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直线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26802发布日期:2020-06-09 19:59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直线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线模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直线模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直线模组一般是由一个旋转电机带动一根丝杆的结构,丝杆上设有移动的滑块,滑块能够做往复的直线运动。但是这样的直线模组主体尺寸结构是额定的,滑块的运动长度范围受制于直线模组的主体尺寸长度,不适应用在一些安装尺寸紧张、运动行程又要求较高的自动化领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折叠直线模组,三节的结构伸缩行程长,最小尺寸小,同时设备成本低,运动同步可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直线模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折叠直线模组,包括:平板,包括从上至下相互平行布置的上平板、中平板、下平板;滑轨,包括设置在上平板、中平板之间的上滑轨,还包括设置在中平板、下平板之间的下滑轨;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中平板一端的旋转动力件,中平板的另一端设有从动轮,中平板的一侧设有连接旋转动力件、从动轮的传动带,传动带具备相互平行的上运行段、下运行段,上运行段、下运行段的长度方向与滑轨长度方向平行,旋转动力件的旋转所在平面与滑轨的长度方向平行且与平板垂直;上平板具备与上运行段固定的上固定块,下平板具备与下运行段固定的下固定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旋转动力件工作时,上平板、下平板相对旋转动力件自身都会直线移动,并且运动方向相反,增加了舒展时延伸的长度,相对的也缩小了收缩时的长度,三节的结构使得收缩时节约空间。上平板上便于布设其他工作部件,作为直线模组的端头。一个旋转动力件来实现几个活动部件的收与伸,降低了设备成本。上平板、下平板同时动作,两者平移距离量也一致,保证了一致性。两个固定块与传动带一体固定,固定块仅在一定范围内运动,将旋转电机的旋转运动转为两个固定块的相向平移运动,结构巧妙。滑轨起到限位导向作用。传动带仅由旋转动力件、从动轮接触并拉直,从而能够形成两段长距离且相互平行的上运行段、下运行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固定块、下固定块各自在传动带上的接触处沿传动带的距离等于传动带周长的一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上固定块、下固定块分别能在上运行段、下运行段有足够的运行距离,上平板、中平板、下平板能对应伸出最长长度,同时又能缩短至最短长度,整体行程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上固定块、下固定块分别在上平板、下平板上沿平行于所在平板的平面方向凸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固定块、下固定块的凸出方向是沿一侧凸出,便于和设置在一侧的传动带固定,也不影响上平板、中平板、下平板的表面平整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中平板与下平板沿滑轨方向的长度相等,上平板沿滑轨方向的长度小于中平板沿滑轨方向的长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最终收缩状态时,中平板与下平板能基本重叠,上平板也退缩到最靠近旋转动力件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上滑轨固定在中平板的上表面,上平板的下表面固定有与上滑轨装配的上滑块,下滑轨固定在下平板的上表面,中平板的下表面固定有与下滑轨装配的下滑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滑块与滑轨的搭配,在限位导向的同时保证结构稳固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上滑轨、下滑轨为圆弧沟槽滚珠导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圆弧沟槽滚珠导轨的摩擦力小,同时能够承受其他方向上的偏转力、扭转力,结构强度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中平板上的固定位置设有在上固定块、下固定块行动路径上的传感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侧边凸出的固定块便于与传感器搭配,感知固定块的位置,即能够得知直线模组的伸缩量。提高直线模组的自动化程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上平板上阵列有若干个通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平板的通孔供紧固件穿过,便于设备与上平板可拆卸地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旋转动力件为伺服电机,传动带为同步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伺服电机的运动控制精准,同步带能够保证运动的精准传递,防止窜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a处局部放大图。

1-上平板;2-中平板;3-上滑轨;4-上固定块;5-上滑块;6-传动带;7-下平板;8-下固定块;9-带轮;10-从动轮;11-伺服电机;12-下滑轨;13-下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种折叠直线模组,包括:平板,包括从上至下相互平行布置的上平板1、中平板2、下平板7;滑轨,包括设置在上平板1、中平板2之间的上滑轨3,还包括设置在中平板2、下平板7之间的下滑轨12;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中平板2一端的旋转动力件,中平板2的另一端设有从动轮10,中平板2的一侧设有连接旋转动力件、从动轮10的传动带6,传动带6具备相互平行的上运行段、下运行段,上运行段、下运行段的长度方向与滑轨长度方向平行,旋转动力件的旋转所在平面与滑轨的长度方向平行且与平板垂直;上平板1具备与上运行段固定的上固定块4,下平板7具备与下运行段固定的下固定块8。

图1、图2是收缩的状态,图3是相对舒展的状态,下平板7的一端可以是与机架固定的位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旋转动力件工作时,上平板、下平板相对旋转动力件自身都会直线移动,并且运动方向相反,增加了舒展时延伸的长度,相对的也缩小了收缩时的长度,三节的结构使得收缩时节约空间。上平板上便于布设其他工作部件,作为直线模组的端头。一个旋转动力件来实现几个活动部件的收与伸,降低了设备成本。上平板、下平板同时动作,两者平移距离量也一致,保证了一致性。两个固定块与传动带一体固定,固定块仅在一定范围内运动,将旋转电机的旋转运动转为两个固定块的相向平移运动,结构巧妙。滑轨起到限位导向作用。传动带仅由旋转动力件、从动轮接触并拉直,从而能够形成两段长距离且相互平行的上运行段、下运行段。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上固定块4、下固定块8各自在传动带6上的接触处沿传动带6的距离等于传动带6周长的一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上固定块、下固定块分别能在上运行段、下运行段有足够的运行距离,上平板、中平板、下平板能对应伸出最长长度,同时又能缩短至最短长度,整体行程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上固定块4、下固定块8分别在上平板1、下平板7上沿平行于所在平板的平面方向凸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固定块、下固定块的凸出方向是沿一侧凸出,便于和设置在一侧的传动带固定,也不影响上平板、中平板、下平板的表面平整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中平板2与下平板7沿滑轨方向的长度相等,上平板1沿滑轨方向的长度小于中平板2沿滑轨方向的长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最终收缩状态时,中平板与下平板能基本重叠,上平板也退缩到最靠近旋转动力件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上滑轨3固定在中平板2的上表面,上平板2的下表面固定有与上滑轨3装配的上滑块5,下滑轨12固定在下平板7的上表面,中平板2的下表面固定有与下滑轨12装配的下滑块13。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滑块与滑轨的搭配,在限位导向的同时保证结构稳固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上滑轨3、下滑轨12为圆弧沟槽滚珠导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圆弧沟槽滚珠导轨的摩擦力小,同时能够承受其他方向上的偏转力、扭转力,结构强度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中平板2上的固定位置设有在上固定块4、下固定块8行动路径上的传感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侧边凸出的固定块便于与传感器搭配,感知固定块的位置,即能够得知直线模组的伸缩量。提高直线模组的自动化程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上平板1上阵列有若干个通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平板的通孔供紧固件穿过,便于设备与上平板可拆卸地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旋转动力件为伺服电机11,传动带6为同步带。

如图1所示,伺服电机11同轴连接有带轮9,带轮9与从动轮10与传动带6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伺服电机的运动控制精准,同步带能够保证运动的精准传递,防止窜动。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