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快堆钠管系的恒力弹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0260发布日期:2020-06-23 21:57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快堆钠管系的恒力弹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弹簧支撑装置的结构设计,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快堆钠管系的恒力弹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恒力弹簧装置不适用对钠管系的支撑。在快堆钠管系中,恒力弹簧装置不仅要对管道进行支撑,还需要对钠阀设备的支撑。在钠管系中,管道的填充物质为液态钠,钠是化学性活泼的碱金属,因此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其次它的温度较高,250℃~550℃。因此要求恒力弹簧装置不仅仅要考虑它的设计安全性和材料特殊性。

例如中国专利cn206682421u公开了一种载荷锁定及调整改进型恒力弹簧支吊架,包括前部端板、弹簧罩筒、外框架、回转框架、拉杆、主轴、尾部端板、弹簧拉杆、导向套及载荷调节螺母;前部端板的一侧面固定于弹簧罩筒一端的端面上,外框架固定于前部端板的另一侧面上,回转框架的端部位于外框架内,主轴穿过外框架及回转框架将外框架与回转框架相连接,尾部端板位于弹簧罩筒的另一端内,弹簧罩筒内设置有弹簧,弹簧拉杆的一端与导向套相连接,弹簧拉杆的另一端穿出外框架后再穿过前部端板、弹簧及尾部端板与载荷调节螺母相连接,导向套与回转框架通过载荷螺栓相连接。该技术方案缺少左右位移标牌,无法对该恒力弹簧支吊架工作状态进行判别,缺少导向装置,容易使得弹簧受压时产生角度偏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快堆钠管系的恒力弹簧装置,以提升恒力弹簧装置的使用范围,并能够更直观的了解恒力弹簧装置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快堆钠管系的恒力弹簧装置,包括弹簧筒体组件、回转框架组件、螺栓组件,其中,所述弹簧筒体组件内沿水平方向设有弹簧,在弹簧端部设置弹簧压盘组件,弹簧拉杆从弹簧内部穿过,其一端与弹簧压盘组件中心固定,另一端穿出弹簧筒体组件并与回转框架组件连接,所述弹簧压盘组件与弹簧筒体组件之间还设置有导向装置;所述回转框架组件包括一壳体,壳体与弹簧筒体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内设有转动部,转动部的一端与弹簧拉杆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螺栓组件连接,所述转动部能够以设置在壳体下部的主轴为中心转动;在所述壳体上设有弧形口,在弧形口处设置位移标牌,位移标牌上设有负荷标记,与转动部连接的锁定块穿过壳体上的弧形口。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用于快堆钠管系的恒力弹簧装置,其中,所述螺栓组件的下端连接管道。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用于快堆钠管系的恒力弹簧装置,其中,所述的导向装置设置在弹簧压盘组件的上端,在弹簧受力变形时对弹簧压盘组件的运动进行导向,并具有位置指示的功能。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用于快堆钠管系的恒力弹簧装置,其中,所述回转框架组件的主轴两端设有指示销,指示销指向位移标牌,在主轴的带动下转动。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用于快堆钠管系的恒力弹簧装置,其中,还设有声光报警器,当所述指示销的端部左右位移过大并接近负荷标记时,声光报警器发出报警。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用于快堆钠管系的恒力弹簧装置,其中,所述弹簧拉杆包括活动连接的水平杆和转动杆,转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回转框架组件的转动部活动连接。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用于快堆钠管系的恒力弹簧装置,其中,所述弹簧拉杆的水平杆设于弹簧筒体组件内部,所述转动杆设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水平杆的长度长于弹簧筒体组件的长度。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用于快堆钠管系的恒力弹簧装置,其中,在所述锁定块上穿设锁定齿条,以限制锁定块的移动。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用于快堆钠管系的恒力弹簧装置,其中,在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若干吊板。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用于快堆钠管系的恒力弹簧装置,其中,在所述壳体上还固定连接铭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拉杆的运动将压缩弹簧产生的压力传递给回转框架组件,回转框架组件通过主轴的转动,将压力传递给快堆钠管系,从而改变了压力的传递方向,进而保持恒力的大小及方向;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指示销和带有负荷标记的位移标牌,可以直接观测到恒力弹簧装置工作时所处的状态,便于实时检测和超载停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声光报警器避免人员不在时无法监控的情况出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弹簧拉杆与转动部连接,可以确保弹簧受压时拉杆的方向保持水平,避免弹簧受力不均,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恒力弹簧装置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快堆钠管系的恒力弹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恒力弹簧装置的位移标牌部位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恒力弹簧装置用于快堆钠管系的示意图;

图中:1、弹簧筒体盖板组件,2、螺钉,3、导向装置,4、薄螺母一,5、螺母一,6、垫圈一,7、弹簧筒体组件,8、弹簧拉杆,9、弹簧,10、回转框架组件,11、铭牌,12、铆钉,13、位移标牌,14、负荷标记,15、弹簧压盘组件,16、转轴,17、螺栓组件,18、薄螺母二,19、花兰螺母,20、螺栓一,21、锁定齿条,22、锁定块,25、主轴,26、挡圈,27、垫圈三,28、轴承,29、螺栓二,30、垫圈四,31、指示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快堆钠管系的恒力弹簧装置,包括弹簧压盘组件15、薄螺母一4、螺母一5、垫圈一6、弹簧筒体组件7、弹簧拉杆8、弹簧9、回转框架组件10、螺栓组件17、薄螺母二18、花兰螺母19、主轴25、挡圈26、垫圈三27、轴承28、螺栓二29和垫圈四30。弹簧9与弹簧压盘组件15均设置在弹簧筒体组件7内部,弹簧拉杆8穿过弹簧9与弹簧压盘组件15中心,弹簧压盘组件15与弹簧筒体组件7之间还设置有导向装置3,导向装置3设置在弹簧压盘组件15的上端,在弹簧受力变形时对弹簧压盘组件15的运动进行导向,并具有位置指示的功能。

弹簧拉杆8在靠近弹簧压盘组件15的一端固定有薄螺母一4、螺母一5和垫圈一6,弹簧拉杆8的右端与回转框架组件10连接,回转框架组件10右前端与螺栓组件17转动连接,螺栓组件17下端依次连接有薄螺母二18和花兰螺母19,回转框架组件10外部罩设有一壳体,壳体与弹簧筒体组件7通过螺栓二29和垫圈四30固定连接。回转框架组件10下端设有一主轴25,主轴25通过轴承28与壳体转动连接,主轴25两端设置有挡圈26和垫圈三27,以限制主轴25转动时发生偏移。回转框架组件10的壳体内设有转动部,转动部的一端与弹簧拉杆8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螺栓组件17连接,所述转动部能够以设置在壳体下部的主轴25为中心转动。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恒力弹簧装置还包括锁定齿条21和锁定块22,锁定块22穿过壳体上的弧形口,锁定齿条21穿过锁定块22将锁定块的位置限定在弧形口内。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恒力弹簧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弧形口处的位移标牌13、负荷标记14、螺栓一20和指示销31,位移标牌13上设有负荷标记14,位移标牌13通过铆钉和螺栓一20固定在壳体上且位于弧形口的下方,指示销31插在主轴25两端的外径上,并且指向位移标牌13。

进一步的,恒力弹簧装置还设置有声光报警器,当指示销31左右位移过大并接近负荷标记15时声光报警器发出报警声和报警灯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弹簧拉杆8的右端还连接有一载荷调整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恒力弹簧装置还包括弹簧筒体盖板组件1和螺钉2,弹簧筒体盖板组件1通过螺钉2固定连接在弹簧筒体组件7的左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恒力弹簧装置还包括铭牌11和铆钉12,铭牌11通过铆钉12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右上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壳体顶部还设置有若干个吊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弹簧拉杆8分为水平杆和转动杆,所述水平杆与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水平杆设于弹簧筒体组件7内部,所述转动杆设于壳体内部。转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16与回转框架组件的转动部转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弹簧拉杆8的水平杆的长度长于弹簧筒体组件7的长度。

如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快堆钠管系的示意图,中间为钠阀,两侧分别为一个恒力弹簧装置,钠阀和恒力弹簧装置的下部均连接管道。

在恒力弹簧装置的材料选择上,主体采用耐高温材质的合金钢材料,弹簧是耐高温材质的弹簧,保证了恒力弹簧装置的不受钠管系的高温影响,保证产品性能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恒力弹簧装置分别设置在钠阀的左右两端,钠阀和恒力弹簧装置的下部通过管道连接,恒力弹簧装置在许可的载荷和位移下,载荷力矩和弹簧力矩始终保持平衡。对用恒力弹簧装置支承的快堆钠阀管系,在发生热位移时,可以获得恒定的支承力,因而不会给快堆钠阀管系带来附加应力;本次设计的恒力弹簧装置的位移范围更广,位移范围为40mm~600mm,能够更好的适用于快堆钠管系的应用,同时,恒力弹簧装置经过了5倍超载试验的验证,有效的保证在快堆钠管系失事时还能具有一定的约束和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拉杆的运动将压缩弹簧产生的压力传递给回转框架组件,回转框架组件通过主轴的转动,将压力传递给快堆钠管系,从而改变了压力的传递方向,进而保持的恒力的大小及方向;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指示销和带有负荷标记的左右位移标牌,可以直接观测到恒力弹簧装置工作时所处的状态,便于实时检测和超载停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声光报警器避免人员不在时无法监控的情况出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弹簧拉杆分为水平部和转动部,可以确保弹簧受压时拉杆的方向保持水平,避免弹簧受力不均,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恒力弹簧装置使用范围。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