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分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95102发布日期:2020-06-30 19:56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式分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式分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水龙头在使用过程中,一般只有一处出水口。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市场上出现了水龙头分水器,通过分水器可以将水龙头分为两处出水,再在出水处的终端安装不同类型的出水装置,如起泡器、花洒等,或者直接柱状出水,从而满足消费者的不同情况下的不同需求。

现有的水龙头分水器一般采用按压式,利用水的压力实现分水,在分水器内部分水座的中心装有可轴向移动的推拉杆,该推拉杆上固定有密封件随推拉杆轴向移动对水龙头出水端两个需要分水的流道的进水口进行开启和关闭,从而实现分水功能。但是,该分水器还存在有不足:在高水压下,由于水的正压作用力会随水压增大而相应增加实现分水功能的可靠,然而使用者的操作力也随之聚增,从而增加操作的困难;而在低水压下,虽然切换不费力,但分水功能却会不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分水装置,该装置操作时不受水压影响,省力、方便且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旋转式分水装置,包括转接头、转动件、密封垫片、转动外壳;所述转接头一端与水管连接,另一端与转动件通过所述密封垫片密封配合,所述转接头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转动外壳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或使得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

所述转动外壳与所述转动件之间形成第一通道,所述转动件内部设有第二通道,其中,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从而形成第一出水方式;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三通孔相连通,从而形成第二出水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外壳内壁设置有若干限位槽,对应地,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若干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置于所述限位槽中。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件、连接杆和出水壳;所述转接头中部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转动件中部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连接件中部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转接头固定连接,穿过第四通孔,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远离转动件的一端与所述出水壳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件上靠近中部设置有第五通孔,靠近外壁设置有第六通孔,所述出水壳上设置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五通孔向上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五通孔向下与所述第二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六通孔向上与第一通道相连通,所述第六通孔向下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出水壳螺旋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转接头螺纹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连接件螺纹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的外壁的一端与所述转动外壳的内壁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出水壳的内壁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的外壁与所述转动外壳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或所述连接件的外壁与所述出水壳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还包括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外壁与所述转动外壳螺纹配合连接,所述锁紧螺母内壁与所述转动件的外壁相抵接,所述锁紧螺母的壁上沿纵向方向开设有第七通孔,所述第七通孔向上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向下与所述第六通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外壳的外壁设有手推部,所述手推部用于方便人手旋转所述转动外壳。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式分水装置,该装置包括转接头、转动件、密封垫片、转动外壳。当旋转转动外壳时,可以驱动转动件转动,从而使得转动件上的第二通孔与转接头上的第一通孔相连通,又由于第一通道与第二通孔相连通,所以,水流从水管进入,依次流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通道,从而形成第一出水方式;同理,旋转转动外壳,使得转动件上的第三通孔与转接头上的第一通孔相连通,又由于第二通道与第三通孔相连通,所以,水流从水管进入,依次流过第一通孔、第三通孔、第二通道,从而形成第二出水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用户通过旋转转动外壳,便可以切换出水方式,操作时不受水压的影响,省力、方便且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式分水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旋转式分水装置的第一出水方式状态示意图(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图3为图1所示的旋转式分水装置的第二出水方式状态示意图(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图4为图2所示的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密封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的转动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所示的转动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所示的转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所示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接头;11、第一通孔;12、第一连接孔;2、转动件;21、第二通孔;22、第三通孔;23、限位块;24、第四通孔;3、密封垫片;4、转动外壳;41、限位槽;42、手推部;5、水管;6、第一通道;7、第二通道;8、连接件;81、第二连接孔;82、第五通孔;83、第六通孔;9、连接杆;10、出水壳;101、第一出水口;102、第二出水口;20、锁紧螺母;201、第七通孔;30、第一密封圈;40、第二密封圈;50、第三密封圈;60、第四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式分水装置,该装置包括转接头1、转动件2、密封垫片3、转动外壳4。其中,转接头1一端与水管5连接,另一端与转动件2通过密封垫片3密封配合,转接头1上设有第一通孔11,转动件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21和第三通孔22。另外,转动外壳4用于驱动转动件2转动,以使得第二通孔21与第一通孔11相连通或使得第三通孔22与第一通孔11相连通。转动外壳4与转动件2之间形成第一通道6,转动件2内部设有第二通道7。第一通道6与第二通孔21相连通,从而形成第一出水方式;第二通道7与第三通孔22相连通,从而形成第二出水方式。

使用时,当旋转转动外壳4时,可以驱动转动件2转动,从而使得转动件2上的第二通孔21与转接头1上的第一通孔11相连通,又由于第一通道6与第二通孔21相连通,所以,水流从水管5进入,依次流过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21、第一通道6,从而形成第一出水方式;同理,旋转转动外壳4,使得转动件2上的第三通孔22与转接头1上的第一通孔11相连通,又由于第二通道7与第三通孔22相连通,所以,水流从水管5进入,依次流过第一通孔11、第三通孔22、第二通道7,从而形成第二出水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用户通过旋转转动外壳4,便可以切换出水方式,操作时不受水压的影响,省力、方便且可靠。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该旋转式分水装置还包括连接件8、连接杆9和出水壳10。转接头1中部设有第一连接孔12,转动件2中部开设有第四通孔24,连接件8中部设有第二连接孔81,连接杆9一端与转接头1固定连接,穿过第四通孔24,另一端与连接件8固定连接;连接件8远离转动件2的一端与出水壳10固定连接。优选地,连接件8与出水壳10螺旋配合连接;连接杆9与转接头1螺纹配合连接;连接杆9与连接件8螺纹配合连接。

其次,连接件8上靠近中部设置有第五通孔82,靠近外壁设置有第六通孔83;出水壳10上设置有第一出水口101和第二出水口102。第五通孔82向上与第二通道7相连通,第五通孔82向下与第二出水口102相连通,第六通孔83向上与第一通道6相连通,第六通孔83向下与第一出水口101相连通。

更进一步地,旋转式分水装置在转动外壳4与转动件2之间还设置有锁紧螺母20。该锁紧螺母20外壁与转动外壳4螺纹配合连接,锁紧螺母20内壁与转动件2的外壁相抵接,锁紧螺母20的壁上沿纵向方向开设有第七通孔201,第七通孔201向上与第一通道6相连通,向下与第六通孔83相连通。

综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出水方式中,水流由上向下依次通过水管5、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21、第一通道6、第七通孔201、第六通孔83,从第一出水口101流出;第二出水方式中,水流由上向下依次通过水管5、第一通孔11、第三通孔22、第二通道7、第五通孔82,从第二出水口102流出。

本实施例中,优选转动外壳4内壁设置有若干限位槽41,对应地,转动件2上设置有若干限位块23,限位块23置于限位槽41中。当旋转转动外壳4时,由于限位块23被限位于限位槽41中,所以,转动件2也会随着转动外壳4进行转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通孔21与第三通孔22在转动件2上的位置,从而决定切换出水方式的旋转角度。本实施例中的旋转角度为90度。为了方便使用者旋转转动外壳4,本实施例中,转动外壳4的外壁设有手推部42,手推部42用于方便人手旋转转动外壳4。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外观更加美观大方,本实施例中,连接件8的外壁的一端与转动外壳4的内壁相抵接,另一端与出水壳10的内壁相抵接,从而使得连接件8被隐藏起来。

为了增强该装置的密封性,连接件8的外壁与转动外壳4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30;连接件8的外壁与出水壳10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40。其次,转动外壳4与转接头1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50;转动件2与连接件8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圈60。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