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94776发布日期:2020-06-30 19:5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冲击蝶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阀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冲击蝶阀。



背景技术:

蝶阀又叫翻板阀,是一种结构简单的调节阀,可用于低压管道介质的开关控制的蝶阀是指关闭件为圆盘或者方盘,围绕阀轴旋转来达到开启与关闭的一种阀。阀门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在管道上主要起切断和节流作用。蝶阀启闭件是一个圆盘形的蝶板,在阀体内绕其自身的轴线旋转,从而达到启闭或调节的目的。

目前,公开号为cn20578092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过滤灰尘功能的高温烟道蝶阀,阀体的中部设有两个凸块,阀体的内部设有隔热层,隔热层的一侧设有流体通道,流体通道中设有过滤层,过滤层的一侧设有阀板,过滤层的上方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顶部设有螺栓,螺栓的底部设有密封圈,阀体的一侧设有端盖,阀体的另一侧设有传动支座,传动支座通过阀杆连接端盖,传动支座连接阀盖,蝶阀上还安装有过滤层,能够过滤烟道中大量的灰尘。

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蝶阀封闭烟气管道时,因为烟气具有较快的流速和气压,会对阀板造成冲击,可能会使阀板转动从而导致部分烟气泄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冲击蝶阀,具有提高阀门密封性性,减少烟气泄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冲击蝶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转动连接有阀板,所述阀体平行于阀板转动轴线的内壁开设有两个抵触槽,所述阀板包括转动连接于阀体内的转动轴以及与转动轴固定连接的两个板体,两个所述板体分别为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两个所述板体一端固定连接于转动轴的侧壁,两个所述板体远离转动轴的一端分别抵触于两个抵触槽的侧壁,两个所述板体之间的夹角为钝角α,所述钝角α朝向流体进口方向,所述第一板体抵触于抵触槽时第一板体与流体的流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板体背向流体进口方向的侧壁抵触于抵触槽侧壁,所述第二板体面向流体进口方向的侧壁抵触与抵触槽侧壁,所述阀体外壁固定连接有驱动阀体转动的驱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蝶阀封闭时,两个板体远离转动轴的一端分别抵触于两个抵触槽的侧壁,利用抵触槽对阀板进行限位,当流动的烟气冲击阀板时,因为两个板体之间的夹角为钝角α,其中第一板体与流体的流动方向垂直,所以更多的流体冲击于第一板体上,从而第一板体受到的推力大于第二板体受到的推力,使第一板体具有向远离流体进口的方向转动的趋势,而第一板体背向流体进口的方向抵触于抵触槽,利用抵触槽防止第一板体转动,并且当流体压力越大,第一板体和抵触槽的侧壁抵触得更加紧密,密封效果更好,进而减少了烟气的泄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触槽与阀板抵触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垫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密封垫片进一步增加了抵触槽侧壁与阀板之间的密封性能,减少了泄漏的烟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触槽的底壁为以转动轴为圆心的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蝶阀打开时,可以使阀体的内部呈流线型,减少紊流的产生,减小了流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板体两侧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垂直于固定连接于转动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加强筋增加板体和转动轴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增加了阀板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轴一端穿过阀体的侧壁延伸至阀体外,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转动轴固定连接的驱动杆和驱动驱动杆转动的气缸,所述驱动杆垂直于转动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气缸驱动阀板转动,从而控制蝶阀的启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杆远离转动轴的一端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驱动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于阀体外壁,所述气缸的缸体铰接于阀体外壁,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铰接点与气缸的活塞杆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气缸推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铰接点,从而使第一连杆推动驱动杆转动,实现了阀板的转动,并且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气缸的连接结构为省力结构,当阀板受到流体冲击时,减小了对气缸的冲击,保护气缸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板体抵触于抵触槽的侧壁时所述气缸为收缩状态并且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形成朝向气缸伸张方向的夹角β,所述气缸伸张至最大行程时所述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同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缸伸张至最大行程时所述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同轴设置,此只要提供较小了力便可以实现了阀体的锁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体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气缸伸张至最大行程时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铰接点抵触于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块对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位置进行限位,气缸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抵触于限位块上,减小了阀板受到流体的冲击而进行偏转,增加了阀体开启流量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当蝶阀封闭时,因为两个板体之间的夹角为钝角α,其中第一板体与流体的流动方向垂直,所以更多的流体冲击于第一板体上,从而第一板体受到的推力大于第二板体受到的推力,使第一板体具有向远离流体进口的方向转动的趋势,而第一板体背向流体进口的方向抵触于抵触槽,利用抵触槽防止第一板体转动,并且当流体压力越大,第一板体和抵触槽的侧壁抵触得更加紧密,密封效果更好,进而减少了烟气的泄漏;

其二,阀板固定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铰接于第二连杆,第二连杆铰接于阀体上,利用气缸推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铰接点,从而使第一连杆推动驱动杆转动,实现了阀板的转动,并且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气缸的连接结构为省力结构,当阀板受到流体冲击时,减小了对气缸的冲击,保护气缸的使用寿命;

其三,板体两侧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垂直于固定连接于转动轴,利用加强筋增加板体和转动轴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增加了阀板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阀板的剖面图;

图3为图2中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阀体;101、抵触槽;102、密封垫片;200、阀板;201、转动轴;202、第一板体;203、第二板体;204、加强筋;300、驱动装置;301、驱动杆;302、气缸;303、第一连杆;304、第二连杆;305、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抗冲击蝶阀,如图1所示,包括阀体100,阀体100为方管状,阀体100内转动连接有阀板200,阀体100外壁安装有驱动阀板200转动的驱动装置300。驱动装置300控制阀板200的转动,从而控制蝶阀的启闭。

如图2所示,阀体100右侧为进口,其左侧为流体的出口。

如图2所示,阀板200包括转动轴201,转动轴201一端穿过阀体100的侧壁延伸至阀体100外与驱动装置300连接,驱动装置300驱动转动轴201转动。转动轴201径向的两侧固定连接的两个相同的板体,两个板体分别为第一板体202和第二板体203。第一板体202和第二板体203垂直于转动轴201的两侧侧壁与阀体100内壁贴合。

如图2所示,阀体100上下两侧内壁开设有两个抵触槽101。蝶阀封闭时,第一板体202背向流体进口的方向抵触于抵触槽101,第二板体203朝向流体进口的方向抵触于另一抵触槽101。第一板体202和第二板体203之间的夹角为钝角α,钝角α角度为165°~175°。钝角α朝向流体进口方向。当蝶阀封闭时,第一板体202与流体的流动方向垂直。此时,更多的流体冲击于第一板体202上,从而第一板体202受到的推力大于第二板体203受到的推力,使第一板体202具有向远离流体进口的方向转动的趋势。而第一板体202背向流体进口的侧壁抵触于抵触槽101,利用抵触槽101防止第一板体202转动,并且当流体压力越大,第一板体202和抵触槽101的侧壁抵触得更加紧密,密封效果更好,进而减少了烟气的泄漏。

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增加阀板200的结构强度,在第一板体202和第二板体203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筋204,加强筋204垂直于固定连接于转动轴201。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提升抵触槽101侧壁与阀板200之间的密封性能,可以在抵触槽101侧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垫片102,密封垫片102优选为碳素盘根密封垫片102。抵触槽101的底壁为以转动轴201为圆心的弧面,当蝶阀打开时,可以使阀体100的内部呈流线型,减少紊流的产生,减小了流阻。

如图4所示,驱动装置300包括驱动杆301和气缸302。驱动杆301垂直固定连接于转动轴201,驱动杆301远离转动轴201的一端铰接有第一连杆303,第一连杆303远离驱动杆301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304,第二连杆304远离第一连杆303的一端铰接于阀体100外壁。气缸302的缸体铰接于阀体100外壁。第一连杆303和第二连杆304的铰接点与气缸302的活塞杆铰接。利用气缸302推动第一连杆303和第二连杆304的铰接点,从而使第一连杆303推动驱动杆301转动,实现了阀板200的转动。气缸302为收缩状态时,蝶阀封闭,气缸302为伸张状态是,蝶阀开启。气缸302为收缩状态时,第一连杆303和第二连杆304形成朝向气缸302伸张方向的夹角β,夹角β大于90°。气缸302伸张至最大行程时,第一连杆303和第二连杆304同轴设置。阀体100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05,气缸302伸张至最大行程时,第一连杆303和第二连杆304的铰接点抵触于限位块305。利用限位块305对第一连杆303和第二连杆304的位置进行限位,气缸302将第一连杆303和第二连杆304抵触于限位块305上,减小了阀板200受到流体的冲击而进行偏转,增加了阀体100开启流量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气缸302收缩,带动第一连杆303和第二连杆304的铰接点移动,从而带动驱动杆301转动,继而带动阀板200转动,使第一板体202和第二板体203分别抵触于抵触槽101侧壁。当蝶阀封闭时,第一板体202与流体的流动方向垂直,第二板体203与流体的流动方向垂直形成锐角,所以更多的流体冲击于第一板体202上,从而第一板体202受到的推力大于第二板体203受到的推力,使第一板体202具有向远离流体进口的方向转动的趋势,而第一板体202背向流体进口的方向抵触于抵触槽101,利用抵触槽101防止第一板体202转动,并且当流体压力越大,第一板体202和抵触槽101的侧壁抵触得更加紧密,密封效果更好,进而减少了烟气的泄漏。

气缸302伸张至最大行程时,第一连杆303和第二连杆304的铰接点抵触于限位块305,利用限位块305对第一连杆303和第二连杆304的位置进行限位,气缸302将第一连杆303和第二连杆304抵触于限位块305上,减小了阀板200受到流体的冲击而进行偏转,增加了阀体100开启流量的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