水进水通道包括总热水进水通道114和与总热水进水通道114接通的两个分热水进水通道115、116。如图8所示,龙头本体10内还设有与混合出水通道12相接通的共用过水通道13。

如图3所示,混合腔11底壁设有冷水口117、热水口118、混合口119,冷水口117与热水口118均与混合腔119相接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龙头本体10设有与冷水进水通道或热水进水通道相接通的活动腔14。该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活动腔14的个数设有两个且横向间隔布置,两个活动腔14分别与冷水进水通道和热水进水通道相接通。如图4所示,其中一活动腔14与其中一分冷水进水通道112相接通。如图6所示,另一活动腔14与其中一分热水进水通道115相接通。如图8所示,混合口119与共用过水通道13相接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腔14内壁设有内螺纹。

所述电磁阀20安装在混合腔11内以控制混合腔11与混合出水通道12的通断。

本实施例中,电磁阀20的一端与红外感应器相连,以控制混合口119与混合出水通道12的通断。电磁阀20控制部分为现有技术,不在赘述。

所述调温件活动装接在龙头本体10且其末端能伸入冷水进水通道或热水进水通道,通过调整调温件伸入冷水进水通道或热水进水通道的长度以控制该进水通道的进水流量进而控制混合出水通道12的水温。

本实施例中,所述调温件活动装接在活动腔14内且调温件末端穿过活动腔14伸入冷水进水通道或热水进水通道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调温件包括调温本体30,调温本体30外周设有外螺纹,通过内外螺纹的螺接配合以将调温本体30与活动腔14活动连接。调温本体30与活动腔14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此,可以是滑动连接的方式,也可以是档位卡接的方式。

本实施例中,所述调温本体30之中心轴线和与其接通的一段冷水进水通道或热水进水通道之中心轴线相垂直布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腔14外侧设有防止调温件从活动腔14脱出的限位件40。如图2和图9所示,该限位件40为螺钉,所述螺钉固接在两个活动腔14外侧之间,可图同时对两个调温件进行轴向限位。或者,该限位件40可以为限位挡块,具体结构不以此为限。

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腔14内设有第一台阶面15,所述调温本体30外周设有第二台阶面31,当第二台阶面31抵靠在第一台阶面15以对调温本体30进行限位。也即,调温件的活动行程为调温本体30外侧面与限位件40相抵靠配合时的位置以及第一台阶面15与第二台阶面31相靠抵配合时的位置之间的间距。

本实施例中,所述调温件外侧设有能与扳手或螺丝刀相配合的传动槽32。

本实施例中,所述调温件个数设有两个,两个调温件分别活动装接在两个活动腔14内。

电磁阀控制的水路为:其中一分冷水进水通道112的水通过冷水口117进入混合腔11内,其中一分热水进水通道115的水通过热水口118进入混合腔11内,在混合腔11内混合后从混合口119进入共用过水通道13内,再从混合出水通道12流出。

本实施例中,该一种龙头结构还包括开关调温阀芯50,龙头本体10还设有装配腔17,开关调温阀芯50安装在装配腔17内,该阀芯50设有冷水进口51、热水进口52、混合出口53,冷水进口51与冷水进水通道相接通,热水进口52与热水进水通道相接通,混合出口53与混合出水通道12相接通。如图4所示,冷水进口51与另一分冷水进水通道113相接通;如图6所示,热水进口52与另一分热水进水通道116相接通。如图8所示,混合出口53与共用过水通道13相接通。

本实施例中,该一种龙头结构还包括把手60,该把手60活动安装在龙头本体10且传动连接开关调温阀芯50。

该开关调温阀芯50与普通阀芯结构相同,向上提起把手60以将混合出口53与混合出水通道12相接通,周向转动把手60可以调节混合出水通道12的水温。该开关调温阀芯50的水路为分冷水进水通道113的水通过冷水进口51进入开关调温阀芯50内,分热水进水通道116的水通过热水进口52进入开关调温阀芯50内,在开关调温阀芯50内混合后从混合出口53进入共用过水通道13内,再从混合出水通道12流出。由此可知,开关调温阀芯50控制的水路与电磁阀20控制的水路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本实施例中,所述冷水进水通道或和热水进水通道内设置有单向阀70。

可预先对两个调温件进行调节以使混合出水通道12的水温达到合适的温度,以保证通过电磁阀20控制出水的水温保持在同一温度。在电磁阀20不动作时,可通过转动把手60进行调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