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能抗震支吊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32383发布日期:2020-05-06 23:09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能抗震支吊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吊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消能抗震支吊架。



背景技术:

在建筑的内部通常搭建有复杂的管路,例如:水管、风道、电缆桥架等,一般采用支吊架将这类管路安装固定在建筑上。在发生地震情况时,刚性的支吊架往往不能应对地震进行适应性变化,容易引起管路脱落甚至破坏。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553319u、授权公告日为2018.06.2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设置摩擦阻尼器的抗震支吊架,并具体公开了设置摩擦阻尼器的抗震支吊架包括第一支座、第一钢套、摩擦阻尼器、第二钢套、加强结构装置、第四钢套、固定连接板以及第二支座;第一支座连接第一钢套的一端,摩擦阻尼器一端连接第一缸套一端连接第二钢套,第二钢套一端连接第二支座,第二支座焊接连接固定连接板,固定连接板横向固定在第四钢套上,加强结构装置内固定有螺纹杆,螺纹杆贯穿并固定在固定连接板和第四钢套上。

其中,摩擦阻尼器包括第一摩擦板、第二摩擦板、第三摩擦板以及第二螺栓,第一摩擦板设置在第一钢套上,第二摩擦板、第三摩擦板固定在第二钢套上,第二摩擦板位于第一摩擦板的上部,第三摩擦板位于第一摩擦板的下部,第一摩擦板、第二摩擦板、第三摩擦板均通过第二螺栓固定。

在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抗震支吊架时,摩擦阻尼器分别设置在第一钢套和第二钢套的相对端部位置,摩擦阻尼器自身的摩擦行程比较短,当出现大幅的震动时,摩擦阻尼器无法起到有效的消能减震作用,使用可靠性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能抗震支吊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抗震支吊架的摩擦行程短,无法起到有效的消能减震作用,使用可靠性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消能抗震支吊架的技术方案为:

消能抗震支吊架包括定位吊架和消能结构,所述消能结构包括沿长度方向延伸布置的第一摩擦段和第二摩擦段,所述第一摩擦段与第二摩擦段叠合布置,所述第一摩擦段悬伸出第二摩擦段的端部设有用于与定位吊架连接的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二摩擦段悬伸出第一摩擦段的端部设有用于与建筑结构连接的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摩擦段与第二摩擦段的重叠部分设有紧固件。

有益效果:当发生地震时,安装在定位吊架上的管路产生震动,管路的震动引起定位吊架发生震动变形,从而使第一摩擦段与第二摩擦段发生沿长度方向的摩擦滑动,并且在紧固件的压紧作用下,压紧贴合的第一摩擦段与第二摩擦段起到消能减震作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抗震支吊架,第一摩擦段与第二摩擦段之间的摩擦行程更长,当出现大幅的震动时,能够起到有效的消能减震作用,使用可靠性更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摩擦段为第一角钢,所述第一角钢包括第一横向段和第一竖向段;所述第二摩擦段为第二角钢,所述第二角钢包括第二横向段和第二竖向段,所述第一横向段与第二横向段叠合布置,所述第一竖向段与第二竖向段叠合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向段和第一竖向段上分别设有沿第一角钢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所述第二横向段和第二竖向段上分别设有沿第二角钢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长孔,所述紧固件包括贯穿连接所述第一横向段和第二横向段的紧固螺栓,以及贯穿连接所述第一竖向段和第二竖向段的紧固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的相对侧面之间夹设有至少两层摩擦片。

进一步的,所述位于最外层的摩擦片与所述第一角钢的侧面粘接,或者与所述第二角钢的侧面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吊架为u形结构,包括两个竖向延伸且间隔布置的螺杆,以及横向延伸且连接在螺杆下端的槽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角钢通过第一连接座与定位吊架铰接连接,所述第二角钢通过第二连接座与建筑结构铰接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消能抗震支吊架的具体实施例1中消能抗震支吊架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消能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消能结构的右视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消能结构沿延伸方向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第二角钢的主视示意图;

图6为第二角钢的左视示意图。

图中:1-螺杆、2-槽钢、3-第一角钢、30-第一横向段、31-第一竖向段、32-摩擦片、4-第二角钢、40-第二横向段、41-第二竖向段、42-长孔、5-第一连接座、6-第二连接座、7-膨胀螺栓、8-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消能抗震支吊架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消能抗震支吊架包括定位吊架和消能结构,定位吊架为u形结构,包括两个竖向延伸且间隔布置的螺杆1,以及横向延伸且连接在螺杆1下端的槽钢2,螺杆1的上端固定安装在建筑结构中,通过定位吊架的槽钢2对管路起到支撑和定位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消能结构沿斜向方向连接在定位吊架与建筑结构之间,消能结构包括沿长度方向延伸布置的第一摩擦段和第二摩擦段,第一摩擦段为第一角钢3,第二摩擦段为第二角钢4。

第一角钢3包括第一横向段30和第一竖向段31,第一横向段30和第一竖向段31上分别开设有沿第一角钢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第一角钢3与第二角钢4的结构基本相同,如图5、图6所示,第二角钢4包括第二横向段40和第二竖向段41,第二横向段40和第二竖向段41上也分别开设有沿第二角钢4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42。第一角钢3与第二角钢4部分贴合布置,第一角钢3的靠下部分悬伸出第二角钢4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座5,通过第一连接座5将定位吊架与第一角钢3铰接连接;第二角钢4的靠上部分悬伸出第一角钢3的端部设有第二连接座6,在第二连接座6上穿设有膨胀螺栓7,通过膨胀螺栓7将第二连接座6固定在建筑结构上,实现第二角钢4与建筑结构之间的铰接连接。

如图4所示,第一角钢3的第一横向段30与第二角钢4的第二横向段40叠合布置,并且在第一横向段30与第二横向段40相对的侧面上分别粘接摩擦片32,第一角钢3的第一竖向段31与第二角钢4的第二竖向段41叠合布置,并且第一竖向段31与第二竖向段41相对的侧面上也分别粘接摩擦片32,贯穿第一横向段30的长孔、摩擦片32的长孔和第二横向段40的长孔42设有紧固螺栓8,贯穿第一竖向段31的长孔、摩擦片32的长孔和第二竖向段41的长孔42也设有紧固螺栓8,紧固螺栓8构成设于第一摩擦段与第二摩擦段的重叠部分的紧固件。

在紧固螺栓8上旋拧螺母,将第一角钢3的第一横向段30与第二角钢4的第二横向段40叠合压紧,在紧固螺栓8的旋拧螺母,将第一角钢3的第一竖向段31与第二角钢4的第二竖向段41叠合压紧。当发生地震时,安装在定位吊架上的管路产生震动,管路的震动引起定位吊架发生震动变形,从而使第一角钢3与第二角钢4发生沿长度方向的摩擦滑动,并且在紧固螺栓8的压紧作用下,第一横向段30上的摩擦片32与第二横向段40上的摩擦片32发生相对滑动,同时第一竖向段31上的摩擦片32与第二竖向段41上的摩擦片32发生相对滑动,通过压紧贴合的两个摩擦片32相互摩擦起到消能减震作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抗震支吊架,第一角钢3与第二角钢4之间的摩擦行程更长,当出现大幅的震动时,能够起到有效的消能减震作用,使用可靠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消能抗震支吊架的其他具体实施例,为了适应不同的使用需要,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可分别替换成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第一槽钢的内轮廓与第二槽钢的外轮廓相配合,可将第二槽钢叠合布置在第一槽钢中,并且在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重叠部分设有紧固螺栓。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还可分别替换成第一v型钢和第二v型钢;再或者,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还可分别替换成第一圆弧型钢和第二圆弧型钢。

本实用新型的消能抗震支吊架的其他具体实施例,为了适应不同的使用需要,摩擦片不仅限于布置两层,还可布置三层,最外层的两个摩擦片分别与第一角钢、第二角钢的相对侧面粘接,而中间层的摩擦片能够相对于最外层的两个摩擦片发生摩擦滑动,增加了摩擦消能部位的面积。摩擦片还可仅粘接在第一角钢的相对侧面上,或者仅粘接在第二角钢的相对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消能抗震支吊架的其他具体实施例,为了适应不同的使用需要,定位吊架不仅限于u形结构,还可为倒t形结构,包括一个竖向延伸的螺杆,以及横向延伸且连接在螺杆下端的槽钢,其中螺杆连接在槽钢的中间位置,t形结构的定位吊架同样能够起到支撑定位管路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