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通道方管缠绕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86990发布日期:2020-07-24 16:31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通道方管缠绕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缠绕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通道方管缠绕管。



背景技术:

塑料缠绕管由于具有耐腐蚀、质量轻、安装简便、流通量大以及寿命长等优点,同时属于环保型绿色产品,已开始逐渐替代高能耗材质如水泥、铸铁、陶瓷等制作的管材。现有技术中,缠绕管多为中空管道型材螺旋缠绕形成管体,整体强度并不理想,受外力容易变形。

部分缠绕管的中空管道型材中采用金属带绕空管道型材周壁制作加强筋,当金属钢带变形时,钢带本身挠性特征,使得缠绕管壁变形后不易回弹,一旦损坏,使用寿命大大折扣。

因此,如何加强缠绕管中的中空管道型材的强度,使得缠绕管不易变形,或者变形后易回弹恢复结构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双通道方管缠绕管,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增强了缠绕管的韧性,且共挤成型的一体式双通道方管使得管体变形后易通过v型加强面自我回弹修复。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通道方管缠绕管,包括:经由一体式双通道方管螺旋缠绕形成的缠绕管本体,相邻的所述双通道方管经由粘合层固定连接,所述双通道方管包括一体式共挤成型的方管本体、中心分隔面及v型加强面,所述中心分隔面垂直连接所述方管本体的相对两内壁中线以供形成第一管体通道及第二管体通道,所述v型加强面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管体通道及所述第二管体通道内,所述v型加强面的顶边分别与所述第一管体通道及所述第二管体通道的顶面内壁中线相连接,所述v型加强面两自由边分别与所述第一管体通道及所述第二管体通道的底面内壁的两端面固定连接,以通过所述v型加强面增强所述缠绕管本体的管壁韧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体通道及第二管体通道的径向切面为等大小的正方形切面,所述v型加强面分别与所述第一管体通道及所述第二管体通道的底面形成等边三角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一体式双通道方管为高密度聚乙烯管体。

优选地,所述方管本体包括高密度聚乙烯内层,以及设于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管体内层的顶部及底部外表面的低密度聚乙烯层。

优选地,所述方管本体为长方体方管本体,所述长方体方管本体的四个角为圆弧角。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通道方管缠绕管,通过一体式双通道方管螺旋缠绕形成的缠绕管本体,中空管道型材采用双通道方管结构,该双通道方管结构通过方管本体、中心分隔面及v型加强面共挤成型,与单通道中空管道型材相比,双管体通道保证管体强度的同时,增大了方管的外表承压面积。由于粘合层通常为缠绕管管壁最为薄弱环节,通过一体式共挤设于第一管体通道及第二管体通道中部的中心分隔面替换了单通道中空管道型材中的粘合层,在螺旋缠绕时双通道方管减少了粘合层的粘合面积,因此双通道方管增强了缠绕管的整体强度。v型加强面的顶边分别与第一管体通道及第二管体通道的顶面内壁中线相连接,v型加强面两自由边分别与第一管体通道及第二管体通道的底面内壁的两端面固定连接,使得v型加强面的顶边固定于缠绕管的外壁表面内,当缠绕管受到外部压力时,v型加强面作为两个斜撑面可最大限度防止第一管体通道及第二管体通道的内壁变形,增强了管体韧性,即使当缠绕管超出受压的承受范围,一体式共挤设置的v型加强面可对变形后的管体进行自我回弹修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双通道方管缠绕管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双通道方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双通道方管的切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双通道方管缠绕管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双通道方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双通道方管的切面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通道方管缠绕管,包括:经由一体式双通道方管10螺旋缠绕形成的缠绕管本体20,相邻的所述双通道方管10经由粘合层30固定连接。

所述双通道方管10包括一体式共挤成型的方管本体11、中心分隔面12及v型加强面13,所述中心分隔面12垂直连接所述方管本体11的相对两内壁中线以供形成第一管体通道14及第二管体通道15,所述v型加强面13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管体通道14及所述第二管体通道15内,所述v型加强面13的顶边分别与所述第一管体通道14及所述第二管体通道15的顶面内壁中线相连接,所述v型加强面13两自由边分别与所述第一管体通道14及所述第二管体通道15的底面内壁的两端面固定连接,以通过所述v型加强面13增强所述缠绕管本体的管壁韧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体通道14及第二管体通道15的径向切面为等大小的正方形切面,所述v型加强面13分别与所述第一管体通道14及所述第二管体通道15的底面形成等边三角体结构。

实际应用中,所述一体式双通道方管19为高密度聚乙烯方管。所述方管本体11为长方体方管本体,所述长方体方管本体的四个角为圆弧角,以增强各边角的抗撞击性。

或者,作为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方管本体11包括高密度聚乙烯内层111,以及设于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管体内层111的顶部外表面及底部外表面的低密度聚乙烯层112。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体内层111的耐磨性、电绝缘性、韧性、耐寒性及化学稳定性好,在室温条件下,不溶于任何有机溶剂,耐酸、碱和各种盐类的腐蚀。但其耐老化性能差,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较差,而低密度聚乙烯层112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延伸性、电绝缘性、透明性、易加工性和定的透气性。因此,在高密度聚乙烯管体内层111的顶部及底部外表面设置低密度聚乙烯层112,使得整个方管本体11的外露表面耐老化性能差、耐环境应力开裂性,以及韧性增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通道方管缠绕管,通过一体式双通道方管螺旋缠绕形成的缠绕管本体,中空管道型材采用双通道方管结构,该双通道方管结构通过方管本体、中心分隔面及v型加强面共挤成型,与单通道中空管道型材相比,双管体通道保证管体强度的同时,增大了方管的外表承压面积。由于粘合层通常为缠绕管管壁最为薄弱环节,通过一体式共挤设于第一管体通道及第二管体通道中部的中心分隔面替换了单通道中空管道型材中的粘合层,在螺旋缠绕时双通道方管减少了粘合层的粘合面积,因此双通道方管增强了缠绕管的整体强度。v型加强面的顶边分别与第一管体通道及第二管体通道的顶面内壁中线相连接,v型加强面两自由边分别与第一管体通道及第二管体通道的底面内壁的两端面固定连接,使得v型加强面的顶边固定于缠绕管的外壁表面内,当缠绕管受到外部压力时,v型加强面作为两个斜撑面可最大限度防止第一管体通道及第二管体通道的内壁变形,增强了管体韧性,即使当缠绕管超出受压的承受范围,一体式共挤设置的v型加强面可对变形后的管体进行自我回弹修复。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