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压稳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95210发布日期:2020-06-30 19:57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压稳压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发电机组管路系统的背压稳压阀。



背景技术:

发电机组管路系统是发电机组的重要部分,结构组成十分复杂,实际应用中,其管路入口端压力与管路出口端压力存在压差,且管路出口端存在背压,导致管路泄压困难。管路入口端与管路出口端之间设置有阀门调节压力,减小管路两端压差,保持管路压力稳定在工作压力范围内。然而,传统阀门设单层泄压孔,泄压能力差,在管路出口端存在背压的情况下不能够快速调节管路出口端的流量,减小或消除管路入口端压力与管路出口端压力存在压差,造成管路压力不稳定,影响发电机正常工作,甚至引发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使发电机组管路压力稳定在工作压力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压稳压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压稳压阀包含:第一法兰、阀壳、阀套、活塞、弹簧、导杆、钢管以及第二法兰;

在所述第一法兰上开设介质进口,以介质进口为中心,将阀壳一端焊接在第一法兰上;

所述阀套设置于阀壳内部;

靠近介质进口的阀套的一端内,紧贴其内壁设置有活塞,弹簧一端卡置于活塞内;

所述导杆靠近介质进口的一端开设槽口且紧贴阀套内壁设置,弹簧另一端卡置所开设槽口中;

在所述阀壳侧壁上开设一接口,与钢管的一端焊接连接;

在所述第二法兰上开设介质出口,与钢管的另一端焊接连接;

所述阀套靠近介质进口的一端上开设有双层泄压孔,当介质进口处的压力达到或超过阀门起跳压力时,活塞被顶起、弹簧被压缩,介质涌入阀套内,通过泄压孔流向介质出口。

优选地,所述阀壳远离介质进口的阀壳内壁增厚,紧贴固定设置于其内部的阀套;所述阀壳靠近介质进口的阀壳内壁与阀套之间形成间隙,从泄压孔流出的介质先进入阀壳与阀套之间的间隙,在所述间隙中聚集达到或超过阀壳上开设的接口,进入钢管流向出口。

优选地,所述背压稳压阀还包含阀盖,所述阀盖与导杆远离介质进口的一端连接,同时与阀壳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阀盖包含阀盖面和阀盖体,阀盖面上开设螺纹孔,其内设有内螺纹,通过导杆远离介质进口的一端上设置的外螺纹,与导杆螺旋连接,通过导杆在阀盖上的旋进旋出调节弹簧压力;阀盖体内壁设有内螺纹,穿过导杆远离介质进口的一端,通过阀壳远离介质进口的一端上设置的外螺纹,与阀壳螺旋固定。

优选地,所述背压稳压阀还包含调节螺母,在阀盖面上,所述调节螺母与导杆螺旋连接,以紧固导杆。

优选地,每层中的各个泄压孔沿阀套的圆周方向排列设置,两层泄压孔之间相互嵌插排列,提高所述背压稳压阀泄压能力。

优选地,所述背压稳压阀还包含多个密封圈,所述导杆靠近介质进口的一端,其紧贴阀套的壁面上开设密封圈槽口以安装密封圈;所述阀套远离介质进口的一端,其紧贴阀壳的壁面上开设密封圈槽口以安装密封圈。

优选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上开设有螺纹孔,通过螺旋固定将第一法兰与发电机组进口法兰连接,第二法兰与发电机组出口法兰连接。

优选地,所述背压稳压阀中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垂直设计,适用于介质进口管路和介质出口管路垂直设置的发电机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压稳压阀,通过对阀套泄压孔双层、相互嵌插排列设计,减少了流阻,增大出口端介质的流量以及流速,减小甚至消除管路入口端压力与管路出口端压力存在压差,稳定管路压力;通过将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垂直设计,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介质进口管路和介质出口管路垂直设置的发电机组。

附图说明

图1为背压稳压阀的半剖示意图;

图2为开设有双层泄压孔的阀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现有技术中阀门泄压孔单层设计,在发电机组管路系统的管路入口端与管路出口端存在压差,且当管路出口端存在背压的情况下,难以快速泄压、维持管路压力平稳。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背压稳压阀,如图1所示,所述背压稳压阀包含:第一法兰1、阀壳2、阀套3、活塞4、弹簧5、导杆6、钢管8以及第二法兰9。

本文中,以第一法兰1所在侧为介质进口端a,第二法兰2所在侧为介质出口端b。第一法兰1上开设介质进口,以介质进口为中心,将阀壳2一端焊接在第一法兰1上,阀壳2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阀壳2内部设置阀套3,阀套3靠近介质进口的一端上开设有双层泄压孔12,每层中的各个泄压孔12沿阀套3的圆周方向排列设置,两层泄压孔之间相互嵌插排列,阀套3远离介质进口的一端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密封圈槽口13,同时还开设有单个泄压孔120,如图2所示。

在介质进口端a处,所述活塞4紧贴阀套3内壁设置,弹簧5一端卡置于活塞4内。导杆6远离介质进口的一端设有外螺纹,靠近介质进口的一端紧贴阀套3内壁设置,且此端开设槽口,弹簧5另一端卡置其中。

所述背压稳压阀还包含阀盖7,所述阀盖7进一步包含阀盖面70和阀盖体71,阀盖面70上开设螺纹孔,其内设有内螺纹,与导杆6外螺纹螺旋连接,通过导杆6在阀盖7上的旋进旋出调节弹簧5压力,使阀门起跳压力在发电机组进口管路工作的压力范围内;当导杆6向阀盖7内部旋进,弹簧5受到导杆6压力作用弹力增大,则背压稳压阀的起跳压力增大,介质进口端a需要相应增大的压力才能将活塞4顶起;反之,当导杆6向阀盖7外部旋出,背压稳压阀的起跳压力减小,介质进口端a需要相应减小的压力就能将活塞4顶起。所述阀盖体71内壁设有内螺纹,穿过导杆6远离介质进口的一端,与阀壳2外螺纹螺旋固定。

所述背压稳压阀还包含调节螺母10,设置在所述阀盖面70上,该调节螺母10与导杆6螺旋连接,用于对导杆6进行紧固,防止导杆6在阀盖7上旋进旋出调节弹簧5压力时,因受到弹簧5作用力在阀盖面70螺纹孔中发生位置滑移。

所述阀壳2,其远离介质进口的阀壳内壁增厚,紧贴固定设置于阀壳2内部的阀套3;而靠近介质进口的阀壳内壁未进行增厚,从而与阀套3之间形成间隙。

在所述阀壳2的侧壁上开设一接口,所述接口与钢管8的一端焊接连接,实现所述间隙与钢管8相连通;在所述第二法兰9上开设介质出口,与钢管8的另一端焊接连接,实现从所述间隙到介质出口连通。

第一法兰1和第二法兰9上开设有螺纹孔14,在发电机组管路系统中,通过螺纹孔14的螺旋固定,将第一法兰1与发电机组进口法兰连接,第二法兰9与发电机组出口法兰连接,所述背压稳压阀设置于进口管路和入口管路之间。

当发电机组进口管路介质压力超出其工作压力范围,与进口管路连通的、所述背压稳压阀介质进口端a处的压力达到阀门起跳压力,活塞4被顶起、弹簧5被压缩,介质涌入阀套3,通过阀套3上开设的双层泄压孔12,进入阀壳2与阀套3形成的间隙,所述间隙中聚集的介质到达阀壳2上开设的接口,进而穿过与所述间隙连通的钢管8流向介质出口端b,并最终流入到发电机组的出口管路中,从而释放发电机组进口管路介质的压力,使得其压力稳定在工作压力范围内。

现有技术中阀门多采用单层泄压孔,泄压能力不强,但若在阀套上开设多层泄压孔,由于出口端存在背压、介质回流等原因会造成活塞压力大,进而阀门起跳压力太大、出现阀门无法打开的现象。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阀门的快速泄压,在阀套3靠近介质进口的一端开设双层泄压孔12,当活塞4被顶起高度达到或超过上一层泄压孔时,两层泄压孔同时排放,能够更快速的泄压;同时两层泄压孔之间相互嵌插排列,尽可能降低了上一层泄压孔的高度,使活塞4刚被顶起较低的高度时就能通过上一层泄压孔泄压,充分提高所述背压稳压阀泄压能力。

所述阀套3远离介质进口的一端、对应钢管8接口的位置还开设有单个泄压孔120,在阀门被打开时,用来将活塞4中的介质排向出口端b,同时通过泄压孔120将出口端b的背压引向活塞4,在发电机组进口管路泄压完成后促使阀门关闭。

本实用新型所述背压稳压阀还包含密封圈11。所述导杆6靠近介质进口的一端,其紧贴阀套3的壁面上开设一个或多个密封圈槽口13用于安装密封圈11,防止阀套3内介质向外渗漏;同时,所述阀套3远离介质进口的一端,其紧贴阀壳2的壁面上开设一个或多个密封圈槽口13用于安装密封圈11,防止阀壳2内介质向外渗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压稳压阀,其介质进口端a和介质出口端b相互垂直,适用于介质进口管路和介质出口管路垂直设置的发电机组;所述背压稳压阀开设双层泄压孔、相互嵌插排列,充分提高了背压稳压阀泄压能力,增大出口端的流量以及流速,保持发电机组进口管路介质压力稳定在其工作压力范围内。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