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齿轮箱供油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0739发布日期:2020-04-14 20:11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齿轮箱供油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齿轮箱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齿轮箱供油接头。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动力传输的主要方式是齿轮传动,齿轮箱是最主要的动力传输设备。为了保证齿轮箱的可靠工作,通常对主要结构件如:齿轮、轴承等进行强制润滑。

通常使用两端带螺纹的供油管接头连接齿轮箱和发动机供油管路。考虑供油管接头的强度、可靠性要求以及滑油油路流阻损失,供油管接头内的油路直径设计成接近于齿轮箱内油路直径。为了满足发动机对齿轮箱的总供油量要求,齿轮箱供油入口会有一个可调节孔径的限流嘴与供油管接头串联,以方便调节齿轮箱供油油路上的供油压差,但该供油方式需要将供油管接头和限流嘴同时装配于齿轮箱只能在齿轮箱组件状态下调节供油压差。通常,在发动机整机试验前会进行齿轮箱流量试验,以模拟发动机实际工况下齿轮箱的流量。在流量试验时,传统的供油管接头与限流嘴串联的供油结构需反复装拆供油管接头和限流嘴才能实现滑油流量的调节,增加了装配、分解难度,易造成限流嘴装配处螺纹损伤。

因此,需寻找既简单又可靠的供油结构形式,在满足齿轮箱入口供油以及实现限流的同时又能方便装配分解,不会造成与其装配连接结构件的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动机齿轮箱供油接头,包括:

管接头,其前端连接发动机供油管路,后端连接在齿轮箱入口端,所述管接头具有自前端向后端延伸的通孔,构成供油通道,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内径,从而在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形成台阶,所述通孔的第一部分具有内螺纹;

限流嘴,具有外螺纹,适配安装在所述管接头的通孔的第一部分内,所述限流嘴具有贯通前后端的限流孔,所述限流孔内径小于所述管接头的通孔的第二部分内径。

优选的是,所述管接头通孔的第一部分位于管接头的前端,所述管接头通孔的第二部分位于管接头的后端。

优选的是,所述限流嘴与所述管接头采用过盈螺纹装配。

优选的是,所述限流嘴的一端自端面向内凹陷有条形槽。

优选的是,所述限流嘴的限流孔为多边形孔。

优选的是,所述管接头连接发动机供油管路的一端设置为锥形。

优选的是,所述管接头前端设置有外螺纹,与发动机供油管路螺纹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管接头后端设置有外螺纹,与齿轮箱入口端螺纹连接。

本申请的关键点在于,将限流嘴集成于供油管接头,在齿轮箱供油入口实现滑油流量的调节,亦可在供油管接头单件下进行流量试验。

该申请解决了齿轮箱供油入口滑油供油压差可调的需求,实现了供油管接头单件状态进行流量试验,提高了齿轮箱的可靠性和维护性,大大降低了生产难度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发动机齿轮箱供油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图1所示实施例的限流嘴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管接头,2-限流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现有的航空发动机齿轮箱供油入口的供油结构多采用供油管接头和限流嘴串联的结构形式,对于有总供油量要求的齿轮箱,该限流嘴可以在齿轮箱流量试验时实现滑油供油压差的调节,进而调节总供油量,但该供油结构只能在齿轮箱组件状态进行流量试验,为保证齿轮箱的流量要求,需反复调整限流嘴的孔径以及反复装拆供油管接头。这种反复装拆限流嘴来调节供油量易造成螺纹连接结构件的损坏,又增加了操作难度和生产成本,不利于齿轮箱的维护。

本申请发动机齿轮箱供油接头,如图1所示,包括:

管接头1,其前端连接发动机供油管路,后端连接在齿轮箱入口端,所述管接头1具有自前端向后端延伸的通孔,构成供油通道,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内径,从而在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形成台阶,所述通孔的第一部分具有内螺纹;

限流嘴2,具有外螺纹,适配安装在所述管接头1的通孔的第一部分内,所述限流嘴具有贯通前后端的限流孔,所述限流孔内径小于所述管接头1的通孔的第二部分内径。

本申请提供的发动机齿轮箱供油接头,管接头1的前端为锥面结构,用于螺纹连接齿轮箱供油入口(供油管路)的接头,后端为柱面部分,通过螺纹装配于齿轮箱壳体上,并使管接头1的中心通孔对接齿轮箱的入口端。限流嘴2通过过盈螺纹装配在管接头内,如图1所示,其一端可以抵接至所述台阶上,另一端采用“一”字形凹槽设计,用于工装固定,便于限流嘴装配分解时工人的操作。该供油装置将限流嘴集成于供油管接头上,二者可以同时随齿轮箱进行装配分解。

本申请限流嘴的限流孔内径较小,用于实现限流的作用,限流嘴的外径统一设计成匹配管接头内径,据此可以加工不同内径限流孔的限流嘴,实现限流调节功能。

备选实施方式中,限流嘴2的限流孔可以设计为多边形孔,例如矩形孔,以替代一字型凹槽的设计,从而便于通过适配的四方扳手将限流嘴2安装到管接头1内。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为将限流嘴2稳固在管接头1内,管接头1的通孔的具有较大内径的第一部分设置为滑油的入口端,具有较小内径的第二部分设置为滑油的出口端,即所述管接头1通孔的第一部分位于管接头1的前端,所述管接头1通孔的第二部分位于管接头1的后端,这样在将限流嘴2安装到管接头1内之后,由于滑油的作用力,使得限流嘴2稳固在管接头1内。

通常,在滑油供油温度、供油结构以及滑油出口压力一定的条件下,通过调节喷嘴前后供油压差即可实现喷嘴流量的调节。对于有供油量要求的齿轮箱,往往在齿轮箱的供油入口设置可调节供油压差的限流嘴。在齿轮箱流量试验时通过调节供油压差使滑油供油量满足设计要求,即调节该限流嘴的直径实现流量的调节。

要保证滑油总流量要求,需要对供油入口处限流嘴反复调整,就会反复地在齿轮箱上装拆限流嘴。该集成式供油装置可实现单件流量试验,无需在齿轮箱组件状态反复调整供油入口喷嘴。该新型供油装置单件状态下进行流量试验,若流量不合格,将限流嘴分解下,调整限流嘴孔径直到流量满足设计要求。供油装置单件下合格的滑油流量即是齿轮箱组件状态下总供油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