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醇柔性复合高压输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91007发布日期:2020-08-25 19:30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醇柔性复合高压输送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软管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注醇柔性复合高压输送管。



背景技术:

目前,增强热塑性塑料复合管(reinforcedthermoplasticpipe,简称rtp)是近年在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塑料管道,主要特点是既能够承受较高工作压力,同时还保持了聚乙烯管道一定柔韧性的优点,可以做成盘卷(连续管)形式,每盘长度从几十米到近千米,已普遍应用在陆地及部分浅海石油、天然气开采,高压长距离输送天然气以及各种较高压力输送介质的管线领域。增强热塑性塑料复合管主要特征是管壁由三层结构组成,通常内层是耐腐蚀耐磨损的聚烯烃内管(目前pe居多);中间层为增强材料层,可以用高强度的各种合成纤维(如芳纶)、无机纤维(如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钢丝等先制成增强带或者直接使用钢带,通过缠绕来增强;外层一般为聚烯烃(目前pe居多)的功能保护层(如抗划痕、抗静电、阻燃等),以满足不同的应用要求。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9737252a的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柔性复合管,从内至外依次由纤维层和聚乙烯层组成,所述纤维层和聚乙烯层一体成型,所述纤维层由高强度纤维制成,所述纤维层和聚乙烯层通过胶粘合,柔性复合管盘绕成盘状复合管,所述盘状复合管放置在成型设备上,所述成型设备包括转盘和侧部缠绕装置,所述转盘包括盘体,盘体上开设有若干个条状凹槽,条状凹槽内安装有旋转辊,旋转辊的轴线朝向盘体的圆心,旋转辊包括主动辊和从动辊,主动辊和从动辊交错设置;盘体的内部嵌设有驱动电机,所述成型设备上具有卷状缠绕带,所述盘状复合管上具有包装层,该包装层是采用卷状缠绕带在盘状复合管上穿心缠绕形成的。

其工作过程是:当需要对盘状复合管包装时,操作人员将先将盘状柔性复合管放置于盘体上,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辊旋转,盘状柔性复合管旋转过程中从动辊随之旋转,通槽供缠绕捆扎结构旋转,缠绕捆扎结构带动卷状缠绕膜绕着位于通槽上方的盘状高压输送管的内壁和外壁旋转,整卷缠绕带对整卷柔性复合管整个外表的缠绕包装。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一般情况下,柔性复合管输送管输送的液体介质有原油、油水混合物和水等,水中常加入化学试剂如甲醇,甲醇对柔性复合管输送管内管有腐蚀性,上述方案中柔性复合管输送管内管为聚乙烯(pe),为了防止甲醇腐蚀柔性复合管输送管内管,目前国内大部分柔性复合管输送管内管主要由抗渗透性高的改性尼龙(pa)制成,相比于pe材料,pa材料成本更高,不利于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醇柔性复合高压输送管,具有节省材料成本,有利于生产需求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注醇柔性复合高压输送管,包括管本体,所述管本体包括介质传输层,所述介质传输层周壁裹附有增强层,所述增强层周壁裹附有保护层,所述介质传输层包括抗渗透层和裹附于抗渗透层周壁的抗腐蚀层,所述抗腐蚀层和抗渗透层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管本体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管头,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管头固定连接的第二管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段注醇柔性复合高压输送管进行连接时,操作人员将一个管本体的第一管头与另一个管本体的第二管头进行固定连接,连接好的注醇柔性复合高压输送管输送液体时,保护层主要作用为防止外部物体划伤管道、抗静电和阻燃,实现了对管本体的保护;增强层主要作用为承受管压,实现了对介质传输层的保护;介质传输层与输送液体直接接触的抗渗透层防止了输送液体对介质传输层内壁的渗透从而腐蚀管壁,抗腐蚀层进一步防止了输送液体对介质传输层内壁的腐蚀,抗渗透层和抗腐蚀层组成的介质传输层不仅防止了输送液体对介质传输层的渗透和腐蚀,而且降低材料成本,有利于生产需求。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抗渗透层材料为pa改性尼龙,所述抗腐蚀层材料为pe聚乙烯,所述抗渗透层和抗腐蚀层之间通过胶粘剂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a改性尼龙材料具有抗渗透性,pe聚乙烯材料具有抗腐蚀性,抗腐蚀层和抗渗透层之间通过胶粘剂固定保证了介质传输层为一个完整的整体,使介质传输层具有抗渗透性和抗腐蚀性;由于pe聚乙烯材料成本小于pa改性尼龙材料成本,实现了降低材料成本,有利于生产需求。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管头包括套设于保护层周壁的第一外管及嵌设于所述介质输送层的第一内管,所述第二管头包括套设于保护层周壁的第二外管及嵌设于所述介质输送层的第二内管,所述第二内管与第一内管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管头和第二管头的设置实现了两个管本体的便捷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外管外径与第二外管外径大小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管本体固定连接时,将一个管本体插入第一外管和第一内管之间,另一个管本体插入第二外管和第二内管之间,再同时对两个管本体进行夹紧固定,第一外管径和第二外管径大小相同实现了同一夹紧力的便捷操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外管内壁环设有若干间隔均匀设置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内管一端外壁环设有与第一凹槽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一凸壁,所述第一内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外螺纹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本体置入第一内管和第一外管之间后再进行夹紧操作,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壁的卡接配合实现了对管本体的稳固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外管内壁环设有若干间隔均匀设置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内管一端外壁环设有与第二凹槽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凸壁,所述第二内管另一端设有与外螺纹管通过螺纹连接内螺纹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本体置入第二内管和第二外管之间后再进行夹紧操作,第二凹槽和第二凸壁的卡接配合实现了对管本体的稳固固定,第二内管一端设置的内螺纹管与第一内管一端的外螺纹管螺纹连接,实现了两个管本体之间的固定连接,便捷操作且节省人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螺纹管外径不小于第一外管外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两个管体时,先将管本体插入第一外管内部,再将第一内管插入管本体内部,外螺纹管外径不小于第一外管外径的设置实现了对第一内管的限位,防止第一内管过渡插入管本体内部造成夹紧固定困难。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螺纹管外壁环设有间隔均匀设置的防滑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连接两个管本体时需要采用人力进行螺纹连接,防滑凸起的设置增大了内螺纹管的摩擦力,防止操作人员固定两个管体时转动内螺纹管时打滑,操作省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计的抗渗透层和抗腐蚀层,不仅防止了输送液体对介质传输层的渗透和腐蚀,而且降低材料成本,有利于生产需求;

2.通过设计的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壁、第二凹槽和第二凸壁,实现了对管本体的稳固固定;

3.通过设计的防滑凸起,增大了内螺纹管的摩擦力,防止操作人员固定两个管体时转动内螺纹管时打滑,操作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管头和第二管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本体;11、保护层;12、增强层;13、介质传输层;131、抗渗透层;132、抗腐蚀层;14、第一管头;15、第二管头;241、第一外管;242、第一内管;243、外螺纹管;251、防滑凸起;341、第一凸壁;342、第一凹槽;351、第二凸壁;352、第二凹槽;353、内螺纹管;354、第二内管;355、第二外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注醇柔性复合高压输送管,包括管本体1,管本体1包括介质传输层13,为了实现对介质传输层13的保护并承受管压,介质传输层13周壁裹附有增强层12,为了防止外部物体划伤管道、抗静电和阻燃,为了实现对管本体1的保护,增强层12周壁裹附有保护层11,介质传输层13包括抗渗透层131和裹附于抗渗透层131周壁的抗腐蚀层132,为了防止输送液体对介质传输层13内壁的渗透和腐蚀,抗渗透层131材料为pa改性尼龙,抗腐蚀层132材料为pe聚乙烯,抗渗透层131和抗腐蚀层132之间通过胶粘剂固定连接。

参照图2和图3,为了实现两个管本体1的便捷连接,管本体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管头14,第一管头14包括套设于保护层11周壁的第一外管241及嵌设于介质传输层13的第一内管242,另一端设有与第一管头14固定连接的第二管头15,本实施例中第一管头14与第二管头15通过夹紧设备挤压固定,第二管头15包括套设于保护层11周壁的第二外管355及嵌设于介质输送层的第二内管354,第二内管354与第一内管24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内管354与第一内管242通过螺纹连接,为了实现同一夹紧力的便捷操作,第一外管241外径与第二外管355外径大小相同。

参照图2和图3,为了实现对管本体1的稳固固定,第一外管241内壁环设有若干间隔均匀设置的第一凹槽342,第一内管242一端外壁环设有与第一凹槽342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一凸壁341,第一内管242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外螺纹管243,第二内管354另一端设有与外螺纹管243通过螺纹连接内螺纹管353,为了防止操作人员固定两个管体时转动内螺纹管353时打滑,内螺纹管353外壁环设有间隔均匀设置的防滑凸起251,第二外管355内壁环设有若干间隔均匀设置的第二凹槽352,第二内管354一端外壁环设有与第二凹槽352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凸壁351,为了实现对第一内管242的限位,防止第一内管242过渡插入管本体1内部造成夹紧固定困难,外螺纹管243外径不小于第一外管241外径。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两段注醇柔性复合高压输送管进行连接时,操作人员将一个管本体1插入第一外管241和第一内管242之间,另一个管本体1插入第二外管355和第二内管354之间,再同时对两个管本体1进行夹紧固定;连接好的注醇柔性复合高压输送管输送液体时,保护层11主要作用为防止外部物体划伤管道、抗静电和阻燃,实现对管本体1的保护;增强层12主要作用为承受压力,实现对介质传输层13的保护;介质传输层13与输送液体直接接触的抗渗透层131防止了输送液体对介质传输层13内壁的渗透从而腐蚀管壁,抗腐蚀层132进一步防止了输送液体对介质传输层13内壁的腐蚀,抗渗透层131和抗腐蚀层132组成的介质传输层13不仅防止了输送液体对介质传输层13的渗透和腐蚀,而且降低材料成本,有利于生产需求。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