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快速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09463发布日期:2020-08-18 19:35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旋转式快速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旋转式快速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消防部队或企事业对消防水带的要求是越轻便越好,以降低消防灭火人员的能量消耗,现有出现了多种质量轻型化的消防水带,如公开号为cn107013764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压耐磨轻便消防水带,其由经纬线编织而成,经纬线均为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材料,其主要的优点就具有质量轻的特点。

而目前在用的消防水带快速接头主要以方便快速接通为研发方向,对重量的考量与研究设计较少,使得现有的轻型化的消防水带在接入现有的快速接头后,在消防应急救援或演练开始后,高压消防水使得消防水带旋转,以达到调整到快速通水的状态,但往往出现水带旋转而快速接头不转或转动跟不上水带的旋转速率,出现水带旋转圈数远高于快速接头的旋转圈数,导致卡壳,不能通水的问题。

经现有技术检索发现,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为cn102758981a,公开了一种消防水带接头,包括中空结构的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包括圆筒状的上接头与下接头,所述上接头的上端面沿轴向间隔开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底端设置有第一磁体,所述上接头底部位于所述卡槽的下方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的磁极呈相斥状态,所述下接头上形配合有卡箍。虽然该发明对接方便,但与轻便型消防水带连用时让然存在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式快速接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转式快速接头,包括快速接头和滚轴;

所述快速接头与水带连接相背离的端部设有滑道,所述滑道为沿所述快速接头的圆周方向设置的环形滑道,所述滑道包括限位环和滑面;

所述滚轴安装于所述滑道上,所述滚轴的内滚动面贴合于所述滑面,所述限位环对所述滚轴在所述滑道轴向的位置进行限定。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滚轴为滚针轴承,所述滚针轴承包括滚针、保持架和外圈。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滚针轴承为分离式滚针轴承,所述滑道上设有多组所述分离式滚针轴承。

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弹性圈,所述弹性圈套设于所述外圈上。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环沿所述快速接头的径向延伸至所述弹性圈内周面边缘的上方。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圈背离所述外圈的外圆周面的截面为拱形。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圈为橡胶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快速接头与滚轴的结合,使得快速接头可通过滚轴的外滚动面为支点进行旋转,在与消防水带连接后,可实现快速接头与消防水带同步旋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两者旋转不同步导致的卡壳,高压消防应急水无法快速到达喷射装置处的问题,提高提高消防灭火的速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滚轴设置为滚针轴承,使得滑面即可充当滚轴的内滚动面,确保滚动效果的基础上,降低了生产成本。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滚轴的最外层设置弹性圈,不仅可对快速接头在与接触面碰撞或滚动过程中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而且节省了多个固定环节,提高了工效。

4、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弹性圈的外圆周面设置成拱形,在弹性圈与接触面的相接触时,仅拱形中间的部分与接触面接触,从而减小摩擦阻力,提高快速接头的旋转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式快速接头滑动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含有弹性圈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快速接头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分离式滚动轴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消防水带的快速接头有公母快速接头,使用时将公快速接头插入母快速接头内,有对接式,也有卡入式,对接式公母快速接头对接后圆周面一般相平,卡入式公母快速接头其母快速接头的圆周面一般高于公快速接头,为此,从节省耗材方面,以卡入式的公母快速接头中的母快速接头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相应的效果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式快速接头,包括快速接头1和滚轴2;

所述快速接头1与水带连接相背离的端部设有滑道10,所述滑道10为沿所述快速接头1的圆周方向设置的环形滑道,所述滑道10包括限位环11和滑面12;

所述滚轴2安装于所述滑道10上,所述滚轴2的内滚动面贴合于所述滑面12,所述限位环11对所述滚轴2在所述滑道10轴向的位置进行限定。

快速接头1的一端连接消防水带,在另一端即与公或母快速接头连接的端部的圆周方向设置有环形的滑道10,滑道10包括限位环11和滑面12,滑面12位于两个限位环11之间,滑面12即为快速接头1本体圆周面的一部分,两个限位环11相互平行。其滑道10可与快速接头1本体一体成型,也可通过后续在快速接头1的圆形外周面上焊接两个限位环11形成滑道10,或者在快速接头1的外周面上设有环形卡槽,将限位环11的一部分通过卡接的方式卡入环形卡槽内,高出快速接头1的外周面的部分可充当限位作用,同样可与滑面12构成滑道10,当然,其它方式亦可。

滚轴2为滚动轴承,滚轴2的内滚动面贴合在滑面12上,其外滚动面作为与地面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的面,其两侧面位于两个限位环11之内,且限位环11顶部的圆周面的高度高于滚轴2的内滚动面。当滑道10与快速接头1本体一体成型时,其滚轴2可选择分离式滚轴并通过侧面与限位环11点焊或粘接等方式进行固定;当限位环11采取后加工工艺时,其滚轴2可为一体结构,选用公称直径相匹配的套入快速接头1的外圆周面即可,此时,与滚轴2内滚动面相接触的面即为滑面12。

消防水带的快速接头1通过与滚轴2的结合,很好的实现了快速接头1以滚轴2的外滚动面为支点进行旋转,使得快速接头1连接消防水带后,在消防应急救援或消防训练时,抛出的消防水带在通水后,水带由于不平整而需要快速自动旋转以使得高压消防水快速到达位于前端的喷射装置进行喷水灭火,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快速接头因与地面的摩擦力或自重等原因,导致消防水带不能迅速旋转调整到平整快速通水状态的问题,特别是现有的轻型消防水带,由于水带采用新工艺而减少了自身的重量,由于快速接头自重加之与地面的摩擦,频繁出现通入高压水后,消防水带旋转而快速接头不转或旋转速度跟不上节奏而产生卡壳现象,致使消防水的通路被堵塞。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消防水带通水后,消防水带与快速接头的同步旋转问题,使得消防水可快速通过消防水带到达喷枪处,从而提高消防灭火的速率。

所述滚轴2为滚针轴承,所述滚针轴承包括滚针20、保持架21和外圈23。滚轴2采用滚针轴承,可有效省去滚轴的内滚动面,滑面10与滚针20相接触,充当滚轴2的内滚动面,其保持架确保滚针20沿快速接头1的径向滚动,外圈23作为与地面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的滚动面。

所述滚针轴承为分离式滚针轴承,所述滑道10上设有多组所述分离式滚针轴承。滚轴2采用分离式滚针轴承,使得滑道10可通过与快速接头1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无需后续对限位环11采取焊接或卡接等形式,节省工序,将分离式滚针轴承的侧面通过焊接或粘接工艺与限位环11固定即可,同时有多组分离式滚动轴承连接在滑道10上,其中多组分离式滚动轴承形成闭环或有微小间隙的结构,其闭环结构可以是每两组分离式滚动轴承直接相连接,也可每两组分离式滚动轴承之间通过具有一定刚度的弧形连接件,如钢片、合金片等等均可,其有微小间隙结构时,每两组分离式滚动轴承之间的间隙在与地面接触时不影响快速接头的转动即可。

还包括弹性圈3,所述弹性圈套设于所述外圈23上。所述弹性圈3可为橡胶圈。弹性圈3的内表面可以以平面的方式与外圈23相接触,通过弹性作用使得弹性圈3与滚轴2产生静摩擦,其静摩擦力可一定程度上确保两者的相对稳定,优选的,在弹性圈3的内圆周面上开设与外圈23相匹配的凹槽,将外圈23嵌入凹槽内,大大增加了两者结合的力,不仅包含静摩擦力,也包含弹性圈3的弹性收紧力,确保两者的结合牢固度。外圈23上套设弹性圈3,弹性圈3可对快速接头1在与接触面碰撞或滚动过程中,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提高快速接头1的使用寿命,而且弹性圈3通过其弹性作用将滚轴2整体压紧在滑道10的滑面12上,无须再通过滚轴2与限位环11的固定措施将滚轴2进行固定,特别在滑道10与快速接头1整体成型时以及采用分离式滚针轴承时,节省了多个固定环节,提高了工效,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弹性圈3的设置,还可使得在使用分离式滚针轴承作为转动部件时,两组分离式滚针轴承可不接触,且间隙可适度增大,减少分离式滚针轴承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优选使用2-6组分离式滚针轴承。

所述限位环11沿所述快速接头1的径向延伸至所述弹性圈3内周面边缘的上方。即,当限位环11的外周面高度高于弹性圈3的内圆周的高度时,限位环11对弹性圈3沿快速接头1的轴向方向的移动进行了限定,使得快速接头1在滚动过程中,弹性圈3不会从滚轴2的外圈23上脱落,进一步提高了快速接头1的旋转效果。优选的,限位环11的高度设置在3-7mm。

所述弹性圈3背离所述外圈23的外圆周面的截面为拱形,或者说是抛物线型。弹性圈3的外圆周面的截面设置成拱形,或者说抛物线性,无论拱形亦或是抛物线性,均优选为对称型。由于弹性圈3与接触面的相接触,截面为拱形时可减少与接触面的接触面积,仅拱形中间的部分与接触面接触,从而减小摩擦阻力,提高快速接头1的旋转性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