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通水路连接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59579发布日期:2020-06-20 15:15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四通水路连接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路连接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四通水路连接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应用于水路连接的四通排水管材连接件,包括竖直塑性管。竖直塑性管的外侧呈台阶凹槽状。竖直塑性管的侧壁上分别与两水平塑性管连为一体。竖直塑性管与两水平塑性管之间两两垂直且相互连通。两水平塑性管表面亦为台阶凹槽状。

此种四通排水管材连接件,因为竖直塑性管的侧壁分别与两水平塑性管连为一体,这样的形状因不方便于堆放而占用过大的堆放空间,且不同的管路通口朝向不同的方向,势必导致该四通排水管材连接件内容易产生积水,且疏通不便。长期使用会造成连接件内部堵塞,影响四通排水管材连接件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畅通性高的四通水路连接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四通水路连接管,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两端分别与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管体部相贯的连通管、与第一管体的管体部相贯的疏通管,所述疏通管对应于连通管,所述疏通管的开口处设有堵塞。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四通水路连接管的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两端均设有开口,使得连接管内部水流便于流通,避免产生积水积尘的现象;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管体部相贯,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及连通管内腔连通,易于水流流动,减少水管内部产生堵塞堆积的现象;第一管体外侧设有与第一管体的管体部相贯的疏通管,疏通管的开口处设有堵塞,当四通水路连接管内部存在积水与积尘的情况时,可拔出堵塞以排出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内部的积水,使用方便,减少四通水路连接管内部积水情况,相应增加了水流的流通性。

优选的,所述连通管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疏通管设有第二加强筋,第二加强筋与第一管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均设有用于连接外部管体的管接头及用于抵住外部管体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在管接头上且靠近管接头的连接端。

优选的,所述管接头环设有环形条纹,所述管接头的连接端设有环形圈体,所述环形圈体的外径大于环形条纹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堵塞包括用于堵住所述疏通管的堵头及将所述堵头固定在疏通管上的卡体。

优选的,所述卡体包括设置在堵头两侧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疏通管上设有分别容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卡持的两个卡夹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均设有卡齿,所述卡夹部设有与所述卡齿卡接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疏通管上设有间隔设置的卡块和挡块,所述卡块和挡块之间的槽体构成所述卡槽。

优选的,所述堵头的外周环设有密封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四通水路连接管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四通水路连接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四通水路连接管移除堵塞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四通水路连接管的堵塞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四通水路连接管的堵塞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6为图2中沿a-a线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限制。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简化文字描述以区别于类似的对象,而不能理解为特定的次序间的先后关系。

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四通水路连接管,包括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连通管3及疏通管5。第一管体1与第二管体2呈内部中空结构。第一管体1与第二管体2的两端均设有开口,使得连接管内部水流便于流通,避免产生积水积尘的现象;连通管3与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的管体部相贯,其两端分别与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固定连接,连通管3的内腔与第一管体1及第二管体2的内腔相连通,通过设置连通管,增强第一管体1及第二管体2之间的水流流动性,减少水管内部产生拥堵堆积的现象;疏通管5固定连接在第一管体1的管体部,并对应于连通管3。疏通管5远离第一管体1的开口处设有堵塞6,堵塞6卡接于疏通管5上。堵塞6插进疏通管5内部以填塞疏通管5,防止四通水路连接管的内部水流从疏通管5流出,当四通水路连接管内部存在积水与积尘的情况时,可拔出堵塞6以排出第一管体1及第二管体2内部的积水,减少四通水路连接管连接管内部积水情况,相应增加了水流的流通性。

参阅图1,连通管3上设有第一加强筋4。第一加强筋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加强筋4分别设在连通管3的两侧。两个第一加强筋4相对设置并与连通管3固定连接。每一第一加强筋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体1及第二管体2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筋4,能够增加连通管3的硬度,同时能够增加第一管体1与第二管体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参阅图1至图3,疏通管5设有第二加强筋41。第二加强筋4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加强筋41分别设在疏通管5的两侧。两个第二加强筋41相对设置并与疏通管5固定连接。每一第二加强筋41的一端与第一管体1固定连接,第二加强筋41的另一端延伸至疏通管5的开口处。通过设置第二加强筋41,能够增加疏通管5的硬度,同时增加疏通管5与第一管体1连接的稳定性。

参阅图1至图2,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均设有管接头10及限位板11。管接头10用于与外部管体连接从而增加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与外部管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的两端均通过该管接头10与外部管体连接。限位板11设置在管接头10上且靠近管接头10的连接端。限位板11用于抵住外部管体,防止外部管体与四通水路连接管过度装配。限位板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板11对称设置,以进一步提高外部管体与四通水路连接管的安装配合度。

参阅图3,管接头10环设有环形条纹12,管接头10的连接端设有环形圈体13。环形圈体13的外径大于环形条纹12的外径。当外部管体的连接端与第一管体1或第二管体2进行连接时,环形条纹12卡接于外部管体的连接端,环形圈体13嵌入于外部管体的连接端,以增强外部管体与四通水路连接管的连接牢固性。

参阅图4、图5及图6,堵塞6包括用于堵住疏通管5的堵头61和将堵头61固定在疏通管5上的卡体62。堵头61和卡体62通过模具浇注一体成型。卡体62包括设置在堵头61两侧的第一夹臂621和第二夹臂622。第一夹臂621和第二夹臂622的臂展方向对应于堵头的装配方向。疏通管5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容第一夹臂621和第二夹臂622卡持的卡夹部。第一夹臂621和第二夹臂622分别夹持于两卡夹部上,以将堵头61固定在疏通管5上。

参阅图1、图3及图6,第一夹臂621和第二夹臂622均凸设有与卡夹部卡接的卡齿63。疏通管5的上侧和下侧均设置有卡块51和挡块52(如图1所示)。卡块51和挡块52的两端与第二加强筋41固定连接。卡块51和挡块52间隔设置,构成所述卡夹部。卡块51和挡块52之间的槽体构成容卡齿63卡接的卡槽。卡块51的外端向里端倾斜延伸,形成容卡齿63装配于卡槽的导入斜坡53。通过设置在第一夹臂621和第二夹臂622上的卡齿63与卡槽的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堵塞6与疏通管5的连接牢固性。

堵头61插入疏通管5的内腔,堵头61的外周环设有密封圈64,以堵住疏通管5,防止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及连通管3内部的水流从疏通管5流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四通水路连接管采用模具制作时,为了方便于连通管3的腔体模具出模,势必会产生一个出模口,为了不影响四通水路连接管的水路流通,需要将这个出模口堵上。此时,堵塞6不仅可以弥补因模具加工工艺产生的缺陷问题,还可以通过打开堵塞后,以疏通四通水路连接管的内腔,排出积水。如此设置,使得该堵塞6产生出乎意料的有益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