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密封性的管道法兰密封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0809发布日期:2020-06-23 21:59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高密封性的管道法兰密封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法兰密封垫,特别是一种具有高密封性的管道法兰密封垫。



背景技术:

管道法兰是一种用于两个管道连接的部件,管道法兰上一般会设置于安装孔,当两个管道连接时,两个管道的法兰则会彼此相对,螺栓则会依次穿过两个管道法兰的安装孔,最终通过螺母实现两个管道法兰之间的固定,在固定两个管道法兰时,一般都会在两者之间放置一个密封垫,从而保证两个管道法兰之间的密封性,避免出现漏水的情况,而密封垫与管道法兰之间的密封则是依靠密封垫的壁面与管道法兰的壁面相贴合来实现,仅存在一道密封,一旦管道输送的液体压力变大,液体极易从密封垫壁面与管道法兰壁面之间的间隙渗漏至外界,出现漏水情况,且随着密封垫的长期使用,密封垫与管道法兰相接触的壁面易出现磨损的情况,导致两者之间出现间隙,存在漏水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高密封性的管道法兰密封垫,它能够在液体通过密封垫壁面与管道法兰壁面之间的间隙向外渗漏时,对液体进行有效阻隔,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渗漏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高密封性的管道法兰密封垫,包括呈环形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左右两侧侧壁设有互为对称的内环形槽;所述内环形槽内设有一与其相匹配的密封圈,密封圈为橡胶材质;所述密封圈远离本体中部的一侧侧壁设有一呈环形的挤压槽,挤压槽横截面呈v字型;所述密封圈邻近本体中部的一侧侧壁设有呈环形的第一外增压槽、呈环形的第一内增压槽,第一内增压槽被第一外增压槽围合在内;所述内环形槽槽底设有与第一外增压槽相贯通的第二外增压槽、与第一内增压槽相贯通的第二内增压槽,第二外增压槽与第二内增压槽通过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连接孔相贯通;所述本体内设有一环设于第二外增压槽外的储液腔室;所述储液腔室通过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输液孔与第二外增压槽相贯通;所述本体左右两侧侧壁设有互为对称的外环形槽,内环形槽被外环形槽围合在内;所述外环形槽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活动环;所述活动环内壁与外壁皆设有若干呈横向均匀分布的加密环,加密环与外环形槽槽壁相贴合,加密环与活动环皆为橡胶材质,加密环与活动环之间形成一v型槽,v型槽槽口朝向远离本体中部的一侧;所述外环形槽与内环形槽之间通过环形腔相贯通;所述环形腔与外环形槽相贯通的位置铺设有第一弹性膜;所述活动环一端端面与第一弹性膜相贴合,活动环另一端端面与外环形槽槽口齐平。

所述内环形槽槽底设有呈环状的外辅助槽、呈环状的内辅助槽以及位于外辅助槽与内辅助槽之间的中辅助槽;所述第二外增压槽位于外辅助槽与中辅助槽之间,第二内增压槽位于中辅助槽与内辅助槽之间;所述外辅助槽、中辅助槽、内辅助槽皆设有与自身相匹配的橡胶圈。

所述环形腔与储液腔室之间相贯通,彼此相贯通的位置铺设有第二弹性膜。

所述活动环与第一弹性膜相对的一端端面设有一呈环形的蓄压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具有高密封性的管道法兰密封垫当自身本体壁面与法兰壁面之间的贴合无法保证密封性时,可通过密封圈、活动环以及加密环形成多道密封,对渗漏的液体进行多次阻隔,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渗漏的情况,且第一内增压槽、第二内增压槽、第一外增压槽、第二外增压槽以及储液腔室的存在相当于提高了多个释放压力的空间,能够有效降低液体液压,能够进一步避免由于液压过大导致渗漏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高密封性的管道法兰密封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高密封性的管道法兰密封垫,包括呈环形的本体1,所述本体1左右两侧侧壁设有互为对称的内环形槽2;所述内环形槽2内设有一与其相匹配的密封圈3,密封圈3为橡胶材质;所述密封圈3远离本体1中部的一侧侧壁设有一呈环形的挤压槽4,挤压槽4横截面呈v字型;所述密封圈3邻近本体1中部的一侧侧壁设有呈环形的第一外增压槽5、呈环形的第一内增压槽6,第一内增压槽6被第一外增压槽5围合在内;所述内环形槽2槽底设有与第一外增压槽5相贯通的第二外增压槽7、与第一内增压槽6相贯通的第二内增压槽8,第二外增压槽7与第二内增压槽8通过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连接孔9相贯通;所述本体1内设有一环设于第二外增压槽7外的储液腔室10;所述储液腔室10通过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输液孔11与第二外增压槽7相贯通;所述本体1左右两侧侧壁设有互为对称的外环形槽12,内环形槽2被外环形槽12围合在内;所述外环形槽12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活动环13;所述活动环13内壁与外壁皆设有若干呈横向均匀分布的加密环14,加密环14与外环形槽12槽壁相贴合,加密环14与活动环13皆为橡胶材质,加密环14与活动环13之间形成一v型槽15,v型槽15槽口朝向远离本体1中部的一侧;所述外环形槽12与内环形槽2之间通过环形腔16相贯通;所述环形腔16与外环形槽12相贯通的位置铺设有第一弹性膜17;所述活动环13一端端面与第一弹性膜17相贴合,活动环13另一端端面与外环形槽12槽口齐平。

所述内环形槽2槽底设有呈环状的外辅助槽18、呈环状的内辅助槽19以及位于外辅助槽18与内辅助槽19之间的中辅助槽20;所述第二外增压槽7位于外辅助槽18与中辅助槽20之间,第二内增压槽8位于中辅助槽20与内辅助槽19之间;所述外辅助槽18、中辅助槽20、内辅助槽19皆设有与自身相匹配的橡胶圈21。

所述环形腔16与储液腔室10之间相贯通,彼此相贯通的位置铺设有第二弹性膜22。

所述活动环13与第一弹性膜17相对的一端端面设有一呈环形的蓄压槽23。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当两个法兰固定时,两个管道得以连接,而一根管道内的液体流向另一道管道时,则会经过法兰的中心孔,因此若是出现漏水情况,则是管道法兰密封垫本体1的内部向着外周面渗透,当密封垫壁面与法兰壁面贴合难以实现密封时,液体则会通过密封垫本体1壁面与法兰壁面之间的间隙向外渗透,向外渗透的液体首先则会经过密封圈3,密封圈3的存在则能够形成另一道密封,对液体进行阻隔,若是液体继续向渗透,液体则会进入到密封圈3的挤压槽4内,随着液体源源不断进入到挤压槽4内,挤压槽4内的液体液压则会增加,在高压作用下,液体则会对挤压槽4槽壁进行挤压,使密封圈3的外壁向外扩增,密封圈3进一步挤压在内环形槽2槽壁上,再次提高密封圈3与内环形槽2之间的密封性,且由于挤压槽4横截面呈v字型,因此越靠近内环形槽2槽口一侧的密封圈3的壁厚越薄,越容易被高压向外挤压,最大程度上保证内环形槽2槽口位置的密封性,从而保证密封垫设有内环形槽2的部位与法兰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对液体进行阻隔。

若是由于液压过高液体渗漏至内环形槽2与密封圈3之间时,液体则会流向内环形槽2槽底,此时一部分液体则会通过密封圈3与内环形槽2槽底之间的间隙流入至第一内增压槽6、第二外增压槽7内,另一部分液体则会直接流入至环形腔16内。

进入到第一内增压槽6内的液体则会流入至与第一内增压槽6相贯通的第二内增压槽8内,进入到第一外增压槽5内的液体则会流入至与第一外增压槽5内相贯通的第二外增压槽7内,而第二内环形槽2与第二外环形槽12之间通过连接孔9相贯通,因此第二内环形槽2内的液体则会通过连接孔9转移至第二外环形槽12内,而第二外环形槽12则能够通过输液孔11将自身的液体转移至储液腔室10内,而第一内增压槽6、第二内增压槽8、第一外增压槽5、第二外增压槽7以及储液腔室10的存在相当于提高了多个释放压力的空间,能够有效降低液体液压,能够进一步避免由于液压过大导致渗漏的情况。

随着液体源源不断渗漏至环形腔16内时,充满于环形腔16内的液体液压则会增加,这股高压则会对第一弹性膜17进行挤压,使第一弹性膜17向着外环形槽12内部空间变形,由于第一弹性膜17与活动环13相贴合,因此随着第一弹性膜17变形,活动环13则会被挤压,使活动环13向着外环形槽12外移动,从而使活动环13端面进一步紧压在法兰壁面上,进一步提高密封垫本体1与法兰壁面之间的密封性,而在活动环13向着外环形槽12外移动时,加密环14则会被向外推动,而加密环14与外环形槽12槽壁相贴合,加密环14则会向着外环形槽12槽壁方向展开,使自身进一步挤压在外环形槽12内,从而进一步提高密封垫设有外环形槽12位置的部位与法兰之间的密封性。

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当自身本体1壁面与法兰壁面之间的贴合无法保证密封性时,可通过密封圈3、活动环13以及加密环14形成多道密封,对渗漏的液体进行多次阻隔,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渗漏的情况,且第一内增压槽6、第二内增压槽8、第一外增压槽5、第二外增压槽7以及储液腔室10的存在相当于提高了多个释放压力的空间,能够有效降低液体液压,能够进一步避免由于液压过大导致渗漏的情况。

内环形槽2槽底设有呈环状的外辅助槽18、呈环状的内辅助槽19以及位于外辅助槽18与内辅助槽19之间的中辅助槽20,第二外增压槽7位于外辅助槽18与中辅助槽20之间,第二内增压槽8位于中辅助槽20与内辅助槽19之间,外辅助槽18、中辅助槽20、内辅助槽19皆设有与自身相匹配的橡胶圈21,橡胶圈21的存在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内增压槽6与第二内增压槽8之间、第一外增压槽5与第二外增压槽7之间的密封性,使液体能够逐步渗漏,使第一内增压槽6、第二内增压槽8、第一外增压槽5、第二外增压槽7以及储液腔室10的每一个空间能够对液体压力进行逐步降压,再次避免由于液压过大导致渗漏的情况。

环形腔16与储液腔室10之间相贯通,彼此相贯通的位置铺设有第二弹性膜22,当储液腔室10内的液体由于液压过高对第二弹性膜22进行挤压时,第二弹性膜22则会向着环形腔16方向变形,从而使环形腔16内的液压进一步增加,从而使第一弹性膜17对活动环13的挤压力进一步得到增加,使活动环13移出外环形槽12的部分更多,从而进一步提高活动环13与法兰壁面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提高密封垫本体1与法兰之间的密封性。

活动环13与第一弹性膜17相对的一端端面设有呈环形的蓄压槽23,当第一弹性膜17向着活动环13变形时,第一弹性膜17则会直接向着蓄压槽23内变形,利于挤压力的集中,使活动环13更容易被推动至外环形槽12外,从而提高密封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