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增压器用止推轴承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92342发布日期:2020-05-01 17:30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涡轮增压器用止推轴承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用止推轴承总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种涡轮增压器的机芯,其包含有止推轴承总成的放大图如图2所示,轴封01、止推轴承02和紧定套03依次套设在涡轮轴04上;轴封01和紧定套03夹在止推轴承02两侧,且轴封01和紧定套03分别与止推轴承03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以便形成油膜,止推轴承03、轴封01、紧定套03之间的接触面(油楔面)均为平面设计。所以此结构仅能限制转子的轴向移动,而无法有效抵抗因转子动平衡量引起的离心力作用导致的轴向摆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用止推轴承总成,包括轴封、止推轴承和紧定套;所述轴封、所述止推轴承和所述紧定套依次紧压套设在涡轮轴上;所述止推轴承上与所述轴封相接触的表面为第一轴承止推面;所述轴封上与所述止推轴承相接触的表面为第一轴封止推面;所述第一轴承止推面为弧面;所述第一轴封止推面为,能与所述第一轴承止推面紧密贴合的弧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涡轮增压器用止推轴承总成,优选地,所述止推轴承上与所述紧定套相接触的表面为第二轴承止推面;所述紧定套上与所述止推轴承相接触的表面为第二紧定套止推面;所述第二轴承止推面为弧面;所述第二紧定套止推面为,能与所述第二轴承止推面紧密贴合的弧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涡轮增压器用止推轴承总成,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承止推面为凸球面;所述凸球面的球心位于所述止推轴承上靠近所述紧定套的一侧;所述第一轴封止推面为,能与所述第一轴承止推面紧密贴合的凹球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涡轮增压器用止推轴承总成,优选地,所述第二轴承止推面为凸球面;所述凸球面的球心位于所述止推轴承上靠近所述轴封的一侧;所述第二紧定套止推面为,能与所述第二轴承止推面紧密贴合的凹球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涡轮增压器用止推轴承总成,优选地,所述止推轴承上设置有环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涡轮增压器用止推轴承总成,优选地,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第一轴承止推面相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涡轮增压器用止推轴承总成,优选地,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第二轴承止推面相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涡轮增压器用止推轴承总成,优选地,所述止推轴承上设置有环形挡油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涡轮增压器用止推轴承总成,优选地,所述环形挡油板的中心位于所述涡轮轴上;所述环形挡油板的其中一个底面与所述止推轴承的表面一体成形;所述环形挡油板的另一个底面的开口部呈收敛状。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涡轮增压器用止推轴承总成,包括轴封、止推轴承和紧定套;轴封、止推轴承和紧定套依次紧压套设在涡轮轴上;止推轴承上与轴封相接触的表面为第一轴承止推面;轴封上与止推轴承相接触的表面为第一轴封止推面;第一轴承止推面为弧面;第一轴封止推面为,能与第一轴承止推面紧密贴合的弧面。通过将止推轴承与轴封之间的接触面(油楔面)由平面改进为弧面,增加了油楔面的面积,加大了止推轴承的止推能力,由于弧面结构的几何特性,弧面结构具有一定的转子动平衡离心力的限制能力,对转子的轴向摆动具有有效的限制作用。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涡轮增压器用止推轴承总成能够有效限制转子的径向移动和轴向摆动,从而提高了涡轮增压器的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涡轮增压器机芯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区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涡轮增压器机芯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的b区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现有技术中,一种涡轮增压器的机芯,如图1所示,其包含有止推轴承总成的放大图如图2所示,轴封01、止推轴承02和紧定套03依次套设在涡轮轴04上;轴封01和紧定套03夹在止推轴承02两侧,且轴封01和紧定套03分别与止推轴承03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以便形成油膜,止推轴承03、轴封01、紧定套03之间的接触面(油楔面)均为平面设计。所以此结构仅能限制转子的轴向移动,而无法有效抵抗因转子动平衡量引起的离心力作用导致的轴向摆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用止推轴承总成,包括轴封1、止推轴承2和紧定套3;轴封1、止推轴承2和紧定套3依次紧压套设在涡轮轴4上;止推轴承2上与轴封1相接触的表面为第一轴承止推面21;轴封1上与止推轴承2相接触的表面为第一轴封止推面11;第一轴承止推面21为弧面;第一轴封止推面11为,能与第一轴承止推面21紧密贴合的弧面。包含本实施例的止推轴承总成的涡轮增压器的机芯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包含有止推轴承总成的放大图如图4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涡轮增压器用止推轴承总成,通过将止推轴承2与轴封1之间的接触面(油楔面),即第一轴承止推面21和第一轴封止推面11,由平面改进为弧面,增加了油楔面的面积,加大了止推轴承2的止推能力;由于弧面结构的几何特性,弧面结构具有一定的转子动平衡离心力的限制能力,对转子的轴向摆动具有有效的限制作用。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涡轮增压器用止推轴承总成能够有效限制转子的径向移动和轴向摆动,从而提高了涡轮增压器的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涡轮增压器用止推轴承总成的止推能力,本实施例提供的涡轮增压器用止推轴承总成,优选地,如图4所示,止推轴承2上与紧定套3相接触的表面为第二轴承止推面22;紧定套3上与止推轴承2相接触的表面为第二紧定套止推面31;第二轴承止推面22为弧面;第二紧定套止推面31为,能与第二轴承止推面22紧密贴合的弧面。

本实施例提供的涡轮增压器用止推轴承总成,通过将止推轴承2与紧定套3之间的接触面(油楔面),即第二轴承止推面22和第二紧定套止推面31,也由平面改进为弧面,进一步增加了油楔面的面积,进一步加大了止推轴承2的止推能力;由于弧面结构的几何特性,弧面结构具有一定的转子动平衡离心力的限制能力,对转子的轴向摆动具有更加突出的限制作用。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涡轮增压器用止推轴承总成能够有效限制转子的径向移动和轴向摆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涡轮增压器的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为了减少涡轮轴4旋转过程中,由轴封1和止推轴承2之间的油楔面甩出油滴,造成的润滑油损失,本实施例提供的涡轮增压器用止推轴承总成,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轴承止推面21为凸球面;凸球面的球心位于止推轴承2上靠近紧定套3的一侧;第一轴封止推面11为能与第一轴承止推面21紧密贴合的凹球面。本实施例提供的涡轮增压器用止推轴承总成,由于轴封1与止推轴承2之间的油楔面为图4所示的球面设计,当涡轮轴4高速旋转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油楔面中的油滴是沿着油楔面的弧形切线方向向涡轮轴外侧甩出,甩油方向朝向机芯内部,从而有利于减少由轴封1和止推轴承2之间的油楔面甩出油滴所造成的润滑油损失。由于甩出的油滴存在朝向机芯内部的速度分量,回流油滴主要聚集在涡轮增压器的机芯内部,从而大大减小了涡轮增压器的机芯出现压端漏油的风险。

为了减少涡轮轴4旋转过程中,由止推轴承2和紧定套3之间的油楔面甩出油滴,造成的润滑油损失,本实施例提供的涡轮增压器用止推轴承总成,优选地,第二轴承止推面22为凸球面;凸球面的球心位于止推轴承2上靠近轴封1的一侧;第二紧定套止推面31为,能与第二轴承止推面22紧密贴合的凹球面。本实施例提供的涡轮增压器用止推轴承总成,由于止推轴承2和紧定套3之间的油楔面为图4所示的球面设计,当涡轮轴4高速旋转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油楔面中的油滴是沿着油楔面的弧形切线方向向涡轮轴外侧甩出,甩油方向朝向机芯内部,从而有利于减少由止推轴承2和紧定套3之间的油楔面甩出油滴所造成的润滑油损失。

为了进一步减少油滴甩出油楔面造成的润滑油损失,本实施例提供的涡轮增压器用止推轴承总成,优选地,止推轴承2上设置有环形凹槽23。通过设置环形凹槽23,油滴在离心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甩出油楔面时,一部分沿着止推轴承2壁面运动的油滴会进入到环形凹槽23内,受到环形凹槽23内壁的阻挡作用,远离涡轮轴4方向的速度降低,油滴聚集成质量大的油滴,重力大于离心力时,便会回流入油楔面内,从而减少了油滴甩出油楔面造成的润滑油损失,降低了涡轮增压器机芯的运行成本。

为了进一步提高润滑油在轴封1和止推轴承2之间的油楔面的利用率,本实施例提供的涡轮增压器用止推轴承总成,优选地,环形凹槽23与第一轴承止推面21相切。由于环形凹槽23与第一轴承止推面21相切,油滴从第一轴承止推面21表面甩出后,直接进入环形凹槽23的内部,然后质量小的油滴逐渐聚集成质量大的油滴,最终回流至轴封1和止推轴承2之间的油楔面上,减少了油滴在轴承表面停留的时间,使得更多的润滑油能够充满油楔面间隙,提高润滑油在轴封1和止推轴承2之间的油楔面的利用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润滑油在止推轴承2和紧定套3之间的油楔面的利用率,本实施例提供的涡轮增压器用止推轴承总成,优选地,环形凹槽23与第二轴承止推面22相切。由于环形凹槽23与第二轴承止推面22相切,油滴从第二轴承止推面22表面甩出后,直接进入环形凹槽23的内部,然后质量小的油滴逐渐聚集成质量大的油滴,最终回流至止推轴承2和紧定套3之间的油楔面上,减少了油滴在轴承表面停留的时间,使得更多的润滑油能够充满油楔面间隙,提高润滑油在止推轴承2和紧定套3之间的油楔面的利用率。

为了更加有效地减少油滴甩出油楔面造成的润滑油损失,本实施例提供的涡轮增压器用止推轴承总成,优选地,止推轴承2上设置有环形挡油板5。通过环形挡油板5的设置,油滴在离心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甩出油楔面时,一部分沿着止推轴承2壁面运动的油滴会受到环形挡油板5的阻挡作用,远离涡轮轴4方向的速度降低,油滴聚集成质量大的油滴,重力大于离心力时,便会回流入油楔面内,能够更加有效地减少油滴甩出油楔面造成的润滑油损失,降低了涡轮增压器机芯的运行成本。

为了进一步提高油滴的回收效率,本实施例提供的涡轮增压器用止推轴承总成,优选地,如图4所示,环形挡油板5的中心位于涡轮轴4上;环形挡油板5的其中一个底面与止推轴承2的表面一体成形;环形挡油板5的另一个底面的开口部呈收敛状。由于环形挡油板的开口部呈收敛状,有利于油滴的快速聚集,从而进一步提高油滴的回收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