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表前管道自闭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32377发布日期:2020-03-31 17:12阅读:8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表前管道自闭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表前管道自闭阀。



背景技术:

燃气表前管道自闭阀,简称表前自闭阀,安装于低压燃气系统管道的燃气表进气端,当管道供气压力出现欠压、超压时,不用电或其它外部动力,能自动关闭并须手动开启的装置。

传统的燃气表一般直接安装燃气管道上,缺少安全保障,一旦燃气表损坏,发生漏气现象,用户也难以发现,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同时,当管道气压处在超限状态时,一方面影响燃气表计量精度,另一方面极易损坏燃气表内零部件,降低燃气表使用寿命。

传统自闭阀的阀杆在向上提起后如果控制不好力度,容易将阀杆与其底部的磁铁脱开,那么阀杆就会下降而使自闭阀关闭,影响其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表前管道自闭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表前管道自闭阀,包括阀体、阀盖、提拉机构、传动机构、压板、皮膜,所述阀盖盖设在阀体上方,所述提拉机构设置在阀体的垂直滑道内,并且上端与阀盖连接,下端贯穿压板后与传动机构配合连接;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阀体的水平滑道内并且位于压板下方;所述皮膜设置在压板上方并且与提拉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压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磁铁用于将上下两侧设置的提拉机构和传动机构吸附在压板上,所述阀体的两端分别设置进气管和出气管。

上述方案中,所述提拉机构包括限位盖、拉杆帽、阀盖拉杆、垂直叉杆,所述限位盖卡接在阀盖上端,所述拉杆帽设置在限位盖内,并且与阀盖拉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阀盖拉杆的下端贯穿压板后与垂直叉杆连接,所述垂直叉杆与传动机构配合连接。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限位盖环,所述限位盖环设置在阀盖内的上部,与限位盖的下侧配合卡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拉杆帽内设置有用于固定阀盖拉杆上端的拉杆帽扣。

上述方案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水平拉杆、复位簧、拉帽,所述水平拉杆靠近进气管的一侧与拉帽配合连接,靠近出气管的一侧设置复位弹簧。

上述方案中,所述阀体的进气管内设置有限流机构。

上述方案中,所述限流机构包括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导向轴、限流片、限流簧,所述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盖体位于靠近传动机构的一侧,所述导向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轴上套设限流片和限流簧;所述限流簧位于靠近传动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一盖体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气体通过的通气孔。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盖体的内壁设置有用于限制限流片位移行程的环形凸缘。

上述方案中,所述若干个磁铁均通过磁铁垫片设置在压板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皮膜的上方固定设置有皮膜垫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提拉机构能够避免提拉时过度用力导致的自闭阀意外关闭现象;当管道气压在超极限状态时,起到指示的作用,有效降低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表前管道自闭阀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表前管道自闭阀中阀盖和限位盖31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表前管道自闭阀中阀盖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表前管道自闭阀中垂直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6中的c-c向剖视图;

图8为图6中的d-d向剖视图;

图9为图1中的b-b向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表前管道自闭阀中限流机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表前管道自闭阀中限流机构的剖视图;

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表前管道自闭阀处于开阀状态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表前管道自闭阀处于超压状态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表前管道自闭阀,如图1-13所示,包括阀体1、阀盖2、提拉机构3、传动机构4、压板5、皮膜6,所述阀盖2盖设在阀体1上方,所述提拉机构3设置在阀体1的垂直滑道内,并且上端与阀盖2连接,下端贯穿压板5后与传动机构4配合连接;所述传动机构4设置在阀体1的水平滑道内并且位于压板5下方;所述皮膜6设置在压板5上方并且与提拉机构3固定连接,所述压板5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磁铁51用于将上下两侧设置的提拉机构3和传动机构4吸附在压板5上,所述阀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进气管11和出气管12,这样,通过提拉机构3能够避免提拉时过度用力导致的自闭阀意外关闭现象;当管道气压在超极限状态时,起到指示的作用,有效降低安全隐患。

所述压板5的中心开孔,所述皮膜6与阀体1形成密闭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固定配合有提拉机构3和传动机构4。

所述若干个磁铁51均通过磁铁垫片511设置在压板5上。

所述皮膜6的上方固定设置有皮膜垫片61。

所述出气管12内置有内丝活接头,用于与燃气表进气口连接。

如图2-5所示,所述提拉机构3包括限位盖31、拉杆帽32、阀盖拉杆33、垂直叉杆34,所述限位盖31卡接在阀盖2上端,所述拉杆帽32设置在限位盖31内,并且与阀盖拉杆33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阀盖拉杆33的下端贯穿压板5后与垂直叉杆34连接,所述垂直叉杆34与传动机构4配合连接。

还包括限位盖环35,所述限位盖环35设置在阀盖2内的上部,与限位盖31的下侧配合卡接。

所述拉杆帽32内设置有用于固定阀盖拉杆33上端的拉杆帽扣321。

具体地,所述限位盖31为圆筒形,并且顶部为开口状,所述限位盖31的底部中心设置有开孔,限位盖31的底部还同轴固定有大小与阀盖2的顶部开孔相当的圆筒形的限位盖环35,所述限位盖环35的底部开设有环形的凹槽351,所述限位盖31的底部沿周向均匀间隔固定有若干个卡入凹槽351的暗扣311,所述限位盖31的底部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与暗扣311一一对应的加强筋312,所述限位盖环35伸入于阀盖2内且底部沿径向向外延伸,所述阀盖拉杆33的顶端穿过限位盖31的底部中心且固定于拉杆帽扣321内。

由于限位盖环35的行程限制作用可避免提拉时过度用力导致阀盖拉杆33底部与磁铁51脱开,从而导致的自闭阀意外关闭现象;此外,所述限位盖31与限位盖环35之间采用环式暗扣311连接;

同时,所述暗扣351两端根部带有加强筋312,其作用在于:一、扩大暗扣351弹性变形面,避免根部因应力集中而产生的疲劳损伤;二、提高暗扣351的强度和刚度,防止因暴力施工而导致的限位盖31与限位盖环35脱开。

所述限位盖31内扣合有与之大小相适应的拉杆帽32,所述拉杆帽32的底端设置有与限位盖31底部中心对应的开孔,所述阀盖拉杆33的顶端穿过限位盖31的底部中心后伸入并固定于拉杆帽扣321内。

所述拉杆帽32与限位盖31的扣式连接关系,可使得管道气压过大时皮膜6受到较大的浮力从而将阀盖拉杆33提上,此时限位盖31由于限位盖环35的作用也得到最高点,进而阀盖拉杆33顶端固定的拉杆帽扣321与限位盖31相对运动脱出限位盖31,起到指示作用。

所述阀体1的竖直滑道的顶端正对压板5的中心开孔,竖直滑道内配合设置有上部能够伸出压板5中心开孔的垂直叉杆34,所述垂直叉杆34的上部外径不大于压板5中心开孔的内径;所述垂直叉杆34的下部外径不小于压板5中心开孔的内径。

如图6-9所示,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水平拉杆41、复位簧42、拉帽43,所述水平拉杆41靠近进气管11的一侧与拉帽43配合连接,靠近出气管12的一侧设置复位弹簧42。

具体地,所述垂直叉杆34和水平拉杆41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滑槽及斜面传动连接。

所述垂直叉杆34和水平拉杆41的材质均为聚甲醛热塑性结晶聚合物,该种材质具备高强度、高刚性、高疲劳强度、弹性好、减磨耐磨性好和尺寸稳定性好的特点,可保证自闭阀的灵敏性和安全可靠性。

所述拉帽43的材质为丁腈橡胶。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1的进气管11内设置有限流机构7。

如图10-11所示,所述限流机构7包括第一盖体71、第二盖体72、导向轴73、限流片74、限流簧75,所述第一盖体71与第二盖体72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盖体72位于靠近传动机构4的一侧,所述导向轴7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盖体71、第二盖体72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轴73上套设限流片74和限流簧75;所述限流簧75位于靠近传动机构4的一侧;所述第一盖体71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气体通过的通气孔711。

所述第二盖体72的内壁设置有用于限制限流片74位移行程的环形凸缘721。

具体地,所述第一盖体71和第二盖体72为同轴卡接的圆筒形,材质为聚甲醛热塑性结晶聚合物,

所述第二盖体72小外径上沿圆周形成一条环槽,第一盖体71内径与第二盖体72小外径套合且在其圆周上形成一条对应环筋,从而保证上、下盖方便安装又不易脱落;

所述限流片74为圆盘形,材质为聚甲醛热塑性结晶聚合物;限流片74的外径不小于凸缘721的外径,所述导向轴73上位于限流片74与第二盖体72之间还套合有不锈钢的限流簧75。

通过限流簧75的弹力作用,一方面,随管道气压的变化而自动调整进气管11进气口截面积,从而保证自闭阀的出口端气恒定;另一方面,当自闭阀的出口气流超过额定数值时,限流机构的右半腔气压瞬时降低,限流机构中作用在限流片74上的左端气压推动限流片74瞬时向右运动贴紧第二盖体72中的环形凸缘721切断气源,从而导致自闭阀因进口瞬时失压而自动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手动提起提拉机构的限位盖31,阀盖拉杆33在限位盖31内拉杆帽扣321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同时阀盖拉杆33与磁铁51之间的磁场吸力克服磁铁51与压板5之间的磁场吸力使磁铁5上升,与磁铁5固定连接的传动机构的垂直叉杆34随之上升,使与垂直叉杆34斜面与水平拉杆41脱开接触,复位簧42压迫水平拉杆41向左水平滑动,进而使拉帽43向左运动脱开阀体1密封面,此时,自闭阀处于通气状态。

当管道燃气压力在0.8±0.2kpa~8±2kpa范围内时,如图12所示,手松开限位盖31,气体浮力也能克服磁铁51与压板5之间的磁场吸力与皮膜6弹力使垂直叉杆34台阶面贴紧压板5,使自闭阀自动保持通气状态;

当管道燃气压力≤0.8±0.2kpa时,所述磁铁51与压板5之间的磁场吸力和皮膜6弹力克服气体浮力,使磁铁51下降与压板5自动吸合,进而使拉帽43向右运动压紧阀体1密封面以切断气源从而导致自闭阀自动关闭;

如图13所示,当管道燃气压力≥8±2kpa时,气体浮力克服阀盖拉杆33与磁铁51之间磁场吸力和皮膜弹力,使阀盖拉杆33继续上升与磁铁51脱开,磁铁51下降与压板6自动吸合,使拉帽43向右运动压紧阀体1密封面以切断气源从而导致自闭阀自动关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