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卸料阀液压站及卸料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32650发布日期:2020-03-31 17:1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卸料阀液压站及卸料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卸料阀液压站。



背景技术:

授权公告号cn205991225u,授权公告日为2017年3月1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扇形闸门液压放矿装置,包括用于盛放液压油的油箱,还包括吸油过滤器、齿轮泵、电动机、单向阀一、电磁换向阀一、叠加式节流阀一、电磁换向阀二、叠加式节流阀二、叠加式液控单向阀、电磁换向阀三、先导式电磁溢流阀、插销油缸、溜槽油缸、闸门油缸、叠加式节流阀三、节点一和节点二;电动机输出轴与齿轮泵相连接以驱动齿轮泵工作,所述齿轮泵的输入端通过吸油过滤器与油箱内腔相通、输出端通过单向阀一与节点一相连接;所述节点二与油箱内腔相通,且所述节点一通过先导式电磁溢流阀与节点二相接;所述电磁换向阀一、电磁换向阀二和电磁换向阀三均为三位四通换向阀;所述节点一与电磁换向阀一的p口、电磁换向阀二的p口和电磁换向阀三的p口分别连接;所述节点二与电磁换向阀一的t口、电磁换向阀二的t口和电磁换向阀三的t口分别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一的a口和b口通过叠加式节流阀一分别与插销油缸的推动腔和回缩腔相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二的a口和b口通过叠加式节流阀二分别与溜槽油缸的推动腔和回缩腔相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三的a口和b口依次通过叠加式节流阀三和叠加式液控单向阀分别与闸门油缸的推动腔和回缩腔相连接;所述叠加式液控单向阀具有a2和b2两个输出口,所述叠加式液控单向阀的a2和b2两个输出口各自分别与闸门油缸的推动腔和回缩腔相连接;所述闸门油缸的伸出杆与闸门相连接以控制闸门开闭;所述插销油缸的伸出杆与用于锁紧闸门的插销相连接,以控制插销的插拔;所述溜槽油缸的伸出杆与倾斜设置的溜槽相连接以控制溜槽的伸出和回收。采用上述结构的扇形闸门,无法实现物料输送管道即溜槽的升降,以满足不同高度的装载车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液压站及卸料阀,本实用新型液压站通过液压马达控制可伸缩物料通道的升降,当伸缩溜管到达预设高度后,通过刹车液压马达制动液压马达输出轴,结构紧凑,制动性能稳定,适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卸料阀液压站,包括油箱、电动机、齿轮泵,电动机驱动连接齿轮泵,齿轮泵与油箱油路连接,其特征是,设有闸门液压缸、升降液压马达、刹车液压缸;

刹车液压缸用于升降液压马达输出轴的制动;

齿轮泵的出油管路上设置第一单向阀;

所述闸门液压缸的有杆腔与第一电磁换向阀(1dt、2dt)的a口油路连接,闸门液压缸的无杆腔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的b口油路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的p口与第一单向阀油路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的t口与油箱油路连接;

所述升降液压马达的进、出油口分别通过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与第二电磁换向阀(3dt、4dt)的a口与b口油路连接;第二电磁换向阀的p口与第一单向阀油路连接,第二电磁换向阀的t口与油箱油路连接;升降液压马达用于带动可伸缩物料管道进行上下运动;

所述刹车液压缸有杆腔与第三电磁换向阀(5dt)b口油路连接,刹车液压缸无杆腔内设置弹簧,第三电磁换向阀的p口与第一单向阀油路连接,第三电磁换向阀的t口与油箱油路连接;

进油管路与回油管路之间设置溢流阀。

优选的,设有耐震压力表,耐震压力表通过测压软线、测压接头设置在进油管路上。

优选的,所述齿轮泵与油箱的油路上设置吸油过滤网,吸油过滤网位于油箱内。

优选的,所述油箱上设有空气滤清器。

优选的,所述油箱内设有液位计。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卸料阀,包括上述液压站、以及闸门、可伸缩物料管道,闸门设置在料仓底部,闸门阀体上设置液压站,闸门阀体底部设置可伸缩物料管道;刹车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置制动带,制动带用于升降液压马达输出轴的制动。

优选的,所述闸门为扇形闸门或平板闸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第一,伸缩溜管下降,电磁阀5dt通电,刹车限位液压缸打开(活塞杆缩回),1秒后电磁阀4dt通电液压马达顺时针旋转3圈(柱塞开关检测动作3次)到达下限位,电磁阀4dt失电同时5dt失电,液压马达停止、刹车限位液压缸关闭;

第二,伸缩溜管上升:电磁阀5dt通电,刹车限位液压缸打开(活塞杆缩回),1秒后,电磁阀3dt通电,液压马达逆时针旋转,伸缩溜管上升,电磁阀3dt失电同时5dt失电,液压马达停止、刹车限位液压缸关闭(活塞杆伸出);

第三,扇形闸门卸料:电磁阀1dt通电,电磁阀2dt失电,扇形闸门液压缸伸出开始卸料,到第一限位开关后,电磁阀1dt失电;电磁阀2dt通电,电磁阀1dt闸门失电,扇形闸门液压缸缩回到第二限位开关后,电磁阀2dt失电停止卸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卸料阀液压站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卸料阀的结构示意图(扇形闸门)。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卸料阀的侧视图(扇形闸门)。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伸缩溜管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伸缩溜管的展开状态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卸料阀的结构示意图(平板闸门)。

图7是本实用新型卸料阀的侧视图(平板闸门)。

图8是本实用新型卸料阀的平板闸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卸料阀液压站24,包括油箱20、电动机4、齿轮泵5、扇形闸门液压缸15、伸缩溜管升降液压马达16、刹车液压缸17。可伸缩物料管道采用伸缩溜管结构。

电动机4驱动连接齿轮泵5,齿轮泵5与油箱20油路连接。齿轮泵5的出油管路上设置第一单向阀6。

扇形闸门液压缸15的有杆腔与第一电磁换向阀111(1dt、2dt)的a口通过第一高压软管141连接,扇形闸门液压缸15的无杆腔与第一电磁换向阀111的b口通过第二高压软管142相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111的p口与第一单向阀6油路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111的t口与油箱20油路连接。

伸缩溜管升降液压马达16的进、出油口分别通过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13与第二电磁换向阀112(3dt、4dt)的a口与b口油路连接;第二电磁换向阀112的p口与第一单向阀6油路连接,第二电磁换向阀112的t口与油箱20油路连接。

伸缩溜管升降液压马达16的进、出油口通过第三、四高压软管143、144分别通过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13。

刹车液压缸有杆腔17与第三电磁换向阀12(5dt)b口通过第五高压软管145连接,刹车液压缸17无杆腔内设置弹簧171,第三电磁换向阀12的p口与第一单向阀6油路连接,第三电磁换向阀12的t口与油箱20油路连接。

进油管路与回油管路之间设置溢流阀7。

液压站还包括耐震压力表8,耐震压力表8通过测压软线9、测压接头10设置在进油管路上。齿轮泵5与油箱20的油路上设置吸油过滤网2,吸油过滤网2位于油箱20内。油箱20上设有空气滤清器3。油箱内设有液位计1。

扇形闸门液压缸、升降液压马达、刹车液压缸的动作顺序见下表。

表1动作顺序表

注:“+”代表得电,“-”代表失电,“x”代表无关

如图2-5所示,一种卸料阀,包括料仓25上设置的扇形闸门21。

扇形闸门21包括内阀体211、外阀体212、以及扇形闸门板213。内、外阀体211、212均固定在料仓21底部,内阀体211与扇形闸门板213位于外阀体212内。

扇形闸门板213上固定连接有转轴214,转轴214一端与内阀体211转动连接,转轴214另一端伸出外阀体外并与扇形闸门驱动装置相连接,转轴214与外阀体212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扇形闸门内阀体上增设外阀体,当扇形闸门板打开时,确保物料只在内阀体和外阀体之间的空间内活动,防止物料粉尘外漏至工作环境中。将扇形闸门液压缸安装在外阀体上,使得液压缸与物料隔离开来,一是便于扇形闸门液压缸的维修;二是保护外阀体内的物料免受液压油的污染。

外阀体212上设置液压马达16、伸缩溜管22、刹车液压缸17。伸缩溜管22固定在扇形闸门外阀体212底部.。液压马达16通过牵引绳23带动伸缩溜管22进行升降运动。刹车液压缸17的活塞杆上设有制动带171,制动带171用于液压马达输出轴的刹车制动。

本实用新型在外阀体上设置伸缩溜管,伸缩溜管形成物料输送通道,使得通过扇形闸门出来的物料经过伸缩溜管直接进入装载车,防止物料进入工作环境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马达实现伸缩溜管的升降,一是为了适应不同高度的装载车,二是使得伸缩溜管在不使用时,可以将伸缩溜管升起,减小伸缩溜管的占地空间。

如图4、5所示,伸缩溜管22包括自内至外依次设置的若干个管件,内、外管件插接连接,相邻内、外管件之间可进行相对运动。本实用新型伸缩溜管采用内外插接结构,既能满足不同高度的需求,又使得伸缩溜管顺利实现回缩,且保证伸缩溜管缩回时占用空间小。

液压马达16的输出轴两端分别设置主动轮161,扇形闸门外阀体上四角设置四个从动轮162,每个主动轮161上套设两根牵引绳23,四根牵引绳穿过对应的从动轮162并与伸缩溜管最外侧管件下端四角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四根牵引绳对伸缩溜管最外层管件进行升降,保证伸缩溜管升降过程的稳定性。

扇形闸门驱动装置为扇形闸门液压缸,扇形闸门板上的转轴上固定曲柄,曲柄与液压闸门液压缸的活塞杆铰连接。本实用新型扇形闸门采用液压驱动,能够输出大的推力或大转矩,可实现低速大吨位运动,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

制动带171为弧形,制动带171与液压马达16的上的主动轮1611相配合。当刹车液压缸17活塞杆伸出时,活塞杆上的制动带与第一主动轮和/或第二主动轮相配合,阻止主动轮及转轴转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刹车液压缸上的制动带控制液压马达输出轴及其上的主动轮的旋转,进而控制伸缩溜管的高度。

制动带171上设有若干个径向设置的凸起172。主动轮161的外圆周面上设置若干个径向设置的凹槽163。凹槽163与凸起172相配合。凸起172插入凹槽163内,实现主动轮161及液压马达输出轴的制动。

扇形闸门驱动装置为扇形闸门液压缸15,扇形闸门板213上的转轴214上固定曲柄151,曲柄151与扇形闸门液压缸15的活塞杆铰连接。

外阀体212上设有第一限位开关181、第二限位开关182,第一限位开关181、第二限位开关182位于曲柄151两侧。第一限位开关181、第二限位开关182用于限定扇形闸门板的开启和闭合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检测主动轮转动圈数的柱塞开关183。

伸缩溜管下端设有料位计184。料位计用于检测装载车上的物料高度,随着物料高度的升高或降低,伸缩溜管进行升高或降低,便于卸料。

液压站具体动作过程:

1、物流车进入料仓定好位;

2、启动液压站电动机正转;

3、伸缩溜管下降:提前1秒电磁阀5dt通电刹车限位液压缸打开(活塞杆缩回),电磁阀4dt通电液压马达顺时针旋转3圈(柱塞开关检测动作3次)到达下限位,电磁阀4dt失电同时5dt失电,液压马达停止、刹车限位液压缸关闭;

4、料位计开始工作;

5、扇形闸门卸料:电磁阀1dt通电,闸门开关液压缸伸出,开始卸料,到第一限位开关后失电;

6、伸缩溜管上升:

6.1、当料位计第一次检测到物料信号后,提前1秒电磁阀5dt通电刹车限位液压缸打开,电磁阀3dt通电液压马达逆时针旋转第一圈伸缩溜管上升,电磁阀3dt失电同时5dt失电,液压马达停止、刹车限位液压缸关闭;

6.2、当料位计第二次检测到物料信号后,提前1秒电磁阀5dt通电刹车限位液压缸打开,电磁阀3dt通电液压马达逆时针旋转第二圈伸缩溜管上升,电磁阀3dt失电同时5dt失电,液压马达停止、刹车限位液压缸关闭;

6.3、当料位计第三次检测到物料信号后,提前1秒电磁阀5dt通电刹车限位液压缸打开,电磁阀3dt通电液压马达逆时针旋转第三圈伸缩溜管上升,电磁阀3dt失电同时5dt失电,液压马达停止、刹车限位液压缸关闭;

6.4、当料位计第四次检测到物料信号后,料位计断电,电磁阀2dt通电,闸门开关液压缸缩回到第二限位开关182后失电停止卸料;

7、物流车开出料仓。

需要额外增加物流车指示信号灯,伸缩溜管处于最高位时显示绿灯,其余位置都显示红灯,物流车不能移动和物流车不能进入。

在料仓物料可能存在物料不足,料位计永远检测不到物料信号时,通过时间控制扇形闸门关闭,料位计停止工作,伸缩溜管缩到最高位。

实施例1

如图6-8所示,将扇形闸门替换为平板闸门26。其余部分同实施例1。

平板闸门26包括阀体261、闸门板265,阀体261固定在料仓1底部,阀体261上设置闸门液压缸3,闸门液压缸3上铰连接有连接梁262,连接梁262与闸门板265固定连接,连接梁262端部与闸门液压缸3活塞杆铰连接。第一限位开关91、第二限位开关92设置在平板闸门阀体261上。第一限位开关181、第二限位开关182用于限定平板闸门的闭合或开启位置。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