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事故排油阀密封膜片的碎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32392发布日期:2020-03-31 17:12阅读:7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器事故排油阀密封膜片的碎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事故排油阀,具体为一种变压器事故排油阀密封膜片的碎膜装置。



背景技术:

变电站的主变压器或者换流站的换流变压器在运行中,由于各种故障或其他原因时有引发火灾事故的机率。火灾发生时,需排出变压器油,以免扩大火灾范围,所以变压器生产厂家会给变压器配置事故排油阀,事故放油阀安装在变压器下部,其出口一般连接直管加九十度弯头作为排油管道,弯头的出口朝下。

事故排油阀一般为蝶阀、球阀、闸阀或者截止阀,其中闸阀和截止阀目前已被禁止使用。5mm厚的玻璃膜片用于加强事故排油阀的密封,玻璃膜片通过橡胶垫圈、法兰夹装在弯头管道口,另一端连接事故排油阀。需排油时,巡视人员得用手锤敲碎玻璃封油膜片打开排油通道,再开启事故排油阀将变压器油排出,需巡视人员靠近排油阀操作。但就地操作环境受限,如主变油池的格栅或者换流变防火墙阻挡等,不能快速碎膜排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工作人员去火灾现场的机械式远程碎膜装置,缩短排油通道打开时间,快速排出变压器油。

本实用新型提高的这种变压器事故排油阀密封膜片的碎膜装置,玻璃膜片的后方依次有排油直管段和朝下的排油弯头,碎膜装置包括撞针、储能机构、锁定机构和操作机构;储能机构包括撞针导杆、储能压簧、限位板、钢索和储能齿轮,限位板沿排油直管段的径向固定于其内,撞针导杆穿过限位板中心位置水平布置,储能压簧套于撞针导杆上对应限位板的前侧,撞针连接于撞针导杆的前端,储能齿轮位于排油弯头外,钢索的后端绕于储能齿轮的转轴上、前端穿过排油弯头后与撞针导杆的后端连接;锁定机构包括锁定压簧和锁定直臂,锁定压簧位于排油弯头外垂直布置于钢索的上方,锁定直臂的臂体中部有转轴,臂体下侧一端与锁定压簧的上端连接、另一端扣住储能齿轮,使钢丝绳通过撞针导杆将撞针往后拉,储能压簧被压缩而储能;操作机构包括依次铰接的传动拐臂、传动钢丝绳、排油阀开启把柄、连杆和脱扣拐臂,传动拐臂的拐角处通过销轴铰接于隔离房间内的安装座架上,传动拐臂的外端连接有操作把手,操作把手封装以防误操作。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撞针导杆的前端垂直连接有滑轮架,其架体端部的定滑轮沿排油直管段的内壁滑动,撞针导杆的前端穿过滑轮架架体中心位置后与所述撞针的后端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储能压簧的两端分别通过滑轮架和限位板轴向限位。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钢索的前端有带轴向u型槽的铰接头,所述排油弯头外壁对用排油直管段的轴向中心线位置处焊接有导向套管,铰接头拉着钢索穿过导向套管后进入弯排油头内,所述撞针导杆的后端插入铰接头的u型槽中通过销轴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套管位于排油弯头外的上侧焊接有朝上的锥形凸台,所述锁定压簧的下端套于锥形凸台上且与导向套管固定为一体。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锁定直臂的下侧一端有朝下的锥形凸台、另一端有与储能齿轮匹配的齿,锥形凸台插入所述锁定压簧中心孔的上端、齿插入所述储能齿轮的齿槽中将储能齿轮锁定。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脱扣拐臂的上端连接有直铰接头、下端连接有定滑轮,拐角处连接有转轴,通过直铰接头铰接所述连杆。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本装置还包括罩壳,罩壳将所述直铰接头、脱扣拐臂、锁定直臂、锁定压簧、储能齿轮及弯头外的钢索罩住,脱扣拐臂、锁定直臂和储能齿轮的转轴分别安装于罩壳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钢丝绳采用不锈钢钢丝绳,其两端均连接有铰接头,通过多个定滑轮导向,传动钢丝绳外对应相邻两定滑轮之间套有套管。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油阀开启把柄固定于排油阀的开阀转轴外端,包括位于开阀转轴一侧的长柄段和其对侧的短柄段。

本实用新型储能机构的钢索一端与排油管道内的撞针导杆连接、另一端与排油管道外储能齿轮的转轴连接,转动储能齿轮的转轴将钢索往后拉时,钢索将撞针导杆往后拉,从而使撞针导杆上的储能压簧被压缩储能,储能压簧被压缩至极限状态时,通过锁定机构的锁定直臂外端下侧的齿将储能齿轮扣住,锁定直臂的内端通过锁定压簧支撑。变压器正常工作时,本装置处于上述储能状态。当火灾发生时,工作人员在隔离房间内扳动操作机构的操作把手时,操作机构的传动钢丝绳拉动排油阀开启把柄转动,排油阀开启把柄拉动连杆,连杆带动脱扣拐臂转动,脱扣拐臂下端的定滑轮将锁定直臂的内端往下压使锁定直臂旋转,从而使锁定直臂外端的齿脱离储能齿轮,使储能机构的钢索失去锁定,进而使储能状态的储能压簧释放能量,撞针瞬间被弹出将玻璃膜片撞碎。即通过扳动操作扳手即可同时使排油阀开启和碎膜打开排油通道,实现机械式远程操作安全快速排油的目的,有效防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向放大示意图(含局部剖,储能压簧处于储能状态)。

图3为图1中的a向放大示意图(含局部剖,储能压簧处于释放撞击玻璃膜片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适用于口径在d150左右的排油管道碎膜。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这种可远程操作的变压器事故排油阀密封膜片碎膜装置,包括撞针1、滑轮架2、撞针导杆3、储能压簧4、限位板5、钢索6和储能齿轮7,导向套管8、锁定压簧9、锁定直臂10、脱扣拐臂11、直铰接头12、连杆13、定滑轮dhl、罩壳14、排油阀开启把柄15、传动钢丝绳16、传动拐臂17、操作把手18、安装座架19、托轮20、导向轮21、套管22。

排油直管段zg内的后部径向中心面与轴向中心面相交位置处有条状的限位板5,限位板5的上下缘为与排油直管段内壁相应的圆弧形,中心位置处有撞针导杆安装孔。

滑轮架2沿排油直管段的径向面布置,架体端部的定滑轮dhl沿排油直管段的内壁滑动。

撞针导杆3的前端穿过限位板5中心位置处套上储能压簧4后与撞针的后端连接,储能压簧的两端分别通过滑轮架架体和限位板轴向限位。

撞针1的尾部固定于滑轮架2架体中心位置的前侧。

储能齿轮7固定于排油弯头wt外。钢索6的前端有铰接头,后端绕于储能齿轮7的转轴上。排油弯头外壁对应撞针导杆位置处焊接有导向套管8。钢索6前端的铰接头拉着钢索穿过导向套管8进入排油弯头内,撞针导杆3的后端插入铰接头的u型槽口中通过销轴固定。

导向套管8位于排油弯头外的上侧焊接有朝上的锥形凸台81,锥形凸台插入锁定压簧9中心孔的下端,锁定压簧9的下端与导向套管8点焊固定。

锁定直臂10的下侧一端有朝下的锥形凸台、另一端有与储能齿轮7匹配的齿,臂体对应锥形凸台和齿之间垂直连接有转轴。

转动储能齿轮的转轴,使钢索前端将撞针导杆往后拉,撞针导杆上的储能压簧被压缩,当储能压簧被压缩至最短长度时,将锁定直臂下侧的锥形凸台插入锁定压簧9中心孔的上端、齿插入储能齿轮7的齿槽中使储能齿轮7限位,从而将钢索6锁定。此时,储能压簧处于储能状态,变压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脱扣拐臂11位于锁定直臂10的上方,脱扣拐臂11的上端铰接直铰接头12、下端连接定滑轮dhl、臂体拐角处垂直连接有转轴,定滑轮dhl位于锁定直臂10的上表面。

考虑到安全性,在排油弯头外设置罩壳14将直铰接头12、脱扣拐臂11、锁定直臂10、锁定压簧9及储能齿轮7罩住。

同时罩壳可作为将脱扣拐臂11和锁定直臂10及储能齿轮7的转轴的安装固定座,三根转轴两端均通过轴承及轴承座在罩壳14上安装固定。

排油阀开启把柄15固定于排油阀pyf的开阀转轴外端,包括位于开阀转轴一侧的长柄段和其对侧的短柄段。传动钢丝绳16的两端均连接有铰接头。

传动钢丝绳16的一端与排油阀开启把柄15长柄段的末端通过销轴铰接,另一端与另一端与传动拐臂17的长臂体铰接,传动拐臂17的短臂体与操作把手18连接。传动拐臂17的拐角处通过销轴铰接于隔离房间(如值守室或者消防间)内的安装座架19上,操作把手需封装,以防没有出现紧急情况时的误操作。在火灾等紧急情况出现需要排油时,打开或者破坏封装实体,扳动操作把手即可远程实现排油。本实施例的传动钢丝绳采用不锈钢钢丝绳。

连杆13的一端与直铰接头12铰接,另一端与排油阀开启把柄15的短柄段末端通过销轴铰接。

因为钢丝绳的长度较长,且需要支撑及导向,为了固定且给钢丝绳导向,在钢丝绳通往隔离房间的路径上设置托轮20和导向轮21,并且在相邻导向轮之间的钢丝绳段外套上橡胶材质或者钢质的套管21,通过传动钢丝绳在套管中滑动传递脱扣信号。

变压器正常工作时,排油阀开启把柄15处于图中左侧关闭位置,脱扣拐臂下端的定滑轮不给锁定直臂10施加压力。

当出现火灾事故时,工作人员在隔离房间内打开或者破坏操作把手的封装实体,扳动操作把手18,传动拐臂17转动拉动传动钢丝绳16,传动钢丝绳16往右拉动排油阀开启把柄15的长柄段,排油阀开启把柄带动开阀转轴转动开阀,同时排油阀开启把柄15的短柄段往左拉动连杆,连杆拉动脱扣拐臂,脱扣拐臂绕其转轴转动使其下端的定滑轮将锁定直臂10的左端向下压,使锁定直臂10转动,锁定直臂10右端的齿脱离储能齿轮7,从而使钢索6失去锁定,撞针导杆3失去拉力,其上的储能压簧4复位释能将滑轮架快速向前推出,使滑轮架前端的撞针瞬间撞碎玻璃膜片,将变压器油快速排出。

当排油后重新安装玻璃膜片时,使储能弹簧回复至储能状态并被锁定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