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屏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22870发布日期:2020-10-17 01:04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屏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使用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屏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器(display)通常也被称为监视器。显示器是属于电脑的i/o设备,即输入输出设备。它是一种将一定的电子文件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显示工具,但是在生产加工工艺中,人们在对显示屏进行加工时,传统的加工完一面之后,都是通过手动将显示屏进行翻转,手动的翻转不仅不方面人们的操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有会使显示屏损坏,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屏翻转装置,其具有能够自动进行翻转以及方便人们使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显示屏翻转装置,包括底板,底板朝向地面的四角均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柱,底板上设有翻转装置,用于对显示屏的翻转,翻转装置包括平行连接在底板上的凹槽,凹槽内设有放置架,用于对显示屏的放置,放置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推动杆与第二推动杆,第一推动杆与第二推动杆分别滑动连接在底板内,第一推动杆与第二推动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驱动气缸,用于驱动第一推动杆与第二推动杆的滑动,且驱动气缸固定连接在底板内,放置架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限位元件,用于对放置架的限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人们需要将显示屏进行自动翻转时,将显示屏放置在凹槽内的放置架内,此时固定连接在底板内的驱动气缸运动,驱动气缸带动着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杆运动,第一连接杆运动带动着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推动杆与第二推动杆在底板内滑,第一推动杆与第二推动杆运动带动着与其转动连接放置架进行翻转,以此实现对显示屏的自动翻转。通过限位元件能够对放置架进行限位,便于人们的操作。

进一步设置:限位元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放置架上的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上分别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限位杆与第二限位杆,第一限位杆与第二限位杆的一端分别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放置架运动的时候带动着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运动,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运动带动着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限位杆与第二限位杆进行转动,第一限位杆与第二限位杆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上,因此第一限位杆与第二限位杆在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上转动,通过连杆结构来对放置架进行限位,使其能够很好的进行翻转。

进一步设置:凹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其平行连接的第一滑动槽与第二滑动槽,底板内设有与其平行连接的第三滑动槽,第一推动杆、第二推动杆及第一连接杆分别滑动连接在第三滑动槽内,驱动气缸固定连接在第三滑动槽内,第一滑动槽与第二滑动槽分别穿透第三滑动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滑动槽与滑动槽能够便于第一推动杆与第二推动杆带动着放置架进行运动,同时也能够对放置架起到限位的作用。利用第三滑动槽便于第一推动杆与第二推动杆的滑动。

进一步设置:凹槽两侧上分别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放置架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且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分别与凹槽两侧上的第一限位槽及第二限位槽适配,用于对放置架的限位及支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与第一限位槽及第二限位槽的适配,能够将放置架进行支撑及限位,便于人们的使用。

进一步设置:放置架内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卡紧板,卡紧板的一侧分别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l型连接柱,l型连接柱穿透放置架,且l型连接柱滑动连接在放置架上,用于驱动卡紧板的滑动。l型连接柱的一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把手,把手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动柱,放置架上设有分别设有若干个与其平行连接的锁紧槽,且锁紧槽与滑动柱适配,用于对l型连接柱的限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卡紧板能对放置架内的显示屏进行卡紧,防止显示屏的掉落。通过l型连接柱能够对连接柱进行推动,通过把手便于人们的对l型连接柱的驱动,同时通过把手的上的滑动柱及锁紧槽能够对卡紧板进行限位及锁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人们通过驱动气缸驱动着第一连接杆运动,通过第一连接杆带动着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推动杆与第二推动杆在底板内滑动,第一推动杆与第二推动杆运动带动着放置架在底板上的凹槽内运动,同时通过限位元件对放置架进行限位,使放置架进行翻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显示屏翻转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底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图4是a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l型连接柱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11、第一滑动槽;12、第二滑动槽;13、第三滑动槽;2、支撑柱;3、凹槽;4、放置架;41、卡紧板;411、把手;4111、l型连接柱;412、滑动柱;413、锁紧槽;42、第一推动杆;43、第二推动杆;44、第一转动轴;45、第二转动轴;46、第一连接杆;47、驱动气缸;5、第一限位槽;6、第二限位槽;7、第一限位块;8、第二限位块;9、第一支撑块;10、第二支撑块;101、第一限位杆;102、第二限位杆;103、第一固定块;104、第二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显示屏翻转装置,包括底板1,如图1所示、图4所示及图5所示,底板1朝向地面的四角均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柱2,底板1上设有翻转装置,用于对显示屏的翻转,翻转装置包括平行连接在底板1上的凹槽3,凹槽3内设有放置架4,用于对显示屏的放置,放置架4内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卡紧板41,卡紧板41的左侧分别设有若干个与其固定连接的l型连接柱4111,l型连接柱4111穿透放置架4,且l型连接柱4111滑动连接在放置架4上,用于驱动卡紧板41的滑动,l型连接柱4111的上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把手411,把手411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动柱412,放置架4上分别设有若干个与其平行连接的锁紧槽413,锁紧槽413从左往右依次水平排列,且锁紧槽413与滑动柱412适配,用于对l型连接柱4111的限位。

如图1所示、图2所示及图3所示,凹槽3左侧与右侧上分别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限位槽5与第二限位槽6,放置架4上的左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限位块7与第二限位块8,且第一限位块7与第二限位块8分别与凹槽3左侧与右侧上的第一限位槽5及第二限位槽6适配,用于对放置架4的限位及支撑,凹槽3内的前侧与后侧分别设有与其平行连接的第一滑动槽11与第二滑动槽12,底板1内设有与其平行连接的第三滑动槽13,第一滑动槽11与第二滑动槽12分别穿透第三滑动槽13,放置架4的前侧与后侧分别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推动杆42与第二推动杆43,第一推动杆42与第二推动杆43分别滑动连接在第三滑动槽13内,第一推动杆42与第二推动杆43的右侧上分别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轴44与第二转动轴45,第一转动轴44与第二转动轴45分别滑动连接在第一滑动槽11与第二滑动槽12内,且第一转动轴44与第二转动轴45分别转动连接在放置架4上。

如图1所示、图3所示,第一推动杆42与第二推动杆43左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46,第一连接杆46上固定连接有驱动气缸47,用于驱动第一推动杆42与第二推动杆43的滑动,驱动气缸47固定连接在底板1内,驱动气缸47的输出轴穿透第三凹槽3与第一连接杆46固定连接,放置架4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限位元件,用于对放置架4的限位。限位元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放置架4中间位置上的第一支撑块9与第二支撑块10,第一支撑块9与第二支撑块10的左侧上分别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限位杆101与第二限位杆102,第一限位杆101与第二限位杆102的一端分别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固定块103与第二固定块104,且第一固定块103与第二固定块104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

工作原理:

在人们需要对显示屏进行翻转时,将显示屏放置在放置架4上,通过转动把手411带动着与其固定连接的l型连接柱4111在放置架4上滑动,l型连接柱4111运动带动着与其固定连接的卡紧板41在放置架4内滑动,对放置架4内的显示屏进行卡紧,此时固定连接在底板1内的驱动气缸47运动带动着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杆46运动,第一连接杆46运动带动着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推动杆42与第二推动杆43在第三滑动槽13内滑动,第一推动杆42与第二推动杆43运动带动着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轴44与第二转动轴45在第一滑动槽11、第二滑动槽12内滑动,同时第一转动轴44与第二转动轴45带动着放置架4进行转动。

放置架4运动带动着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块9与第二支撑块10运动,第一支撑块9与第二支撑块10运动带动着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限位杆101与第二限位杆102运动,同时第一限位杆101与第二限位杆102在底板1上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块103与第二固定块104上转动,在放置架4上的第一限位块7与第二限位块8进入到凹槽3上的第一限位槽5与第二限位槽6内时,驱动气缸47停止运动,此时放置架4上的显示屏翻转,以此实现对显示屏的自动翻转。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