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通换向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99362发布日期:2020-04-07 21:07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通换向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三通换向阀。



背景技术:

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温度、压力和流量)的管路附件。三通换向阀是一种应用于工业上气体换向的装置。在工业上使用管道进行气体运输时,常使用高压输送气体进入反应釜,在操控三通换向阀换向时,人为操作麻烦,反应慢,在密封不严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气体流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通换向阀,能够提高密封性能,加快反应速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通换向阀,包括有阀体、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固定在阀体上,阀体内设置有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第一分隔板将阀体的内腔分为进气腔和出气腔,第二分隔板将出气腔分为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第一分隔板上设置有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一孔连通进气腔和第一气腔,第二孔连接进气腔和第二气腔,阀体上设置有进气管、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进气管与进气腔连通,第一出气管与第一气腔连通,第二出气管与第二气腔连通,第一出气腔内设置有用于启闭第一孔的第一阀板,第二出气腔内设置有用于启闭第二孔的第二阀板,第一气缸设置有第一阀杆,第一阀杆的一端与第一阀板连接,第二气缸设置有第二阀杆,第二阀杆的一端与第二阀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阀板上设置有第一橡胶垫和第一压板,第一橡胶垫通过第一压板固定在第一阀板相对于第一孔的面上,第二阀板上设置有第二橡胶垫和第二压板,第二橡胶垫通过第二压板固定在第二阀板相对于第二孔的面上,第一孔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第二孔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气腔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上连接有第一阀盖,第一气缸上设置有第一接盘,第一接盘连接在第一阀盖上,第一阀杆上套设有第一导向套,第一导向套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阀盖上,第一阀杆穿过第一接盘和第一阀盖,伸入第一气腔内与第一阀板连接;第二气腔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上连接有第二阀盖,第二气缸上设置有第二接盘,第二接盘连接在第二阀盖上,第二阀杆上套设有第二导向套,第二导向套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阀盖上,第二阀杆穿过第二接盘和第二阀盖,伸入第二气腔内与第二阀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阀板上设置有第一环槽,第二阀板上设置有第二环槽,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内均设置有呈放射线的若干个支持条、,若干个支持条、上均设置有圆柱形的加强柱。

第一阀杆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球头,第一阀板上设置有有第一球槽和第一球板,第一球头设置在第一球槽内,第一球板连接在第一球槽上,第二阀杆的二端上设置有第二球头,第二阀板上设置有有第二球槽和第二球板,第二球头设置在第二球槽内,第二球板连接在第二球槽上。

进气管上设置有进气法兰,进气法兰上设置有进气环,第一出气管上设置有第一出气法兰,第一出气法兰设置有第一出气环,第二出气管设置有第二出气法兰,第二出气法兰设置有第二出气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阀盖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法兰、第一密封法兰和第一导向法兰,第一连接法兰与第一接盘连接,第一密封法兰连接在阀体上,第一导向法兰与第一导向套连接,第二阀盖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法兰、第二密封法兰和第二导向法兰,第二连接法兰与第二接盘连接,第二密封法兰连接在阀体上,第二导向法兰与第二导向套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能够加强密封效果,减少由于乱流导致气体流向错误的出口,减少气体流失,适用于高压输送。进气管与进气腔连通,第一出气管与第一气腔连通,第二出气管与第二气腔连通,加强连接,增加密封效果,减少气体流失。第一气缸通过第一阀杆的伸缩控制第一阀板第一孔闭合,第二气缸通过第二阀杆的伸缩控制第二阀板是否与第二孔闭合。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进气腔,再经过第一孔进入第一气腔或经过第二孔进入第二气腔,加强气密性,加强密封效果,利用自动化控制,减少人力操作,相对人工操作更快,更便捷,提高换向的反应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三通换向阀的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三通换向阀的侧视立体图;

图3为三通换向阀的轴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三通换向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4所示,一种三通换向阀,包括有阀体1、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3,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3均固定在阀体1上,阀体1内设置有第一分隔板11和第二分隔板12,第一分隔板11将阀体1的内腔分为进气腔113和出气腔114,第二分隔板12将出气腔114分为第一气腔121和第二气腔122,第一分隔板11上设置有第一孔111和第二孔112,第一孔111连通进气腔113和第一气腔121,第二孔112连接进气腔113和第二气腔122,阀体1上设置有进气管13、第一出气管14和第二出气管15,进气管13与进气腔113连通,第一出气管14与第一气腔121连通,第二出气管与第二气腔122连通,第一出气腔114内设置有用于启闭第一孔111的第一阀板25,第二出气腔114内设置有用于启闭第二孔112的第二阀板35,第一气缸2设置有第一阀杆24,第一阀杆24的一端与第一阀板25连接,第二气缸3设置有第二阀杆34,第二阀杆34的一端与第二阀板35连接。

通过上述方案,第一分隔板11和第二分隔板12能够加强密封效果,减少由于乱流导致气体流向错误的出口,减少气体流失,适用于高压输送。进气管13与进气腔113连通,第一出气管14与第一气腔121连通,第二出气管与第二气腔122连通,加强连接,增加密封效果,减少气体流失。第一气缸2通过第一阀杆24的伸缩控制第一阀板25第一孔111闭合,第二气缸3通过第二阀杆34的伸缩控制第二阀板35是否与第二孔112闭合。气体通过进气管13进入进气腔113,再经过第一孔111进入第一气腔121或经过第二孔112进入第二气腔122,加强气密性,加强密封效果,利用自动化控制,减少人力操作,相对人工操作更快,更便捷,提高换向的反应速度。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阀板25上设置有第一橡胶垫26和第一压板27,第一橡胶垫26通过第一压板27固定在第一阀板25相对于第一孔111的面上,第二阀板35上设置有第二橡胶垫36和第二压板37,第二橡胶垫36通过第二压板37固定在第二阀板35相对于第二孔112的面上,第一孔111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15,第二孔112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116。

通过上述方案,第一压板27加强固定效果,使得第一橡胶垫26不易移动,第二压板37加强固定效果,使得第二橡胶垫36不易移动,减少由于移动导致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第一橡胶垫26和第一加强筋115配合,第二橡胶垫36和第二加强筋116配合,减少气体流失,提高气密性能,加强密封效果。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气腔12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23,第一安装孔123上连接有第一阀盖22,第一气缸2上设置有第一接盘21,第一接盘21连接在第一阀盖22上,第一阀杆24上套设有第一导向套23,第一导向套23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阀盖22上,第一阀杆24穿过第一接盘21和第一阀盖22,伸入第一气腔121内与第一阀板25连接;第二气腔12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24,第二安装孔124上连接有第二阀盖32,第二气缸3上设置有第二接盘31,第二接盘31连接在第二阀盖32上,第二阀杆34上套设有第二导向套33,第二导向套33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阀盖32上,第二阀杆34穿过第二接盘31和第二阀盖32,伸入第二气腔122内与第二阀板35连接。

通过上述方案,第一导向套23固定第一阀杆24的方向,第二导向套33固定第二阀杆34的方向,避免移动方向改变,提高孔与阀板的闭合的精密度,加强配合,提高气密性能,减少气体流失的可能性。减少第一阀杆24和第二阀杆34与气体直接接触的面积,减少气体对于第一阀杆24和第二阀杆34的腐蚀,延长使用寿命。第一安装孔123和第二安装孔124的设置,易于安装,第一阀盖22和第二阀盖32加强密封效果,减少气体流失。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阀板25上设置有第一环槽251,第二阀板35上设置有第二环槽252,第一环槽251和第二环槽252内均设置有呈放射线的若干个支持条252、352,若干个支持条252、352上均设置有圆柱形的加强柱253、353。

通过上述方案,第一环槽251减少第一阀板25的质量,第二环槽252减少第一阀板25的质量,支持条和加强柱提升第一阀板25和第一阀板25的强度,在减少质量的同时尽量避免强度的减弱,使得制造成本下降。质量的减少也有便于操作,获得更快的移动速度,提升换向的反应速度。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阀杆24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球头241,第一阀板25上设置有有第一球槽254和第一球板255,第一球头241设置在第一球槽254内,第一球板255连接在第一球槽254上,第二阀杆34的二端上设置有第二球头341,第二阀板35上设置有有第二球槽354和第二球板355,第二球头341设置在第二球槽354内,第二球板355连接在第二球槽354上。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第一球头241和第一球槽254的配合,使得第一阀板25可以转动连接在第一阀杆24上。通过第二球头341和第二球槽354的配合,使得第二阀板35可以转动连接在第二阀杆34上。在闭合时,第一阀板25可以压力均匀地抵靠在第一孔111上,第二阀板35可以压力均匀地抵靠在第二孔112上,加强密封效果,避免压力不均导致闭合不严,使得气体流失。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进气管13上设置有进气法兰131,进气法兰131上设置有进气环132,第一出气管14上设置有第一出气法兰141,第一出气法兰141设置有第一出气环142,第二出气管15设置有第二出气法兰151,第二出气法兰151设置有第二出气环152。

通过上述方案,进气环132、第一出气环142和第二出气环152的设置有利于加强管道对外连接时的气密效果,减少气体外流的可能性。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阀盖2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法兰221、第一密封法兰222和第一导向法兰223,第一连接法兰221与第一接盘21连接,第一密封法兰222连接在阀体1上,第一导向法兰223与第一导向套23连接,第二阀盖3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法兰321、第二密封法兰322和第二导向法兰323,第二连接法兰321与第二接盘31连接,第二密封法兰322连接在阀体1上,第二导向法兰323与第二导向套33连接。

通过上述方案,利用法兰连接加强气密性能,提升密封效果,减少气体外流的可能性。法兰连接具有高强度,使得连接更为牢固,避免长期使用导致连接松动,延长阀门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