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管道残留物的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40362发布日期:2020-07-29 02:51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送管道残留物的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集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输送管道残留物的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和农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一些新型企业的崛起,工业原料和工业危险废物的范畴不断延伸,需求量和产生量与日俱增,由于这些化工原料和废物具有毒性、易燃性、爆炸性、腐蚀性、传染性,不但污染空气、水、土壤,而且通过各种渠道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对其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液态物料和半固态物料在通过液态物料罐车进行输送的过程中,物料通过装载管道和卸载管道进入和输出液态物料罐车,在此会涉及到物料装载和卸载后,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方面,残留的物料易出现遗撒的风险,造成卸载区域路面、罐车行走道路污染;另一方面,罐车及其管道内残留的物料会散发出有毒有害气体,对周边环境和工人的工作环境造成影响。

申请号为201820345580.1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动加样仪的废液收集装置,其利用支架、连接管、控制开关、泵送装置等结构,通过废液的泵送装置为自动加样仪所产生的废液提供动力单元,从而有效的避免废液的泄漏情况。

申请号为201711159728.9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油罐车油气泄漏智能监测系统,实现了对油罐车在途参数进行检测和油罐车油气泄漏浓度智能预测,该系统由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油罐车在途状态参数采集与智能预测平台和油罐车油气泄漏浓度智能预测模型两部分组成;系统实时监测油罐车在行驶途中的温湿度、压力和是否泄漏等安全信息,从而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问题。

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机构配置分别采用泵送输送废液和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对油罐车油气泄漏进行智能监测。其中,泵送输送废液的过程通过泵送产生压力尽量避免泄漏,但是在连接处仍可能存在泄漏的问题;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对罐车油气进行监测技术比较精细,但是成本较高,检修过程难度也较大,且没有解决卸载管道残留液的遗撒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管道残留物的收集装置,可以收集输送管道中的残留物,尤其可以用来收集运输车辆的输送管道中的残留物,避免上述输送管道使用后残留物所造成的污染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管道残留物的收集装置,该收集装置包含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收液口、排液口和固定装置,所述收液口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部或上部,所述收液口供输送管道插入,所述排液口设置在箱体的底部或下部,所述排液口上设有排液阀,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所述箱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送管道残留物的收集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收液口的开口位置内衬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送管道残留物的收集装置,其中,所述密封圈优选为柔性材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送管道残留物的收集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收液口上设有密封盖。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送管道残留物的收集装置,其中,所述收液口的个数优选为一个或多个。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送管道残留物的收集装置,其中,所述箱体上优选设有观察部,用于观察所述箱体内部的物料高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送管道残留物的收集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观察部为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的透明区域,该透明区域由箱体的顶部向下设置,其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箱体高度的2/3。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送管道残留物的收集装置,其中,所述观察部优选为液位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送管道残留物的收集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输送管道为运输车的输送管道,所述固定装置为挂钩,能够将所述箱体固定在所述运输车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送管道残留物的收集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箱体的材质与残留物不相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送管道残留物的收集装置,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备用接管,所述备用接管能够插入收液口且能够与输送管道连接。可以在输送管道长度不够时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本收集装置对输送管道残留物进行收集,采用车挂收集装置,解决输送管道(主要为装载管道和卸载管道)内残留物质遗撒和废气外溢的问题,将排液口布置在箱体底部,有利于提高排空效率;同时,采用双挂钩连接方式,实现收集装置与车辆的固定和拆卸,使安装拆卸比较简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箱体;2.收液口;3.密封盖;4.观察部;5.排液口;6.排液阀;7.固定装置;8.输送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管道残留物的收集装置包含箱体1,箱体上设有收液口2、观察部4、排液口5和固定装置7,收液口2设置在箱体1的顶部,收液口2供输送管道插入,观察部4用于观察箱体1内部液体的高度,排液口5设置在箱体1的底部,排液口5上设有排液阀6,固定装置7用于固定箱体1。

较佳地,箱体1为收集残留物的临时储存容器,其材质选择与残留物不相容的材质即可。当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管道残留物的收集装置与液态物料罐车配合使用时,可以选择与运输车辆的液态物料罐相同的材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液口2的开口位置处衬有密封圈(未图示),密封圈可为柔性材质,以更好地实现密封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液口2上设有密封盖3。

较佳地,收液口2的个数为1个、2个或多个。例如,当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管道残留物的收集装置与液态物料罐车配合使用时,收液口有2个,一个与液态物料罐车的装载管道相配合,另一个与液态物料罐车的卸载管道相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观察部4为一设置在箱体1侧壁上的透明区域且靠近箱体的顶部设置,具体地,透明区域由箱体的顶部向下设置,并且,其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箱体高度的2/3。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收集装置还包括备用接管(未图示),备用接管能够插入收液口2且能够与输送管道8连接,可以在输送管道8长度不够时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管道残留物的收集装置与运输车(本实施例中具体为液态物料罐车,输送管道8为装载管道和卸载管道)配合使用,此时:

(1)箱体1尺寸的选择:箱体1的厚度比装载管道或卸载管道的外径长度大50mm为宜;箱体1的宽度,在满足与收液口大小和存储容量的前提下,该宽度越小越好,这样可以避免车辆外形的尺寸增大过多;另外,箱体1的厚度、宽度和高度需要根据其在车辆悬挂位置的尺寸综合考虑,在确保储存容量、外形美观度的基础上,尽量将尺寸缩小。

(2)收液口2为设置在箱体1上的用于插入输送管道8的插入口,即残留物的入口,位于箱体1的顶部,收液口2的个数为两个,分别与装载管道和卸载管道相对应,收液口2的开口直径分别与装载管道和卸载管道的外径匹配,其开口处内衬有柔性材质的密封圈,当输送管道8(装载管道和卸载管道)插入所述收液口2时,在该柔性材质的密封圈的作用下,能够实现柔性软连接,以达到密封效果,防止废气外溢。

(3)收液口2上配套设置密封盖3,密封盖3可以实现对收液口2的密封。当输送管道8没有插入收液口2时,可通过密封盖3对收液口2进行密封,以防止废气外溢。

(4)箱体1设置的观察部为一透明区域,可以对箱体1内物料的料位进行观察,以防止容器满料溢出。其位于箱体1的侧壁上,由箱体1的顶部向下设置,高度为箱体1高度的三分之二。

(5)箱体1底部设置有能够排出箱体内物料的排液口5,排液口5上设有排液阀6,通过打开或关闭该排液阀6来控制箱体1内物料的排放。

(7)箱体1通过固定装置7实现其在运输车辆上的安装固定,本实施例使用的固定装置7为双挂钩,一方面能够实现安装固定功能,另一方面方便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管道残留物的收集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液态或半固态废物(例如污泥)的运输车,例如液态物料罐车,在装载物料的作业完成后,打开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管道残留物的收集装置的密封盖3,将装载管道插入收液口2(此时,在另一收液口2中,插入有卸载管道),实现输送管道8与收液口2的插入式连接;由于收液口2设有密封圈能够防止残留废液或废气外溢。

液态物料罐车需要卸载物料时,将卸载管道从另一收液口2中拔出(此时,卸载管道则呈插入于收液口2中的状态),同时关闭密封盖3,卸载作业一旦完毕,则可打开密封盖3将卸载管道插入回原先的收液口2。

原则上讲,在有输送管道8插入收液口2时,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管道残留物的收集装置便处于工作状态,通过观察部4查看箱体1内物料的料位,当料位超过箱体1三分之二的高度时,在具备清理箱体1的前提下,打开排液阀6,物料由排液口5排出,排净后清理观察部4,关闭排液阀6。

上述输送管道残留物的收集装置的效果如下:

(1)通过车挂收集装置的方式,解决装载管道和卸载管道内残留物料遗撒和废气外溢的问题。

(2)采用双挂钩连接方式,方便收集装置与车辆的固定和拆卸。

(4)收液口与输送管道采用插入式连接,操作方便简单。

(5)收液口配置柔性内衬密封部,实现了插入式连接的密封效果。

(6)设有观察部,可以有效防止箱内料满外溢现象的发生。

(7)观察部设置在箱体的外立面,方便观察料位。

(8)排液口布置在收集箱底部,有利于提高收集箱的排空效率。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内,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进行变化和修饰,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