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旧管道喷涂修复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8546发布日期:2020-05-26 17:43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旧管道喷涂修复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开挖管道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旧管道喷涂修复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管道腐蚀、堵塞或遭破坏引发的事故越来越多,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严重。尤其对位于城镇繁华区域、穿越江河湖泊、高速公路、铁路等重要地区或敏感区域内管道的隐患治理,采用传统的开挖方式对破损的管道进行更换或维修将是非常难以实施的。

排水管道传统的改造方法是开挖敷设一条新的管道,但由于排水管道一般都设在人口稠密、商业繁荣的市区,管道周边充塞着污水、雨水、煤气、热力、电力、通讯电缆等其它市政管道和设施,部分管线上方压着建筑物或完全被压在道路下方,因此改造工程实施存在相当大的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非开挖管道修复技术应用而生。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作为近年来发展的高新技术,该技术具有施工场地小、施工简单、避免类似路面沉降或大面积水的现象发生、造价较低等特点,得到了广泛应用。管道喷涂修复方法是非开挖修复技术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工艺技术,该方法是将环氧树脂作为喷涂材料,通过在卷扬机拉力作用下的旋转喷头或者人工方法将材料依次在旧管道或渠箱内喷涂,形成一定厚度的加固层,形成管道-衬里复合管,达到对旧管或渠箱的整体修复的效果。该技术能够提高管道的耐压、耐腐蚀及耐磨损性能,延长管道或渠箱寿命。但是,该方法目前主要采用工人在管道中采用手握式喷枪进行喷涂,并主要适用于800mm以上的大管径的管道或形状不规则管道的原位修复,这种操作方式对操作工人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由于工人操作熟练程度的差别会引起工程质量的层次不齐,并且难以应用于小管径的病害管道的修复。因此,出现了对管道进行自动喷涂修复的装置。

结合图7和图8,现有技术的自动喷涂修复装置包括主管10、支撑于主管10下方的平板车5以及连接在主管10端部的喷洒器25,主管10的一端连接有涂料箱20,且涂料箱20和主管10之间连接有液压泵8。平板车5上表面固定有与其垂直的支撑杆27,支撑杆27顶部固定有用于固定主管10的夹持件23,夹持件23可以是抱箍或者是其他常规的夹具。操作人员将平板车5和主管10同时放置于需要修复的旧管道1的管口位置。然后通过遥控器控制平板车5进入到需要修复的管道内部。主管10上还连接有摄像头12;主管10上一端设有u型固定板28,摄像头12固定在u型固定板28内。摄像头12信号连有一个显示屏9,显示屏9安装于需要修复的旧管道1外部。随着平板车5的移动,显示屏9上显示出需要修复的旧管道1内壁的情况。喷头装置24呈梯形圆台设置,且喷洒器24周向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小孔25。当涂料流经到喷头装置24上的时候,喷洒器24在管道内壁一周上都均匀喷洒上修复涂料。随着平板车5的移动,当显示屏9中显示出破损位置后,启动液压泵8使得涂料从喷洒器24中喷出,对旧管道1进行修复。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前述的喷洒器是对旧管道内壁一周进行涂料的喷洒,会将没有受到损害的地方也喷洒上涂料,造成了涂料使用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旧管道喷涂修复装置,其达到了节约涂料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旧管道喷涂修复的装置,包括主管、平板车和摄像头;所述主管的一端连通有涂料箱,且主管和涂料箱之间连接有液压泵;所述摄像头朝向环管设置,且所述摄像头信号连接有显示屏;所述平板车位于主管下方;主管上连通有多根支管;支管沿主管周向间隔设置,且平板车靠近支管设置;所述支管远离主管的一端连通有环管,所述环管套接于主管外部;所述环管的外圆上连接有多个喷头;所述环管内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每相邻的两根支管之间;且所述挡板将环管内部分隔成多个空腔;所述主管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每相邻的两根支管之间;且所述隔板将主管分隔成多个相互隔离的通道;通道和支管一一对应连通;所述主管远离环管的一端连接有多根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分别与对应的通道连通设置,且每一根连接管上均连接有阀门;所有所述连接管远离主管的一端为连通设置,且所有连接管相互连通的一端连接于涂料箱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管在平板车的带动下进入到旧管道内,摄像头将管道内壁破损的情况通过显示屏显现出来;开启在主管一端连接的液压泵,以及需要选择开启的连接管上的阀门;使得涂料箱内的涂料进入到主管隔板分隔出的管道内,连通到环管外圆上的通孔对破损的管道内壁进行喷涂,这种可选择喷头所喷方向的喷涂方式大大节省了涂料的使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管设置有至少三根,且所述挡板截面跟环管截面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根支管将环管分成三部分,使得环管上的喷头更精确的对管道内壁进行喷涂修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管外部套接有卡箍,所述卡箍的下端穿设有卡接螺栓;所述卡箍内壁和主管外壁抵紧;所述摄像头连接于所述卡箍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箍固定在主管上面,为摄像头提供了可安装的具体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箍上延伸有两块固定板,且两块所述固定板相互平行设置,其中一块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螺栓,且螺栓和固定板螺栓配合;所述摄像头设置于两块所述固定板之间,且所述螺栓的端部抵紧于摄像头外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摄像头固定在卡箍上面,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便于摄像头对管道内壁进行稳定的检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管下方还支承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位于旧管道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架对主管起到一个支撑作用,使得主管和旧管道在一个轴线上同轴运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直杆、套筒、支托和定位螺栓,所述直杆插接于套筒内部并沿着套筒轴向滑动配合,所述直杆上开设有多个孔洞,孔洞沿直杆轴向间隔设置;所述定位螺栓穿过套筒,且定位螺栓和套筒螺纹配合,所述定位螺栓端部和孔洞插接配合。所述支托固接于直杆上端,且所述支托支承于主管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杆上间隔设置的孔洞使得支架具有伸缩的作用,便于控制主管在旧管道内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板车上设有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对主管端部起到了支撑的作用,使得主管处于一个水平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包括套杆、外筒、夹持件和连接螺栓,所述套杆插接于外筒内部并沿着外筒轴向滑动配合,所述套杆上开设有多个孔洞,孔洞沿套杆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连接螺栓穿过外筒,且连接螺栓和外筒螺纹配合,所述连接螺栓端部和孔洞插接配合;所述夹持件固接于套杆上端,且所述夹持件抵紧于主管的下半圆外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能够保证小车在运动状态下和支架呈一个水平线的状态。且根据管道内部不同情况,支撑架可以通过调节连接螺栓所在的位置来调节支撑架的高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摄像头的录制和显示屏的呈现,可以清楚地看到旧管道内壁上的情况,再通过控制支管上的阀门,可选择针对性的对旧管道内壁进行喷涂修复,使得涂料有效利用率得到提升;

2、支撑架在平板车和主管之间起到了一个支撑的作用,使得平板车和主管可以有效平稳的在管道内壁上运动;

3.支撑组件在旧管道外部对主管起到了托起的作用,使得主管在运动的过程中自始至终能够与旧管道在一个轴线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主管和环管连接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主管和液压泵连接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中旧管道和旧管道喷涂修复的装置分离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局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旧管道;2、喷头;3、环管;4、支管;5、平板车;6、支撑架;7、阀门;8、液压泵;9、显示屏;10、主管;11、挡板;111、隔板;12、摄像头;13、支撑组件;131、直杆;132、套筒;133、定位螺栓;14、套杆;141、外筒;142、连接螺栓;15、卡箍;151、卡接螺栓;152、连接组件;16、固定板;161、固定螺栓;17、连接管;19、控制器;20、涂料箱;21、通道;22、空腔;23、夹持件;24、喷涂装置;25、小孔;26、支托;27、支撑杆;28、u型固定板;29、总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旧管道喷涂修复的装置,包括需要伸入到旧管道1内部的主管10。结合图2和图3,主管10内部固定有沿其轴向设置的隔板111。隔板111设置有三块,三块隔板111的其中一侧均沿着主管10的轴向设置,每相邻的两块隔板111之间形成120度夹角。三块隔板111将主管10内部空间划分为相互独立的三个通道21。

主管10一端伸入到旧管道1内部,且主管10该端连接有三根支管4。支管4垂直于主管10设置,且环管3和主管10同轴设置。且每一根支管4都位于相邻的两块隔板111的中间位置,使得每个通道均连通一根支管4。支管4远离主管10的一端连接有环管3,且三根支管4均连通于环管3上。环管3的外圆上均匀布置有多个喷头2。

环管3内部固定有三个挡板11,且每个挡板11均位于每相邻的两个支管4之间。挡板11将环管3内部分为三个空腔22,使得每个空腔22均对应连通一根支管4。

为了便于观察旧管道1内部的情况,主管10上还设有摄像头12。摄像头12上信号有显示安装于旧管道1外部,便于施工人员观察旧管道1内部情况。

结合图1和图4,主管10和摄像头12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152,连接组件152包括卡箍15、两块固定板16、卡接螺栓151和固定螺栓161。卡箍15套接于主管10外部,卡接螺栓151穿过卡箍15的底部将其固定;卡接螺栓151两块固定板16相互平行于卡箍15上。两块固定板16相互平行设置,且固定于卡箍15上,安装时,两块固定板16位于主管10的上方。固定螺栓161穿设于其中一块固定板16上,且固定螺栓161和固定板16之间螺纹配合。使用时,摄像头12放置于两块固定板16之间,转动固定螺栓161使其端部抵紧于摄像头12一侧,将摄像头12固定在两块固定板16之间。摄像头12信号连接有显示屏9,显示屏9安装于旧管道1外部,便于施工人员能够实时了解旧管道1内部的情况。

为了提高主管10在旧管道1内部运动时的稳定性,环管3位于旧管道1内部一端的下方设有平板车5。平板车5通过旧管道1外部的控制器19控制运动,且显示屏9安装于控制器19上方。平板车5上表面固定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撑架6。支撑架6包括套杆14、外筒141、夹持件23和连接螺栓142;套杆14位于外筒141内,外筒141和套杆14之间设有连接螺栓142。夹持件23固定于套杆14顶部,夹持件23可以选用抱箍或者其他常规的夹具,安装时夹持件23套接于主管10的外部。

结合图1和图5,为了进一步提高主管10运动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主管10下方还支承有支撑组件13,支撑组件13安装在旧管道1的外部。支撑组件13包括直杆131、套筒132、支托26和定位螺栓133。直杆131位于套筒132内,套筒132和直杆131之间设有定位螺栓133。直杆131上端部固定设有支托26,支托26支承于主管10下方。

如图6所示,主管10位于旧管道1外部的一端,连接有三根连接管17。连接管17沿主管10的轴向设置,且每一根连接管17均连通一个位于主管10内部的通道21(见图3)。三根连接管17上都设有一个阀门7,且三根连接管17远离主管10一端的连通有一根总管29。总管29远离连接管17的一端连接有涂料箱20,且总管29和涂料箱20之间连接有液压泵8。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将主管10上连接有支管4的一端固定于平板车5上的夹持件23上。接着,将摄像头12固定于两块固定板16之间。将平板车5下放到旧管道1的开口处,并主管10搁置于支托26上。通过控制器19控制平板车5朝向旧管道1内部运动,平板车5在旧管道1内运动过程中,摄像头12对管道内壁上进行扫描,施工人员通过外面的显示屏9观测旧管道1内壁破损的情况,使得施工人员确定旧管道1内壁具体破损的位置。当观测到旧管道1内部出现破损后,开启液压泵8,选择所需要的连接管17,并打开对应连接管17的阀门7,使得涂料通过总管29进入到被开启的阀门7所对应的连接管17内。随后,涂料进入到对应连接管17的主管10内的通道21内,并进入到对应的空腔22中,最后从空腔22对应的喷头2中欧恩扫而出,从而对旧管道1内壁进行修复。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