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弹簧吊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3466发布日期:2020-03-27 14:17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式弹簧吊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式弹簧吊架。



背景技术:

热力发电厂的气管、水管以及石油、化工行业的管道系统内悬吊点的热位移很大,可达几毫米、几十毫米到几百毫米,如果采用普通悬吊装置,悬吊装置承受的载荷将是正常载荷的数倍以上,被悬吊管道设备就会严重变形,带来很大的附加应力,严重影响管道设备的安全和整个电站的设备安全,为了避免管道系统产生危险的弯曲应力及不利的应力转移,支吊架应该有柔性,采用一种在被悬吊管道设备发生位移时,仍能保持恒定支承力的悬吊设备,这种设备称为恒力支吊架,进而恒力吊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恒力支吊架是火力发电设备的重要辅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火力发电设备安全性、可靠性,乃至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发展。

原来的弹簧锁定装置在弹簧预压成型后无法调节,项目启机运行后锁定装置需去除,经常出现丢失现象,检修期间弹簧无法固定。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可调节式弹簧吊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可调节式弹簧吊架,包括上盖、筒体、下盖、压盖、拉杆和弹簧,所述上盖与下盖分别焊接在筒体的上下端口处,压置于筒体内,拉杆固定于压盖上,且拉杆的下端穿过下盖并伸出筒体外,弹簧套设于拉杆上,且弹簧置于压盖和下盖之间,还包括定位环、定位螺杆、定位卡板和锁紧螺母,所述筒体外壁的圆周上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锁口,定位环焊接于筒体的外壁上,且定位环位于锁口的上方,在定位环上竖直插接若干根定位螺杆,且一根定位螺杆位于一个锁口的一侧,在定位螺杆的上端螺纹连接一个锁紧螺母,定位螺杆通过锁紧螺母支撑在定位环上;若干个定位卡板相互叠加并形成定位单元,在每根定位螺杆上穿设两个定位单元,且所述两定位单元之间形成有定位间隙,压盖置于所述定位间隙内,在定位螺杆的底端螺纹连接一个锁紧螺母,旋紧每根定位螺杆上的两个锁紧螺母,并将两个所述定位单元压合于压盖的上下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卡板为条形块结构,在定位卡板上且位于定位卡板的中心一侧设有通孔,定位卡板通过通孔穿设在定位螺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锁口设有三个,均布在筒体的圆周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螺杆上层定位单元的厚度小于下层定位单元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环的外径与定位螺杆上定位单元的外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弹簧吊架上原有的锁定块或者锁定销改为定位卡板,通过增减定位螺杆下层定位单元中的定位卡板来调节弹簧荷载,拔出定位卡板后螺栓连接固定在筒体上,不容易脱落,停机检修期间可以直接恢复到出厂阶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式弹簧吊架,包括上盖1、筒体2、下盖3、压盖4、拉杆5、弹簧6、定位环7、定位螺杆8、定位卡板9和锁紧螺母10。上盖1与下盖3分别焊接在筒体2的上下端口处,压盖4置于筒体2内,拉杆5固定于压盖4上,且拉杆5的下端穿过下盖3并伸出筒体2外,弹簧6套设于拉杆5上,且弹簧6置于压盖4和下盖3之间。

筒体2外壁的圆周上方向均匀开设有三个锁口21,定位环7焊接于筒体2的外壁上,且定位环7位于锁口21的上方,在定位环7上竖直插接三根定位螺杆8,且一根定位螺杆8位于一个锁口21的一侧,在定位螺杆8的上端螺纹连接一个锁紧螺母10,定位螺杆8通过上端的锁紧螺母10支撑在定位环7上。

若干个定位卡板9相互叠加并形成定位单元,在每根定位螺杆8上穿设两个定位单元,且两定位单元之间形成有定位间隙90,

压盖4置于所述定位间隙90内,在定位螺杆8的底端螺纹连接一个锁紧螺母10,旋紧每根定位螺杆8上的两个锁紧螺母10,并将每根定位螺杆8上的两个定位单元压合于压盖4的上下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定位卡板9为条形块结构,在定位卡板9上且位于定位卡板9的中心一侧设有通孔,定位卡板9通过通孔穿设在定位螺杆8上。

定位螺杆8上层定位单元的厚度小于下层定位单元的厚度。定位环7的外径与定位螺杆8上定位单元的外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将弹簧吊架上原有的锁定块或者锁定销改为定位卡板9,通过增减定位螺杆8下层定位单元中的定位卡板9来调节弹簧荷载,拔出定位卡板9后螺栓连接固定在筒体上,不容易脱落,停机检修期间可以直接恢复到出厂阶段。

在检修期间,旋紧每根定位螺杆8上的两个锁紧螺母10,并将每根定位螺杆8上的两个定位单元压合于压盖4的上下端面上,进而锁死弹簧,方便检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