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排料的镀锌钢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2462发布日期:2020-04-28 20:50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排料的镀锌钢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镀锌钢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排料的镀锌钢管。



背景技术:

镀锌钢管是使熔融金属与铁基体反应而产生合金层,从而使基体和镀层二者相结合所形成的管材。加工时,先将钢管进行酸洗,为了去除钢管表面的氧化铁,酸洗后,通过氯化铵或氯化锌水溶液或氯化铵和氯化锌混合水溶液槽中进行清洗,然后送入热浸镀槽中。热镀锌具有镀层均匀,附着力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热镀锌钢管基体与熔融的镀液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形成耐腐蚀的结构紧密的锌一铁合金层。合金层与纯锌层、钢管基体融为一体,故其耐腐蚀能力强。

当用于普通料液输送时,采用常规的筒状镀锌钢管即可完成,然而,在料液输送末端,需要根据排料工艺的需求来匹配适宜结构的排料段管体,此时需要对镀锌钢管的形态和构造进行针对性设计。现有技术中,常规镀锌钢管呈等径结构,若以此直接进行卸料,则存在着喷射范围过大的问题;若将排料段管体改进为收口状,则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会导致排料段管体中流体流速增大,当料液中混有固形物时,会对管壁造成较大的冲击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排料的镀锌钢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镀锌钢管直接用于排料时,喷射范围过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如何缓解流体中固形物对管壁的机械性冲击。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排料的镀锌钢管,包括管体,上法兰,环形凹台,下法兰,螺栓,排料管,网架,梯形槽架,底边条,侧边条,竖直杆,凸出块,横向间隔,纵向间隔,其中,在管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法兰,在上法兰与管体的上端口之间具有环形凹台,在管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料管,在排料管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下法兰,下法兰与上法兰相互平行,在上法兰与下法兰之间固定连接有螺栓;在管体的内壁上具有若干凸出块,每两个在横向上相邻的凸出块之间留有横向间隔,每两个在纵向上相邻的凸出块之间留有纵向间隔;网架包括若干梯形槽架,所述梯形槽架包括一个底边条和位于底边条两端的两个侧边条,在横向上相邻的槽架之间通过侧边条固定连接,在纵向上相邻的槽架之间通过竖直杆固定连接;网架内衬于所述管体内壁上,底边条位于纵向间隔中,侧边条和竖直杆位于横向间隔中。

作为优选,网架由所述若干梯形槽架围成一圆筒形状。

作为优选,还包括环形凸起,在排料管的末端外壁上具有若干环形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排料管末端端口的轴线与管体的轴线相互垂直,在所述排料管上连接有球阀。

作为优选,所述凸出块的宽度与底边条的长度相等,所述凸出块的厚度大于管体的厚度。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管体用于将来自外部输料管的料液导入排料管;上法兰用于将管体与外部的输料管进行密封固定;环形凹台使外部输料管的末端插入其中,有助于保证密封效果;下法兰用于通过螺栓与上法兰固定连接(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是将外部输料管末端的法兰、上法兰、下法兰三者利用螺栓加以固定),由于下法兰连接在排料管外壁上,因此,通过下法兰与上法兰的连接能使流体从管体冲入排料管时对排料管的冲击力作用于管体,从而缓解管体与排料管之间接缝(管体与排料管之间可采用焊接方式固定)的负荷;排料管用于排出料液,排料管直径小于管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料液的喷射范围。

由于排料管直径小于管体,因此在此处附近流体流速加快,流体中混有的硬质固形物对管壁冲击加剧;针对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内壁具有凸出块的管体,并基于该结构在管体内壁内衬了网架。在网架的结构中,梯形槽架是构成网架的单元,当网架内衬于管体内壁时,凸出块限制在纵向相邻的两个梯形槽架之间,底边条位于纵向间隔中、侧边条和竖直杆位于横向间隔中,从而将网架卡在管体内壁处;基于网架的半覆盖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粒径硬质固形物对管壁的机械性冲击。网架在安装前,先手动将其略微捏扁,再插入至管体中,而后,依靠网架自身的弹性弹起,卡置于凸出块之间,完成安装。此外,还可在排料管末端外壁增设环形凸起,以便于插接胶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排料的镀锌钢管,该技术方案采用两段不同直径的管材构成异型结构,并对管体内壁进行了加强型改良。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利用管体与常规输料管末端连接,在管体下端利用横向的小直径排料管进行卸料,从而对卸料时的喷射范围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在此基础上,由于小直径排料管会导致流体局部流速加快,从而使内部硬质固形物对管壁造成较大机械性损伤,因此,本实用新型在管体内壁内衬了网架结构,利用凸出块和梯形槽架配合起到固定作用,使网架附着在管体内壁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机械性损伤。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泥浆类物料的末端卸料,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从一个视角观察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从另一个视角观察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网架从一个视角观察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网架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网架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管体的横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管体的纵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网架安装于管体中时的局部剖面图;

图中:

1、管体2、上法兰3、环形凹台4、下法兰

5、螺栓6、排料管7、网架8、梯形槽架

9、底边条10、侧边条11、竖直杆12、凸出块

13、横向间隔14、纵向间隔15、环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排料的镀锌钢管,如图1~8所示,包括管体1,上法兰2,环形凹台3,下法兰4,螺栓5,排料管6,网架7,梯形槽架8,底边条9,侧边条10,竖直杆11,凸出块12,横向间隔13,纵向间隔14,其中,在管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法兰2,在上法兰2与管体1的上端口之间具有环形凹台3,在管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料管6,在排料管6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下法兰4,下法兰4与上法兰2相互平行,在上法兰2与下法兰4之间固定连接有螺栓5;在管体1的内壁上具有若干凸出块12,每两个在横向上相邻的凸出块12之间留有横向间隔13,每两个在纵向上相邻的凸出块12之间留有纵向间隔14;网架7包括若干梯形槽架8,所述梯形槽架8包括一个底边条9和位于底边条9两端的两个侧边条10,在横向上相邻的槽架8之间通过侧边条10固定连接,在纵向上相邻的槽架8之间通过竖直杆11固定连接;网架7内衬于所述管体1内壁上,底边条9位于纵向间隔14中,侧边条10和竖直杆11位于横向间隔13中。其中,网架7由所述若干梯形槽架8围成一圆筒形状。还包括环形凸起15,在排料管6的末端外壁上具有若干环形凸起15。所述排料管6末端端口的轴线与管体1的轴线相互垂直,在所述排料管6上连接有球阀。所述凸出块12的宽度与底边条9的长度相等,所述凸出块12的厚度大于管体1的厚度。

该装置的结构特点如下:管体1用于将来自外部输料管的料液导入排料管6;上法兰2用于将管体1与外部的输料管进行密封固定;环形凹台3使外部输料管的末端插入其中,有助于保证密封效果;下法兰4用于通过螺栓5与上法兰2固定连接(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是将外部输料管末端的法兰、上法兰2、下法兰4三者利用螺栓5加以固定),由于下法兰4连接在排料管6外壁上,因此,通过下法兰4与上法兰2的连接能使流体从管体1冲入排料管6时对排料管6的冲击力作用于管体1,从而缓解管体1与排料管6之间接缝(管体1与排料管6之间可采用焊接方式固定)的负荷;排料管6用于排出料液,排料管6直径小于管体1,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料液的喷射范围。

由于排料管6直径小于管体1,因此在此处附近流体流速加快,流体中混有的硬质固形物对管壁冲击加剧;针对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内壁具有凸出块12的管体1,并基于该结构在管体1内壁内衬了网架7。在网架7的结构中,梯形槽架8是构成网架的单元,当网架7内衬于管体1内壁时,凸出块12限制在纵向相邻的两个梯形槽架8之间,底边9条位于纵向间隔14中、侧边条10和竖直杆11位于横向间隔13中,从而将网架7卡在管体1内壁处;基于网架7的半覆盖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粒径硬质固形物对管壁的机械性冲击。网架7在安装前,先手动将其略微捏扁,再插入至管体1中,而后,依靠网架7自身的弹性弹起,卡置于凸出块12之间,完成安装。位于排料管6末端外壁的环形凸起15,可便于插接胶管。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排料的镀锌钢管,如图1~8所示,包括管体1,上法兰2,环形凹台3,下法兰4,螺栓5,排料管6,网架7,梯形槽架8,底边条9,侧边条10,竖直杆11,凸出块12,横向间隔13,纵向间隔14,其中,在管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法兰2,在上法兰2与管体1的上端口之间具有环形凹台3,在管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料管6,在排料管6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下法兰4,下法兰4与上法兰2相互平行,在上法兰2与下法兰4之间固定连接有螺栓5;在管体1的内壁上具有若干凸出块12,每两个在横向上相邻的凸出块12之间留有横向间隔13,每两个在纵向上相邻的凸出块12之间留有纵向间隔14;网架7包括若干梯形槽架8,所述梯形槽架8包括一个底边条9和位于底边条9两端的两个侧边条10,在横向上相邻的槽架8之间通过侧边条10固定连接,在纵向上相邻的槽架8之间通过竖直杆11固定连接;网架7内衬于所述管体1内壁上,底边条9位于纵向间隔14中,侧边条10和竖直杆11位于横向间隔13中。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