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全自动阅读仪上的下拖链组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38051发布日期:2020-06-02 19:27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全自动阅读仪上的下拖链组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全自动阅读仪上的下拖链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电缆纠缠、磨损、拉脱、挂和散乱,常把电缆放入电缆拖链中,对电缆形成保护,并且电缆还能随拖链实现来回移动,常用于数控机床,仪器等自动化设备中。

现有用于全自动阅读仪上电缆走线的拖链机构结构较为单一,安装时,移动或弯曲均会造成内部电缆位置发生移动,操作人员拆装较为不便,耗费时间较多,且拖链内部电缆直径大小不一,难以有效地对其进行固定,导致拖链内部电缆杂乱,并且不便用于移动部件上的电缆通过拖链将电缆走到固定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全自动阅读仪上的下拖链组件结构,使用该拖链机构后,对电缆两端位置进行固定,防止拖链移动或弯曲过程中内部电缆发生移动,操作人员拆装更加方便,排线更加整齐,通过限位槽与螺栓的相互配合,可增设垫片,对直径较小的电缆位置进行固定,使得电缆不易偏移,并且能够加固与外界的移动部件的连接,增强拖链走线的稳固性,避免因拖链机构松动而导致电缆走线偏移或松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全自动阅读仪上的下拖链组件结构,包括拖链,所述拖链的两端皆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远离拖链的一侧设有定位仓,所述定位仓的内部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滑轨,所述定位仓内设有丝杠轴,所述丝杠轴纵向插入所述定位仓的内部,所述丝杠轴的上端设有握把,所述握把露出所述定位仓的上表面,所述丝杠轴的外侧套设有与所述丝杠轴相互适配的丝杠套管,所述丝杠套管的外侧对称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的两端对称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限位滑轨相互配合,所述夹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一组所述连接座的一端铰接有下拖链牵引座,所述下拖链牵引座远离连接座的一端设置有下走线盖板,所述下走线盖板底部远离下拖链牵引座的一侧设有下拖链连接杆,所述下拖链连接杆远离所述下拖链牵引座的一端设有l形挂脚。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进一步地说,所述l形挂脚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件及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呈正交设置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下拖链牵引座平行。

进一步地说,两个所述定位仓分别设置于所述拖链的两端,所述定位仓远离所述拖链的一侧皆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三连接件,两个所述第三连接件沿所述拖链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设置。

进一步地说,两个所述第三连接件的末端皆为外底短内底长的梯形状结构。

进一步地说,所述连接座由u字型结构制成。

进一步地说,所述拖链和下走线盖板由增强尼龙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说,所述定位仓由矩形管状结构制成。

进一步地说,所述夹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槽。

进一步地说,所述握把的外侧均匀设置有防滑凸起。

进一步地说,所述下拖链牵引座由z字型结构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丝杠轴、限位滑轨、夹板、握把、丝杠套管、滑动板和防滑垫的相互配合,对电缆两端位置进行固定,防止拖链移动或弯曲过程中,内部电缆发生移动,操作人员拆装更加的方便,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排线更加的整齐,通过限位槽与螺栓的相互配合,可增设垫片,对直径较小的电缆位置进行固定,使得电缆不易偏移,增加拖链走线结构可靠性,提高拖链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二、本实用新型的下拖链连接杆远离下拖链牵引座的一端设有l形挂脚,l形挂脚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件及与第一连接件呈正交设置的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与下拖链牵引座平行,拖链两端定位仓的外侧面皆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三连接件,两个第三连接件沿拖链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设置,两个第三连接件的末端皆为外底短内底长的梯形状结构,通过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及第三连接件与外部移动部件进行固定连接,能够加固与外界的移动部件的连接,增强拖链走线的稳固性,避免因拖链机构松动而导致电缆走线偏移或松弛。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仓主视剖视图;

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1、连接座;2、拖链;3、下走线盖板;4、下拖链连接杆;5、下拖链牵引座;6、丝杠轴;7、定位仓;8、限位滑轨;9、夹板;10、握把;11、丝杠套管;12、限位槽;13、滑动板;14、防滑垫;15、l形挂脚;16、第一连接件;17、第二连接件;18、第三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功效。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其它不同的方式予以实施,即,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范畴下,能予不同的修饰与改变。

实施例

一种用于全自动阅读仪上的下拖链组件结构,如图1-图4所示,包括拖链2,所述拖链2的两端皆连接有连接座1,所述连接座1远离拖链2的一侧设有定位仓7,所述定位仓7的内部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滑轨8,所述定位仓7内设有丝杠轴6,所述丝杠轴6纵向插入所述定位仓7的内部,所述丝杠轴6的上端设有握把10,所述握把10露出所述定位仓7的上表面,所述丝杠轴6的外侧套设有与所述丝杠轴相互适配的丝杠套管11,所述丝杠套管11的外侧对称设置有夹板9,所述夹板9的两端对称设有滑动板13,所述滑动板13与限位滑轨8相互配合,所述夹板9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14,一组所述连接座1的一端铰接有下拖链牵引座5,所述下拖链牵引座5远离连接座1的一端设置有下走线盖板3,所述下走线盖板3底部远离下拖链牵引座5的一侧设有下拖链连接杆4,所述下拖链连接杆4远离所述下拖链牵引座5的一端设有l形挂脚15。

所述l形挂脚15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件16及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6呈正交设置的第二连接件17,所述第二连接件15与所述下拖链牵引座5平行。

两个所述定位仓7分别设置于所述拖链2的两端,所述定位仓7远离所述拖链2的一侧皆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三连接件18,两个所述第三连接件18沿所述拖链2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设置。

两个所述第三连接件18的末端皆为外底短内底长的梯形状结构。

所述连接座1由u字型结构制成。

所述拖链2和下走线盖板3由增强尼龙材料制成。

所述定位仓7由矩形管状结构制成。

所述夹板9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槽12。

所述握把10的外侧均匀设置有防滑凸起。

所述下拖链牵引座5由z字型结构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首先将拖链2平铺,并将下走线盖板3折起,然后将多组电缆置于拖链2的内部,电缆的两端皆穿过定位仓7的内部,通过转动握把10,带动丝杠轴6转动,通过丝杠轴6的转动及限位滑轨8和滑动板13的相互滑动,将夹板9调节至指定位置处,通过防滑垫14对电缆的两头的位置进行固定,固定完毕后,可将下走线盖板3折会,对下走线位置进行遮挡,若多组电缆中,直径各不同,可增设垫片,通过螺栓转入限位槽12的内部,以实现对垫片位置的固定效果,进而对直径较小的电缆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下拖链连接杆4远离下拖链牵引座5的一端设有l形挂脚15,l形挂脚15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件16及与第一连接件16呈正交设置的第二连接件17,第二连接件与下拖链牵引座5平行,拖链2两端定位仓7的外侧面皆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三连接件18,两个第三连接件18沿拖链2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设置,两个第三连接件18的末端皆为外底短内底长的梯形状结构,通过第一连接件16、第二连接件17及第三连接件18与外部移动部件进行固定连接,能够加固与外界的移动部件的连接,增强拖链走线的稳固性,避免因拖链机构松动而导致电缆走线偏移或松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